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之一,研究公众感知能够有效检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能。选取fsQCA方法,基于CSS2021数据研究自我认同、污染感知、互联网使用、社会责任感、社会风气、经济治理、环境治理、行政透明8个前因因素及组态空间差异特征对农村人居环境感知混合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当地污染程度与政府治污是农村居民最为关心的生态环境指标;印证了公众对农村人居环境的要求已上升到高阶形式,提升至人文环境、社区治理等精神层面;农村环境污染程度与人居环境整治方案存在空间分异,东部环境感知高低核心条件为居民主观感知,中部为社会风气,西部则是政府治理。提出优化路径:农村环境整治重点与难点是污染源治理、持续强化改善并提升高质量农村人文环境、因地制宜差异化环境治理,文中研究或可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夙愿的现实需要。文中通过构建农户人居环境治理参与行为的测量维度,围绕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村庄特征,利用黔东南州533个农户调查数据从微观视角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户人居环境治理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在村生活时间对农户人居环境治理参与行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2)学历越低、家庭年收入越少、需求程度越低和信息公开越少反而农户参与行为发生概率越高。3)农户身体越健康、家庭离村委会越近、家中耕地面积越多、对治理项目了解程度越高、越认可人居环境治理和社会关系网络越好,则农户参与行为发生概率越高。综合看来,少数民族地区农户人居环境治理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且复杂的,治理需同农村文化习俗、经济水平和地理条件相协调,同农户实际需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环境治理已经成为实践界与学术界注意力汇聚的焦点。本研究基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作为数据来源,选取1999年到2016年环境治理领域的1185篇相关论文作为样本分析数据,综合运用聚类统计分析、多维尺度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及可视化等展示技术,构建出国内环境治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知识图谱与演化趋势图。在此基础上挖掘出环境治理中的政府责任;环境治理的多元协同模式;环境污染复杂化与区域治理差异化;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全球化视阙下的环境治理等环境治理领域的五大研究热点主题。研究进一步发现当前国内环境治理领域历经了研究肇始与探索、研究迅猛发展、研究深化等三大阶段性趋势。研究进一步预测农村地区环境治理、环境政策工具、吸纳公众参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全球深化合作共治等方向将可能是未来环境治理领域潜在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新时期重大专项扶贫工程,是我国解决深度贫困的重要政策实践。文中基于韧性治理视角,从易地扶贫搬迁迁出区脆弱性风险解构、易地扶贫搬迁韧性治理复杂性与综合性、易地扶贫搬迁韧性治理多维多元演化三个层面构建理论框架。基于此,以易地扶贫搬迁涉及的22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究易地扶贫搬迁多维韧性治理对脱贫质量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刻画和提炼易地扶贫搬迁所涉省(区、市)的治理路径与模式。研究表明,易地扶贫搬迁治理效果的提升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从组态视角发现易地扶贫所涉省(区、市)韧性治理路径可以归纳为三种模式,即“经济-环境二元主导”模式、“再嵌入三维保障”模式和“多元协同网络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开展“无废城市”、“无废社区”建设试点是我国当前环境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坚持多方共治是实现社区参与环境社会治理的重要路径。以“无废社区”的建设实践为例,深入研究社区参与环境社会治理的内容、主体与运行机制,并对开展“无废”实践的三个典型社区进行详细的案例剖析。对比分析表明:“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促进“无废社区”的发展演进,利益相关者协同优化环境社会治理,多种垃圾分类回收举措共促环境社会治理,环保金制度激励居民参与环境社会治理;并据此为“无废社区”的发展和社区参与环境社会治理提出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6.
以独库公路为例,基于地理标记照片,遵循认知-情感理论及情感环状模型解析游客的认知要素与情感变化,并结合GIS地理分析工具及DBSCAN算法可视化其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独库公路游客认知具有多重属性,各路段核心属性是自然景观,特征属性各不相同。2)独库公路游客认知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北段稀疏孤立、中段集中连片、南段热点显著”的空间分布格局。3)游客在独库公路上的情感体验特征是动态且多层次的,首因效应、地方认同与资源的稀缺程度影响了游客的高峰体验,低强度-愉悦情绪则有效调节了旅行的情感节奏。4)独库公路的建设与治理工作宜分段性地因地制宜。据此为目的地管理者在资源分配、形象塑造以及管理营销等方面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中选取我国285个城市2015-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经济学模型实证检验了由检察机关、环保组织与行政机关三类不同主体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效果差异。研究发现: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对环境具有正向影响,其中,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效果要优于环保组织与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效果并不显著。为进一步优化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检察机关应坚持以常规治理为主,“运动式治理”为辅的环境治理模式;环保组织应当从准入资格、诉讼能力、政策扶持三个方面赋能添力,提升其环境治理效果;行政机关则需保持谦抑性,平衡好环境行政执法与环境诉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流域水环境治理领域的重要举措。