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海南水鹿是我国水鹿中的海南亚种,仅分布于海南,是海南稀有的遗传资源。据调查,海南水鹿现存量约781只。其中,全省驯养水鹿母鹿存栏144只,公鹿78只,野生水鹿存栏约559只。根据驯养鹿场情况的调查,海南水鹿主要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
1.2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有鹿场1200~1500个,饲养鹿22~25万只,主要是黇鹿和赤鹿以及赤鹿和北美马鹿的杂交鹿,还有少量北美马鹿、水鹿和斑鹿。产品是鹿肉、鹿茸和鹿副产品。年产鹿肉1500吨左右、鹿茸25吨左右,另外还有鹿尾、鹿鞭、鹿筋、鹿血和鹿心等鹿副产品。表9  相似文献   

3.
我国养鹿业现状及梅花鹿的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养鹿业现状 我国养鹿业以生产鹿茸为主要目的,主要驯养的茸鹿种类有梅花鹿、马鹿、水鹿、驯鹿、白唇鹿等,全国现存栏70余万头,年产茸百余吨,其中梅花鹿20余万头,年产茸50余吨。我国是世界上驯养梅花鹿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鹿文化试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孔秀 《农业考古》2000,(1):162-168,185
考古发现揭示出中国古代有历史悠久的食鹿历史。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已将幼鹿作为猎食对象。(1)80万年前陕西兰田人已猎食鹿。50万年前北京人更是大量猎食各种鹿。旧石器时代,河南境内最多的动物是鹿和马。(2)山西芮城西侯渡遗址、许家窑遗址、峙峪遗址,都发现多种鹿的骨角化石。新石器时代,众多的人类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鹿的骨角化石。夏商时期,河南地区人类捕获的动物亦以鹿类居多,共有八种:鹿、麋鹿、赤鹿、四不像鹿、斑鹿、水鹿、轴鹿、约占这个时期动物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3)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岁月中,鹿为…  相似文献   

5.
我国茸鹿遗传资源的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中国茸鹿遗传资源的分类、地理分布及数量等,并分析茸鹿人工培育品种(品系),如东北梅花鹿、双阳梅花鹿品种、长白山梅花鹿品系、天山马鹿清原品系和西丰梅花鹿、水鹿、白唇鹿等品种的体质外貌特征、生产性能、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性能、繁殖性能等种质特性,并科学地阐述了处理选育与保种的相互关系,为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茸鹿种质资源、杂交优势利用、鹿群品质改良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昆明动物园圈养水鹿、梅花鹿的饲养及行为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昆明动物园圈养状态下水鹿、梅花鹿的饲养管理及行为进行了观察记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水鹿、梅花鹿的日活动具有一定的节律性,1 d中有早、晚2个明显的行为活动高峰期,梅花鹿的行为活动高峰期为早(7∶30~8∶30)、晚(14∶ 30~18∶30),水鹿1 d的活动高峰为早(7∶30~8∶30)、晚(14∶30~16∶30).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在日活动节律上水鹿与梅花鹿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水鹿的雌、雄性在日活动节律上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②水鹿的活动时间分配为休息45.72,取食29.72、站立17.78、移动2.99,梅花鹿活动时间分配为:休息34.0 7、取食26.93、站立24.13、移动8.42;检验分析表明:两者在活动时间分配上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活动时间分配上水鹿雌、雄体间也存在极显著差异(P<0.0 1),这些行为差异可能与其种类、性别有关.③在饲养管理上,根据鹿的不同生物学时期在饲料的组成成份上应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7.
海南坡鹿     
1物种名称海南坡鹿也叫泽鹿,是我国海南岛的热带珍稀特产鹿种,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2产区分布及群体数量据文献记载,历史上坡鹿曾广泛地分布于海南各地,在山地外缘广大丘陵平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国鹿亚科动物的遗传分化。[方法]通过PCR直接测序的方法获得我国鹿亚科物种线粒体DNA控制区(D-loop)全序列,结合GenBank检索到的鹿亚科其它动物同源序列,用生物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国鹿亚科动物D-loop区序列全长在921~1072bp,碱基T、A、C、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1%、30.2%、22.7%及15.0%,各物种间的遗传距离范围在0.062~0.106,处于属间差异。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梅花鹿、马鹿和白唇鹿亲缘关系较近,它们与水鹿构成一组进化枝,坡鹿与麋鹿构成一组进化枝,豚鹿单独构成一个进化枝。[结论]支持麋鹿和豚鹿并入鹿属的观点,我国的鹿亚科动物的分化时间约为155~260万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国鹿亚科动物的遗传分化。[方法]通过PCR直接测序的方法获得我国鹿亚科物种线粒体DNA控制区(D-loop)全序列,结合GenBank检索到的鹿亚科其他动物同源序列,用生物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国鹿亚科动物D-loop区序列全长在921~1 072 bp,碱基T、A、C、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1%、30.2%、22.7%及15.0%,各物种间的遗传距离范围在0.062~0.106之间,处于属间差异。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梅花鹿、马鹿和白唇鹿亲缘关系较近,它们与水鹿构成一组进化枝,坡鹿与麋鹿构成一组进化枝,豚鹿单独构成一个进化枝。[结论]该研究支持麋鹿和豚鹿并入鹿属的观点,我国的鹿亚科动物的分化时间约为155~260万年。  相似文献   

