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14个玉米自交系49个[7(个)×7(个)]杂交组合的收获期含水量、株高、穗长、产量等性状进行了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配合力分析表明,A5和B2两个玉米自交系综合性状优,可以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A5、B5、B4等自交系收获期含水量的一般配合力负效应较大,可以组配收获期含水量低的适宜机收籽粒的杂交组合。遗传参数分析表明,收获期含水量、穗行数、株高、穗位高的遗传力较高,在后代的遗传中基因的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不易受环境条件影响,早代选择可靠性大。  相似文献   

2.
以自选玉米自交系及配制的杂交组合为供试材料,对玉米杂交种宜机收相关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选取JS111等10份玉米自交系作母本(B群),JN44等3份自交系作父本(A群),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组合,并对收获时籽粒含水量等10个机收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JS124的穗长、行粒数、百粒质量等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较好,其次为自交系JS120、JS111、JS113。组合JS124×JN55、JS124×JN88、JS120×JN55的特殊配合力表现较好。株高、穗行数、收获时含水量和百粒质量等性状应在早代进行选择,而穗位高、穗粗、雄穗分枝数和行粒数等性状应在晚代进行选择。据此,可有针对性地选择育种目标,并选育适合机收的亲本自交系和杂交种。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新选育自交系的潜在利用价值,科学合理利用优良玉米自交系,指导玉米育种实践,用18个玉米自交系采用7×11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77个组合,对单株产量等11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参数和相关性进行分析。一般配合力分析结果显示,M3、F1、M4、F2、F4等自交系产量及相关性状表现优良,M4、M10、F3、F6、M11等自交系宜机收性状表现优良;综合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和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表现,M4、F4、M11、M2、M9等自交系表现较好。特殊配合力分析结果显示,组合F2×M4单株产量的正向效应值最大,组合F3×M8收获时籽粒含水量的负向效应值最大;组合F2×M4、F1×M4、F4×M5、F1×M11的单株产量总配合力效应值较高,为优势组合,可进行进一步试验。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收获时籽粒含水量、雄穗分枝数和雄穗长可在早代选择;穗粗、穗位高可以早晚代结合选择;秃尖长、穗长、行粒数、单株产量应在晚代进行选择。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单株产量与穗粗、穗长、穗位高和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行粒数呈显著正相关,与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呈正相关但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玉米自交系利用及品种选育提供重要...  相似文献   

4.
利用5个普通玉米自交系和5个高赖氨酸玉米自交系,按Grifing方法4模式配制双列杂交组合,分析了杂交F1代籽粒性状的遗传表现和配合力效应。从平均值看,普通玉米较高赖氨酸玉米在籽粒密度、百粒重和穗粒重性状上普遍为高,而籽粒含水量较低。普通玉米和高赖氨酸玉米杂交F1代籽粒性状介于中间,但明显偏向普通玉米。以硬质粒普通玉米作亲本可以改良高赖氨酸玉米籽粒的缺陷。配合力分析表明,同一亲本在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有很大差异,同一籽粒性状在不同亲本间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也有很大差异。籽粒密度和籽粒含水量在遗传上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影响;穗粒重和百粒重同时受加性和非加性效应作用。  相似文献   

