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作为棉花生产强县之一的新疆轮台县具有悠久的棉花种植历史,从2005年起棉花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棉花也成为轮台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种植棉花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本县大力推广棉花"矮、密、早"栽培技术模式,使农民在种棉上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特别是由于前几年棉花临时收储制度的执行,棉花生产旱涝保收,棉农收入稳定,农民种植棉花积极性高涨,棉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耕地资源有限,促使一些低产田、次宜棉区进入棉花生产环节,  相似文献   

2.
新陆早43号(原代号石杂3)是石河子棉花所选育的早熟、高产、抗病、适合机采的杂交棉新品种。2009年3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新审棉2009年59号)。新陆早43号适宜北疆棉区、南疆早熟棉区、甘肃河西走廊棉区等中、早熟棉区和次宜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河西走廊植棉区域划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甘肃河西走廊植棉区的地理分布 ,根据积温及无霜期等将其划分为早熟、特早熟棉区及风险棉区、不宜植棉区等 ,分别探讨了各区域棉花生产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伊犁州直植棉区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特早熟棉区,由于植棉历史短,起步晚,种植技术水平与其它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棉花产量水平较低,公顷子棉产量4200kg左右,兵团棉花种植技术相对成熟,产量较高。特早熟棉花主要集中在伊犁河谷西部地区,该地区≥10℃的积温3300~3700℃,无霜期150~1  相似文献   

5.
锦抗(90-8)是新疆锦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奎屯锦陆早种业共同研发、试验、示范、推广的棉花新品种,以早熟优质抗虫棉的品系作母本、中棉所具有优良品质特征的品系作父本,经过有性杂交,后代经过多年南繁北育,定向选择培育而成。该品种具有抗病、抗虫、高产、优质、抗枯、耐黄、适应性强等特征。2008年在奎屯乌苏等地种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适应在新疆北疆、南疆早熟棉区的宜棉区及中早熟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新疆农八师 1 36团位于克拉玛依市区小拐。在北纬 45°1 0′,东京 85°0 2′的交汇处 ,属西北内陆北疆宜棉区。常年平均降水量在1 52 .6mm左右 ,常年蒸发量在1 977.9mm,海拔高度为 2 98.0 m,气温 7.3℃ ,7月份最高气温可达41 .8℃ ,无霜期 1 73天左右 (终霜4月下旬 ,初霜 9月中下旬 )。 1 0℃的活动积温 3967. 5℃ , 1 5℃的活动积温 3582 .5℃ ,日照平均 2 4 92 .4h。该地区种植棉花以早熟陆地棉品种为主 ,但近年来棉花黄 (枯 )萎病蔓延为害 ,大量内地抗病品种 (系 )被引入新疆各棉区。由于品种繁多 ,栽培技术措施不配套 ,为选择出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如东棉区的主要气候因子:大于10℃以上的积温、降雨量以及日照时敷与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联度分析,明确了如东棉区以上气候因子在棉花主要生长期内影响产量及其构成的主次顺序,为如东棉区提高棉花产量和铃重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棉所36是一个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的高产优质早熟棉花品种.近年来在新疆尤其是在北疆棉区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北疆棉区属于风险棉区,播种期和苗期气候不稳定,播种后,常突发低温和大风天气,甚至沙尘暴.棉花出苗和苗期因受低温影响,致使棉苗根病发生较重.为了确保中棉所36高产优质,2001年在北疆石河子农八师145团农场,对中棉所36棉田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系列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9.
新疆南疆棉区机采棉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继承新疆棉花传统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将适宜机采的株行配置方式、脱叶催熟技术等各项栽培技术措施优化组装配套,提出了新疆南疆棉区机采棉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规程。本规程规范了南疆棉区机采棉种植的主要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植模式、田间管理、脱叶催熟、机械采收等技术要素。  相似文献   

10.
新疆棉花质量现状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我国高产棉区之一 ,水、土、光、热等资源十分丰富 ,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和独特的荒漠绿洲灌溉农业为新疆棉花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根据新疆实际 ,制订并实施了“一黑一白”战略 ,使棉花成为新疆最具优势的经济作物。在短短几年内 ,使新疆由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棉区发展成棉花面积、总产、调出量均居全国首位的产棉大区。棉花产业已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成为棉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1新疆棉花质量现状新疆棉花素以原棉品级高、色泽好、纤维长而著称 ,是我国高品质棉纺织工业的主要…  相似文献   