然而,以往研究多关注于“协同”的效果,相对忽视如何实现“协同”。鉴于此,基于河南省458份调研数据,以SFIC模型为研究框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究促进多元主体水环境治理协同行为形成的复杂机制。研究发现:1)结构方程路径检验结果显示提出的14个研究假设有3个未得到验证,说明仅从单一层面分析无法较好地解释多元主体协同行为形成机理。2)进一步运用fsQCA,从多因素交互组合视角发现存在4种促进多元主体水环境治理协同行为形成的前因组态,其中政府支持在每条组态路径中都为核心变量存在。3)资源权力对等、信息对称性、政府支持、制度完善、信任及承诺不止对多元主体协同行为形成存在线性影响,也可进行联动组合促进多元主体水环境治理协同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新时代下,我国已经迈入自然资源管理逐步走向全面统一管理新阶段,自然资源的整体共生性空前强化,多功能性需求逐步彰显,思索作为自然资源治理基础性工具的省级自然资源规划转向何处,对于思辨自然资源治理关键问题,明确自然资源治理目标方向,通过发挥省级资源规划战略引领、政治引导、目标考核等功能促进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文中探讨了省级自然资源规划演进历程,从规划定位、内容、程序视角分析了规划转型特征,提出规划在从要素管控向系统治理转变过程中,面临“地位彰显-定位缺失”、“面面俱到-重点突出”、“编制程序规范-实施机制缺失”三重转型困境。文中指出实现“要素-系统”弥合的三条路径:规划定位上,编制省级自然资源规划应在细化落实国家级自然资源规划对省域自然资源治理目标任务安排的同时,衔接省级国民经济规划对省域自然资源治理的战略部署;规划编制思路内容上,应基于系统治理思维下的“资源-管理-建设”三重规划属性统筹考虑规划编制重大问题;规划编制实施程序上,应基于“总结问题-定位障碍-实施方案-体系构建”的理论逻辑,加强制度建设与实施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0.
黄河流域面临水资源保障、水污染防治、水生态安全三重问题的挑战。《黄河保护法》已将“协同推进”列入基本原则。协同治理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黄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的客观需求和有效路径。在《黄河保护法》实施框架下,要充分运用协同理论,建立长效机制和体系,积极推进流域协同治理的法治体系建设,通过黄河流域协同治理的法治化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符合环境规制要求,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用于技术改进和排污管理。由于技术进步有周期长和风险大的特点,企业可能更倾向于选择末端治理的方式代替技术创新。这既不利于对企业长期增长,也难以实现其绿色可持续发展。绿色信贷以环境保护为目的,为企业绿色技术发展提供针对性的资金支持。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合规成本”;另一方面也促使企业主动进行绿色转型。基于2337个企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证明,绿色信贷在环境规制对企业财务绩效和污染治理的影响中均有正向调节作用,有助于实现污染治理和企业增长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大型交通工程对周边环境产生元素异质、结构耗散的多重影响,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现代化的重点领域。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基于环境影响规律,提出有效的治理手段。为此,文中收集全国30个大型交通工程案例,从中萃取17种环境影响要素,借助复杂系统与网络理论建构环境影响系统的二元边界和交互机理。研究表明:1)大型交通工程环境影响系统的二元边界由元素与元素叠加而成,具有种类多元性和程度非匀质性。2)大型交通工程环境影响存在显著的项目类型异质性和程度异质性。3)大型交通工程环境影响的序变因元素与元素交互而生,环境影响系统存在强弱网络联系圈层。更进一步地,环境影响的多元集合、异质性与网络联系是实现大型交通工程环境治理现代化的理论逻辑。  相似文献   

13.
区域大气环境治理成本测算与分摊是实施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区域协同控制策略的关键,有助于明确各省市的大气环境治理责任,促进区域减污降碳目标实现。文中构建了序列SBM-DEA效率测度模型,定义了减排潜力,并通过求解影子价格得到各环境要素的单位治理成本,据此计算区域大气环境治理成本。进而构建修正的Shapley值模型进行大气环境治理成本的公平性分摊,并以逼近公平性分摊方案为目标构建修正FCAM进行效率性分摊。长江经济带的实证结果显示:2013-2025年大气环境排放物的单位治理成本整体呈上升趋势,各省市之间单位治理成本的差异较大;2025年平均环境效率为0.68,各省市有着不同的减排潜力,且大气环境治理总成本为38566.66亿元,占长江经济带总GDP的6.1%;基于修正FCAM得到的成本分摊方案能够兼效率与公平,并有着较好的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14.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公私合作PPP模式下,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设施边界和服务边界的失谐原因.提出了治理边界失谐的“退出壁垒”规制路径,并以PPP契约为载体,考虑契约的不完备性,从私人投资激励和农民利益保护两个方面,分析了退出壁垒的机制效率问题.建立和求解了柔性退出壁垒治理模型,并运用数值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最优退出规制水平受到合作双方的项目相对评价水平、成本优劣势、项目非公共化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生态旅游资源与基础设施空间协同的区划研究对于区域整合资源优势、加强合作及提升旅游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文中基于生态旅游景区和基础设施POI数据,利用密度场热点探测器、协同区位商及空间约束多元聚类模型探讨了青藏高原生态旅游资源与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协同水平,并以生态旅游资源和空间协同水平为基础进行区划研究。结果表明:1)生态旅游资源热点呈现“多核心集聚”的环状格局,餐饮设施和住宿设施热点呈现“多核心集聚+多核心分散”的格局,医疗设施和交通设施呈现“多核心分散”的格局。2)生态旅游资源与基础设施的空间协同水平总体较差,餐饮设施、医疗设施的协同等级呈现“东北向西南递减”趋势,住宿设施、交通设施的协同等级呈现“东北、东南向西南递减”趋势。3)青藏高原可划分为八大旅游区,分别为:唐古拉山湖沼冰雪地旅游区(交通协同最差)、藏北高原湖沼旅游区(基础设施协同均最差)、祁连山-柴达木盆地植被景观旅游区(基础设施协同均最优)、藏南谷地非物质类文化遗存旅游区(住宿协同较差)、川西北高原物质类文化遗存旅游区(餐饮、医疗协同较差)、横断山区自然标记与自然现象旅游区(交通协同较差)、共和盆地地表形态旅游...  相似文献   

16.
