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平养和高床笼养2种不同的饲养方式,以观察其对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猪高床饲养,其窝产仔数比平养高出0.12头,初生窝重高出1.04kg;同时高床饲养仔猪其20日龄、断奶、60日龄体重比平养提高了1.29kg、1.76kg和2.32kg。  相似文献   

2.
母猪的高床饲养是指母猪临产前1周到仔猪断奶后1周在高床上限位饲养的一种饲养方式,是近些年应用的一项养猪新技术。与传统的地面平养方式相比较,主要有五方面的好处:一是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二是有利于母猪健康,增加母猪的利用年限;三是提高仔猪成活率、断奶体重...  相似文献   

3.
母猪的高床饲养是指母猪临产前1周到仔猪断奶后1周在高床上限位饲养的一种饲养方式,是近些年才应用的一项养猪新技术。与传统的地面平养方式相比较,主要有五方面的好处:一是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二是有利于母猪健康,增加母猪的利用年限;三是提高仔猪成活率、断奶体重和出栏体重;四是切断粪便传染疾病的传播途径;五是  相似文献   

4.
母猪的高床饲养是指母猪临产前1周到仔猪断奶后1周在高床上限位饲养的一种饲养方式。与传统的地面平养方式相比较,主要有五方面的好处:一是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二是有利于母猪健康,增加母猪的利用年限;三是提高仔猪成活率,断奶体重和出栏体重;四是切断粪便传染疾病的传播途径;五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圈舍利用率。由于效果显著,因而深受广大养猪户(场)的欢迎。1、病床的设计与建造高床主要由钢材构成。分为母猪高床和仔猪病床两部分,床头距地面高0.24米,四周围护栏高0.65米,间距4厘米,底网1-1.5厘米。母猪病床长2.1米,…  相似文献   

5.
母猪的高床饲养是指母猪临产前1周到仔猪断奶后1周在高床上限位饲养的一种饲养方式。与传统的地面平养方式比较,主要有五方面的好处:一是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二是有利于母猪健康,增加母猪的利用年限;三是提高仔猪成活率,断奶体重和出栏体重;四是切断粪便传播疾病的途径;五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圈舍利用率。由于效果显著,因而深受广大养猪户(场)的欢迎。1高床的设计与建造高床主要由钢材构成,分为母猪高床和仔猪高床两部分,床头距地面高0.24米,四周围护栏高0.65米,间距4厘米,底网1—1.5厘米。母猪高床长2.1米,宽1.9米…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分别在四个季节选择60头28目龄断奶仔猪,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网床饲养和地面平养30天后对两种养殖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网床饲养的仔猪日增重比地面平养提高]2%~22%,胸围增长率高出10%~15%,体长增长率高出5%~17%,全期试验净增重高出1.8-3kg。网床饲养仔猪的发病头数和死亡头数均低于地面平养,出栏率除了夏季,均高于地面平养。说明网床饲养仔猪更有利于仔猪的生长发育,发病率低,死亡头数少,出栏率高,经济效益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姚保昌 《中国家禽》2002,24(13):45-45
高温季节饲养肉仔鸡,由于高温、高湿,使肉仔鸡的生长发育迟缓,导致生长速度、成活率下降,料肉比增大,经济效益降低.为了探讨经济效益最大化和指导生产,我们于2001年6月16日在东辛农场合兴鸡场采用三种饲养方式(网上平养、地面平养,1~30日龄网上平养,31~49日龄地面平养)进行试验,以了解肉仔鸡的增重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不同饲养方式(水泥平地饲养、保育高床饲养、松木垫料发酵床饲养)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25日龄杜大长断奶仔猪7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25头。经22 d正式试验,结果表明,保育高床和发酵床饲养方式可明显改善饲养环境,减少腹泻发病率;日增重比地面平养分别提高15.51%和14.55%;经济效益分别提高25.44%和1.60%,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1986年我所对早期断奶仔猪实行高床饲养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同时进行了35日龄与28日龄共计116头断奶仔猪的高床与地面饲养对比试验。试验结果:28日龄断奶高床饲养与35日龄断奶地面饲养1~60日龄生长速度基本一致,并且显著地高于28日龄断奶地面饲养组。这表明:高床饲养是保证逐渐提早断奶仔猪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同饲养模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整理了河南省某公司群养模式下母猪5 625窝和限位栏饲养模式下母猪5 086窝的繁殖记录(包括杜洛克猪、大白猪、长白猪),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不同饲养模式下初产及经产母猪繁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产仔数方面,相比于限位栏饲养模式,经产母猪在群养模式下总产仔数提高了0.63头、产活仔数提高了0.64头、健仔数提高了0.79头、畸形数降低了0.01头(P0.01)。在生长性能方面,相比于限位栏饲养模式,初产母猪在群养模式下所产仔猪平均初生重提高了0.11 kg、断奶仔猪数提高了0.55头、平均断奶重提高了0.46 kg(P0.01);经产母猪在群养模式下所产仔猪初生窝重提高了3.44 kg、平均初生重提高了0.18 kg、断奶仔猪数提高了0.61头、平均断奶重提高了0.59 kg(P0.01)。在杜洛克、长白、大白三个品种之间,初产及经产母猪的产仔数、活仔数、断奶仔猪数、断奶重等各项繁殖相关参数多在群养模式下升高,显现出了一致性。在发情及平均使用胎次方面,群养模式下母猪断奶后再发情间隔缩短了0.77 d(P0.01),年均胎次增多了0.27胎(P0.05)。说明群养模式下,母猪整体繁殖性能及利用率优于限位栏饲养模式,杜洛克、长白、大白初产及经产母猪的繁殖相关参数表现出了相似的变化趋势,且群养模式下母猪初情和初配日龄均有所提前,生产周期更短。  相似文献   

