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瘤胃微生物与宿主机体的能量代谢、免疫防御、饲料的利用效率等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瘤胃微生物群落进行干预调整,可以达到调控宿主机体机能状态、提高生产效率、改变生产产品特点等目的。近年来,瘤胃微生物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瘤胃液移植对反刍动物进行表型调整、机能改变等的研究也有了新进展。本文从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瘤胃液移植的方法和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通过瘤胃液移植对反刍动物进行营养调控、提高动物生产性能、预防和治疗反刍动物营养代谢疾病等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反刍动物消化道菌群对其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效稳定的瘤胃微生物区系可保障宿主机体的营养物质消化率、免疫功能等。人们对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调控做了大量研究。瘤胃微生物移植作为瘤胃微生物调控手段之一,是将健康动物的瘤胃微生物及其代谢物移植至受体动物,以达到提高受体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等目的。本文从瘤胃微生物移植的方式和应用效果及目前发展状况出发,综述了瘤胃微生物移植对反刍动物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粗饲料对幼龄反刍动物瘤胃发育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幼龄反刍动物瘤胃具有结构和功能不完善、微生物区系不健全等特点,出生后的前几个月瘤胃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幼龄阶段瘤胃结构和功能的发育程度直接影响到成年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研究发现仅饲喂精饲料容易引起幼畜瘤胃液pH降低、瘤胃乳头凝集和角化不全等症状,而补饲粗饲料明显提高了瘤胃液pH、促进了瘤胃肌肉层的发育及维持了瘤胃壁健康。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粗饲料来源、水平和颗粒大小等对幼龄反刍动物瘤胃组织形态、微生物区系、发酵参数及瘤胃上皮物质吸收和转运功能的影响,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阐述,以期为粗饲料在幼龄反刍动物饲粮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瘤胃是反刍动物特有的消化器官,其结构和功能会受到高温环境诱导的热应激的影响。本文就热应激对反刍动物采食和瘤胃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系统阐述热应激对反刍动物采食量,瘤胃生理与反刍,瘤胃液pH、氨态氮浓度、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瘤胃内菌群结构及甲烷产生的影响,为全面理解热应激状态下反刍动物瘤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瘤胃造瘘术,过程复杂,动物创口长。术后不易愈合,很难长期存活,且试验效果不理想,常有瘤胃液渗出发生。甚至脱落。现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绵羊和鹿等小反刍动物瘤胃造瘘术。以绵羊为例介绍手术过程。  相似文献   

6.
胆碱对瘤胃微生物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试验以玉米秸为基础日粮 ,应用体外发酵产气法研究胆碱对微生物蛋白质合成效率、饲料降解率、瘤胃微生物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⑴胆碱可刺激瘤胃微生物的生长 ,促进瘤胃微生物合成蛋白质 ,提高微生物蛋白质产量 (P 0 0 5 )。⑵胆碱对瘤胃微生物对粗饲料的降解和利用并无显著影响 (P 0 0 5 )。⑶培养 2 4小时后 ,胆碱并不能提高瘤胃液中总氮和氨态氮浓度 (P 0 0 5 )。⑷胆碱可刺激原虫生长 (P 0 0 5 )。⑸胆碱对瘤胃液pH值的影响不大(P 0 0 5 )。⑹胆碱对瘤胃液的挥发性脂肪酸及乙、丙、丁酸浓度 ,乙 /丙比例均无显著影响 (P 0 0 5 )。结论是 :胆碱可刺激瘤胃微生物生长 ,促进瘤胃微生物合成蛋白质 ,在反刍动物日粮中应添加胆碱 ,但添加时应考虑到动物日粮组成及动物缺乏情况  相似文献   

