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穿孔病是桃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桃产区普遍发生,在日光温室桃栽培中也经常造成危害。穿孔病类主要包括细菌性穿孔病、真菌性霉斑穿孔病和真菌性褐斑穿孔病,这三种穿孔病如不及时防治,都会引起叶片穿孔脱落,甚至新梢枯死,从而严重削弱树势,并降低果品的产量及质量。  相似文献   

2.
穿孔病是桃树叶片的主要病害,主要有霉斑穿孔病、褐斑穿孔病和细菌性穿孔病。比较3种穿孔病的危害症状、发生特点,介绍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杨梅 《农村科技》2011,(3):28-28
穿孔病是桃树主要病害之一,在桃园发生普遍。穿孔病主要包括细菌性穿孔病、真菌性霉斑穿孔病和真菌性褐斑穿孔病等,如不及时防治都会引起叶片穿孔脱落、新梢枯死、果实发病,从而严重削弱树势,降低果品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曹立武 《北京农业》2003,(10):22-23
<正> 桃树穿孔病是大棚温室油桃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穿孔病分为细菌性穿孔病,真菌性霉斑穿孔病和真菌性褐斑穿孔病等三种,而以细菌性穿孔病危害最甚。在多雨年份,排水不良,湿度大或红蜘蛛多时发生严重,常引起早期落叶,新梢枯死,削弱树势,降低果品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在油桃产区,年年都有发生,2002年发生面积达333余公顷,发病率达30%~40%,严重制约了桃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李细菌性穿孔病的室内药剂筛选和田间防治试验,明确了多年应用的硫酸锌石灰和石硫合剂对该病防治效果较差,新植霉素、农用链霉素、代森铵、福美双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且各药剂间有协同作用,在生产上可交替或混合使用防治李细菌性穿孔病。  相似文献   

6.
一、症状与发病规律 该病在桃树叶片、新梢和果实上均能发病,以叶片受害最重。叶片发病初期为水渍状小圆斑,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整形病斑,直径2-5毫米,褐色,边缘有黄绿色晕环,以后病斑干枯、脱落、穿孔,故称“穿孔病”。严重时病班相连,造成叶片脱落。果实受害初为淡褐色水渍状小圆班,稍凹陷,以后病斑稍扩大,天气干燥时病斑开裂,果实失去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7.
温变英 《油气储运》2006,(11):16-16
发病症状 1.幼苗染病。真叶较子叶敏感,子叶上产生黄白色近圆形斑,直径1~2毫米,淡黄色,薄而脆,容易破裂穿孔脱落,病斑周围有时有黄色晕圈,后期不明显。后期病部中央脱落、穿孔,边缘呈星状开裂。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桃细菌性穿孔病在全国各地的桃园均有发生,部分地区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该文明确了桃细菌性穿孔病的规范测报及生产防治关键技术,以期为生产者和农技推广人员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黄瓜黑腥病是影响黄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大棚和温室黄瓜最易感病。叶片染病初期产生污绿色圆形斑点,几天后斑点破裂穿孔,孔的边缘不整齐并有黄色晕圈。瓜蔓和叶柄形成中间凹陷的疮痂状病斑,病斑上常生有黑色霉层。瓜条染病后,病部流出乳白色或淡黄色胶状物,后形成暗绿色凹陷病斑。病斑上也带有黑色霉层,感病瓜条生长缓慢畸形。  相似文献   

10.
一、桃细菌性穿孔病 1,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其次也为害果实和新梢。叶片发病,初为水渍状浅褐色小斑点,其周围伴有黄绿色晕环,以后逐渐扩展为近圆形的红褐色病斑,有时数个病斑相连成一个大斑。若口光温室内空气湿度过大,在病叶背面病斑上常溢出黄色黏状菌脓。最终,病斑干枯,其边缘产生一圈裂纹,病斑脱落后,叶片形成穿孔,穿孔边缘一般破碎且不整齐,有时残留部分组织坏死。发病严重时,病叶早期脱落。  相似文献   