西北地区远离中国主要旅游客源市场区,为什么近年来越来越受自驾旅游者青睐?距离衰减规律失灵了吗?应用UGC和问卷调查数据,对西北自驾旅游流转移扩散规律进行研究。发现:1)西北地区自驾游空间广阔,80%以上的自驾线路“行游比”介于0.5-0.7之间,具备吸引长途自驾旅游者的客观条件。2)西北地区自然和文化景观优美独特,对1500km以外地区的远程出游市场具有强大吸引力,导致距离衰减规律表面上“失灵”。3)90%的西北自驾游线路距离超过2000km,用时8-10天,平均串连9个目的地,主要模式为“区域环游式”和“锁链式”。4)西北自驾旅游流的扩散场在“胡线”东南,以京津唐、长三角和珠三角为核心区,集聚场以“大环线”为骨架,以西宁、海西州、海南州、酒泉等12个节点为枢纽,呈现“嘉峪关阻断”现象。  相似文献   

17.
农地确权是推动农地规模经营、强化地权经济激励、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保障农民权益、改善农村经济的重要政策手段。文中试图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探讨农地确权对农地产出和农户收入的影响机理,并基于新疆七地州的10个县(市)40个村723份微观农户调查数据构建实证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农地确权对农地产出和农民收入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1)农地确权通过强化地权经济激励,提升农业产出与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2)农地确权通过促进农地流转,提高农户非农就业的工资性收入,最终影响农户家庭总收入的增加。基于此提出应持续切实巩固拓展农地确权的政策动态效果,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经营以提升农业生产绩效,持续关注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趋势以稳定农民收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红色旅游不仅承载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教育教化功能,也彰显着旅游者鲜活的价值与情感追求。然而,旅游者主观幸福感作为一重要范畴,在红色旅游研究中却关注不足。在刺激—机体—反应(S-O-R)理论、敬畏原型理论、积极情绪拓展-建构理论的指导下,文中引入具身感知、红色记忆、敬畏情绪、心理韧性等变量构建了红色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生成机理的概念模型,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以井冈山为例对概念模型的变量属性与作用路径等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红色旅游者的具身感知能够唤起其红色记忆,红色记忆进一步促进了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的生成。敬畏情绪和心理韧性则在红色记忆对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的作用路径中起到了部分中介和链式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红色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生成的多变量与多路径,对深化红色旅游和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研究,促进红色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四水四定”是“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概括性表述,也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水资源管理领域的新原则,要求区域“城-地-人-产”发展与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也即“四水四定”协调性发展。本文以商河县为例,构建了县域“四水四定”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开展了多水平年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受多因素综合制约,该县近年来“四水四定”协调程度处于基本协调状态,未来通过多措并举可有序提高协调程度。2)综合不同水平年评价指标演变情况,产业结构、城镇化率、用水效率等是影响“四水四定”协调性程度的主要因素。3)统筹各评价指标反映出的“水”与“城、地、人、产”间相互依存和制约的关系,该县通过多部门协同管控,着重提高城镇化率、促进服务业发展、扩大再生水源利用等可更有效提高“四水四定”协调性程度。  相似文献   

20.
不同于一般村落,传统村落兼具社区、遗产和资源三重属性,资源属性的转化在其振兴中发挥着纽带作用。面向资源转化,选取4221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开展传统村落分类振兴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传统村落资源转化的核心要素是人口、产业和区位,其中“人”是主体、“业”是基础、“位”是条件,三者缺一不可。2)传统村落按单要素的优劣性分为人口空心村与实心村、产业一般村与示范村、区位不优村与优势村,按三要素的完备性分为4类8型。3)传统村落难以村村同等、同样、同步振兴,仅1.09%的村落三要素俱全,46.88%的村落三要素俱缺;只有约5%的村落有优势主导产业,近70%的村落人口空心化,超过2/3的村落缺乏区位优势。但有要素优势的村落分布更均衡,有利于形成以点带面的振兴格局。4)传统村落根据资源转化要素类型的不同,可相应采取转化示范、人口集聚、产业提升、区位改善、人口驱动、产业带动、区位拉动、资源保护等路径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并分4个梯队有序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