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3~6月龄比格犬甲状腺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比格犬甲状腺实质由滤泡和滤泡旁细胞构成。滤泡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0.22~220.00μm,平均90.80μm;由单层立方上皮细胞围成,细胞高度3.04~7.11μm,平均5.18μm,电镜下可见功能状态不同的两型滤泡上皮细胞;滤泡旁细胞很多,直径4.40~8.82μm,平均6.23μm,位于滤泡之间或镶嵌于滤泡上皮细胞之间,也可聚集在一起形成滤泡样结构,胞质内含有大量的分泌颗粒,电镜下也可见两种类型的滤泡旁细胞。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二狼山白山羊遗传性甲状腺肿杂合子的测交试验,以及其纯合子甲状腺组织中T_3、T_4免疫组化定量、半定量和定位分析结果表明,本病属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病;其纯合子羔羊甲状腺明显肿大(P<0.01),甲状腺组织高度增生,T_3、T_4含量明显降低(P<0.01);T_3、T_4主要定位于滤泡腔胶质和滤泡上皮细胞滤泡腔缘的胞浆中,且着色强弱不一.T_3、T_4的半定量与定量分析之间呈密切的直线相关关系.讨论了二狼山白山羊甲状腺肿大的原因、结果,以及T_3、T_4的定位与甲状腺上皮细胞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休产期和产蛋期太湖鹅甲状腺的组织细胞结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光镜和电镜水平对太湖鹅甲状腺休产期和产蛋期的组织和细胞结构作对比观察。鹅甲状腺组织是滤泡状结构 ,滤泡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产蛋鹅甲状腺滤泡腔内富含胶质。休产期鹅甲状腺滤泡腔内胶质较少 ,空泡化程度高 ,呈现功能旺盛状态 ,上皮细胞顶端具有许多微绒毛 ,以摄取滤泡腔内的胶体 ;胞质内线粒体、胶质滴、溶酶体数量较多 ,内质网丰富 ,高尔基体发达。  相似文献   

4.
利用遗传性甲状腺肿(IHG)杂合子公山羊(Aa)699号的后裔(儿子)175号公山羊(Aa)与亲本IHG杂合子母山羊及同代IHG杂合子母山羊(同父异母)交配,进行测交和自交试验,并利用光镜,电镜和T3,T4,Tg免疫组化技术对遗传试验中获得的18例IHG纯合子(aa)病羔甲状腺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二狼山山羊遗传性甲状腺甲属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病,IHG纯合子羊甲状腺滤泡上皮细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甲状腺的形态学变化,本研究选用大约克夏猪,分别于初生、体质量为20、40、80和100kg时屠宰,测定甲状腺质量、长度、宽度、增殖细胞数量以及血清中甲状腺素的表达,并对猪的甲状腺石蜡切片进行组织学观察,应用Nikon NIS-Elements Documentation图像分析系统对甲状腺滤泡腔以及滤泡上皮细胞进行形态计量学指标的测量,并在不同生长阶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猪的生长发育,甲状腺增殖细胞的数量、甲状腺素的表达以及滤泡腔数密度、上皮细胞高度均逐渐降低;滤泡腔截面积及其等效直径、滤泡腔截面积密度逐步升高;而上皮细胞核截面积及其等效直径、上皮细胞核数密度变化规律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血清中FT3的表达与甲状腺宽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上皮细胞高度呈显著正相关;FT4、TT4的表达与体质量、甲状腺质量、甲状腺长度、甲状腺宽度、滤泡腔截面积、滤泡腔截面积等效直径存在显著负相关,与上皮细胞高度以及上皮细胞核数密度存在显著正相关。上述形态学测量结果为深入研究猪甲状腺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所发生的形态学变化提供了准确的定量资料。  相似文献   

6.