5.
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以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10份熟期相近而收获期含水量差异较大的优良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杂交组合,对田间自然脱水速率、苞叶长等农艺性状与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进行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表明,田间自然脱水速率与收获期籽粒含水量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R=-0.4508),苞叶长、粒宽等性状与收获期籽粒含水量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苞叶长、粒宽等性状对收获期含水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穗长、田间自然脱水速率对收获期含水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负值。为选育低收获期含水量的玉米品种,应着重选育田间自然脱水速率快、苞叶长较果穗长略短、穗位稍低、轴细、籽粒偏窄及百粒重稍低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6.
玉米抗倒伏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按Griffing设计2对10个抗倒特性不同的自交系组配的杂交组合进行试验,研究9个与倒伏有关的茎秆性状。结果表明,茎秆抗倒性可用3个主成分作为综合选择指标,利用第一主成分进行选择可改良茎秆穿刺强度和横折强度,但应考虑第三主成分的负效应;株高等可用第二主成分加以选择;利用这3个指标进行选择可能对增加茎粗效果不明显。遗传分析指出,株高和茎秆横折强度的基因加性效应更重要。茎粗主要受基因非加性效应控制。气生根数和茎秆穿刺强度的两种基因效应的作用相当,且非加性效应略高。利用不同自交系的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对有利用价值的自交系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7.
影响玉米籽粒含水量的相关性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的20个杂交组合及其亲本为试材,分别从植株性状和穗部性状与籽粒含水量的相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收获时叶含水量、开花期功能叶数量、穗粗是与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密切相关的性状。育种中可以通过遗传改良增加开花期功能叶数量,降低收获时叶片含水量,减少穗粗来达到降低籽粒含水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选育具有高配合力的优良自交系是育种工作的基础,为更好的了解北方早熟春玉米区玉米(ZeamaysL.)自交系的配合力表现和性状遗传规律,为杂交种组配和种质改良提供亲本和育种策略,选用在生产及种质改良中常用的12个玉米自交系,按双列杂交模式设计组配杂交组合,以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试验,对主要穗部性状进行鉴定,按照改良griffingⅣ双列杂交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试验表明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在亲本间存在显著差异。穗粗、容重、籽粒行数等性状遗传力较高,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而产量、穗重主要受非加性基因控制,易受环境因素影响。K12、丹340和黑选169对提高产量的效应明显,P138在提高后代容重方面优势显著,含有地方种质的早熟材料龙抗118、大粒黄可以显著提高后代穗部长度。  相似文献   

9.
玉米优良自交系L102的配合力及应用潜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G 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将L 102与国内骨干系组配成28个杂交组合,对株高、穗位高、穗长、结实长、穗粗、籽粒产量、出籽率、百粒重等8个主要性状配合力分析表明,L 102自交系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较高,具有长穗、出籽率高、植株矮的特点,与大穗、大粒自交系组配可选育出强优组合。自交系L 102与我国常用的4大类种质和P群间,均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效应,而L 102×旅系、L 102×黄改系为最优的杂交模式。  相似文献   

10.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应用Gliffing方法(Ⅳ)研究了不同类型的6个玉米自交系双列杂交后代的配合力表现.结果表明,穗长、穗粗、茎粗、穗行数、百粒重、行粒数、穗重、出籽率、干鲜重比、油分、胚重比值、胚体积比值等12个性状均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稳位高、单穗产量、蛋白质等3个性状的基因加性效应与非加性效应几乎同等重要.高油五米自交系的籽粒油分、蛋白质、胚重比值、胚体积比值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均明显高于非高油玉米自交系,而百粒重的一般配合力低于非高油玉米自交系.单穗产量特殊配合力高低与一般配合力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几个玉米改良自交系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不同来源的9个玉米自交系,按NCII设计进行试验,研究7个与产量性状有关农艺性状的GCA、SCA和遗传参数。结果表明:①在株高、穗长、穗位、穗粗、行数等性状中,亲本的基因加性效应对F_1性状形成起主导作用,而百粒重和产量等性状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基因非加性效应;②亲本的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在各性状上均是相互独立的;在选育高产杂交组合时要同时对GCA和SCA进行选择。本试验筛选出GCA高的自交系S9906,SCA较高的组合是S9906×Mo17。  相似文献   

