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根据猪Toll样受体7基因(TLR7)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直接从三元猪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应用RT-PCR技术扩增三元猪TLR7全基因,并进行克隆和测序.测序结果表明,获得了三元猪TLR7全基因序列,其大小为3 160 bp,包含一个完整阅读框(3 153 bp),编码1 051个氨基酸残基,有15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和4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信号肽切割部位位于第29~30位氨基酸之间,跨膜基因序列为第844~866位.TLR7基因存在种属的差异性,亲缘关系越近,同源性越高.三元猪TLR7基因的成功克隆为进一步研究猪TLR7基因表达、生物学功能、揭示ssRNA病毒入侵宿主的致病机制以及猪抗病毒免疫及育种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鉴定与马铃薯根系性状相关联的StDRO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位点,本研究对110份同源四倍体马铃薯材料StDRO1基因的编码区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筛选其SNP,并对StDRO1的SNP位点与马铃薯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和平均根系直径等主要根系性状参数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显示,StDRO1第2外显子上检测到1个SNP位点,命名为G64C;第3外显子上检测到10个SNP位点,分别命名为G152A、A214G、A297G、C314T、A337T、T353C、T560A、C577A、C620A和C625A;在第4外显子上检测到1个SNP位点,命名为T793A。关联分析结果表明,StDRO1基因G152A位点在总根体积表现为GA类基因型>GG类基因型(P<0.05);C314T位点在平均根系直径表现为CC类基因型>CT类基因型(P<0.05); A337T位点在总根表面积、鲜重和干重均表现为AT类基因型>AA类基因型(P<0.05),而在平均根系直径则表现为AA类基因型>AT类基因型(...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门塔尔牛SCD1基因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Illumina HD SNP技术对484头中国西门塔尔牛SCD1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部分肉质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中存在7个SCD1基因的SNP位点.SCD1基因第4内含子存在A8605G、A9229G与A10050C 3个SNP位点;第5内含子存在1个SNP位点A12304G;3' UTR区存在A13655G、C14790T与A15565G 3个位点.A8605G位点的B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频率为0.748,其他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0.4 ~0.6之间.x2检验结果显示,SCD1基因的所有SNPs均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SCD1基因的7个SNPs位点全部为中度多态,杂合度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均较高.SCD1基因SNP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表明,SCD1基因对肌内脂肪含量、剪切力、大理石花纹等级和脂肪颜色有一定的影响,可以作为改善牛肉质量进行标记辅助选择的重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4.
Toll样受体(TLRs)在机体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分析TLRs在鸭主要免疫器官中的表达情况,在测定和分析高邮鸭免疫器官发育的基础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了高邮鸭TLR1、TLR~2、TLR4、TLR5(TLR1/2/4/5)4种TLR mRNA基因在免疫器官(胸腺、脾脏和法氏囊)中的相对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TLR1/2/4/5 mRNA在不同发育时间段都有表达,但不同TLR基因在不同免疫组织中表达模式存在差异,总体来讲,胸腺中TLR1/2/4/5 mRNA在1周龄时表达水平较高,脾脏中TLR1/2/5 mRNA在8周龄时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周龄,法氏囊中TLR1/5在8周龄时表达量较高。相关性分析结果展示:免疫器官绝对增重和体重发育呈现高相关系数;TLR1/2/4/5 mRNA的表达水平和体重发育相关系数较高,大多高于TLRs mRNA表达水平与免疫器官增重的相关系数;胸腺组织中TLR1/2/4/5 mRNA表达量两两相关系数值相对较高。研究结果可以揭示TLRs在机体及其免疫器官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分析和揭示其在免疫抗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鸡FSHβ和ESRα基因SNPs分析与早期产蛋性能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PCR-SSCP法对85羽绿壳蛋鸡进行促卵泡激素β亚基(FSHβ)和雌激素受体α亚基(ESRα)基因多态性检测并测序,分析其与早期产蛋性状的关系.基因FSHβ和ESRα都发现了多态,测序结果表明: FSHβ pro 2位点有3 处SNPs,分别是:A-464G,-450插入碱基A,A-405G.FSHβ exon 3有1处碱基突变,即A2447G;ESRα基因5'-UTR区有4处碱基变异,分别是:A-34G,T-76C,T-79C,C-102T.ESRα基因内含子1 区发现3处SNPs,分别是:T122C,A155G,C169T.