7.
幼龄反刍动物饲粮的纤维性碳水化合物(FC)来源与组成对调控其生长发育和瘤胃功能建立有重要作用,其来源各异,粒度不同,对正处于生长期的幼龄反刍动物的采食和消化、瘤胃液p H及瘤胃发育等生理参数的影响存在差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幼龄反刍动物饲粮中性洗涤纤维(NDF)来源和粒度的研究,分别从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和瘤胃发育3个方面总结了二者对幼龄反刍动物的影响,并对相关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牛、羊和鹿等动物属于反刍动物,反刍动物区别于单胃动物的最大消化生理特点是有复式胃结构,复式胃由瘤胃(Rumen)、网胃(Reticulum)、瓣胃(Omasum)和皱胃(Abomasum)4个部分组成。前3个胃称为前胃,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瘤胃,尽管瘤胃内没有消化腺,也不能分泌消化酶类,但瘤胃中存在大量瘤胃微生物,最主要的瘤胃微生物是厌氧性细菌(anaerobic bacteria)、原虫(protozoa)和厌氧真菌(anaerobic fungi),1g瘤胃内容物中约含细菌数150~250亿个和纤毛虫数60~180万个,总体积约占瘤胃液的3.6%,其中细菌和纤毛虫各占一半。这些瘤胃微生物产生的消化酶与机械破坏作用是反刍动物消化降解饲料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9.
观察添加刺五加提取物对绵羊瘤胃发酵及养分利用的影响,以揭示其对瘤胃发酵影响的机理。选择6只健康的小尾寒羊,随机分为2组,采用交叉试验设计,分别添加0、50mg/kg刺五加水提取物。不同时间点采集试验羊的瘤胃液,测定pH值、氨态氮(NH,-N)浓度、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收集试验动物粪便,测定日粮中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刺五加的添加可以降低绵羊瘤胃NH,-N浓度,使瘤胃液pH值变化趋势减缓;明显提高日粮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表观消化率(P〈0.05),显著提高瘤胃液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P〈0.05)。该试验为刺五加添加剂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同时对中草药添加剂日粮在反刍动物中的使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尿素是反刍动物营养中最重要的非蛋白氮,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反刍动物良好氮源被广泛利用。(一)影响尿素利用的因素1.瘤胃pH值。瘤胃内环境的酸碱性会影响到尿素的利用和菌体蛋白的合成。正常时,瘤胃内pH变动范围是5.0~7.5,呈中性偏酸,很适合微生物的繁殖。当瘤胃液呈弱碱性时,瘤胃中氨多呈游离状,短时间内即可通过瘤胃壁入血,出现氨中毒;当瘤胃  相似文献   

11.
一、酶制剂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酶制剂可通过生化反应促进蛋白质、脂肪、淀粉和纤维的水解,具有提高饲料利用率和促进家畜增重等作用。畜禽具有用自身酶消化吸收饲料的能力。牛羊等反刍动物与猪等单胃动物相比,在消化吸收机能上有很大不同,反刍动物的瘤胃内每毫升瘤胃液含有数以亿计的微生物,因而使瘤胃液体具有各种酶活性。但犊牛和羔羊瘤胃尚不发达,其消化机能较差;因酶活性差异,仔猪的消化吸收能力明显比成年猪差,故酶制剂在幼畜饲料中应用较多。  相似文献   

12.
论文主要阐述了植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种类,及其对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原虫、真菌、细菌)的影响,进一步综述了其对瘤胃发酵参数(瘤胃液pH、氨态氮的浓度、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瘤胃微生物蛋白的合成及甲烷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集约化养殖中,饲喂高精料饲粮已成为提高肉牛、肉羊等反刍动物经济效益的一种营养策略。但反刍动物摄入过多精料会造成谷物在瘤胃中快速降解,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VFA)大量积累,pH急剧下降,增加反刍动物患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的风险。对谷物进行加工处理能够改变谷物在瘤胃中的降解速率,进而改善反刍动物的瘤胃发酵、养分消化和生产性能。而谷物加工方式不同,对反刍动物产生的影响也不同。本文分析了淀粉在瘤胃中的降解过程以及淀粉特性对淀粉消化率的影响,综述了国内外常见谷物加工处理方式在反刍动物饲粮中应用的研究成果,为谷物饲料在反刍动物饲粮中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挥发性脂肪酸(VFA)在维持反刍动物瘤胃内环境稳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反映个体能量代谢和发酵类型的重要指标,准确检测瘤胃液VFA含量对反刍动物营养、瘤胃内环境、消化功能及反刍动物消化道疾病防控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瘤胃液VFA的方法并优化色谱检测条件,本研究分别对高效液相色谱不同流动相和pH对瘤胃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分离检测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甲醇或乙腈作为流动相时,均能对3种VFA进行有效分离,但两种流动相出峰时间不同。用乙腈作为流动相时,3种VFA的出峰时间均较甲醇作为流动相短。通过设置2.05和2.30两个水平的流动相pH,研究发现pH对分离效果和出峰时间影响较小。这些结果表明乙腈和甲醇均可作为瘤胃液VFA测定的流动相,在实际应用中可结合二者的价格、毒性以及检测耗时综合考虑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5.
将12只1.5周岁的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内蒙古白绒山羊半同胞羯羊,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通过瘤胃瘘管按每千克日粮分别投放0、10、20和30mg的铜,研究投放后各组羊瘤胃液铜浓度变化趋势、投放后不同时间点的瘤胃液pH值和血浆铜浓度的组内数据离散程度及各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通过瘤胃瘘管投放铜后瘤胃液铜浓度变化趋势与对照组一致,特别是各时间点绒山羊瘤胃液pH值和血浆铜浓度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组一致,且各时间点各组羊组内数据离散程度与对照组一致,故通过反刍动物瘤胃瘘管或随饲喂精料投放微量元素研究其营养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镁是细胞内的主要阳离子,作为酶促反应的辅酶因子参与体内主要代谢途径。细胞外的镁对于动物机体正常的神经传导、肌肉收缩和骨骼矿物元素沉积至关重要。氧化镁是反刍动物饲料中应用最广泛的无机镁源,属于碱化剂,提高瘤胃pH值,可以提高乳腺对血代谢物的摄取,提高乳脂率。奶牛属反刍动物(草食动物),最主要的消化特点是有四个胃,而且瘤胃液pH值调节是产奶牛饲养的关键。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日粮中小苏打与氧化镁按照2∶1的比例添加,小苏打的添加量为1%~1.5%,氧化镁的添加量为0.5%~0.7%。可以有效调节瘤胃液pH值,使奶牛有一个较好的瘤胃内…  相似文献   