11.
1早期断奶对于工厂化养猪,仔猪可在28日龄断奶。一般规模化猪场可在35日龄断奶。早期断奶可缩短配种间隔,提高母猪年繁殖力,由原来的年产2窝,提高到2.3 ̄2.4窝,年增产仔猪3 ̄5头。还可节省饲料:35日龄断奶与60日龄断奶的母猪相比,一个繁殖周期可节省饲料70 ̄90kg;与仔猪相比,每头可节省饲料4.74kg。由于母仔早分离,可减少母猪压死小猪,减少仔猪传染疾病的机会,有利于提高仔猪哺育率。实行早期断奶要给仔猪喂全价饲料,保持圈舍卫生和加强饲养管理。否则,会适得其反。2网床饲养地面饲养仔猪,粪便难以清除,地面卫生不尽如意,不能防止仔猪下痢。…  相似文献   

12.
研究仔猪断奶日龄对猪场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采取随机分组的设计,选取妊娠日龄相近的20头母猪,随机分为2个组:试验Ⅰ组,哺乳仔猪21日龄断奶;试验Ⅱ组,哺乳仔猪28日龄断奶。试验结果表明:每胎试验Ⅱ组相较于试验Ⅰ组,母猪多耗料52.5kg,断奶仔猪体重多0.75kg,教槽料多使用20kg,保育猪成活率提高8%,达到同样的体重,育肥猪提前20天出栏,每头母猪年产胎次减少0.05。试验结果表明:哺乳仔猪28日龄断奶,虽然减少了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但是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的成活率,缩短育肥猪出栏时间,其收益远大于投入。  相似文献   