用光镜、电镜及特殊染色方法,对胚兔15-25日龄的胚胎发育阶段牙板(dental laminae,DL)进行形态学观察,表明胚兔在发育过程中DL来源于外胚层衍化的上皮,在可能发生牙齿部位,外胚、间充质这些细胞的相互作用(胚胎诱导),为DL发生创造条件,使口腔黏膜上皮向间充质组织增生的DL形成牙胚;在牙胚形成的过程中,DL的牙源性上皮细胞存在着增生与调亡,以调控牙胚发育生理性的稳定及牙齿的数目、形态的异常,进一步表明胚兔DL在发育过程中存在着形成牙齿遗传的潜能及细胞凋亡现象,为研究人类DL形成、分化、结构及颌骨内牙源性肿瘤和牙畸形提供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研究2月龄非洲雏鸵鸟甲状腺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非洲雏鸵鸟甲状腺实质由甲状腺滤泡和滤泡旁细胞组成;甲状腺滤泡大小不一,直径20.0~280.0μm,平均69.9μm;滤泡主要由单层立方上皮细胞围成,上皮细胞高5.0~15.0μm,平均9.4μm。电镜下,滤泡上皮细胞分为A、B两型,A型细胞呈立方形或低柱状,胞核较大,常染色质丰富;胞质内RER、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和溶酶体等细胞器丰富;B型细胞呈扁平或低立方形,胞核扁椭圆形,异染色质较多;胞质内各种细胞器不发达。滤泡旁细胞卵圆形或多边形,数量较少,胞体较大,位于滤泡间或滤泡上皮细胞之间;胞质内RER、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和分泌颗粒较多。研究结果提示2月龄非洲雏鸵鸟的甲状腺功能比较活跃,能够合成、分泌较多的甲状腺激素和一定量的降钙素。  相似文献   

8.
马立克氏病病毒人工感染鸡细胞凋亡病变及凋亡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光镜、电镜观察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马立克氏病病毒人工感染鸡的多种组织的实质细胞进行了细胞凋亡病变及凋亡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马立克氏病病鸣肝、肾、心、脾、腺胃、卵巢、羽髓等组织、器官的实质细胞均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病变。光镜观察.可见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腺胃腺上皮细胞、心肌纤维、脾脏内的淋巴细胞、卵巢内的颗粒膜细胞、羽髓细胞的细胞核裂解成大小不等的、致密浓染的球形团块。电镜观察,可见这些细胞的细胞核染色质经历凝集、边集、裂解,最后形成许多凋亡小体等不同阶段。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显示,上述细胞均有明显的FasL表达,FasL的表达表明细胞凋亡信号增强,细胞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9.
斑点叉尾(鱼回)疑似疱疹病毒感染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耿毅  汪开毓 《中国兽医学报》2005,25(6):636-639,642
对四川省一些养殖场斑点又尾鮰大规模死亡的病鱼组织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在其肾和肝组织的细胞中发现一种圆形或椭圆形病毒颗粒,有囊膜的病毒颗粒存在于胞浆中,直径150~200nm.无囊膜的病毒颗粒既存在于胞浆中,也存在于胞棱中,直径为80~110nm,同时在细胞核内可见无病毒核心的空衣壳,根据其形态特征初步确定为一种疱疹病毒。病鱼主要表现为鳍条基部和皮肤(特别是腹部和尾柄)充血、出血,腹部膨大,眼球突出.鳃发白.腹腔内充有淡黄色或淡红色的腹水,胃肠道扩张,其内充满大量淡黄色的粘液,肝、脾和肾肿大。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为全身组织器官广泛性水肿、出血、变性、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特别是肾、肝、胃肠道、脾和脑的损伤较为严重。肾间质水肿,造血组织坏死,巨噬细胞和中性拉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和坏死;肝水肿,狄氏间隙增宽.肝细胞空泡变性及坏死;胃肠道粘膜上皮变性,坏死.脱落,固有膜,粘膜下层水肿,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枉细胞浸润;脾淤血.出血.淋巴细胞减少,大量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脑水肿,神经细胞肿胀.甚至坏死固缩。超微结构上.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发生明显的痛变,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溶解,粗面内质网扩张,核糖体颗粒脱落.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浓缩.边集。