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条件试验地选择在合浦县石康镇太平村,属水稻穗颈瘟历年发生区。供试品种为野丝占,3月20日播种,4月22日移栽,规格15em×20cm,黑泥散田,有机质含量3.28%,pH6.5,肥力管理水平中上。1.2试验设计与安排试验药剂为25%咪鲜胺EC,由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为25%咪鲜胺EC(江苏南通江山农化公司生产,市场上购买)。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明确不同有效成分的戊唑醇·咪鲜胺复配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应用技术,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2015年我们进行新药剂戊唑醇·咪鲜胺复配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一、不同用药量防效比较试验设每亩用400克/升戊唑醇·咪鲜胺水乳剂15、20、25克,戊唑醇EC15克,咪鲜胺EC50克,不用药清水对照,共6个处理,每处理重复4次,随机排列,小区面积为35平方米,对水50公斤,常规均匀喷雾。用药时间:小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防治番茄晚疫病的有效药剂,通过喷雾的方法在保护地进行了6种药剂的田间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6种药剂均能有效防治番茄晚疫病,各处理剂量对番茄生长无不良影响.其中687.5 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70 g.ai/hm2的防效较好,达79.51%,但与500g/l氟啶胺悬浮剂200g.ai/hm2、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45g.ai/hm2和250g/l嘧菌酯悬浮剂70g.ai/hm2无显著差异,较好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000 g.ai/hm2和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00 g.ai/hm2的防效,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评价咪鲜胺对菠萝黑腐病菌的抑杀作用,优化其防治菠萝黑腐病方法,为病害防治提供实用技术。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7种杀菌剂对黑腐病菌的生物活性;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咪鲜胺对病菌生长发育的影响;以菠萝果实为材料,评价咪鲜胺在不同使用浓度和不同浸果时间对黑腐病的防治效果,以优化其使用技术;测定处理后菠萝果实风味指标和咪鲜胺在菠萝果实的残留,明确咪鲜胺对菠萝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7种杀菌剂中,咪鲜胺对黑腐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01 μg/mL;0.05 μg/mL咪鲜胺可抑制芽管分化形成菌丝,从而严重抑制病菌的生长发育过程。用500 μg/mL咪鲜胺浸果1 min,28℃贮藏8、12、16天时,对黑腐病的防治效果可达70%~75%,防控效果稳定;处理后2 h、1天、2天、3天、4天、5天,咪鲜胺残留低于国家最高残留限量;处理后8、12、16、20天,菠萝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的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维生素C含量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咪鲜胺对菠萝黑腐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500 μg/mL咪鲜胺浸果1 min可有效防治菠萝果实采后黑腐病,保持菠萝果实的品质,不影响农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5.
徐明妍  李悦 《种子科技》2023,(19):17-19
为了筛选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理想药剂,本研究在安康市采用喷雾法施药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评价了24%咪鲜胺铜盐·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4%咪鲜胺铜盐·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在有效成分144~216 g/hm2的剂量下至末次用药后10 d防效达74%以上,各处理剂量对作物安全,未对其他非防治靶标生物产生不良影响,可以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15%三唑酮WPC和25%丙环唑EC添加激健农药减量增效助剂减少用量后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采用测报调查、随机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开展了15%三唑酮WPC和25%丙环唑EC添加激健农药减量增效助剂防治小麦条锈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春季天气利于条锈病流行期间,施药2次,15%三唑酮WP 1200g/hm2和25%丙环唑EC 600mL/hm2两种药剂单用,药后7天,防效达93%以上,15%三唑酮WP 840g/hm2+激健225g/hm2,25%丙环唑EC 420mL/hm2+激健225g/hm2,即两种药剂添加激健减少其用量30%,防效分别为89.4%和91.7%,15%三唑酮WP 720~600g/hm2+激健225g/hm2,25%丙环唑EC 360~300mL/hm2+激健225g/hm2,即两种药剂添加激健减少其用量40%~50%,防效在78.0%以上,两种药剂单用和两种药剂添加激健减少其用量30%防效之间差异不显著,均极显著高于两种药剂添加激健减少其用量40%~50%;药后19天,15%三唑酮WP 1200g/hm2和25%丙环唑EC 600mL/hm2两种药剂单用、或15%三唑酮WP 840~600g/hm2+激健225g/hm2,25%丙环唑EC 420~300mL/hm2+激健225g/hm2,即两种药剂添加激健减少其用量30%~50%,防效达97%~100%,两种药剂单用和两种药剂添加激健减少其用量30%~50%防效之间差异均不显著。若发病较轻,可以减少其用量50%,即15%三唑酮WP 600g/hm2+激健225g/hm2,25%丙环唑EC300mL/hm2+激健225g/hm2,更有利于减少农药使用量和农残污染,节约防治成本。  相似文献   

7.