13.
母猪的高床饲养是指对母猪临产前1周到仔猪断奶后1周在高床上限位饲养的一种饲养方式。主要有五方面的好处:一是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二是有利于母猪健康,增加母猪的利用年限;三是提高仔猪成活率、断奶体重和出栏体重;四是切断粪便传染疾病的传播途径;五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圈舍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缩短仔猪断奶日龄以提高经济效益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 1 0窝产期相近的母猪及其所产的杜长大仔猪 98头 ,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各 5窝 ,分别进行 1 8日龄 (试验组 )和 2 8日龄断奶 (对照组 )仔猪饲养至 56日龄的试验。结果 :两组仔猪 4 2日龄时体重已很接近 (P >0 .0 5) ,其发病次数百分率、断奶成活率和育成率的差异均不显著 (P >0 .0 5) ,试验组单位增重成本比对照组低 0 .6 9元 /kg,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天数、发情持续时间、受胎率的差异均不显著(P >0 .0 5) ,母猪年产仔胎数试验组比对照组可提高 0 .2胎 /年。本试验表明 ;在工厂化养猪条件下 ,仔猪 1 8日龄断奶是可行的 ,且较 2 8日龄断奶可提高生产水平和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比较发酵床和“水泥地面+加热垫”两种不同的养殖方式在北方冬季条件下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选择140头体重7.5 kg左右、28~35日龄正常断奶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开展养殖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发酵床养殖方式下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饲养成本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单纯从北方冬季条件下断奶仔猪的饲养阶段来看,应用发酵床养殖方式有它的优势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产圈模式对仔猪生长性能、健康状况及应激水平的影响,以期探究一种能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的哺乳仔猪健康饲养模式。选取胎次相同、预产期及体况相近的24头母猪,随机分为限位栏产圈+高床组、自由产圈+高床组、自由产圈+部分发酵床地面组3组,每组8个重复。在预产期前7 d将妊娠母猪转入试验产圈,分娩后第21天仔猪断奶。结果显示:自由产圈+高床组仔猪平均日增重较其他2组显著升高;出生后第14天,自由产圈+部分发酵床组仔猪皮肤损伤程度较限位栏产圈+高床组仔猪显著降低;出生后第2、7、14、21天,自由产圈+部分发酵床组所测仔猪体表平均温度较其他2组显著降低;出生后第7天,自由产圈+高床组仔猪血浆皮质醇含量显著高于限位栏产圈+高床组;出生后第21天,自由产圈+部分发酵床组仔猪血浆α-淀粉酶活性较其他2组显著降低。结果表明,自由产圈+高床能提高仔猪生长性能,自由产圈+部分发酵床有助于改善仔猪的健康状况,降低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不同饲养方式和饲养密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和饲养密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3×2双因子试验设计,选用7日龄的Ross 308白羽肉鸡504只,3种饲养方式分别为地面厚垫料平养、笼养和网上平养,2个饲养密度分别为12(正常密度)和16只/m2(高密度),共6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试验期35 d。试验结果显示:1)饲养方式极显著影响7~28日龄和29~42日龄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 P<0.001)。7~28日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为垫料平养>笼养>网上平养,平均日增重为垫料平养>网上平养>笼养,料重比为网上平养<垫料平养<笼养。29~42日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垫料平养显著高于笼养和网上平养(P<0.05),平均日增重笼养显著高于垫料平养和网上平养( P<0.05),料重比笼养<网上平养<垫料平养。在7~28日龄,高饲养密度有降低平均日采食量的趋势(0.050.05)。在29~42日龄,高饲养密度则有提高平均日采食量的趋势(0.050.05),且垫料平养的高饲养密度肉鸡的腿肌pH1最低。综上所述,饲养方式和饲养密度都会影响肉鸡生长性能,但两者不存在交互作用;但在垫料平养和网上平养方式中提高饲养密度会对腿肌肉品质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影响猪场生产指标和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是仔猪成活率,其与仔猪初生重及断奶重密切相关,因此探究仔猪初生重及断奶重与成活率之间的关系,对猪场淘汰仔猪具有参考价值。本研究以四川阆中大北农桥楼猪场二元母猪所产500头仔猪为试验对象,记录、整理和分析仔猪初生重、21日龄断奶重、21日龄成活率及70日龄成活率。结果表明:仔猪初生重呈正态分布,体重过小、过大的数量较少;体重≤1.0kg的仔猪21日龄成活率较低,体重>1.3kg的仔猪21日龄成活率均在95%以上;21日龄断奶重较大仔猪的70日龄成活率较高,5.5~6.0kg的仔猪最为理想。因此,建议四川阆中大北农桥楼猪场适当淘汰初生重≤1.0kg的仔猪,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王世雄 《广东饲料》2005,14(5):23-24
粤西的阳春市素有“猪苗之乡”之称,其出产的猪苗适应性强、生长快、体型好,而深受各地的客商欢迎.由于各家各户饲养母猪所产的仔猪多在21~28日龄断奶,断奶后仔猪常腹泻、难养,成活率不高,所以许多养猪户愿意出售未断奶仔猪,因而催生了一批专门培育早期断奶仔猪的专业户.他们经过多年的摸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在养猪生产上,为提高母猪单产效益,正在逐步实施仔猪早期断奶技术,以及采用高床饲养方式,大大提高了年育成仔猪头数和总重。但因仔猪提早断奶,加之转舍培育,在一定时间内无疑加大了仔猪应激反应,引起仔猪断奶后的一系列综合症。表现烦燥不安,食欲不振,生长缓慢,皮肤苍白,腹泻,甚至胃肠道高度充血,抽搐、急性死亡。为此,我们于1988年春对35日龄断奶的高床饲养仔猪进行了注射镇静剂和饮服电解质水溶液的试验,来探讨如何降低仔猪的应激反应,从而进一步提高仔猪成活率及增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