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自1997年延边林区全面推行林地沟系承包经营以来,中国林蛙养殖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延边林区林地经济的主导产业。本文就该地区林蛙产业现状、地域优势以及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调研与分析,提出了林蛙产业发展的设想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林蛙是东北林区栖息的重要野生经济动物,是发展林下经济的主要项目。根据延边地区的森林环境和野生中国林蛙资源状况,将该区域适宜林蛙养殖的林地划分为6类,对人工放养量提出了参考数据,并应用电脑技术制作了分布图。  相似文献   

3.
红松果林产业是延边林业的主导产业之一。本文介绍了延边林区红松果林产业的现状,分析了制约红松果林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红松果林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延边林业总经营面积406万公顷,主要由重点国有林区、县市国有林区和县市集体林区3部分组成。经过60余年的开发建设,形成了集林木及林特产品加工、森林旅游、森林培育、能源矿产、林地开发以及房地产等产业体系。2011年,系统内林业产业总产值88.3亿元,不足吉林省林业产业总产值的1/10,第二产业贡献率仅为27%。为此,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延边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延边林业产业发展起步于上个世纪50年代,形成于80~90年代,高速发展于本世纪初。经历了由木材生产  相似文献   

5.
延边林区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正处于瓶颈环节,而林下经济产品具有浓郁的长白山特色、纯天然品质、独特的药用食用价值等特点,一定会成为众筹的重点关注对象。在延边林区的林下经济领域可以考虑推广股权众筹、产品众筹、债券众筹等3种众筹方式。在林区推广众筹模式,还需要在选择众筹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培养众筹人才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6.
建设生态良好、产业发达、生活殷实、环境优美、充满活力、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林区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如何加快推进延边林区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的基本问题是摆在吉林省延边广大林业战线工作者和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的同志所共同需要破解的一个战略性课题。  相似文献   

7.
浑河源中国林蛙养殖现状与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浑河源林区为背景,从养殖方式、养殖规模、养殖技术、养殖人员素质等入手,对该地区中国林蛙养殖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讨论了林蛙养殖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认为浑河源林区林蛙养殖,多处于野生林蛙驯养初级阶段,养殖户盲动性、随意性大,缺少政府监管,养殖技术相对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备,冬眠场所构建不合理,林蛙种质开始出现退化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保护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郝伟 《防护林科技》2016,(1):104-105
文章从自然资源、产业发展、地域特色、市场前景等4个方面介绍了辽东地区养殖林蛙的优势,并从3项技术、3个改变、控制3个最佳密度、控制3个生长时期、最佳适宜水温与培养水质、科学搭配饲料等几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如何依靠先进的林蛙养殖技术来推进林蛙产业的发展。并简要地说明了控制蛙卵变态措施及蝌蚪的安全移植技术。  相似文献   

9.
1林蛙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林蛙是一类生活于林区沟溪混交林下的两栖类动物。其肉鲜嫩味美,中国林蛙的蛙油在国际市场上有“软黄金”之称。林蛙油有补虚、增精、退热之功,可治精血不足、体虚气弱、肺虚咳嗽、神经衰弱、记忆衰退、产后无乳、乳汁不足以及肺结核、肝炎等消耗性疾病,特别对老年人,久治失调者的康复作用更佳。近年来林蛙的市场价格有升无降。干蛙肉中含蛋白质79%,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良食品。在我国东北三省林区,大多数林间沟溪均被林蛙养殖户承包,林蛙已为林区群众带来了可喜的经济收益。为充分开发我省林区这一宝贵资…  相似文献   

10.
对通化市林蛙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调查,从扶持力度、产业管理、产品开发、创新意识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林科技与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KGO知识发现引擎与Web of Science英文文献核心数据库,基于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智能支持系统,文中运用文献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梳理了经济林科技与产业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态势扫描分析,综述该领域内经济林资源分类、良种选育与无性系化培育、经济林优质高效栽培、经济林产品加工利用、经济林产业发展战略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如缺乏标准化的分类体系、缺少对经济林育种知识产权的保护、经济林栽培忽视品质提升以及缺乏对经济林产业整体的布局规划等;由此归纳未来研究趋势,即经济林的分类体系统一与标准化,构建经济林资源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实现经济林良种创新、栽培技术标准化、机械化与智能化,构建经济林产品食品安全体系,明确经济林生产经营模式,实现基地化、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林蛙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性、在人们生活中的实用性和稀缺性,决定了它的昂贵价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而引发了养殖的热潮。本文将全人工养殖林蛙技术引用到半人工养殖场,改变常规养殖模式,取长补短,兴利去弊,将两种养殖方式进行有效结合,期望大大提高林蛙产出数量,增加养殖收入,促进林蛙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2年5~12月对昆明市特色经济林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昆明市以核桃、板栗、花椒、竹子、膏桐为代表的特色经济林种植总面积为9.98万hm2,2011年产值4.4亿元。阐述各类特色经济林的面积、产量和产值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各类特色经济林发展中存在着的规划设计不当,栽培管理粗放,产业技术含量低,缺乏龙头企业支持等问题。藉此,提出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布局,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开展良种选育工作,大力培育龙头加工企业等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介绍宁蒗县林业生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林业生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具发展规模,科技含量低,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资金投入不足,苗木冬季防冻困难,建设资金投入偏低,市场化程度低,缺乏深加工企业等。藉此,提出标准化种植,加大科技支撑力度,选育抗寒品种培育龙头企业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林蛙养殖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在林蛙养殖中几种常见疾病的症状、病因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跨世纪林木高新科技——林木生物工程育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物技术的发展对林木遗传育种乃至整个林业具有深远意义。本文综述了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分子遗传标记)在国内外林木遗传改良研究中的进展及现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近期内我国在林木遗传改良中可以开展的有关生物技术的几项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7.
重点国有林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森林生态功能区之一,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家木材供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森林旅游是重点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文中基于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现状,对5个森工(林业)集团,以及100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体现在自身投入能力弱、可游季短、林地审批困难、专业人才匮乏、资源同质性严重等多个方面;此外,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不充分仍然突出,优势与短板长期共存,顶层设计和政策缺位。研究提出了推动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优化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空间布局、扩大森林旅游产品供给能力、拓展森林旅游客源市场、提升森林旅游人才培养能力、做好森林旅游发展政策支撑,以期为新时代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发展森林保险的必要性,分析当前我国森林保险业发展面临的供求不足、政策缺陷、技术准备不足等制约因素,介绍国外森林保险发展经验,初步构建我国森林保险运行体系。研究表明,我国森林保险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要十分重视政府在森林保险体系中应当发挥主导作用,要注重互助合作组织在森林保险中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加大森林保险业务范围和产品开发力度,扩大森林保险业供给水平,满足林农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在深化昭通林业产业化发展再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昭通市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利弊条件:较大的资源基础,良种选育和种苗基础逐步打牢,产业链延伸潜力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是林产业投资不足,多渠道投融资体系尚未建立,科技在林产业中的贡献率低,产业整体效益不高,龙头企业竞争力和带动能力弱,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藉此提出多渠道融资,继续加快基地建设,提高科技在林产业建设中的贡献率,加速质的提升,延伸和完善产业链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集中探讨了森林康养产业的内涵与意义,分析了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优势与现状,结合各地区的特色康养资源,提出了森林度假疗养、森林养生保健、森林健康生活等3种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