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图案装饰艺术是构成古代灿烂的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共具有四个艺术特征:一、服饰图案题材丰富多样;二、服饰图案造型具有”写意”性;三、服饰图案纹样具有“标识”性;四、服饰图案构成具有‘寓意”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在追溯了回族服饰文化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总结了回族服饰文化艺术的特征,阐述了回族服饰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并从有利于统一思想、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和归属感等5个方面探析了回族服饰文化艺术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衣服具有双重作用:一是御寒保暖和蔽体遮羞;二是装饰作用。"服饰"并称也就体现了它的双重作用。"服"即衣服本身;"饰"即装饰。从衣服本身就能够透视它的服饰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黑色作物的营养价值被广泛宣传,一些地区甚至将其作为调整种植结构的主要品种,种植黑色作物的热潮也被人们称为农业生产上的“黑旋风”,有关专家提醒各地,黑色作物市场较窄,应慎重发展。 黑色作物包括黑玉米、黑小麦、黑大米、黑大豆、黑芝麻、黑花生等,其走俏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价值高,具有抗氧化、降血脂、延年益寿的特殊功效。但据市场调查:靠种  相似文献   

5.
水族是一个神秘而又传奇的少数民族,拥有神秘的文字、语言、服饰文化、风俗习惯等。从水族的历史渊源看,最具代表性的两大服饰特色是被称为"刺绣艺术的活化石"的马尾绣刺绣艺术和被称为印染工艺界一大瑰宝的豆浆印染技艺。服饰审美风格的蓝、白、青三种淡雅颜色体现了水族人民的勤劳朴实,同时,水族人民对着装风格有着一套完整的体系,在不同场合和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穿着风格。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水族服饰的传承与保护意识越来越淡薄,因此,应采取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打造民族品牌等措施来对水族服饰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2002,(6)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具有抗氧化、降血脂和延年益寿等功效的黑色作物食品倍受青睐,市场需求量迅速增加。不少地区将发展黑米、黑小麦、黑玉米等黑色作物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一些地方甚至不按市场规律、不顾自身条件而盲目种植。有关专家认为,黑色作物生产和市场前景不容乐观。原因如下:一是种子价格高。目前黑色作物种子供不应求,因而价格偏高。如黑稻谷、黑玉米的种价比普通稻谷、普通玉米高出好几倍。二是食用不方便。黑色作物食品食用时比较费时。如黑大米在蒸煮前需浸泡6~12小时,还要长  相似文献   

7.
余干乌黑鸡     
<正>余干乌黑鸡,因原产于江西省余干县而得名,属药肉兼用的地方品种,尤以药用价值而著称。余干乌黑鸡饲养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秦代就有养殖。其主要特征是:全身乌黑,羽毛、皮、肉、骨、内脏均为黑色。经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血型因子测定,此鸡与泰和鸡及其他乌鸡的类  相似文献   

8.
陈晓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961-16963
凉山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中最精彩、最耀眼的组成部分。凉山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鲜明、个性的彝族服饰文化。该文从自然属性的角度出发,探讨凉山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服饰文化的影响。认为凉山彝族的服饰无论从图案、色彩的搭配还是面料的质地选择都融合了大自然的和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演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饰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服饰的发展、演变反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丰富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内涵。本文从头衣、体衣、足衣、佩饰四方面论述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通过对供试材料主要性状的分析,评价了黑糯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结果表明:黑色糯、CBM2、黑糯4号在多数性状中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高,就产量性状而言,黑色糯×CBM2、YBM981634×黑糯4号、黑色糯×CBM1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并在配合力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新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黑色糯×CBM2产量达7 641.0 kg/hm2,比对照增产17.2%;YBM981634×黑糯4号产量达6 690.0 kg/hm2,比对照增产2.6%,其他性状表现也较好,其利用价值和应用潜力大。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加强,中西方传统的婚礼服饰文化在保留本国特色的同时也逐渐在相互借鉴.本文通过对中国的汉族传统婚礼服饰与西方国家婚礼服饰及文化背景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中西方婚礼服饰文化相互借鉴对双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人们常说,"黑土地黑得流油"。这个"黑东西"指的就是腐植酸。黑色不仅稳定、庄重、沉静,而且吸光、储碳、安康。比如,黑色"瞳孔"吸收了无尽光明,黑色腐植酸储存了无尽能量。何况,没有了黑色的腐植酸,土壤就失去生命力。相对于巨大的土壤碳库而言,没了黑色,谁还来储碳控碳。众所周知,腐植酸是土壤的"黑色储碳器"。大观腐植酸碳,占土壤有机碳80%(2.4/3,万亿吨),占地球生物圈碳67.6%(2.4/3.55,万亿吨),  相似文献   

