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痘病毒及其引起疫病重要性 痘病毒是已知的最大、最复杂的线型dsDNA的病毒家族,与人类和动物有关的痘病毒可分为正痘病毒属、山羊痘病毒属、禽痘病毒属、副痘病毒属、猪痘病毒属、兔痘病毒属、软疣痘病毒属和雅塔痘病毒属八个属,其中能感染人类引起致病的有正痘症病毒属的天花病毒、猴痘病毒、痘苗病毒和牛痘病毒等;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假牛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假牛痘(伪牛痘)又叫副牛痘,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副牛痘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特征是乳房和乳头皮肤上出现丘疹、水疱和结痂,传染性强、速度快.假牛痘病毒是于1963年由Moscovici等分离到.病毒大小为190 nm×296 nm,呈纺锤形,属DNA型.笔者于2003年5~8月,先后收治假牛痘58例,全部治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奶牛假牛痘(伪牛痘)又叫副牛痘,在人称挤奶者结节,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副牛痘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奶牛的常见病.其病的特征是乳房和乳头皮肤上出现丘疹、水疱和在厚痂皮下愈合的破损区.  相似文献   

4.
正奶牛的乳头感染可由两种痘病毒引起:伪牛痘(副牛痘),这种温和的感染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生;牛痘,现在较为少见。这两种疾病均可传染给人。伪牛痘的副牛痘病毒与牛丘疹性口炎有关。牛疱疹性乳头炎是更为严重的感染,临床上可能与坏死性皮炎的乳头病变混淆(乳房皮脂溢)。产生乳头损伤的其他病毒感染有水疱性口炎、纤维乳头瘤、蓝舌病、口蹄疫和牛瘟。本文  相似文献   

5.
<正> 三、与人、畜疾病有关病毒的类属情况痘病毒科: (一) 昆虫痘病毒亚科,分A、B、C三属。致金龟子、螟、蚊、蛾、尺蠖等的感染。 (二) 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下分六属。 1.正痘病毒属:包括人(天花)、水牛痘、骆驼痘、牛痘、鼠痘、猴痘、兔痘等病毒。  相似文献   

6.
奶牛假牛痘伪牛痘又叫副牛痘,在人称挤奶者结节,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副牛痘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奶牛的常见病。其病的特征是乳房和乳头皮肤上出现丘疹、水疱和在厚痂皮下愈合的破损区。假牛痘病毒是于1963年Moscovici等分离到。病毒大小为190nm×296nm,形态是两端呈圆形  相似文献   

7.
袁圆咨询台     
《畜牧市场》2009,(8):56-57
山东曾琴:如何防治牛痘?袁圆:牛痘是由牛痘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发热性传染病。主要危害奶牛。病原:牛痘病毒为DNA型病毒。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对热、直射阳光、碱和大多数常用消毒药较敏感,在58℃下5分钟即可死亡;3%石炭酸、2%甲醛溶液等能很快将其杀灭,但耐干燥,在干燥的痂皮中能存活6~8星期。流行特点:病牛和新接种牛痘苗的人都是本病传染源。  相似文献   

8.
牛痘又称天花,是一种接触性、急性、热性传染病.具有典型的病程:丘疹水疱、脓疱和结痂,在乳房和乳头皮肤上发生痘疹为特征,一般为良性经过.痘苗病毒与牛痘病毒同属于正痘病毒属,具有同样范围的易感宿主,两者在牛引起的症状亦相似,可用交叉补体结合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和抗体吸收试验等加以区别.痘病毒对温度有高度抵抗力,在干燥的痂块中可以存活几年.但3%石炭酸、2%福尔马林以及氧化剂等易将其杀灭.  相似文献   

9.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一种病毒性疾病,主要的易感动物是牛,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会对地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被我国暂定为二类动物疫病。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山羊痘病毒(GTPV)与绵羊痘病毒(SPPV)都属于痘病毒科下脊索动物痘病毒亚科中的山羊痘病毒属。为开发有效的诊断试剂和疫苗,以及理解病毒发病机制和流行病学情况,深入了解病毒的分子特征非常重要。本文综述了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现状,包括其病原学特征、临床症状、基因组功能、流行病学以及对牛生产的影响,并探讨了实验室诊断、疫苗的最新进展以及未来的防控方向。  相似文献   

10.
鸡痘在全世界广泛分布,集约化鸡场更易出现流行。其危害主要表现为鸡生长迟缓,产蛋率下降,易继发其他传染病,如葡萄球菌病、支原体感染、传染性鼻炎等,严重时可以导致鸡群死亡率上升。1病原特点鸡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鸡接触性传染病。痘病毒属双股脱氧核糖核酸病毒,痘病毒科,病毒颗粒呈复式对称,有囊膜。各种动物的痘病毒虽然形态结构相似,但对寄主的感染严格专一,禽痘病毒致鸡痘病、鸽痘病,马痘病毒致马痘病,牛痘病毒致牛痘病。  相似文献   