11.
<正>1桃细菌性穿孔病1.1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为害果实和嫩梢、叶片。发病初为水渍状小点,后扩大成约2毫米左右的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斑,病斑周围有黄绿色晕环,以后病斑干枯。病健交界处发生一圈裂缝,病部脱落后形成穿孔,故称"穿孔病"。果实发病时,果面发生暗紫色圆形病斑,中央稍凹陷,边缘水渍状。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出现黄白色粘性物质;天气干燥时,病斑开裂,果实失去商品价值,枝条受害后形成溃疡斑。  相似文献   

12.
褐斑穿孔病是近年来紫叶李和红叶碧桃上发生普遍的叶部病害之一。研究不同防治褐斑穿孔病对园林绿化工程日常养护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选取生产上常用的4种农药制剂,对紫叶李和红叶碧桃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仅二氯异氰尿酸钠(A)300倍处理对紫叶李褐斑穿孔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二氯异氰尿酸钠(A和D)的各处理均对红叶碧桃褐斑穿孔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于成 《农村新技术》2007,(12):24-24
浙江海宁市袁花镇龙头阁名贵动物养殖场经数年探索,利用下列自配的药浴液浸洗龟鳖,对腐皮病、穿孔病、肤霉病、红甲板病、疖肿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穿孔病是常见的经济林病害,但在古浪县的经济林经营管理中尚未得到足够重视,致使其造成较大损失。本文就桃树穿孔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作扼要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樱花褐斑穿孔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统计樱花叶片孔洞数,研究空气湿度对樱花褐斑穿孔病的影响。[结果]当气温为20~30℃时,湿度是决定樱花褐斑穿孔病发病程度的主要因素,发病程度与空气湿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空气湿度与樱花褐斑穿孔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研究20%噻唑锌悬浮剂对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噻唑锌悬浮剂对桃细菌性穿孔病的叶部病害和果实病害均有显著的防效,以500倍液效果最佳,可在桃果生产中示范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施肥对南板蓝穿孔病发生及防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南板蓝穿孔病危害程度的影响及该病的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在南板蓝的栽培周期内,南板蓝穿孔病在7月15日前后的危害最严重。在尿素、碳铵、硝铵3种肥料中,使用尿素时南板蓝穿孔病的发生率最低,危害程度最轻。氮、钾肥的施用量及氮、磷肥的合理配施对南板蓝穿孔病的防治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氮磷钾肥对南板蓝穿孔病发生及防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成熙  韩超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458-2459
运用试验设计及数理统计的方法探讨了氮磷钾肥对南板蓝穿孔病危害程度的影响及该病的防治措施。在南板蓝的栽培周期内,南板蓝穿孔病在7月12日前后的危害最重。在尿素、碳铵、硝铵3种肥料中,使用尿素时南板蓝穿孔病的发生率最低,危害程度最轻。氮、钾肥的施用量及氮、磷肥的合理配施对南板蓝穿孔病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樱桃果色泽艳丽,果味诱人,但其果实极易被病菌感染。周口市栽种的樱桃常见的果实病害有樱桃褐腐病、疮痂病、炭疽病、幼果菌核病、黑霉病、灰霉病、小果病、细菌性穿孔病、裂果病等9种。这些病害有的侵染幼果,有的侵染成熟果,  相似文献   

20.
罗玲 《现代农业科技》2023,(10):103-106
烟草靶斑病是近年来国内烤烟生产中出现的一种叶部病害。病害发生时,叶片病斑部位穿孔、破烂,甚至失去采烤价值。该病流行迅速、再侵染频繁、危害性大,并有一定的传染性,在重庆、贵州、四川、湖南等烟区均有发生,甚至有大流行趋势,给烟草生产带来严重打击。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烟草靶斑病的研究成果,包括烟草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以期为烟农正确识别烟草靶斑病、及时开展烟草靶斑病的预防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从而降低烟草靶斑病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