13.
<正>"黑色食品"主要是指含有黑色素和带有黑色字眼的粮、油、果、蔬、菌类食品。现代医学认为:"黑色食品"不但营养丰富,且多有补肾,防衰老,保健益寿,防病治病,乌发美容等独特功效。开一家"黑色食品"店满足消费者对黑色食品的需求,定会挣钱。一、小店特色1.打"黑色"招牌。店内销售的主要是黑色食品。在小店起名和店内装修上可围绕黑色风格作设计。品种:黑芝麻糊、黑八珍、黑八宝、黑  相似文献   

14.
长衫瑶是贵州荔波3个瑶族支系中的一支,由于长期居住在大山阻隔的喀斯特地貌环境,其民族文化仍保持着原始古朴的远古遗风和极具特色的服饰文化.但在田野调研中发现,由于结构原因,存在女子穿的贯首衣让其颈部不舒适和"瑶王印"图案不能很好地呈现等问题.通过对长衫瑶女子服饰的结构进行解析,绘制了结构图和平面款式图;根据服装结构的构成方法,在保留服饰文化内涵、风格造型和裁剪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结构改良,增强服用性能,使传统服饰更美观和舒适,从而有利于民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 黑色农作物营养价值高.具有降血脂、防肿瘤、延年益寿等特殊功效。备受人们青睐。市场需求量日益上升,引起了有关部门和农民朋友的极大关注。不少地方把发展黑稻米、黑小麦、  相似文献   

16.
正莱芜位于山东省中部,鲁中山区的高地,大汶河的源头。崇山峻岭,交通闭塞,土地贫瘠。粮食作物以耐旱的地瓜、花生、谷子、高粱、杂粮为主,小麦、玉米为辅。人们喜欢抗病、耐粗、易牧饲的黑色动物。莱芜黑兔也是在这种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下的一个历史悠久的、遗传性能稳定的地方种质资源。1莱芜黑兔保种与开发利用的历史与现状莱芜黑兔中心产区为莱芜市雪野镇,属于肉食兔的一种,体形中等、被毛黑色、四肢强健、耐粗饲、抗病力强(兔常见  相似文献   

17.
黑糯玉米是近年来消费者青睐的一种保健果蔬玉米。黑糯玉米不仅具有风味独特,黏香纯美的口感以及色泽亮黑、晶莹剔透的外观品质,而且具有突出的营养保健品质。晋黑糯3号是山西省农科院品种资源研究所最新培育的鲜食黑糯玉米新品种。2003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它的显著特点是:F1代种子为浅白色。灌浆开始籽粒顶部就开始着色,到乳熟期采收鲜穗时,籽粒、穗轴均为紫黑色;而其它黑糯玉米穗轴一般为白色,籽粒在乳熟期着色也很浅,到成熟时才变为黑色。  相似文献   

18.
面对难题,合作社成员们看到的不是障碍,而是一个新的机遇。7月盛夏,天气炎热。如果这时来到吉林省公主岭市鑫华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会令人大开眼界:那里不仅有黑土豆、黑地瓜,还有黑花生、黑大豆、黑小米、黑玉米等十几个黑色农产品品种,这些根茎呈黑绿色的黑色农作物,普遍苗全、苗壮、苗匀,长势喜人。不少当地老百姓习惯于把这些黑色农产品称为"黑货"。凭借这些地道的"黑货",他们实现着自己的致富梦想。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媒介对服饰文化传播影响的两面性入手,对我省服饰媒介发展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适应我省服饰传播媒介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谈谈黑花生     
陈新华 《新农业》2006,(4):45-45
在风靡全国的黑色食品热潮中,又增添了新成员——黑色花生。同黑芝麻、黑玉米、黑小麦一样,黑花生种皮是黑色的,不过这种黑色不是纯黑,而是紫黑色或者暗褐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