2种常见番茄致病真菌对几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筛选能同时有效抑制番茄早疫病菌和番茄晚疫病菌生长的杀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几种杀菌剂对供试病原菌的EC50值,并通过EC50值比较病原菌对供试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番茄早疫病菌对25%啶菌噁唑EC、25%咪鲜胺EC表现敏感,对50%腐霉利WP、0.3%丁子香酚SL和10%多抗霉素 B WP表现中抗;番茄晚疫病菌仅对25%啶菌噁唑EC表现敏感,对25%咪鲜胺EC、0.3%丁子香酚SL和10%多抗霉素B WP表现中抗,对50%腐霉利WP则表现高抗。2种病原菌对2×108 cfu/g绿色木霉菌WP和8×109 cfu/mL枯草芽孢杆菌AS较为敏感,EC50值均小于1×108 cfu/L。化学杀菌剂中啶菌噁唑,生物源杀菌剂中丁子香酚、绿色木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2种番茄致病真菌的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用量少且毒性低,可以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两种常见番茄致病真菌对几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筛选能同时有效抑制番茄早疫病菌和番茄晚疫病菌生长的杀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几种杀菌剂对供试病原菌的EC50值,并通过EC50值比较病原菌对供试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番茄早疫病菌对25%啶菌噁唑EC、25%咪鲜胺EC表现敏感,对50%腐霉利WP、0.3%丁子香酚SL和10%多抗霉素B WP表现中抗;番茄晚疫病菌仅对25%啶菌噁唑EC表现敏感,对25%咪鲜胺EC、0.3%丁子香酚SL和10%多抗霉素B WP表现中抗,对50%腐霉利WP则表现高抗。2种病原菌对2×108 cfu/g绿色木霉菌WP和8×109 cfu/mL枯草芽孢杆菌AS较为敏感,EC50值均小于1×108 cfu/L。化学杀菌剂中啶菌噁唑,生物源杀菌剂中丁子香酚、绿色木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2种番茄致病真菌的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用量少且毒性低,可以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4种药剂防治温室秋豇豆炭疽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轻豇豆炭疽病发生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残留和环境污染,采用测报调查、随机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开展了生物农药几丁聚糖、生化复配制剂咪鲜.几丁糖和化学农药苯醚甲环唑、噻呋酰胺防治豇豆炭疽病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室大棚秋季豇豆炭疽病发生较重情况下,每hm2用2%几丁聚糖AS2250g、46%咪鲜.几丁糖EW 450g、10%苯醚甲环唑WG900g(对照药剂)和24%噻呋酰胺SC360mL,5-8天施药1次,连续施用3次,药后7、14和20天,防治效果均在83%、78%和73%以上,且4种药剂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该4种药剂尤其是几丁聚糖和咪鲜.几丁糖不仅可以作为防治炭疽病的理想药剂,而且可以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理想药剂,确保现代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0.
木薯炭疽病菌的室内杀菌剂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两个来自海南的木薯炭疽病菌菌株进行了13种杀菌剂的室内筛选。结果表明,必扑尔(25%丙环唑EC)、咪鲜胺(25%咪鲜胺EC)和国光多菌灵(50%多菌灵WP)的EC50值最小,抑菌效果最好;敌克松(55%敌磺钠WP)和代森锰锌(50%代森锰锌WP)的EC50值最大,抑菌效果最差,建议生产上使用丙环唑、咪鲜胺和多菌灵等来防治木薯炭疽病。  相似文献   

11.
