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脱毒甘薯的级别一般分为原原种、原种、良种,级别越高,增产效果越大。在引进种植脱毒甘薯时要注意三点:种薯质量、及时更新种薯、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农民对马铃薯脱毒种薯在生产上所发挥的增产增收作用有了足够的认识 ,脱毒种薯推广面积呈逐年扩大的趋势。脱毒种薯繁殖需要严格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科学的管理措施 ,在繁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繁殖的品种必须是脱毒薯原种脱毒马铃薯原种是繁种的最佳首选材料。原种无性繁殖的后代为一级种 ,比未脱毒的普通马铃薯一般增产 30 %~ 70 % ,高的可达一倍以上。由一级种无性繁殖的后代为二级种 ,增产幅度虽比不了一级种 ,但仍可作种供大田生产用。二级种生产的后代应慎作种用。2 繁种基地必须建在高海拔的的山区高寒山区是…  相似文献   

3.
通过马铃薯茎尖培养获得脱毒苗 ,再试管快繁脱毒植株 ,在防蚜温室育苗盘微繁 ,获得脱毒小型薯 ,并繁殖 3~ 4代 ,即成为生产用脱毒种薯。目前 ,山东省种植的脱毒种薯是利用微型脱毒小薯在高寒地区繁殖几代后运回 ,成本比普通种薯高 ,但推广脱毒种薯一般比未脱毒马铃薯增产 50 %。苍山县种子公司在推广脱毒薯的同时 ,在规定使用年限内研究高倍快繁和防止蚜虫重新传毒等项技术 ,使种薯退化速度减慢 ,保持繁种和推广的高质量 ,高效益。现将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1 脱毒马铃薯特点以鲁引 1号为例 ,脱毒马铃薯生长势强 ,比未脱毒薯增加株高 2 5%、…  相似文献   

4.
应用脱毒甘薯是当前甘薯生产中最有效的增产措施,一般较未脱毒甘薯增产30%。脱毒甘薯的种薯(苗)与未脱毒甘薯在外观形态上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在缺乏经验而又没有对比的情况下,一般很难区分开。在引种、繁种及种薯(苗)销售时,应杜绝脱毒种薯(苗)与未脱毒种薯(苗)的鱼目混珠,防止以假乱真,避免坑农害农。同时,脱毒甘薯有其自身特点,在栽培上应采取相应措施。山东省苍山县种子公司以主栽品种涂薯18为例,经多年总结,现将脱毒甘薯形态以及栽培实践经验介绍如下。1形态特征薯苗发很数量的差异脱毒鲁苗根条数明显比未脱毒薯苗少…  相似文献   

5.
脱毒甘薯不同世代对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福建脱毒主栽品种岩薯5号的脱毒原原种、原种、生产用种及未脱毒种苗的试验,结果是脱毒1、2代种苗比未脱毒的表现生长旺盛、增产;脱毒3代种苗与未脱毒的产量无显著差异,说明脱毒甘薯的种薯苗可利用脱毒1、2代,脱毒3代之后的种薯苗不宜利用。  相似文献   