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操作简单的仔猪小肠上皮细胞体外培养体系,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的相关研究提供材料。研究以未吃初乳的新生仔猪作为肠道供体,采用肠腔面刮取肠黏膜和机械分离分散的方式进行原代细胞的体外分离。采用0.1%胰蛋白酶差速消化法进行仔猪小肠上皮细胞的纯化;比较新生弱仔猪和正常仔猪作为供体对原代小肠上皮细胞活性的影响;MTT法比较不同代次原代细胞的增殖活性;免疫荧光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PEDV毒株CV777在原代小肠上皮细胞感染和增殖情况。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能获得增殖活性良好的原代小肠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S"型细胞增殖曲线。通过胰酶差速消化可得到纯度高、形态单一的小肠上皮细胞,同时细胞连续传代5次仍保持良好的增殖活性。弱仔猪和正常仔猪分离培养的小肠上皮细胞的增殖活性比较显示,两者并没有明显区别,这为降低原代细胞培养的成本提供新的思路。免疫荧光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PEDV可感染本方法分离培养的仔猪原代小肠上皮细胞,并在其中进行复制增殖。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成本较低的仔猪原代小肠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该方法培养的原代细胞可作为PEDV分离培养和相关研究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1.
2日龄雏鸡人工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于大量出现病变后剖杀,并分别测定心脏、肝脏、脾脏、肾脏、法氏囊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物酶(CAT)的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含量。结果表明:攻毒组与对照组相比,SOD活性除心脏外,其余被测器官中均显著下降;GASHPx和CAT活性在各被测器官组织中均呈显著下降;而LPO含量在含组织中均呈极显著地升高。  相似文献   

12.
40只2日龄四川白鹅口服感染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在不同阶段解剖发病和死亡雏鹅,电镜观察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发展规律,接种后第2天,十二指肠绒毛顶部上皮细胞发生坏死、脱落。随着感染时间延长,上皮细胞的坏死、脱落迅速向绒毛基部发展,并伴随固有膜炎性细胞浸润和坏死,病变向着空肠段发展,进一步发展为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于小肠中后段形成假膜包裹肠内容物的栓塞物或直接由纤维素性渗出物与地不死肠粘膜混合凝固形成栓塞物阻塞肠腔,使外观膨大,肺充血和出血,肾充血、出血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部分病例肝颗粒变性、脂肪变性,后期部分病例气管、腺胃上皮细胞脱落,早期部分病例心充血和出血,食道、胰腺及脑正常,电镜下可观察到小肠上皮细胞核畸形、固缩、核仁消失、核膜模糊和胞核崩解;胞浆严重空化,形成含有很多病毒粒子的“封入体”;粗面内质网扩张呈囊状,其上的核蛋白体严重脱落;线粒体外膜破裂或嵴断裂及空化,部分受到损害的线凿全充满大量的病毒粒子;形成肠道栓子的外层假膜有大量的病毒粒子、细菌以及坏死的肠上皮细胞,肝脏细胞粗面内质网严重扩张及部分线粒体肿胀、脊断裂;而心肌细胞粗面内质网的轻度扩张及胞核畸形。本文还对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与小鹅瘟的病理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电镜细胞化学技术观察了兔圆小囊及其他肠道组织中产抗菌肽细胞的分布定位。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发现,产抗菌肽细胞在兔圆小囊的黏膜上皮、圆顶上皮以及淋巴组织的滤泡生发中心、圆顶区和帽区均有分布;在兔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后,圆小囊及其他肠道组织中的抗菌肽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阳性反应增强。免疫电镜细胞化学观察结果显示,除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异嗜性白细胞、巨噬细胞中存在抗菌肽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反应信号外,在淋巴细胞内也发现阳性反应信号,尤其是在圆小囊淋巴组织中的DNES细胞内发现抗菌肽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反应信号。表明圆小囊的DNES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可产生抗菌肽。  相似文献   

14.