与早期(36周)产蛋关系分析表明,FSHβ基因调控区的AA基因型36周平均产蛋量显著高于AB 型(p<0.05),没有发现BB型,外显子3的AA型和AB 型开产日龄呈显著相关(p<0.05),也没发现BB型; ESRα基因5'侧翼调控区的CC型和CD型36周平均产蛋量差异显著(p<0.05),而没发现DD型,其他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健康对照组及类圆环病毒因子P1感染组的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s 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病毒感染后3 d,除TLR2和TLR10外,其余TLRs mRNA表达皆下调。此后不同时相感染组的TLRs mRNA表达水平基本都处于恢复、上调地位。具有明显变化的表现为感染后第24天和第40天,TLR2 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此外,感染后第31天和第40天的TLR9 mRNA表达也呈现上调趋势(P0.1)。结果提示,TLR2和TLR9介导的炎性反应可能在P1识别及其致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转TLR4基因的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获得高效表达目的基因TLR4的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作为供体细胞,以便在胚胎移植前的体外筛选过程中,确定优越的转基因供体细胞,从而提高体细胞核移植生产抗病转基因绵羊的效率。本研究通过优化脂质体与质粒载体的比例浓度,进而再去转染原代培养的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经G418筛选,以EGFP(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作为报告基因,从形态学与分子水平鉴定出已经稳定表达目的基因: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4,TLR4)基因的细胞系。最终经过筛选与纯化得到3个表达目的基因TLR4的细胞克隆,经RT-PCR与相对荧光定量PCR分析,在第二代转染的细胞中TLR4的表达最高,相对于未转染的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升高了9.65倍(P<0.01),并藉此为最终制备抗病转基因羊新品种,从提供稳定表达TLR4基因的转基因供体细胞系角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荷斯坦牛TLR2基因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97头中国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以TLR2(Toll like receptor 2)基因为目的基因,扩增目的片段,结合测序结果采用PCR-RFLP和CRS-RFLP技术方法来检测TLR2基因第2外显子的遗传多态性.结果发现:exon 2存在10098(T/G),10111(G/A)和11541(C/T)3个单核苷酸突变,其中11541位点的T/C突变为首次报道.分别选择EcoR V、HaeⅢ、DraⅠ等3种限制性内切酶检测其多态性.10098位点有3种基因型(AA,AB,BB),A、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84 5,0.215 5;10111位点有2种基因型(CC,CD),C、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985 8,0.014 2;11541位点有3种基因型(EE,EF,FF),E、F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099 3,0.900 7.10098位点T-G碱基突变导致天冬氨酸突变为谷氨酸(Asp63Glu),10111位点G-A碱基突变引起甘氨酸突变为丝氨酸(Gly68Ser).TLR2基因外显子2上的3个位点基因型在研究群体中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10098,10111,11541 3个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0.280 9/0.338 1/1.510 8,0.027 9/0.027 9/1.028 7和0.143 4/0.178 9/1.217 9.10098位点达到中度多态,其余2个位点处于低度多态.TLR2基因可作为候选遗传标记,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HIF-2α基因核苷酸序列变异与绵羊高原适应的相关性,以540只(甘肃高山细毛羊200只,湖羊340只)绵羊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HIF-2α基因第11外显子和内含子部分区段在甘肃高山细毛羊和湖羊中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结果显示:HIF-2α基因扩增片段在2个绵羊品种中共检测到4种等位基因(A、B、C和D)和10种基因型(AA、BB、CC、DD、AB、AC、BC、AD、BD和CD),存在6个SNPs位点,其中外显子11检测到5个SNPs位点(G/A、G/C、C/T、T/C、G/A、),内含子11检测到1个SNPs位点(G/A),甘肃高山细毛羊未检测到DD基因型。2个绵羊品种的优势基因型均为A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4.50%和16.47%。HIF-2α基因在2个绵羊品种中具有丰富的多态性,且等位基因频率在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推测在高海拔低氧适应过程中,HIF-2α基因的基因型可能受到了选择,随着长期的高海拔低氧环境的选择,有利于低氧适应的基因型在高海拔绵羊品种中受到选择并富集,携带基因型AA、BB和AB的绵羊可能更加适应高海拔低氧环境,而携带基因型CD、BD和DD的绵羊对高海拔低氧环境适应的能力可能较差。  相似文献   

10.