水稻恶苗病防治药剂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水稻恶苗病药剂防治现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检测了12种原药及12种制剂对多菌灵和咪鲜胺双重抗性藤仓镰孢菌(Fusarium fujikuroi)的室内毒力,并分别于2016和2017年进行了12种制剂的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检测结果表明,12种原药抑菌活性强弱依次为戊唑醇>氰烯菌酯>咪鲜胺>咯菌腈>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乙蒜素>嘧菌酯>噁霉灵>福美双>精甲霜灵>甲霜灵;12种制剂抑菌活性强弱依次为0.25%戊唑醇FS>25%氰烯菌酯SC>25%咪鲜胺EC>20%氰烯菌酯?杀螟丹WP>25g/L咯菌腈FS>16%咪鲜胺?杀螟丹WP>62.5g/L精甲霜灵?咯菌腈FS>22%氟唑菌苯胺FS>12%甲?嘧?甲霜灵FS>17%多菌灵?福美双FS>17%杀螟丹?乙蒜素WP>15%噁霉灵WP。2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2种制剂推荐剂量下对水稻恶苗病防效高低依次为22%氟唑菌苯胺FS>25%氰烯菌酯SC>20%氰烯菌酯?杀螟丹WP>17%杀螟丹?乙蒜素WP>62.5g/L精甲霜灵?咯菌腈FS>12%甲?嘧?甲霜灵FS>0.25%戊唑醇FS>25%咪鲜胺EC>16%咪鲜胺?杀螟丹WP>25 g/L咯菌腈FS>17%多菌灵?福美双FS>15%恶霉灵WP。22%氟唑菌苯胺FS、25%氰烯菌酯SC、20%氰烯菌酯?杀螟丹WP等3种制剂在水稻恶苗病防治及抗性治理中具备更为优良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为水稻恶苗病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几种杀菌剂对瓠瓜枯萎病的室内毒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防治瓠瓜枯萎病的有效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8种杀菌剂对瓠瓜枯萎病的室内毒力和EC50值。结果表明,咪鲜胺、烯唑醇和苯醚甲环唑的EC50值分别为0.08526, 0.81147和1.03912 mg/L,证明这3种杀菌剂对瓠瓜枯萎病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代森锰锌、三唑酮和百菌清的EC50值分别为99.33022, 128.4983和112.112 mg/L,抑菌效果不佳。咪鲜胺的室内毒力最强,可在生产中试验应用。  相似文献   

13.
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苗圃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给田间筛选出防治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的高效药剂,对甲基硫菌灵、咪鲜胺锰盐、多菌灵、百菌清、咪鲜胺等5种杀菌剂在发病苗圃进行常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咪鲜胺乳油最好,2000倍液药后28天防效达到82.99%;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次之,2000倍液药后28天防效达到78.20%;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效较差,参试浓度防效均在50%以下。初步结论表明,25%咪鲜胺乳油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为苗圃防治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的较好药剂,推荐使用浓度为2000倍。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筛选出防治稻飞虱(白背飞虱与褐飞虱两种)的高效药剂,重庆市云阳县植保站技术人员于2012年6月25日(水稻分蘖盛期)在云阳县泥溪镇进行了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125g/hm2、80%敌敌畏乳油1500g/hm2、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750g/hm2与80%敌敌畏乳油750g/hm2混配,对水900kg/hm2在水稻田间浅水层状态下喷施试验,研究了几种不同药剂和药剂组合对田间暴发性稻飞虱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喷施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探索试验药剂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广东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于2017年8月12日上午在福州市晋安区创新村茶树地,通过进行不同药剂对茶小绿叶蝉的田间药效试验,研究12%甲维·唑虫胺悬浮剂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药后1天,1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唑虫酰胺悬浮剂30g/667m2处理防效86.98%、1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唑虫酰胺悬浮剂40g/667m~2处理防效90.08%,防效优于对照药剂30%唑虫酰胺悬浮剂20g/667m~2处理防效83.23%、1%甲氨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一种生长抑制剂对籽粒直收夏玉米‘迪卡517’品质提升和增加产量的合理浓度。