10.
在梅花鹿养殖过程中.仔鹿经常出现仔鹿缺乳、脐炎、舔伤等现象.造成仔鹿死亡,降低了成活率。本文重在分析原因,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减少死亡,提高成活率,增加养殖效益。1仔鹿缺乳仔鹿缺乳是仔鹿不能获得足够的乳汁而发生的疾病。仔鹿饥饿,发育不良,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泰安市养鹿业蓬勃兴起。目前,泰安市存栏梅花鹿约500头,主要分布在宁阳县、东平县,规模较大的有宁阳县华丰镇养鹿场、宁阳县庆丰梅花鹿养殖基地。其中,庆丰梅花鹿养殖基地总投资280多万元,现有700多平方米房屋、6000多平方米运动场。鹿种系选用东北优质梅花鹿,现已养殖350头。鹿场自成立至今,已积累了从饲料配方,卫生防疫,鹿病诊治,鹿产品的收取,种鹿饲养。  相似文献   

12.
1 流行病调查 海南养鹿事业得天独厚,自然条件非常好.然而交通不便,科技信息不灵,加之海南特有的气候条件,饲养管理粗放,卫生条件较差,受地理环境影响,地域性土壤缺硒等诸因素,严重制约着养鹿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 养鹿是我国传统的养殖项目,具有效益高、周期长的特点,但必须掌握一定的养殖技术,才能达到低消耗、高产出的目的。每年的5~7月份是鹿的产仔哺乳时期,此期仔鹿死亡数量的多少,会影响经营效益。现将仔鹿死亡的原因及控制死亡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养鹿业发展到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面对国外鹿业的激烈竞争、国内外的鹿和鹿产品价格持续低迷、鹿养殖效益锐减的市场形势,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国外养鹿主要国家,特别是新西兰的鹿产业发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梅花鹿养殖加工的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盐城市养鹿基地的发展和技术创新、鹿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提升与质量控制、沿海地区发展梅花鹿产业的特点以及盐城鹿业发展前景等。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是养鹿和应用鹿产品最早的国家,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产业体系。但由于历史和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鹿业养殖一直走的是一条小规模、粗放型、低效益之路,没有发挥出其整体效益和产业优势。虽然吉林省的梅花鹿种群优势明显,各地养殖鹿场的规模逐年扩大,鹿的养殖方式逐渐现代化。但是我国起步比较晚,技术还不成熟,效果不够显著。国外在现代化养殖技术方面已经很成熟,稳定性好,已经广泛的应用到现代的畜牧业中。因此,我国的鹿养殖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  相似文献   

17.
1“北鹿南养”的提出 由于我国养鹿产业区域经济的变迁,鹿主、副产品市场需求的南北不平衡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后南北经济发展的差异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变化,使得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中的主要物种——鹿类动物特别是梅花鹿的养殖数量分布在区域上呈现南移的现象或趋势,于是养鹿界有关人士近年来提出了“北鹿南养”或“北鹿南移”的养鹿业用语。这一用语,可以说是被广大养鹿者所知,但严格地讲又不甚够专业的用语。  相似文献   

18.
1.3 俄罗斯茸用鹿养殖方式 在驯化初期,马鹿被全年饲养在圈舍中,不能利用天然牧场,这种养殖方式很快就产生了不利影响,如患严重的疾病、生产性能低下等.后期改为围栏放养,放养密度为平均每头成年公马鹿2hm2,成年母马鹿1.5 hm2.  相似文献   

19.
鹿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多发生于梅花鹿、马鹿、驯鹿和黑鹿中,严重危害养鹿业发展。本文介绍了近年来鹿结核病的诊断技术研究现状,以期为鹿的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养鹿生产中,影响鹿茸产量的因素很多,饲料是一个重要因素。据多年实践经验,提出了鹿养殖饲料配制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