11.
<正>鸡痘在全世界广泛分布,集约化鸡场更易出现流行。其危害主要表现为鸡生长迟缓,产蛋率下降,易继发其他传染病,如葡萄球菌病、支原体感染、传染性鼻炎等,严重时可以导致鸡群死亡率上升。1病原特点鸡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鸡接触性传染病。痘病毒属双股脱氧核糖核酸病毒,痘病毒科,病毒颗粒呈复式对称,有囊膜。各种动物的痘病毒虽然形态结构相似,但对寄主的感染严格专一,禽痘病毒致鸡痘病、鸽痘病,马痘病毒致马痘病,牛痘病毒致牛痘病。  相似文献   

12.
正山羊痘病毒(GTPV)是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中的重要成员。羊痘病毒属有三个成员,GTPV、绵羊痘病毒(SPPV)和牛皮肤疙瘩病毒(LSDV)。三种病毒基因组高度同源,同源性高达95%以上。山羊痘和绵羊痘主要在亚洲以及非洲地区流行;牛皮肤疙瘩病(LSD)在我国尚无流行报道。但目前,已经在我国周边国家流行,给国内养牛业带来巨大威胁。目前,关于GTPV致病力以及免疫逃避机制的研究鲜  相似文献   

13.
正痘病毒属的牛痘病毒、痘苗病毒以及猴痘病毒等成员是最重要的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病原.作者围绕这些正痘病毒编码的干扰宿主免疫应答的分子及其作用途径,重点介绍了病毒阻断宿主干扰素反应、抑制宿主TNF诱导的反应以及失活宿主防御反应的免疫成分等策略,以加深对痘病毒感染的宿主特异性、免疫逃避以及致病的分子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动物检疫》1993,(2):32-35
按:表中每个属下所列的病毒是其代表种。双股DNA、有囊膜痘病毒科(Poxviridae) 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Chordopoxvirinae) 正痘病毒属(Orthopoxvirus) 痘苗病毒(Vaccinia virus) 副痘病毒属(Parapoxvirus) 口疮病毒(Orf virus)  相似文献   

15.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skindisease,LSD)又称牛结节疹、牛疙瘩皮肤病和牛结节性皮炎,是一种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的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umpyskindiseasevirus,LSDV)引起的疫病,以全身皮肤出现结节性病变为显著特征[1].该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为必须通报的动物疫病,我国...  相似文献   

16.
正牛结节性皮肤病又称牛疙瘩皮肤病、牛结节疹或牛结节性皮炎,是一种亚急性或急性的一类传染病。发病牛可导致不育、流产,肉牛生产性能、泌乳性能显著下降,甚至因为继发细菌感染而导致病牛死亡,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确诊、早处置,保障牛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1 LSD简介LSD是牛的"天花",是痘病毒科。其病毒与山羊痘病毒和绵羊痘病毒相似,同属于山羊痘病毒属。临床上以发热、消瘦、皮肤(黏膜、器官)表  相似文献   

17.
骆驼痘病毒 (camelpox virus,CMPV)与天花病毒 (variola virus)都是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成员 ,它们有着相似的生物学特性 ,都能引起各自自然感染宿主较高的死亡率。现在 ,英国科学家已经完成 CMPV的全基因组测序 ,其基因组全长 2 0 2 182 bp,有 6 0 45 bp的倒置末端重复序列和 2  相似文献   

18.
羊传染性脓疱口膜炎俗称“羊口疮”。它是一种副牛痘苗病毒(伪痘病毒)引起的羊的一种传染性疹性和痂皮性皮肤疾病。  相似文献   

19.
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的、高度接触传染的动物疾病,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临床上以体温升高、全身性或局部性皮肤痘疹及内脏病变(特别是肺)乃至死亡为特征.山羊痘病毒(GTPV)属痘病毒科脊索动物亚科羊痘病毒属的成员,该属其他成员还有绵羊痘病毒(SPPV)、疙瘩皮肤病病毒(LSDV).P32抗原是一种结构蛋白抗原,包含有一个主要的抗原决定簇,存在于所有的羊痘病毒属的3个成员中.针对山羊痘病毒与副痘病毒属存在免疫交叉反应,缺乏有效的鉴别诊断试剂盒,本研究克隆表达出羊痘病毒属特异的P32蛋白,为进一步研制抗体及抗原检测试剂盒奠定前期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20.
牛结节性皮肤病又称牛结节疹、牛结节性皮炎,致病病原为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属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该属病毒还包括绵羊痘病毒和山羊痘病毒. 患牛临床主要表现为体表皮肤出现结节,触碰结节处患牛疼痛,结节硬而凸起,界限清楚,其体表淋巴结肿大.随着病程的延长,结节扩散,结节主要出现在头部、颈部、四肢、乳房、生殖器和会阴部.病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