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平房仓膜下气调储粮容易出现的膜内结露、氮气浓度不均匀等实际问题,采用增设气体输送管道和管道增压风机的方法,设计组合式膜下气体环流系统,在平房仓开展气调储粮膜下均温均湿均气试验,分析粮面温度、湿度及粮堆氮气浓度均衡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气体环流系统能有效均衡粮面温度、湿度以及氮气浓度,同时能够防止气囊内出现粮面结露。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气调仓不揭膜情况下有效降低粮温,减轻反复揭膜压膜劳动强度,减少氮气损失,降低成本,运用密闭式变频制冷机组和配套的密封环流管道,处理薄膜密闭状态下的粮堆,密闭式变频制冷机组以膜下环流(下行通风)的方式不断为粮堆补充冷源,平均粮温从23.5℃降至17.5℃,达到不揭膜降低整体粮温和减少氮气损失的目的,为下一步优化控温气调技术和储粮工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采用课题研发的ETTPU粮仓专用水性密封涂料、超强密封材料和HEPVC复合高弹聚氯乙烯粮仓专用膜,分别处理平房仓装粮线以下内墙、地坪伸缩缝、地坪内墙四周阴角及通风口内侧,在玉米满仓平整后,结合气密双槽管用HEPVC复合粮膜密闭粮面,以改善粮堆的气密性。实仓应用表明,平房仓经过气密性工程化改造后,气密性等级由工程化改造前的气调储粮二级(-300Pa压力半衰期230s)提升到了气调储粮一级(-300Pa压力半衰期439s),并且在玉米储藏1年后,气密性等级仍维持在气调储粮一级(-300Pa压力半衰期415s)的水平,气密性提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粮堆"五面"密闭,在仓房气密性达到4min的情况下,利用智能气调管理系统进行充氮,一次将氮气浓度充至98%以上,98%左右的氮气维持时间超过2个月。通过该方法储存新收获水分14.5%的晚籼稻谷,在气调储藏期间快速上升的粮温得到抑制,储粮害虫得到有效防治;扦样检测水分下降0.1个百分点,脂肪酸值上升0.3(KOH/干基)/(mg/100g),储粮品质保持良好,有效保证了储粮安全度夏,气调运行成本0.56元/t·年。  相似文献   

5.
《粮食储藏》2021,50(4)
针对仓房在气调期间仓门、仓下通风管道等部位氮气浓度下降速度较快的问题,进行了大直径浅圆仓仓顶通风口加装调节气囊试验,探究试验仓改造前后在压差变化与氮气浓度保持上的差异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通风口调节气囊对试验仓仓门、通风管道、空间与粮堆平均氮气浓度保持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有效减少了气调补气次数,降低了气调储粮成本。  相似文献   

6.
立筒仓储粮具有机械化程度高、容量大、占地少的优势,但也存在粮堆高取样难、熏蒸防治操作不便的不足。本文探讨了立筒仓氮气气调的应用:包括气密性改造、气调工艺以及储粮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效果较好,减小了保管员的劳动强度,达到了绿色储粮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报告了中央储备粮湖州直属库储粮生产性试验中关于高大平房仓膜下富氮低氧气调储粮试验的主要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实现气调储粮的前提和关键是仓房气密性,当仓房气密性接近气调储粮气密性要求时,再通过适当增加补气次数,使高大平房仓粮堆内氮气浓度平均值达到93%以上,并维持50d以上,可以有效抑制储粮害虫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储藏,实现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8.
正气调储粮是一种安全、绿色、环保的储粮技术,满足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氮气气调储粮杀虫效果与仓房的气密性、氮气浓度及维持时间密切相关,仓房的气密性越好,氮气浓度越高,维持时间越长,则杀虫效果越好。由此可见,良好的仓房气密性是充氮气调储粮的基础。如何提高气密性,找准提高气密性的关键节点,成为气调技术应用重中之重。提高气密性,必须在粮食入库前就对气密性的关键节点进行技术处理。  相似文献   

