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积极发展具有公益性特征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游憩活动以发挥游客亲环境行为的价值认知与情感教育功能,是新时代有效解决遗产地生态价值实现困境以促进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佳途径。在“价值-情感-行为”理论模型下,以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为案例地,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在遗产地生态游憩情境下的游客环境关心、环境情感与亲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效应。研究表明:1)生态圈环境关心和利他环境关心显著正向影响遗产地游客亲环境行为,而利己环境关心对遗产地游客亲环境行为无显著影响。2)仅利己环境关心对遗产地游客环境愧疚感无显著影响外,环境关心对遗产地游客环境情感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环境情感显著正向影响遗产地游客亲环境行为。3)仅环境愧疚感在遗产地游客利己环境关心与亲环境行为之间无显著中介作用外,环境自豪感和环境愧疚感在遗产地游客环境关心与亲环境行为之间均产生显著中介作用。基于此,明晰不同价值导向的遗产地游客亲环境行为影响路径,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遗产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文中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的数据,来探讨社会公平感和主观幸福感对个人实践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亲环境行为可分为私域行为和公域行为,其公共性体现在公域行为之中。2)社会公平感对公域亲环境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对私域亲环境行为不产生显著影响;主观幸福感对私域亲环境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公域亲环境行为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3)男性更可能实践公域亲环境行为,女性更可能实践私域亲环境行为。4)尽管教育和媒体使用对社会公平感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存在差异,但均直接对亲环境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中基于渭河流域572户城镇居民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风险感知和政府信任对渭河城镇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政府信任在风险感知与渭河城镇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水平之间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渭河城镇居民对其无法归还贷款的财务风险感知显著负向影响其生态补偿支付水平,对其有能力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对"流域生态补偿政策"了解程度、对保护上游环境可以改善所属地区生态环境的认知风险感知以及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均显著正向影响其生态补偿支付水平;2)政府行政行为信任和角色威望信任均显著正向影响渭河城镇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水平;3)政府信任在认知风险感知与渭河城镇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其中政府角色威望信任在二者之间的调节作用更加显著。据此提出了提高渭河城镇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水平的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旅游者的环境态度与其环境责任行为之间不具有天然的一致性,二者之间存在差距。探析旅游者环境态度对其环境责任行为的微观影响机制,尝试提出“享乐偏好-感知效力-环境行为成本”作为调节变量的解释框架。基于对泰山风景区游客的493份调查问卷,采用定序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旅游者环境态度与环境责任行为倾向之间呈微弱正相关关系。2)感知效力正向调节旅游者环境态度对环境责任行为倾向的直接影响关系。3)享乐偏好和环境行为成本负向调节旅游者环境态度对环境责任行为倾向的直接影响关系。据此,通过提高游客感知效力,以游客的利益诉求为出发点普及低碳理念,倡导简约环保的绿色旅游方式,降低旅游者环境行为实施成本等干预策略的实施,以期弥合旅游者环境态度-行为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生猪养殖者采纳亲环境行为对有效防治畜禽养殖面源污染至关重要。基于全国8省1484个生猪养殖者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t和Tobit回归模型,探讨环境规制类外部约束和社会规范类外部约束对不同养殖规模生猪养殖者采纳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养殖规模越大,生猪养殖者采纳亲环境行为的概率越大;外部约束对生猪养殖者亲环境行为采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环境规制对大规模生猪养殖者的亲环境行为采纳影响显著,社会规范对小规模生猪养殖者亲环境行为采纳影响显著。因此,完善规模养殖的激励补贴政策、适度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合理发挥环境政策和社会监督双重力量,因地制宜和因户制宜地引导养殖者自主采纳亲环境行为,对优化生猪养殖者行为决策、完善相关政策和推动养殖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牧户对生态退化的感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地的生态安全,更是产生保护行为响应的前提.通过对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参与式结构问卷调查研究,并运用Tobit模型分析,探讨了影响牧户生态退化感知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约有62%的牧户对三江源区草地生态退化有一定程度的感知,牧户的草地生态退化感知显著地受牧户的生计水平的负影响和拥有牲畜数量的正影响,影响系数分别为-0.247和0.162.②牧户的年龄、劳动力数量和牧户所处的区域优势等生计资产能力对牧户的草地生态退化感知有正影响,而牧户出于风险损失的考虑,与外界接触程度越大,退化感知越低.③提高牧户的生计水平将大幅度提高牧户的退化感知度.因此,从根本上解决三江源区牧民的严重依赖草地生态而生存的单一化的生计问题,通过优化牧民的生计方式来影响和调控当地草地生态退化趋势,在改善牧户生计问题的基础上制定牧户认同和支持的自然资源管理政策,才有可能实现区域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双碳”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更需要公众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亲环境行为。以刺激-机体-反应理论作为框架,整合计划行为理论和规范激活理论构建出一个链式中介模型。