6.
4个品种的3个不同级别种薯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原种产量较原原种高5%~40%;但与一级种之间差异不显著。在原种较缺少情况下,可以用一级种作为种薯使用。原原种、原种几乎不感染卷叶病和花叶病,晚疫病感染也相对较少,但随着种薯级别的增加,病害逐渐加重。甘肃河西地区马铃薯种薯生产上,可以将三级种薯体系推广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7.
脱毒马铃薯不同代数间的产量关系陕西省太白县种子公司刘书元,胡关宝随着脱毒马铃薯在农业生产上的大面积应用,人们对于脱毒种薯的渴望愈来愈高。使用脱毒种薯较未脱毒种薯一般亩增产30%~50%。为了摸清各代种薯间的增产关系,掌握脱毒马铃薯不同代数间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全粉加工及炸条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7号是甘肃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以庄薯3号为母本、以引进油炸加工型品种资源菲多利为父本组配杂交.经系统定向选择,历时8年培育而成.2007年通过技术鉴定,2008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陇薯7号脱毒种薯繁育,主要包括脱毒苗组培快繁、微型原原种生产、原种生产.本文结合陇薯7号种植特点,只就脱毒原种生产技术进行阐述,旨在为陇薯7号的产业化种植过程中脱毒原种的繁育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淀粉加工区,选用脱毒徐薯18、予薯7号等优良脱毒品种,比一般品种增产50%以上,淀粉率提高2%;城郊食用区选用脱毒京薯553、苏薯8号、冀薯4号等,比未脱毒品种增产4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我区马铃薯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南部9个国家级贫困县,但由于多种原因,马铃薯产量低而不稳。综合分析,在多种造成低产的原因中,种植品种退化严重、种薯质量低劣是其主要原因。1问题1.1生产经营体系尚未健全目前我区马铃薯种薯的脱毒、生产、经营仍以农技推广部门为主,以商品薯经营企业或合作组织为辅。农技推广部门更多地注重种薯的脱毒,企业或合作组织更多地注重于繁殖自建商品薯基地所需的种薯,种薯生产、贮藏主要分散于各家各户,生产、贮藏条件各有不同,生产、贮藏管理措施各异,种薯质量参差不齐,造成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而不扩,推而不广。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明确适合不同级别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病毒检测方法,提高病毒检测效率,本研究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GICA)3种方法,对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中的马铃薯Y病毒(PVY)、卷叶病毒(PLRV)进行了检测,比较了3种方法对不同品种及不同级别脱毒种薯的检测效果。结果表明,RT-PCR对马铃薯原原种和原种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方法;3种方法对一级种的病毒检出率无显著差异;RT-PCR适用于原原种和原种的病毒检测,ELISA适用于一级种大样本检测,GICA适于一级种小样本的快速抽检。  相似文献   

