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苏永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2):66-66,123
小麦免耕播种是保护性耕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小麦免耕播种在小麦生产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分析了小麦免耕播种与传统的深耕播种对产量的影响,并提出了小麦免耕播种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用、播前准备、精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通过开展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作业质量以及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条件下的小麦旋耕精少量播种、小麦免耕播种作业质量对比试验,验证玉米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技术在安徽省的适应性,为推广先进农机化技术提供试验支撑。结果表明,模式二(机械化收获→秸秆粉碎还田→小麦免耕播种)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一、小麦、大麦及复播作物免耕技术规范1.小麦、大麦免耕播种技术墒度适宜,适时播种,一次性完成破茬开沟、播种、施肥、覆土和镇压等作业工序。春小麦及大麦播种时间为3月下旬,播期20天左右;冬小麦播种时间为9月中旬,播期20天左右。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免耕宽幅精播与传统播种模式相比,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道耕作程序,作业效率高,既实现了农田节水,又实现了小麦增产。本文主要介绍了小麦免耕宽幅精播栽培技术特点、小麦免耕宽幅播种机的特点和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小麦免耕播种技术”又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集秸杆粉碎、旋耕免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五道工序。此项技术具有节本增收、蓄水保墒、抗旱节水、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作业环节等优点。2003年全区实施小麦免耕播种1.47万亩,收到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是国家农业部重点推广和大力倡导的保护性耕作新技术。相对于传统的耕整地后播种的种植模式,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是在上茬秸秆粉碎还田后,土地不耕翻,直接使用免耕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的一种新型的小麦种植  相似文献   

7.
成员思维活跃,容易接受并敢于尝试新品种、新技术,成为粮丰合作社发展的前提。收割完玉米的联合收获机在前面刚走,大型免耕播种机就紧随其后,直接将小麦播种在地里。这等于地还没有耕就直接往地里施肥播种子,而且产量还高。这乍听起来似乎不大可能的事,却是山东省莱州市粮丰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的种田体验。对于这种"懒汉种地"的方式,成员们却非常认可,一成员表示,"免耕播种技术就是好!不用耕不用耙,少浇水省种子、省肥料,产量高。”几年的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实践让他实实在在地尝到了甜头,不相信科学不行。  相似文献   

8.
小麦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技术是对玉米秸秆还田后的地块进行少耕播种的机械化技术,通过将小麦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技术与小麦机条播技术和小麦撒播耕作技术模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培肥地力、提高播种质量、蓄水保墒、省工、省时、节本增效等特点,与对照小麦撒播田相比增产1 532.1 kg/hm2,增产率23.41%,增加产值3 064.2元/hm2。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得好:小麦是“七分种、三分管”,充分说明了小麦播种的重要性。小麦播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小麦产量的高低,对小麦产量持续稳定增长至关重要。笔者根据长期指导农业生产的实践经验,总结滑县小麦播种的11项关键性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不同播种方式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0~2011年和2011~2012年开展了稻茬小麦播种方式试验,通过定株和定点调查,对免耕机械条播、机耕机旋播种、机耕人工浅播下的稻茬小麦分蘖成穗和产量形成进行了研究,探明了不同播种方式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分析了稻茬小麦免耕机械条播技术增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稻茬小麦不同播种方式效应研究,明确了稻茬小麦生产关键种植技术。苏南太湖稻区水稻腾茬期与小麦播种适期基本一致,无有效适耕期,且土质粘重、适耕性差,大面积小麦播种方式宜以板茬免耕撒播为主,播种适期为10月底~11月上旬,宜采用半精量播种,每667m2基本苗控制在16万左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探索机械播种条件下,旱地小麦最佳的播种方式。[方法]采用常规条播(对照)、宽幅匀播、苗带播种、免耕沟播4种播种模式。研究播种方式对不同土层深度播前墒情、小麦出苗质量、越冬期小麦生长、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生产成本、种植效益的影响。[结果]常规条播产量最高;免耕沟播省事省工、出苗齐全、产量高、收益最好。[结论]该研究为促进农机、农艺融合,高质量、规范化播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小麦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滑县第一大粮食作物,全县常年种植粮食作物18.67万hm2,小麦常年种植面积12万hm2,是中国小麦生产第一县、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有豫北粮仓之称.10月上中旬是滑县冬小麦播种的适宜时期,翌年6月上旬收获.冬小麦生产播种是基础,肥水管理是关键,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冬小麦生产实现了多年的...  相似文献   

14.
夏玉米免耕覆盖播种机械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玉米免耕覆盖播种机械化技术是一种新型实用的农机化技术,是指在小麦、玉米两茬平地地区小麦收获后不经过耕作直接在麦秸覆盖的地里使用免耕播种机播种,可一次完成灭茬、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它包括前茬作物收获、秸秆和残茬处理,未耕地上的破茬开沟、化肥深施  相似文献   

15.
孙海军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208-208,234
介绍了小麦等行距垄作免耕播种技术的优缺点,并提出技术要点,主要包括:选择良种、适期播种、施足底肥、足墒播种、提高播种质量、灌溉冬水等。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小麦生产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麦种植模式,既有传统的破茬深耕整地播种,也有破茬旋耕播种,还有条带免耕播种等模式。结合田间调查与小麦播种机具使用对比分析,存在小麦播种量偏大,出苗率差异大,缺苗断条率高,出苗不齐或苗弱等现象。以播种质量为核心,分析影响小麦出苗效果的因素,提出应对措施或操作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4.稻田套播技术 适用于腾茬迟于小麦播种适期的水稻茬口,完全免耕,省工节本,先播种、后割稻,争得了小麦播种季节,确保小麦适期早播,养老稻与早种麦两不误。主要缺点是:杂草防治压力大、前期麦苗较弱(偏高、偏细、分蘖率较弱),该播种方式淮北地区应用较多。  相似文献   

18.
张松兰 《农家参谋》2013,(10):12-12
小麦免耕播种是在前茬作物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地表后,未经任何耕作的田间进行的复式作业,一次完成破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与传统耕作播种相比,免耕播种对土壤的辗压破坏次数少,动土量少,表层土壤虚实相间,苗带镇压密实,节本增效,保护环境。近几年,菏泽市不断加大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力度,小麦免耕播种面积已达7.8亿平方米。  相似文献   

19.
<正>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是国家农业部重点推广和大力倡导的保护性耕作新技术。相对于传统的耕整地后播种的种植模式,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是在上茬秸秆粉碎还田后,土地不耕翻,直接使用免耕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的一种新型的小麦种植技术。近几十年,随着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农作物产量的大幅提升,带来的是农田耕作越来越精细,土壤风蚀、水蚀日益加剧,精细的耕作也破坏了土壤中蚯蚓等生物的生存环境。小麦  相似文献   

20.
小麦免耕可采取机械条播和人工撒播两种。先播种后用清沟细土或土杂肥均匀覆盖,以利保墒全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