基于河南、江苏、四川三省共836份有效公众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究绿色氛围对公众亲环境意愿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亲环境意愿受绿色氛围影响,其中控制性绿色氛围对亲环境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支持性绿色氛围的影响不显著。2)支持性绿色氛围对个人规范和行为态度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控制性绿色氛围仅对个人规范有正向影响。3)个人规范和行为态度在绿色氛围与亲环境意愿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其中个人规范通过影响行为态度产生链式中介效应。该研究对厘清绿色氛围与亲环境意愿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为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陕、晋、甘、苏、皖五省1023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应用保护动机理论以秸秆亲环境处理为例研究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各认知调节因子对农户秸秆亲环境处理行为的作用路径。结果表明:严重性、易感性、自我效能、反应效能对农户秸秆亲环境处理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回报因子及反应成本对农户秸秆亲环境处理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整体来看各正向认知调节因子对农户秸秆亲环境处理行为的影响程度排序为:自我效能>易感性>反应效能>严重性,反应成本对农户秸秆亲环境处理行为的影响程度略大于回报因子。此外,农户的家庭总收入及只从事农业劳动也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秸秆亲环境处理行为。  相似文献   

9.
社会学习、环境认知对农户亲环境行为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山东、陕西、甘肃省710份调研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社会学习、环境认知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环境认知能够直接正向影响农户亲环境行为,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090;(2)社会学习对农户亲环境行为有直接负向影响,并通过环境认知也会间接负向影响农户亲环境行为,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400、-0.010。据此提出:政府应建立亲环境行为补贴制度,降低农户实施亲环境行为时所承担的短期成本和风险,在宣传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全面性,提升农户环境认知水平,设立实施亲环境行为示范户,规范社会学习途径,促进农户向亲环境行为转变。  相似文献   

10.
文中利用新疆697位农户的调查数据,以社会规范为前因变量,生态认知为中介变量,环境规制为调节变量,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研究了社会规范对农户地膜回收意愿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1)社会规范对农户地膜回收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生态认知在社会规范和农户地膜回收意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环境规制中的经济补贴和经济惩罚正向调节"社会规范—生态认知—地膜回收意愿"过程的后半路径和生态认知的中介作用,而宣传教育的正向调节作用不显著。研究丰富和完善了农户地膜回收意愿影响路径,对践行农业清洁生产、推进地膜污染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农业面源污染较为突出的背景下,环境规制是否对新疆棉农的生产环境保护行为起到了规范作用?环境规制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中效果是否显著?这些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在对新疆重点植棉县的棉花种植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将环境规制分析归类为命令控制型、宣传教育型、经济激励型三种类型,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Probit双变量实证分析,探究环境规制对新疆棉农生产环境保护意愿与行为及二者之间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新疆棉农的环境保护意愿与行为的规范作用较显著。其中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的规范作用最大,但命令控制型在意愿模型中不显著,棉农的环保意愿与行为相悖;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对棉农生产的环保意愿和行为影响不显著,宣传教育型环境规制对棉农的环保意愿和行为影响显著。而棉农的个性特征、环境素养、环保技能对其环保意愿与行为有显著影响。因此,我们认为在强化命令控制型和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规范棉农的生产环保行为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宣传教育型环境规制和环保技术培训在塑造棉农环保行为自觉性上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网红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游客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促进网红旅游目的地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以网红城市重庆为例,利用社会交换理论构建目的地形象对环境友好行为的作用模型,通过验证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和目的地信任的调节作用开展游客环境友好行为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显著正向影响游客的环境友好行为。2)感知价值在目的地形象与环境友好行为的关系间存在中介作用。3)目的地信任显著正向调节目的地形象和环境友好行为的关系。