12.
使用马铃薯脱毒种薯需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脱毒种薯是在无菌操作条件下,采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脱除植物体内的病毒及真菌、细菌,结合病毒检测手段获得真正的脱毒苗,然后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无土栽培、设施栽培和病虫害控制等技术体系为生产上繁育的符合质量标准的种薯。我国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马铃薯脱毒技术,1995年后大面积应用到所有产区。目前,我国的马铃薯脱毒技术已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并完善了以微型薯无土栽培规模化生产为核心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全国大面积应用脱毒技术的结果表明,使用脱毒种薯一般比没脱毒的增产30%~50%,比严重退化的则成倍增产。为了充分有效地发挥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增产潜力,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在应用马铃薯脱毒种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白银市引黄灌区早熟马铃薯地膜栽培面积逐年扩大,脱毒种薯需求日益迫切,生产优质、高产原种是脱毒种薯生产的关键环节。近几年,结合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的特征特性,从品种选择、微型薯处理、精选地块、科学施肥、网棚建设、播种技术、田间管理、收获贮藏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出微型薯网棚扩繁原种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汪伟成 《种子》1994,(3):50-51
脱毒种薯生产技术在马铃薯生产中得到了应用推广,对提高马铃薯生产水平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在脱毒种薯生产与经营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1脱毒种薯生产中的问题1叫保种措施不强经脱毒的马铃薯植株或块茎很易再感病毒病,马铃薯繁殖主要采取无性繁殖,用种量大,繁殖系数较低,从脱毒到生产用种年限较长。因此,在脱毒种薯繁殖过程中,加强保种措施对发展马铃薯生产极其重要。1·1·1随着脱毒种薯生产面积的扩大,脱毒种薯繁殖田的隔离越来越严重态势。有的繁种田与商品地块相连.根本无隔离距离,势必造成相互传染病害。1·1·2马铃薯…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退化成为影响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脱毒技术的应用推广,不但为减轻马铃薯退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为我国马铃薯产业的提升、种薯生产工艺的发展以及种薯种性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脱毒微型种薯繁育技术工艺复杂、工期管理程序繁多、产出相对较低,严重制约了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与常规技术相比,脱毒小薯培芽切段快繁次代种薯不但单株结薯数量多、管理粗放、程序简化,而且对种薯品质影响较小,使脱毒种薯生产成本大幅下降,是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生产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6.
甘薯脱毒薯(苗)生产技术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小丁 《作物杂志》1998,14(5):32-33
植物脱毒技术在甘薯上的应用取得了效果,各地近几年的试验表明,较耐病毒的品种脱毒后比对照增产20%~30%,而不耐病毒的品种脱毒后增产幅度更大,有的甚至成倍增加。由于甘薯脱毒薯是近几年新推广的技术,目前脱毒薯尚无质量标准和较完善的脱毒种薯(苗)生产程序……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无土栽培生产马铃薯微型种薯技术的广泛推广,对我国马铃薯产业提升、种薯生产工艺的发展以及种薯种性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围绕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采收、分级与包装,结合不同时期的陇薯系列马铃薯脱毒种薯特征特性及其对温度、湿度的要求和甘肃谓源高寒阴湿区气候气象特征,提出马铃薯脱毒种薯采收、分级与包装技术,旨在为马铃薯脱毒种薯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甘薯属无性繁殖作物,在大田生长期间很容易被病毒侵染。一旦感染上病毒,病毒就会在薯苗或薯块内不断增殖积累,并代代相传,致使甘薯产量下降,品质变差。据报道,能够侵染甘薯的病毒有10余种,而在我国普遍发生的有3种,即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MV)、甘薯潜稳病毒(SPLV)和甘薯褪绿斑病毒(SPCFV)。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育出高抗病毒病的实用甘薯品种,也无防治甘薯病毒病的高效农药。因此,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甘薯已成为防治甘薯病毒病,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河南省甘薯常年种植面积在70万hm^2左右,目前脱毒甘薯的种植面积已达20余万hm^2,增产幅度达22.3%-93.6%。随着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脱毒种薯(苗)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在脱毒甘薯的推广过程中,由于不同级别种薯(苗)的增产效果不同,各地的名称也不统一,有的称茎尖苗、原种、生产种,有的称R0代苗、R1代苗……这就给种薯的生产和利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制定和统一各级种薯(苗)的名称和质量标准,规范种薯(苗)生产程序,实现脱毒种薯(苗)生产的标准化,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根据几年来在脱毒甘薯试验、示范、推广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结合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及其应用模式和脱毒甘薯种薯分级标极种子生产程序及其应用模式和脱毒甘薯种薯分级标准,总结出了脱毒甘薯的四级种薯生产程序,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应用脱毒微型薯是当前马铃薯生产中最有效的增产措施之一,平均增产幅度在40%~80%。但由于脱毒微型薯价格较高,在生产实际中很难大面积推广应用。根据植物生长点分生组织,在激素诱导下生长极性可以发生改变的原理,在马铃薯现蕾至开花前期,截取脱毒马铃薯中下部带有腋芽的羽状复叶,用一定浓度的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和6-苄基腺嘌呤(6-BA1)处理后,经过4~5周的培育,诱导出生产用微型薯。采用马铃薯离体腋芽结薯技术生产微型薯,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操作简便、种薯质量高,是脱毒马铃薯微型薯扩繁生产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实践证明,使用脱毒种薯是解决马铃薯退化的最有效途径。但是,脱毒种薯只能脱掉仪器能检测到的主要病毒,而检测不到的病毒在以后的继代繁殖中还会增殖,积累到一定程度仍可造成危害;同时,脱毒种薯在生产中也还会再次遭受病毒的侵染而迅速发生退化。所以,脱毒种薯不是一劳永逸的。目前生产上超代使用脱毒种薯的问题比较突出,致使退化普遍发生,严重制约了产量的大幅提高。因此,必须正确选用优质健康种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