12.
8个掖478玉米近缘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丹340、郑22、868作父本,8个掖478自交系近缘系作母本,采用NCⅡ设计组配24个杂交组合,对24个F1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24个组合9个性状的F检验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3个父本自交系9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存在极显著差异。8个掖478母本自交系各性状一般配合力方差除株高、穗位极显著外,其余7个性状均未达显著水平。株高、穗位、单株产量、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轴粗表现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影响,穗长、茎粗受加性、非加性基因效应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应用Griffing方法研究不同类型的6个玉米自交系双列杂交后代的配合力表现,结果表明,穗长,穗粗,茎粗,穗行数,百粒重,行粒数,穗重,出籽率,干鲜重比,油分,胚重比值,胚体积比值等12个性状均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穗位高,单穗产量,蛋白质等3个性状的基因加性效应与非加性效应几乎同等重要,高油玉米自交系的籽粒油分,蛋白质,胚重比值,胚体积比值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均明显高于非高油玉米自交系,而百粒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玉米抗倒伏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了解玉米亲本的抗倒伏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率,本研究以5个抗倒伏性能差异的玉米自交系、12个常用及自选自交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模式配置的60个组合为供试材料,对第3茎节穿刺强度、第5茎节穿刺强度、株高、穗位高、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等7个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RP125、A185、48-2和KDF的抗倒伏相关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最优,可用于配置抗倒伏玉米杂交品种的优良自交系或用于遗传改良;60个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存在一定的差异,表明这些性状也受非加性效应的影响,组合A183×48-2、A185×K169和A189×KDF表现最优;所有抗倒伏相关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均小于50%,这些性状宜于在晚代选择。  相似文献   

15.
基于配合力和遗传距离的甜高粱杂种优势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杂种优势、一般配合力及特殊配合力分析,同时,分析配合力、表型遗传距离以及分子遗传距离用于杂种优势预测的可行性,为甜高粱的种质创新和杂交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以8个甜高粱不育系为母本及8个甜高粱恢复系为父本配制64个杂交组合。对亲本及杂交后代进行2年的性状调查,包括:出苗至开花日数、生育期、株高、穗长、茎粗、分蘖、单穗粒重、千粒重、籽粒产量、单株重、生物产量和含糖量。分析不同性状的杂种优势、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表型遗传距离、分子遗传距离以及配合力、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结果】各性状的中亲优势由强到弱分别为单株重、籽粒产量、单穗粒重、生物产量、株高、穗长、千粒重、茎粗、生育期、至开花日数、分蘖和含糖量,其中,生育期、至开花日数、分蘖和含糖量等性状为负优势。不同性状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由强到弱的顺序基本相同。配合力分析表明,每个性状中,不同亲本的一般配合力相差较大,且不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也有很大差异。大多数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其亲本的一般配合力也较高。杂种优势与配合力和遗传距离的相关性为单株重、籽粒产量、单穗粒重、生物产量、穗长、千粒重、分蘖以及含糖量等性状的杂种优势与其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为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的杂种优势与特殊配合力为极显著正相关,至开花日数与特殊配合力为显著正相关。亲本间的表型遗传距离为2.86—6.82,分子遗传距离为0.50—0.96。单株重、籽粒产量、单穗粒重、生物产量、株高、穗长、茎粗及含糖量等性状的杂种优势与分子遗传距离的相关性大于表型遗传距离,其中,生物产量、单株重、穗长和茎粗的杂种优势与分子遗传距离为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所有性状中,与产量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较高,而含糖量和分蘖的杂种优势较低。在杂种优势预测上,利用亲本的配合力可有效预测杂种优势,预测效果优于遗传距离。与表型遗传距离相比,分子遗传距离对杂种优势的预测更有效。  相似文献   