4)感知价值对目的地信任在认知形象与环境友好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起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揭示了目的地形象对游客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情境,为网红旅游目的地提升游客的环境友好行为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9-2015年我国煤炭上市公司的数据,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煤炭企业生态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环境规制强度与煤炭企业的生态投资存在"U"型关系,我国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煤炭企业生态投资的作用处于正向拉动阶段;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两项市场激励型规制手段对煤炭企业的生态投资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相比而言,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小于财政补贴政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旅游者环境负责行为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在现有研究基础上,通过引入旅游者满意度变量,构建了旅游者感知价值对环境负责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并以哈尔滨太阳岛景区为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旅游者感知价值中的感知旅游资源质量、感知旅游服务质量及感知旅游活动体验对环境负责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通过满意度间接正向影响环境负责行为,而感知旅游情感价值、感知旅游成本仅通过满意度间接影响环境负责行为。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国内旅游者环境行为的研究成果,并为旅游景区有针对性地提高旅游者感知价值从而最大化地改善旅游者环境负责行为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在北京市周边露营地的491份露营者调查数据,结合计划行为理论,以环境恢复性感知为前置变量,不留痕迹态度为中介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究露营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形成路径。结果表明:1)环境恢复性感知能够正向影响环境责任行为。2)不留痕迹态度能够正向影响环境责任行为。3)不留痕迹态度在环境恢复性感知和环境责任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因此,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式露营旅游,露营地应提升服务体验质量,引导露营者不留痕迹态度,积极培育环境责任行为。  相似文献   

16.
推进病死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对于维护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公卫安全和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河北、河南和湖北3省346户生猪养殖户数据,从命令型规制、激励型规制、引导型规制和自愿型规制4个维度刻画环境规制,并在拓展决策实验分析法的基础上,探讨环境规制对养殖户废弃物资源化处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除引导型规制中的与政府签订承诺书外,其他规制因素对养殖户废弃物资源化处理行为均存在显著影响。2)环境规制是通过规制因素相互作用对养殖户废弃物资源化处理行为发挥约束作用,各规制维度影响效应的序次为:命令型规制(0.5493)>激励型规制(0.4814)>自愿型规制(0.3575)>引导型规制(0.3096)。3)政府监管政策使得命令型规制的影响效应最强,合作社等组织规章制度乏力使得引导型规制的影响效应最弱。4)在废弃物资源化治理中,政府注重监管、处罚和补贴等法治政策,而忽视了社会自治机制的职能发挥。研究还根据相关结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生态效率是衡量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环境规制是影响生态效率的重要因素.文中选取2003-2019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计算区域生态效率,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和门限模型,实证分析异质性环境规制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不同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影响不同,命令强制型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与生态效...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大样本调研数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亲环境意向的效应。结果表明:(1)态度对亲环境意向的直接效应和总效应都是最大,或者说农户对亲环境意向普遍具有很高的态度;(2)主观规范对农户亲环境意向也有较高的直接效应和总效应;(3)外部因素对农户知觉行为控制均有较强的影响,而且知觉行为控制与态度和主观规范之间相互反向变化,进而抑制了亲环境意向的进一步提升,呈现出显著短板效应。因此,应积极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努力解决亲环境意向提升中的短板现象。  相似文献   

19.
旅游者怀旧情感、休闲涉入、地方依附和环境负责任行为是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以西递、宏村为研究案例地,LISREL8. 80为主要分析工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并验证了怀旧情感、休闲涉入、地方依附和环境负责任行为之间的关系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旅游者怀旧情感对休闲涉入、地方依附和环境负责任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历史怀旧的影响力强于个人怀旧;休闲涉入对地方依附和环境负责任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休闲涉入中以吸引力影响力最强;地方依附对环境负责任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地方依附中地方认同的影响力强于地方依赖,环境负责任行为中一般行为的影响力强于特殊行为。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高等教育的普及,新生代大学生的环保行为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对高校生态教育影响学生农业环保意愿的作用机制的关注较少,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对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感知的调节作用缺乏实证检验。文中基于1114名农林类高校学生的调查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等对其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验证,利用泊松回归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发现:1)生态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愿,经济价值认知、健康价值认知和社会价值认知是生态教育的重要中介传导途径,其中经济价值认知的中介效应更强。2)公共卫生风险感知正向调节了健康和社会价值感知对大学生环境行为的影响。3)在经历公共卫生事件后的学生健康意识、加入生态环境协会与其环境保护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由此提出强化高校生态教育、促进学生环境保护的经济、健康、社会价值认知和公共卫生风险感知提升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