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玉米是一种喜温的C4植物,对温度条件要求较高。在生长期内受到低温冷害的侵袭,常造成大幅度减产。本试验是通过低温年喷施叶面肥对玉米种子田增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苗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辅助喷施叶面肥能够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大光合作用强度,加快植株生长速度,增加穗粒数、百粒重;在低温年份能够有效防御低温冷害,提高种子成熟度,保证玉米种子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叶面肥在不同时期喷施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京郊小麦生产中叶面肥多、杂,农户不知选择哪种类型叶面肥及何时喷施的局面,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叶面肥在不同时期喷施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喷施叶面肥的处理,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高于对照,小麦生长后期喷肥效果更明显;喷肥处理产量均高于未喷肥处理。开花期喷肥效果最好,随后依次是抽穗期、拔节期和起身期,冬前和返青期喷施效果不明显,生产上建议,在起身期以后特别是开花期喷施叶面肥,可有效增加小麦产量;在几个类型的叶面肥中,以喷施天达2116、壁护和磷酸二氢钾的处理效果最好,喷施必多收的处理效果较差,除了必多收,喷施其他叶面肥都能显著或极显著地增加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3.
沈兆敏 《科学种养》2009,(11):29-29
为防止病、虫、草害,柑橘树特别是生长季节的柑橘树需要喷施多种农药,如喷施浓度过大、次数过多或错喷农药、喷施假冒伪劣农药,就会对树体造成药害。药害可在树体的不同部位发生:叶片受害出现色泽、形状各异的斑点或焦枯穿孔,叶片失绿、黄化、烧焦、畸形、脱落;果实受害出现“斑果”;开花前、盛花期、幼果期用药不当会引起落花落果。药害轻者伤叶、伤枝,落花落果;重者减产,甚至会导致植株死亡。以下就常见的药害原因及药害后的防止补救措施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 《新疆农垦科技》2012,(11):55-55
肥料管理。(1)追肥:辣椒生长中后期,植株挂果多,需肥量大。地力好、底肥充足的地块,可结合浇水,667m2冲施水溶肥(氮:磷:钾:20:10:20)10kg或尿素10kg加硫酸钾7.5kg;底肥未施有机肥,追肥不足,有早衰表现的地块,每次采摘后,结合浇水667m。施水溶肥(氮:磷:钾=20:10:20)10kg或尿素10kg加硫酸钾7.5kg,连续使用2—3次。(2)补施叶面肥:盛果期和每次采收后喷施0.3%的优质磷酸二氢钾水溶液、1%过磷酸钙水溶液或1%~2%硝酸钾水溶液,每隔7~10d喷1次,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喷施叶面肥对旱地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及与产量的关系,于2014-2015年在山西农业大学旱地小麦闻喜试验基地进行喷施叶面肥试验,设置三叶期、拔节期和孕穗期分别喷施吨田宝(D1~D3)、三叶期和拔节期同时喷施吨田宝(D4)、三叶期和孕穗期同时喷施吨田宝(D5)、拔节期和孕穗期同时喷施吨田宝(D6)、三叶期、拔节期和孕穗期同时喷施吨田宝(D7)、三叶期、拔节期和孕穗期分别喷施磷酸二氢钾(D8~D10)、三叶期、拔节期和孕穗期同时喷施磷酸二氢钾(D11)处理,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与CK相比可显著增加开花期叶面积指数、穗数和次生根数,尤其是D6;喷施叶面肥可显著增加穗数和产量,且处理D1~D7高于D8~D11,D1~D7处理中D7最高,但与D6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叶面肥对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不规律。相关性分析表明,开花期叶面积指数与成熟期穗数、千粒重和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开花期次生根数与穗数和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总之,在拔节期和孕穗期同时喷施吨田宝有利于促进开花期旱地小麦根系和叶片生长,延长叶片功能期,延缓根系衰老,增加穗数和千粒重,从而显著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6.
叶面肥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147种叶面肥在小麦、玉米、辣椒、花生等14中作物上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同作物上喷施叶面肥的增产效果差异较大,总体上表现为: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粮食作物,且应用在粮食作物上无减产现象,而在蔬菜作物和经济作物上均有一定的减产现象;(2)在不同作物上使用叶面肥,其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烘烤烟叶的外观明显提高,内在感官评吸质量基本一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1灌排结合,保证墒情大喇叭口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期。孕穗至灌浆期玉米对水分需求量大,尤其是抽穗前后,如干旱缺水,将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此期间2~3次灌水可大幅度增加玉米产量。要重点浇好玉米开花水和灌浆水,做到发生旱情及时灌溉,以保持地皮不干为宜。但浇水要结合天气变化,如遇涝灾要及时排水,以免造成倒伏,保证玉米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8.
玉米结实不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造成结实不良,轻者造成秃尖缺粒,严重时导致空秆,使玉米大幅减产。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叶面肥对油菜生长的影响,进行了不同浓度叶面肥在杂交油菜信油2709上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油菜苗期、蕾薹期、盛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叶面肥,均可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增强油菜的抗逆性.喷施3%浓度叶面肥对增加油菜产量及提高抗逆性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推动草业的大力发展,提高苜蓿草产量和质量,增加种植苜蓿的效益,笔者进行了苜蓿生长期喷施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试验,从供试的5种叶面肥(药)中筛选出了2种适合苜蓿生长的叶面肥。试验证明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澳优对苜蓿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且能显著提高粗蛋白含量、降低粗纤维的含量,其增产效果达20%以上,粗蛋白含量提高9.37%~10.62%、粗纤维的含量降低5.91%~4.36%。因此,在苜蓿生长期推荐使用磷酸二氢钾和澳优进行叶面处理,喷施浓度分别为1000倍和500倍。  相似文献   

11.
