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掌握小型西瓜生长发育规律,采用分期抽样和定量检测方法,对黄小玉、红小玉生长过程中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养分的吸收分配和果实品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夏季播种小型西瓜的全生育期为89~93 d;干物质累积速度以第一雌花出现、果实膨大初期和果实膨大后期为最快,干物质量分别占植株最后干物质量的36.06%~40.05%和92.55%~97.34%;小型西瓜吸收的养分中氮>钾>磷,吸收氮和磷最多的是第一雌花出现到果实膨大初期,吸收钾最多的是第一雌花出现到果实膨大后期,氮在叶、磷在叶和果、钾在茎和果分配最多;坐果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一直处于积累状态,到成熟时,红小玉和黄小玉分别达到11.3%和12.67%,果实中硝酸盐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亚硝酸盐含量无较大变化,维持在无公害限量标准以内。  相似文献   

2.
小型西瓜不同生长发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及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2个小型西瓜品种红小玉和黄小玉,研究了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的吸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营养体生长阶段,小型西瓜植株的干物质主要在叶中积累。抽蔓期、第一雌花期和500 g果实膨大期是植株干物质积累较大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应增施肥料来满足植株快速增长的需要。西瓜苗期对氮、磷、钾的吸收很少,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增多,氮的吸收高峰期出现在第一雌花期和500 g果实膨大期。坐果后对磷的吸收增多,开花结果后对钾的吸收较多。西瓜植株对氮、磷、钾的分配在结果前主要用于叶的发育,其次是茎的生长,坐果后,逐渐转向果实的发育。  相似文献   

3.
吕霞  祁乐  祁亚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171-6172
[目的]对比分析嫁接西瓜(Citrullu slanatus)和自根西瓜不同生育期各个器官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特性,揭示嫁接对西瓜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的影响。[方法]嫁接用的砧木为杭州长瓠、接穗为设施精品小西瓜小兰。在自根与嫁接西瓜的生长过程中,于幼苗期、营养生长旺期、开花坐果期、结瓜盛期、结瓜末期和拉蔓期各个生育阶段分别取3株,将其根、茎、叶、果实分开,测鲜重及干重。[结果]嫁接西瓜植株根、茎、叶和果实中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自根西瓜;自根西瓜和嫁接西瓜干物质积累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结论]该研究可为嫁接西瓜的大面积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相同的水、肥供应条件下,研究了4个品种烤烟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积累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4个品种烤烟的不同器官及整株干物质及氮、磷、钾积累量随生育期延长而持续增加,变化规律均呈"S"型曲线。NC 71叶片和整株对干物质及氮素的积累表现出前期积累速率慢、后期快的变化趋势,最终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最大。中烟100烟株和不同器官对钾素的积累速率均最大,钾素积累最多。中烟205烟株和不同器官对干物质、氮、磷、钾的积累速率和积累量均最小。不同烤烟品种对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速率大小均表现为干物质氮钾磷,积累速率在不同器官间表现为叶茎根。烟株对氮、磷、钾最大积累速率出现的时间,氮稍早于钾,磷最晚;氮又早于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干物质和氮、磷、钾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及最大积累速率在不同品种、同一品种的不同器官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不同氮、钾肥施用量对甜瓜养分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研究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不同氮、钾肥施用量对大棚甜瓜养分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为连栋棚加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条件下合理施用氮、钾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连栋棚加地膜覆盖栽培,试验设重氮重钾(N2K2)、重氮轻钾(N2K1)、轻氮重钾(N1K2)、轻氮轻钾(N1K1)、中氮中钾(NK)5个处理。以早熟厚皮甜瓜品种‘RX8’(TC620-8-56×TA11-1)为试验材料,在孕穗期、坐果期及成熟期测定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及氮、磷、钾养分累积吸收量,并结合成熟期产量,分析不同氮、钾肥施用量对甜瓜养分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氮、钾肥施用量对甜瓜干物质积累量及氮、磷、钾养分累积吸收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均表现为随生育期的推进而呈上升趋势,不同氮、钾肥施用量只改变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及氮、磷、钾累积吸收量,并不改变其累积趋势。从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特性看,伸蔓期,甜瓜以营养生长为主,NK处理根、茎、叶干物质积累量一直呈较高水平,且茎、叶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平均分别增加17.8%、16.0%。随着果实发育,干物质积累逐渐转向果实,不同氮钾处理下果实干物质积累分配系数增加,至成熟期果实干物质积累分配系数高达0.62-0.66,NK处理果实干物质积累量及分配系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平均分别增加31.9%、4.27%。从养分积累及分配特性看,甜瓜对钾需求量最大,氮次之,磷最少,成熟期甜瓜氮、磷、钾累积吸收量分别高达4 160.4、1 394.8、7 874.2 mg/株。NK处理氮、磷、钾累积吸收量在伸蔓期、坐果期、成熟期一直呈较高水平,与其他处理相比,NK处理氮、磷、钾累积吸收量均显著增加(P<0.05)。NK处理坐果期、成熟期果实氮、磷、钾分配系数也一直呈较高水平,且成熟期果实氮、钾分配系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分别平均增加9.10%、9.81%。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看,同一供氮水平下,高钾、低钾处理间甜瓜纵径、横径、果形指数、单瓜重及产量差异均未达5%显著水平;同一供钾水平下,高氮处理甜瓜纵径、横径、单瓜重及产量均高于低氮处理,平均分别增加4.81%、6.04%、19.8%及20.5%,且除纵径外,上述指标差异均达5%显著水平;从整体看,NK处理甜瓜纵径、横径、单瓜重、产量均最高,且单瓜重和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平均分别增加21.6%和22.1%。【结论】土壤中等肥力水平及连栋棚加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条件下,氮、钾施肥量分别以200 kg·hm-2、300 kg·hm-2较为适宜,有利于甜瓜最大限度的提高养分的吸收利用能力,促进养分吸收及营养物质向果实的分配转移,从而得到高产。  相似文献   