9.
氮气气调储粮效果与仓房气密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三明直属库近两年来氮气气调储粮的运行情况表明:高大平房仓:五面密封是高大平房仓气密性处理的有效措施,实仓挂膜能有效减轻劳动强度;气调储粮的效果与仓房气密性密切相关,气密性越好,虫霉防治防治效果越好,运行成本越低。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普通房式仓仓房气密性的改造处理,仓房的气密性显著提高,达到了气调仓标准,改造后的仓房粮温上升缓慢,有利于低温或准低温、气调等绿色储粮方式的实施。良好的仓房气密性也有利于抑制储粮害虫的孳生和繁殖,降低化学药剂对粮食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针对改造后的苏式仓气密性差,影响现代仓储技术应用的现状,我库在资金不足,不改变仓房构架的基础上,采用双槽管薄膜五面密封技术,增强仓房气密性,以达到富氮低氧储粮技术对气密性的要求,通过制氮设备将粮堆氮气浓度提高至98%以上,并保持53d以上,起到了良好的杀虫和预防害虫的效果,使旧仓房也能实现富氮低氧的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12.
低氧绿色储粮技术应用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本地区生态区域特点和储粮工作实际,中央储备粮绵阳直属库在试验仓内开展了氮气气调储粮试验,结果表明:向密闭仓房或粮堆内充入氮气,维持氮气浓度在98%以上达30 d以上,可有效杀灭米象、赤拟谷盗、谷蠹等储粮害虫,并能有效保持粮食品质,延缓品质劣变速度。粮堆内较长时间维持95%以上浓度,则能有效抑制储粮害虫的生长繁殖,达到绿色储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蛭石压盖粮面安全储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面压盖储粮技术能有效地降低储粮温度的上升幅度,我库在13号仓采用蛭石进行粮面压盖试验,试验仓的表层粮温和最高温度比对照仓低5~7℃,能使粮堆长期保持低温状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粮堆的自身呼吸作用降氧,使粮堆处于低氧状态。采用膜下磷化氢低剂量(3 g/m)投药,使粮堆内长期保持有效磷化氢浓度,达到了“三低”储粮环境,起到了隔热保冷,防止害虫繁衍,减少对粮食的污染和延缓粮食品质陈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原有二氧化碳气调储粮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移动式二氧化碳气化装置(移动撬),利用二氧化碳槽罐车直接供气,对现有高大平房仓进行适度气密性改造,并且采用二氧化碳膜下气调方式。结果表明本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新工艺,不仅可大大节省气调储粮建设一次性投资,还可以大大节省普通高大平房仓气密性改造费用,在充入二氧化碳21 d后全仓平均浓度仍然保持在36.7%,完全满足二氧化碳气调杀虫有效浓度和维持时间的要求,杀虫效果达到100%,吨粮处理费用1.33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原高大平房仓的密闭性能改造,提高仓房气密性,并合理充氮补气,调配浓度,进行稻谷充氮储粮杀虫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粮堆中保持96%~98%的氮气浓度,密闭储藏30d可有效杀死绝大多数储粮害虫,避免使用化学药剂杀虫,实现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16.
氮气气调储粮杀虫效果与仓房的气密性、氮气浓度及维持时间密切相关,仓房的气密性越好,氮气浓度越高,维持时间越长,则杀虫效果越好。化学药剂熏蒸杀虫也对气密性有着很高的要求。同时,仓房的隔热与防潮性能往往也与仓房的气密性有着密切的联系,仓房气密性好,其隔热、防潮性能也相对较好。中央储备粮镇江直属库主要仓型为单仓仓容1万吨的浅圆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同时考虑到新建大型浅圆仓的诸多特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轻钢屋面散装房式仓气密性差、局部发生谷蠹时熏杀难度大的问题,采取局部打探管投药与整仓粮堆上层小布袋埋藏法投药相结合,粮面覆膜密闭,不再进行整仓环流,以保证局部谷蠹发生区域PH3浓度保持在300mL/m3以上25d,可以达到彻底杀死谷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小麦收获后,农户或粮食经济人运输到粮库,经过检验、检斤、过筛、入库等环节,粮库再将合格的粮食放置于标准仓内进行长期储存保管。因小麦收获和入库期间气温较高,小麦水分相对偏高,且小麦仍处于后熟期,导致小麦在夏季入仓后保管工作难度增大。目前通过有效的科技管理手段,运用电子测温系统实时监测粮温变化情况,对仓房进行气密性改造,对储粮害虫进行熏蒸消杀,利用有利时机有针对性地对储粮进行缓释通风,消除粮堆内积热、降低粮温和水分,从而达到安全储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开展了稻谷控温气调杀虫应用试验,密闭气调40 d后达到了预期的杀虫效果,气调后9个月未在仓内检测到害虫.气调吨粮能耗为0.53 kW/t,降低了劳动强度,无毒副作用,性价比优于磷化氢熏蒸.试验表明,气调杀虫成败的关键是仓房气密性、合理的充氮工艺及目标浓度密闭时间.同时,控温气调对保持粮食品质、稳定粮情具有良好的作用,是一项值得广泛推广的绿色储粮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逐步优化浅圆仓氮气气调工艺,节约氮气气调杀虫成本、降低杀虫能耗,采用在浅圆仓粮面上布置4个Φ400 cm、长1000 cm的重力缓释气囊的充氮方法,通过将重力缓释气囊两两相连并与充氮环流管相连的方式,探究在重力缓释气囊的调节下气调期间氮气浓度的变化情况,并进行能耗及成本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空间98%以上的氮气浓度维持天数可增加11 d;一个气调周期可减少1次补气,可降低吨粮能耗0.65 kW·h/t,表明重力缓释气囊可减缓氮气浓度的衰减、延长气调补气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