用组织块培养法获得山羊乳腺细胞原代培养物。根据山羊乳腺成纤维细胞与上皮细胞对胰蛋白酶的敏感性不同将二者分离纯化,对细胞生长特性进行了光镜观察。结果如下:细胞可形成闭合型细胞群和开放型细胞群。乳腺上皮细胞与成纤维细胞混生时,细胞之间形成许多腔状结构。纯化的乳腺上皮细胞通过单细胞悬浮后传代,部分细胞形成岛屿状聚集,部分细胞以贴壁的自由单个细胞散在形式存在。上皮细胞增殖可形成圆顶型结构,呈乳头状,称之为乳球体;可产生乳腺上皮细胞并分泌乳汁。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含不同的细胞类型.大多数上皮细胞呈短梭形或多角形。细胞之间紧密相靠。互相衔接。连接成片,呈蜂窝状;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核仁2~4枚;部分细胞呈圆饼状,体积较大;出现部分长形细胞;接触抑制的上皮细胞形态不均一。纯化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传代至第15代时其生长仍正常,经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细胞表面微绒毛极为发达,细胞质中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丰富,细胞质内有大量脂滴及小泡,表明第15代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增殖活力旺盛。染色体数目分析表明.该细胞系稳定,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细胞不发生转化。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系的细胞染色体数目为60.染色体组型为2n=60。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腊戍拟水龟(Mauremys pritchardi)消化道内5-羟色胺(5-HT)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的形态及分布规律,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HT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广泛分布于消化道食管至直肠各段,其分布密度以胃幽门部最高,胃体次之,空肠最低。5-HT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形态多样,以圆形和锥体形为主,广泛分布于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之间、上皮细胞基部及腺泡上皮细胞之间,行使内分泌或外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6.
132只25日龄雏鸡的眼结膜结合淋巴组织(Conjunctiv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CALT),通过光镜、扫描电镜和透视电镜观察其组织细胞结构特征,使用不同示踪物(辣根过氧化物酶、碳和酵母菌)研究其摄取抗原功能.结果表明鸡CALT主要位于下眼睑近侧端结膜穹窿处。扫描电镜下,覆盖淋巴组织表面的扁平上皮细胞呈多边形,表面积大,晶格状排列,微绒毛粗短而不规则,细胞之间连结紧密,偶见杯状细胞开日。透视电镜下,鸡CALT上皮由浓染和淡染的两种扁平上皮细胞组成。浓染上皮细胞微绒毛多,胞浆多突,空泡丰富、胞核不规则。淡染上皮细胞微绒毛极少,表面多微褶,胞浆小有多量微丝,核圆形或椭圆形。上皮层内散见淋巴细胞。上皮基底膜下的淋巴组织中具有高内皮小静脉。手术封闭的结膜腔内注入示踪物试验证明,鸡CALT具有摄取和传递抗原功能,示踪物均出现在CALT内。辣根过氧化物酶可见于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中。研究结果表明:鸡CALT是粘胶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是点眼免疫时抗原的摄取部位,在眼区粘膜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兽医学报》2016,(5):814-818
为了揭示成年牦牛扁桃体组织结构和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分布规律,本研究采用组织化学法、图像分析法与透射电镜技术,对牦牛扁桃体的形态特征及免疫相关组织与细胞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显示,牦牛共有6个扁桃体,其基本结构主要由上皮层和固有层构成。口咽部扁桃体上皮主要由复层扁平上皮细胞组成,上皮组织结构紧密;鼻咽部扁桃体上皮主要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组成,在柱状细胞之间分布有大量的杯状细胞;二者上皮层细胞组成差异较大,厚度及上皮内淋巴细胞的数量差异极显著(P0.01)。并且,两者上皮下肥大细胞与淋巴小结的数量也差异极显著(P0.01)。电镜下,腭扁桃体与咽鼓管扁桃体上皮细胞间有大量的连接复合体,且咽鼓管扁桃体上皮细胞游离面有大量排列整齐的微绒毛。肥大细胞的胞质内聚集有许多高电子密度的颗粒。浆细胞核的周围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胞质中有黏液颗粒。结果表明,牦牛扁桃体组织结构和其他家畜基本相似,但扁桃体分布位置有所不同,且牦牛扁桃体免疫相关组织与细胞分布较丰富,其中腭扁桃体隐窝中分布有较多的杯状细胞,显示牦牛扁桃体具有更发达的黏膜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8.