以1.0 mL/kg用量‘30%胺鲜酯·乙利水剂’为标准(100%)溶剂,按6个浓度比率(25%、50%、75%、100%、150%和200%)分别试管滴定至容积相同6个喷壶,对照为清水,充分溶解试剂,对应试验处理进行叶面喷雾。通过试验,发现50%浓度处理的株高比对照降低23.0 cm,穗位降低5.0 cm,理论抗倒性趋强;该处理单穗粒重显著高于清水CK和100%以上浓度处理,说明50%浓度处理的籽粒质量优于清水对照;尽管50%浓度处理的百粒重仅低于75%浓度处理,但是出籽率是各处理间最高的;50%浓度处理的小区产量与对照差异显著。0.50 mL/kg ‘30%胺鲜酯·乙利水剂’,既合理降低了株高及穗位,又提高了籽粒质量和品质,建议应用在8.25万株/hm 2密度的玉米品种‘迪卡517’生产中。  相似文献   

17.
<正>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水稻品种为目前天津地区生产应用的18个主要品种,对照品种为津原45。1.试验方法采用大区随机排列,不设重复,每个品种试验面积0.53hm2。试验地点为天津市原种场。试验地为多年稻田,肥力水平中等、地力均匀、排灌方便、形状规整。1.2.1育秧种子处理。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浸种前晒种1d,按5kg种用咪鲜胺.杀螟丹浸种4~5d,预防种传病害发生。种子捞出滤水后,按50kg干种用25%甲霜灵150g拌  相似文献   

18.
几种杀菌剂对柑橘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 要:为筛选出可有效防治柑橘炭疽病的药剂,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柑橘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并比较分析了炭疽病菌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25%咪鲜胺乳油的毒力最强,EC50为0.0741 mg/L;25%吡唑醚菌酯乳油、30%爱苗(15%丙环唑+15%苯醚甲环唑)乳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嘧菌酯悬浮剂、60%百泰(5%吡唑醚菌酯+55%代森联)干悬浮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毒力依次减弱。就敏感性而言,柑橘炭疽病菌对25%咪鲜胺和30%爱苗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几种药剂。因此,在供试药剂中,25%咪鲜胺和30%爱苗具有最好的抑菌效果,可用作防治柑橘炭疽病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9.
<正>问:能否每亩用25%咪鲜胺乳油50毫升、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克、25%戊唑醇水乳剂20毫升防治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答:咪鲜胺、多菌灵、戊唑醇对小麦赤霉病均有较好防效,咪鲜胺和戊唑醇对小麦白粉病有较好防效。每亩用25%咪鲜胺乳油50毫升、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克、25%戊唑醇水乳剂20毫升,折合每亩用咪鲜胺纯药12.5克、多菌灵纯药40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噻虫胺、金龟子绿僵菌、辛硫磷、球孢白僵菌等药剂不同施用量(60、75、90 kg/hm2)对甘薯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以甘薯‘烟薯25’为试材,在河南郑州和鹤壁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块,筛选适合的甘薯地下害虫药剂及施用量。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烟薯25’的防治效果在郑州和鹤壁效果相似,适合‘烟薯25’的化学药剂是0.5%噻虫胺90 kg/hm2,防治效果和商品率最高为86.67%和92.63%,鲜薯产量比对照最高增产14.95%;金龟子绿僵菌2亿/g施用量75 kg/hm2,防治效果较好,防治效果和商品率最高为77.85%和91.45%,鲜薯比对照增产最高为9.52%;球孢白僵菌150亿/g 75 kg/hm2防治效果较好,防治效果和商品率最高为78.03%和91.62%,鲜薯比对照增产最高为10.86%。化学药剂噻虫胺和生物药剂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对‘烟薯25’地下害虫防治效果较好,适合在甘薯种植上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