11.
刘彦 《中国棉花》2007,34(11):40-41
新疆的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也是新疆经济的支柱产业。由于近十多年棉花价格一直很高,其主副产品加工又能增加一部分利润,经济效益可观。因此,受利益驱使,各地争相种植,即使次宜种植地区也冒着风险种植。由于能种的优质耕地均种了棉花,没有多余土地倒茬,有些地区棉花连作20年,使得耕地肥力下降,棉花病虫害增加,产量下降。有的甚至已不能种植棉花,严重影响了棉花产业的发展及地区经济效益。此外,长期种植棉花,地膜残留严重,影响了土壤的正常团粒结构,也影响了根对养分的吸收。而且目前棉花种植均采用矮密早滴灌的栽培方式,使得盐碱下降深度与…  相似文献   

12.
新疆棉花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新疆棉区的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及棉花生产等方面的情况,探讨新疆棉区作为我国商品棉基地的发展前景和潜力,并对发展新疆棉花生产的方向、规模和主要措施提出初步意见,中国棉花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区划研究所和棉花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上海农学院、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棉区逐渐西移,新疆已成为最大植棉地区,当地政府已将棉花生产作为支柱产业之一。新疆独特的生态地理环境适合于棉花生产,然而新疆地域辽阔,各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不尽一致,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各种病虫害逐渐加重,棉花黄、枯萎...  相似文献   

14.
<正>哈密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的新疆东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天气干燥,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属宜棉区,气候条件有利于创造棉花高产。哈密市常年棉花种植面积在1.27万hm2左右,约占总耕地面积的65%,棉花是哈密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哈密市棉花生长周期长,整个生育期跨越春、夏、秋3个季节,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棉花生育期内所遭受的气象灾害也越来越频繁,对棉  相似文献   

15.
黄振武 《中国棉花》2004,31(12):28-29
1棉花产业现状1 .1植棉面积稳定。安徽省淮北市地处黄淮海棉花优势产区 ,雨水适中 ,光热充足 ,土地平坦 ,肥力基础较好 ,全市常年棉花种植面积 6万~ 1 0万公顷 ,总产 2万吨上下。1 .2棉花单产高 ,生产成本低。本市棉花单产较高 ,2 0 0 1年全市平均公顷皮棉产量达 1 2 0 0kg,比黄河流域棉区平均高1 87.5 kg,比长江流域棉区平均高 45 kg,比全国平均单产高90 kg,居全国中上等水平。种植棉花灌溉 (灌溉次数比新疆及黄河流域棉区少 )及治虫 (治虫次数比长江流域棉区少 )成本较低 ,棉花生产总成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 .3原棉品质主要指标比较协调…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棉花商业化育种目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三大流域棉花生产动态变化及其原因,提出了制定棉花商业化育种目标的基本思路,探讨了我国棉花种植结构调整下新疆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棉区的棉花商业化育种目标,提出了棉花商业化育种的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17.
新疆植棉业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植棉业展望叶凯新疆农业科学院乌鲁木齐市830000新疆是我国最大的荒漠绿洲灌溉农业区,地域辽阔,水上光热条件好,利于各种农作物栽培.尤为适宜于棉花种植。新疆是我国最古老而最有发展前途的高产棉区。近年来,新疆的棉花生产取得了突破性的大发展,植棉面积...  相似文献   

18.
辽棉19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早熟抗虫棉新品种。2003年引入新疆棉区,经过连续两年的大面积多点试验示范种植,表现良好。2005年被列为阿克苏地区重点推广棉花新品种。至2008年已在新疆棉区累计推广种植1.7万公顷以上。其综合表现为: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适宜在北疆及南疆的早熟、中早熟植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历史概况及发展从山西省各棉区的热量资源来看,中熟棉区年平均气温13℃,≥10℃的积温4200—4500℃,热量资源较充分。中早熟棉区年平均气温11℃—12℃,≥10℃的积温3800—4100℃,热量资源稍差。特早熟棉区年平均气温9℃,≥10℃的积温3200—3600℃,热量资源稍差。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如何针对棉花生长发育,采取相应的措施,满足它对热量的要求,而使棉花早熟高产呢?经过  相似文献   

20.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州)植棉区属早熟棉区,选择种植早熟优质棉花品种中棉113,可实现棉花适期集中成熟,提升棉花品质一致性与植棉效益。结合中棉113在新疆博州的种植实践,总结形成中棉113在机采棉“宽早优”种植模式下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为中棉113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