应用BA-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测定了遗传性甲状腺肿病山羊(以下简称IHO)甲状腺组织中甲状腺球蛋白(TG)的含量和分布,用梯度-PAGE结合免疫印迹法分析了甲状腺组织中异常TG相关抗原蛋白的带谱及分子量;用BA-ELISA法测定了血清中TG含量.结果表明:(1)IHG纯合子病山羊甲状腺组织中TG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山羊(P<0.01),且TG在胶质中多为弱阳性,在增生上皮细胞内几乎为阴性;(2)IHO纯合子病山羊甲状腺组织中异常TG相关抗原蛋白为331000、110000,而IHG杂合子病山羊异常TG相关抗原蛋白为110000;(3)IHG杂合子病山羊血清中TG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IHG病山羊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是由于TG合成障碍,且其具体发病环节可能是TG亚单位(110000、331000相关TG抗原蛋白)进一步聚合为1200000的TG过程缺陷的结果;异常TG相关抗原蛋白110000,可作为净化IHG杂合子病山羊的特异性生化指标,其血清中TG含量降低,亦可作为剔除IHG杂合子山羊的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旨在建立猪视网膜上皮细胞(PRECs)的分离纯化及传代培养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和消化法分离猪视网膜细胞(PRCs),经差速消化法纯化细胞,筛选确定最优培养条件并鉴定细胞生物学特性。结果:消化法分离的细胞约1周长成单层,组织块贴壁法约2周长满单层,但活力更高;PRCs主要形态为长梭形和大理石样,呈现为2种形态细胞混合生长;差速消化法纯化细胞后,经间接免疫荧光鉴定细胞角蛋白(CK18和CK19),确定该细胞为上皮细胞;细胞接种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可产生明显病变。综上,本试验成功分离获得PRECs,含胎牛血清浓度为12%的α-MEM为最优培养基,该细胞支持PCV2增殖并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为进一步建立稳定传代的猪视网膜上皮细胞系及研究PCV2感染及致病机理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前利用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建立奶牛子宫内膜炎模型从而减少不可控因素来研究奶牛子宫内膜炎疾病已成为国内外普遍使用的一类方法,因此获得高纯度、同一性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是体外研究的关键环节,国内外所使用方法主要是酶消化法、组织块贴壁法和组织块消化贴壁法。本文旨对先前的方法进行改良,建立一种简便易行、培养周期短、细胞活性及形态良好的原代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技术。采用健康未孕奶牛子宫为试验材料,取下子宫内膜组织,加入5 mL含2%双抗、40%胰酶的DMEM/F12培养基,4 ℃消化12 h,再将组织移至25 cm2细胞培养瓶中贴壁培养。获得原代细胞后,应用角蛋白-18抗体对细胞进行免疫组化荧光鉴定,并对第3代细胞采用CCK-8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的D450 nm值,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培养至第8天,原代细胞基本铺满细胞培养瓶瓶底,有效地缩短了常规组织块贴壁法的周期。通过角蛋白-18免疫组化荧光鉴定,原代上皮细胞的阳性率可达98%以上,相比常规组织块贴壁法来说,纯度明显提高,省去了细胞纯化的操作步骤。细胞增殖状态,符合正常的分裂生长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将常规组织块贴壁法进行了优化改良,不仅缩短了培养周期,同时提高纯度,保持细胞活性,为原代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的改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