17.
生产中为了追求高产,反刍动物不可避免地需要饲喂高精料饲粮来满足其生产需要,而反刍动物饲喂高精料饲粮易诱发瘤胃胀气和瘤胃酸中毒,显著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甚至还会导致动物死亡,给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早期研究认为瘤胃产气过多过快是高精料饲粮诱发瘤胃胀气的主要原因,但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瘤胃气体被泡沫包裹无法正常排放才是高精料饲粮诱发瘤胃胀气的根本原因。瘤胃泡沫形成的确切机制还有待研究,来源于饲粮的、瘤胃微生物合成的以及瘤胃微生物酵解饲粮产生的蛋白质、多糖和羧酸盐可能充当了瘤胃泡沫的起泡剂或泡沫稳定剂。  相似文献   

18.
生命早期消化道中的微生物定植可影响动物机体,且具有长期健康效应,详细了解早期瘤胃微生物的定植状况对动物健康及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反刍动物自出生后开始与外界微生物接触,其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发生剧烈变化,且易受动物日龄、品种以及饮食结构的影响。反刍动物瘤胃含有复杂的微生物菌群,主要由厌氧细菌、古生菌、真菌和原虫构成。本文综述了反刍动物幼龄阶段瘤胃细菌、古生菌、真菌和原虫的定植组成及其变化,同时阐述了饲粮组成和饲料添加剂对幼龄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旨在为幼龄反刍动物实现分阶段的营养调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不同精料水平对肉牛瘤胃和小肠pH值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周韶  李树聪 《饲料工业》2003,24(5):27-28
反刍动物瘤胃的pH值是瘤胃发酵的重要指标,对于饲料的消化有重要影响。一般情况下,瘤胃的pH值为6~7。纤维分解菌对于pH值的变化比较敏感,当pH值较低时,粗饲料的消化率下降犤1-3犦。生产实践中,为提高肉用反刍动物的饲养效果,在日粮中要添加一定量的精料,精料在瘤胃内易发酵,会产生较多的VFA和乳酸,使瘤胃pH值降低。本试验以3种不同精料水平日粮饲喂肉牛,探讨瘤胃液、十二指肠和回肠末端食糜pH值变化规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6头体重约400kg安装有瘤胃、十二指肠和回肠末端瘘管的西门塔尔杂交改良肉牛。1.2试验日粮按照不同精料水平…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6,(4):126-128
高精低粗的饲粮结构会引起奶牛瘤胃内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升高,瘤胃液p H降低,导致瘤胃内微生物区系发生改变,引起瘤胃内异常代谢产物组胺增加。组胺可引起奶牛多种疾病,并使奶牛生产性能下降。本文综述了瘤胃异常代谢产物组胺的产生原因、相应作用机理,以及组胺对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及瘤胃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