Toll样受体能够识别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及介导炎症反应信号通路,在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Toll样受体2(TLR2)在小尾寒羊正常乳腺组织及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乳腺炎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LR2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乳腺炎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乳腺上皮细胞在乳腺免疫防御中所起的作用,采用qRT-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法检测了正常小尾寒羊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乳腺炎病理模型小尾寒羊乳腺组织中TLR2基因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小尾寒羊正常乳腺组织、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乳腺组织均有TLR2 mRNA及其蛋白表达;但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乳腺组织中TLR2基因及TLR2蛋白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且感染后48 h TLR2 mRNA和TLR2蛋白相对表达量最高(P0.05),96 h TLR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较48 h显著降低(P0.05),正常对照组TLR2的相对表达量最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正常乳腺组织中TLR2蛋白主要定位于乳腺腺泡上皮,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后乳腺组织中TLR2蛋白主要表达在乳腺腺泡腔中脱落的乳腺上皮细胞和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上。结果表明,乳腺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后,乳腺上皮细胞是病原菌作用的靶标,通过上调表达TLR2识别病原菌,激发先天免疫。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黑木耳凝集素对RAW246.7细胞分泌IL-6、IL-1β、TNF-α、NO释放量与免疫调节作用的问题,通过40%(NH4)2SO4沉淀法对黑木耳凝集素进行分离提纯,并伴随凝血活性检测、氨基酸组分检测,得到黑木耳凝集素粗品。经过AKTA蛋白纯化系统得到黑木耳凝集素纯品。使用SDS-PAGE电泳对凝集素分子量进行分析。格里斯法检测巨噬细胞RAW264.7分泌NO的情况。ELISA检测IL-6、IL-1β、TNF-α的释放量。结果表明,黑木耳凝集素分子量约为20 kDa。通过检测发现,黑木耳凝集素对巨噬细胞RAW264.7分泌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有促进作用,且呈现剂量依赖,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糖皮质激素受体对TLRs信号网络的抑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皮质激素(GC)主要是通过特异性受体(GR)参与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和蛋白-DNA相互作用(PDI)网络激活或抑制靶基因的转录。其中,GC干预Toll-like receptors(TLRs)信号网络时,主要依赖于增强TLR通路天然抑制因子表达、直接抑制TLR激活的转录调节因子以及交叉利用GR与TLR信号通路的必需辅助因子。笔者在总结GR的转录调节、TLRs信号网络以及GR与TLRs信号网络串扰的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着重评述了GR介导TLR信号通路的降调节机制,以期为深入揭示GC调节哺乳动物细胞功能的分子机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toll样受体家族在绵羊肺泡巨噬细胞的分布及脂多糖(LPS)刺激过程中TLR2、4的动态表达规律.通过RT-PCR方法检测绵羊TLR1-TLR10表达分布;以α-tubulin和GAPDH为内标基因,对绵羊TLR2、4进行克隆和测序,将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建立实时定量PCR标准曲线,通过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LPS诱导0~48 h TLR2、4的动态表达.结果表明,在绵羊肺泡巨噬细胞中检测到TLR1、2、4、6、7、8、9、10的表达,而TLR3、5未见表达;α-tubulin和GAPDH在LPS诱导前后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均不适合作为内标基因,以使用的细胞数和总RNA量进行均一化校正,发现TLR2、4在诱导后20 min就达到高峰,且在整个诱导过程中维持较高水平.绵羊肺泡巨噬细胞TLR2、4对LPS刺激的应答反应很灵敏,参与机体的早期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14.