16.
玉米Tuxpeno种质与我国骨干系间杂种优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合理利用Tuxpeno种质拓宽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的途径,对5个Tuxpeno种质改良系与我国5个骨干玉米自交系进行NCⅡ遗传设计,分析25个组合F1组合之间的杂种优势关系.结果表明:①各杂交组合11个农艺性状中,除出籽率外,其他性状组合间和配合力间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Tuxpeno种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各性状受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为主;②5个Tuxpeno种质改良系性状中,大19和81565穗部性状的GCA表现优良,同时存在较大产量利用潜力.在25个组合中,有3个组合产量的对照优势为正值.各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表明:加性方差所占基因型方差的比例大小顺序为抽丝散粉期>穗行数>穗粗>秃尖长>穗长>株高>穗位高>百粒重>小区产量.各个性状的加性方差均大干显性方差.研究结果为有效利用Tuxpeno种质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杂种优势、一般配合力及特殊配合力分析,同时,分析配合力、表型遗传距离以及分子遗传距离用于杂种优势预测的可行性,为甜高粱的种质创新和杂交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以8个甜高粱不育系为母本及8个甜高粱恢复系为父本配制64个杂交组合。对亲本及杂交后代进行2年的性状调查,包括:出苗至开花日数、生育期、株高、穗长、茎粗、分蘖、单穗粒重、千粒重、籽粒产量、单株重、生物产量和含糖量。分析不同性状的杂种优势、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表型遗传距离、分子遗传距离以及配合力、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结果】各性状的中亲优势由强到弱分别为单株重、籽粒产量、单穗粒重、生物产量、株高、穗长、千粒重、茎粗、生育期、至开花日数、分蘖和含糖量,其中,生育期、至开花日数、分蘖和含糖量等性状为负优势。不同性状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由强到弱的顺序基本相同。配合力分析表明,每个性状中,不同亲本的一般配合力相差较大,且不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也有很大差异。大多数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其亲本的一般配合力也较高。杂种优势与配合力和遗传距离的相关性为单株重、籽粒产量、单穗粒重、生物产量、穗长、千粒重、分蘖以及含糖量等性状的杂种优势与其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为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的杂种优势与特殊配合力为极显著正相关,至开花日数与特殊配合力为显著正相关。亲本间的表型遗传距离为2.86—6.82,分子遗传距离为0.50—0.96。单株重、籽粒产量、单穗粒重、生物产量、株高、穗长、茎粗及含糖量等性状的杂种优势与分子遗传距离的相关性大于表型遗传距离,其中,生物产量、单株重、穗长和茎粗的杂种优势与分子遗传距离为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所有性状中,与产量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较高,而含糖量和分蘖的杂种优势较低。在杂种优势预测上,利用亲本的配合力可有效预测杂种优势,预测效果优于遗传距离。与表型遗传距离相比,分子遗传距离对杂种优势的预测更有效。  相似文献   

18.
选用5个性状不同的玉米自交系,用Griffing方法(4)完全双列杂交,对玉米16个主要饲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遗传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GCA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除单株叶片干重、秃顶长、穗行、穗粗外,其余各性状的SCA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单株叶片干重、秃顶长、穗行、穗粗主要受加性基因决定,其余性状同时存在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在程度上存在差异.在鲜重产量、干物质产量和籽粒产量等多数性状上一般配合力表现较高的自交系有P2、P4、P5,特殊配合力在多数性状上表现较高的组合有P15、P23、P14、P35、P34.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开展39个夏玉米杂交种籽粒脱水与农艺性状的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与穗下绿叶、穗轴周长、雄穗分枝和生育期呈正相关,与吐丝—收获、成熟—收获呈负相关;中后期脱水速率与株高、穗位高、伸长节数、苞叶长和百粒重呈负相关。穗下绿叶、吐丝—收获对收获时籽粒含水量的直接效应极显著,雄穗分枝对收获时籽粒含水量的直接效应占51.7%;株高、穗位高、苞叶长对中后期脱水速率的直接效应分别占45.1%、66.2%、70.4%。  相似文献   

20.
利用5个普通玉米自交系和5个高赖氨酸玉米自交系,按Griffing方法4模式配制双列杂交组合,分析了杂交F1代籽粒性状的遗传表现和配合力效应,从平均值看,普通玉米较高赖氨酸玉米在籽粒密度、百粒重和穗粒重性状上普遍为高,而籽粒含水量较低。普通玉米和高赖氨酸玉米杂交F1代籽粒性状介于中间,但明显偏向普通玉米,以硬质粒普通玉米作亲本可以改良高赖氨酸玉米籽粒的缺陷。配合力分析表明,同一亲本在不同性状间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