随着叶面喷施技术在杂交稻制种生产上的普及,磷酸二氢钾的科学喷施技术仍需不断研究与加以提高,使之在制种高产优质上发挥更大的功效。磷酸二氢钾的主要作用是供应稻株磷、钾营养,加速体内养分向结实器转运,加快幼穗发育进度。 1 科学确定宜喷期:以调花为目的的喷施时间,应在幼穗分化初期全面进行田间剥穗预测,双亲发育有差异的田块要连续剥查,待幼穗分化至6期时对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适合小麦生长的叶面肥喷施用量,以小麦百农207和郑农17为材料,研究叶面肥维大力喷施用量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并对小麦的各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返青期和灌浆期喷施叶面肥1 200 g/hm2,百农27和郑农17的产量比对照分别增产11.74%和13.09%,喷施叶面肥促进了除小麦株高以外的其他农艺性状的改善,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对小麦的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一、叶面喷施的种类及作用制种田后期可进行肥料、农药、植物激素三类溶液叶面喷施。 1.叶面喷肥:制种田母本生长后期一方面因抽穗扬花、灌浆结实需要消耗较多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植株根系吸收功能减弱,叶片逐步衰老,此时进行叶面喷肥可直接为叶片和植株迅速吸收利用,改善植株体内的养分状况,提高异交授粉的成功率,满足稻株对氮磷钾元素的需求,增强植株体内活性,促进养分合成与转运,提高粒重和产量。叶面喷肥主要是磷酸二氢钾、尿素。磷酸二氢钾不仅具有肥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小麦在生长中后期(孕穗、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具有增产效果。目前,有的省区采用飞机进行大面积的喷洒,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果,为了更好地提高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磷酸二氢钾与双氧水混合喷施试验。经显著性统计分析,确认混喷磷酸二氢钾、双氧水,是用肥少、见效快、成本低、简单易行,便于推广的小麦增产新措施,同时也为双氧水在农业上应用开辟了新途径。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分别于葡萄花前期、膨大期、着色期各喷施1次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生物有机水溶肥料TC2315和生物有机TC2316.研究不同水溶性叶面肥喷施对紫香无核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示范试验得出:喷施上述叶面肥可补充葡萄所需养分.促进葡萄的生长发育:葡萄单粒重和单穗重明显增加.提高了葡萄产量:对葡萄品质也有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中国富硒玉米的生产与富硒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了解当前富硒玉米生产现状、生产方式方法和富硒效果,对富硒玉米的进一步开发生产提供科学指导,提高其生产效率,通过对中国近35 年来的富硒玉米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硒肥的施用方式以叶面喷施肥为主,以在抽雄期喷施亚硒酸钠效果最好,最适喷施浓度为40~70 mg/kg。有64.5%的样本促进了玉米的生长,提高了玉米产量,平均增幅8.5%;有35.5%的样本呈现出产量下降趋势,平均减产14.0%。资料中的玉米硒含量的中位值为0.211 mg/kg,按照陕西省地方标准(DB61/T556—2012)所规定的玉米中全硒含量0.15~0.30 mg/kg 的要求,仅有11.5%的产品符合富硒标准,硒含量超标的样本高达44.2%,这也为富硒玉米的安全生产发出了警报,为富硒玉米的进一步开发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在棉花上喷施“施乐健百泰”与常规叶面肥60%磷酸二氢钾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施乐健百泰”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13年降雨多、积温偏低的不利气候条件下.该药剂对棉花有一定的增产效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叶面喷施钾肥对缺钾稻田晚稻产量、钾肥农学效应、植株钾素含量、植株吸钾量、钾肥利用率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为南方水稻生产实践提供指导。叶面钾肥采用磷酸二氢钾、氯化钾和硝酸钾,试验设13 个处理,测定收获期稻谷和稻草产量以及氮、磷、钾养分含量,计算氮磷钾的养分吸收量。结果表明:喷施氯化钾,磷酸二氢钾与硝酸钾混合喷施,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硝酸钾、尿素、治虫药混合喷施都可以提高缺钾稻田晚稻产量,喷施氯化钾的增产效果最好。分蘖盛期叶面喷施钾肥效果最好,其次是始穗期,幼穗期喷施效果最差。磷酸二氢钾与硝酸钾混合喷施、磷酸二氢钾与氯化钾混合喷施以及磷酸二氢钾、硝酸钾、氯化钾、尿素与治虫药的混合喷施都有利于提高晚稻对钾肥的吸收和利用。叶面喷施不同钾肥对晚稻稻草全钾含量影响较大。对缺钾稻田晚稻生长,喷施叶面钾肥只能作为补充,而不能完全替代根部施肥。  相似文献   

19.
傅骏骅  李连城 《作物学报》1993,19(6):497-500
地面(出苗前)或植株(幼苗分枝期)喷施Atrazine液后,从田间观测及考种结果看,未导入抗性基因的大豆对照株受害严重,或杜死严重减产;导入抗性基因的大豆植株后代F4,F5代基本不受影响,单株产量与未喷液的对照株相近或略高。这显示了导入的抗性基因对Atrazine的抵抗作用。通过喷施Atrazine已筛选出了多个抗性较强的株系,有望从中进一步筛选出抗性稳定的株系,用到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20.
李洪辉 《种子世界》2021,(10):0102-0104
为了探明不同种类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增产效果, 安排在水稻孕穗期及齐穗期喷施水溶性硅钾肥、植物生长调节剂、氨基酸类叶面肥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适时喷施叶面肥可以增加绿叶面积,促进光合作用;降低空秕率,增加千粒重。其中喷施硅钾肥效果尤为明显,较对照增产率达 16.8%,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