TLR4基因SNP检测及在中外鸡种中的群体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以9个地方鸡种(北京油鸡、白耳鸡、溧阳鸡、河南斗鸡、泰和乌骨鸡、大骨鸡、狼山鸡、仙居鸡、茶花鸡)和3个引进品种(隐性白羽肉鸡、科宝鸡、来航蛋鸡)为素材,利用DNA直接测序技术对Toll样受体4(TLR4)蛋白基因(登陆号为AY064697)的全部外显子、部分内含子及5`调控区共4373bp的序列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共检测到36个SNPs,其中19个SNPs位于编码区(cSNPs),12个集中于第三外显子的特定区域上(蛋白的TRR结构域);10个为错义突变,21个为新发现的SNPs。对集中于第三外显子上的12个SNP位点,在十二个品种的688个个体进行了PCR-SBT检测,这些SNPs 产生的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12个品种鸡间分布存在显著的差异,推测与该基因的功能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阐明猪TLR6基因片段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之间的关系,利用PCR-RFLPs技术检测405头猪TLR6基因片段Msp I酶切位点的多态性,结果表明:该位点具有两种等位基因T\C, 在大围子猪、沙子岭猪、宁乡猪和黔邵花猪各群体中的频率分别为0.136/0.864、0.189/0.811、0.186/0.814、0.281/0.719。C等位基因是群体中的优势等位基因,该基因座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利用最小二乘分析研究了该多态位点对初生体质量、45日龄体质量、60日龄体质量、4月龄体质量、6月龄体质量、6月龄体高、6月龄体长、6月龄胸围等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TT基因型个体对4月龄体质量性状影响达极显著水平(P<0.01);TT基因型4月龄体质量比CC型高25.92%;对45日龄体质量、6月龄体质量、体长和胸围性状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TT基因型45日龄体质量比CC型高12.46%、6月龄体质量高7.20%、6月龄体长高7.62%、6月龄胸围高7.24%。由此可知,猪TLR6基因不同基因型对生长性状有着重要的影响,是猪育种应用中的一个潜在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6.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构建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融合基因表达载体,并进行原核表达。以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全长转录本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经PCR扩增目的基因将其定向克隆到pMD-l8T simple vector中,构建重组质粒pMD-18T-TNFα。然后通过亚克隆将测序正确的TNF-α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GEX-4T-1中,筛选出阳性质粒转化宿主菌株BL21(DE3),通过温度、时间等不同条件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结果表明,成功克隆到大小为702 bp的TNF-α全长cDNA序列,通过限制性酶切、PCR扩增证实pMD-18T-TNFα和pGEX-4T-1-TNFα载体已构建成功。诱导表达得到约51 kDa重组蛋白GST-TNFα。说明重组蛋白GST-TNFα的表达成功,为进一步获得纯化TNF-α,研究其生物功能、作用机理,制备抗TNF-α单克隆抗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甘草黄酮对小鼠急性肺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研究甘草黄酮对非特异性肺部损伤小鼠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采用脂多糖(LPS)滴鼻法建立了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分别于造模前1 h和造模后1 h给予甘草黄酮(30 mg/kg)。在LPS滴入后6、12、24 h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因子水平;测定肺组织湿干重(W/D)比率,观察肺部组织学的病理变化;并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NF-κB水平变化。结果表明:甘草黄酮可以显著降低肺组织的W/D比率,减轻肺组织中炎性细胞的浸润,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而且治疗的效果要优于预防的效果。Western结果显示:甘草黄酮可以显著抑制IκB的降解以及NF-κB向核内的转移,从而抑制了LPS下游的常见通路,即NF-κB信号通路,由此我们得出结论,甘草黄酮对LPS诱导的ALI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治疗效果要好于预防效果,同时其保护机制与NF-κB信号通路的抑制相关。  相似文献   

18.
家兔子宫内膜细胞炎症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和培养家兔子宫内膜细胞,大肠杆菌细菌脂多糖(LPS)诱导子宫内膜细胞炎症,以培养细胞的形态学和传统炎症指标作为炎症发生和发展的判断标准。以不同浓度的LPS作用于细胞,收集不同时段培养上清液,ELISA法测定TNF-α、IL-1β的含量。结果表明,100ng/mL LPS是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细胞诱导炎症的最适浓度。炎症模型组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1β的含量比同期空白组高(P<0.01),表明炎症模型建立成功。  相似文献   

19.
去势对淮南猪皮下脂肪PPAR信号通路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PPAR信号通路在猪去势诱导的脂肪沉积中的作用,采集去势和非去势淮南猪(共6头,每组各3头)的皮下脂肪组织,提取总RNA后构建文库,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PPAR通路相关基因表达量,表达差异基因的筛选阈值为P0.05且|log2差异倍数|1。基于mRNA的差异分析以及KEGG富集分析发现,PPAR信号通路中17个基因表达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14个基因表达量上调、3个基因表达量下调。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FABP7)、甘油水孔蛋白基因(AQP7)、视黄素X受体γ基因(RXRγ)等基因上调,而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1基因(PCK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基因(PPARGC1α)、胆固醇7α-羟化酶1基因(CYP7A1)参与分解代谢的基因显著下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