6.
不同立地条件下哈密大枣果园营养特征及果实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土壤类型(沙土、沙壤土和粘土)下,不同树龄(初果期和盛果期)哈密大枣在花芽分化期、开花盛期和果实膨大期的土壤和叶片,主要营养成分及其果实品质之间的差异性.[方法]以哈密大枣作为试材,主要测定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叶片的氮、磷、钾含量,以及果实VC、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结果]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树龄下哈密大枣果园在各物候期内0~20 cm 土层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均明显高于20~80 cm土层;初果期三种土壤类型的哈密大枣果园在0~20 cm土层中开花盛期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比花芽分化期和果实膨大期较高.不同树龄不同土壤类型哈密大枣果园在不同物候期间相比,除了初果期粘土枣园开花盛期的叶片氮和钾含量均高于花芽分化期和果实膨大期以外,叶片氮和钾含量在果实膨大期均最高,而叶片磷含量在花芽分化期均最高.初果期哈密大枣果实品质在土壤类型之间比较而言,沙壤土枣园的果实VC、可滴定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粘土枣园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盛果期而言,沙土枣园的果实VC和可滴定酸含量最高,沙壤土的可溶性糖和固形物含量最高.[结论]在哈密大枣生产中,根据土壤营养情况花芽分化期要适当加大磷肥的施用比例,而果实膨大期要增加氮肥和钾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玉露香梨生长期内干物质及氮磷钾元素变化规律以优化玉露香梨施肥方案,测定6年生玉露香梨树萌芽期至成熟期内不同器官干物质及氮磷钾元素的积累量。结果表明,生长期内玉露香梨干物质、氮、磷和钾的净积累量分别为4 083、34.24、3.09、10.06 g/株,其中,萌芽期至坐果期内玉露香梨干物质、氮、磷和钾的积累量均呈现降低趋势,较萌芽期分别减少1 381、2.69、11.07、2.40 g/株;而在坐果期至成熟期大幅升高,较坐果期分别增加5 465、36.93、14.16、12.45 g/株,表明该阶段是干物质和养分积累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8.
宁夏向日葵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特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宁夏不同地区进行了向日葵肥料田间试验,测试了其不同生育期和不同器官NPK养分含量及其干物质累积量,分析了宁夏食用葵和油用葵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特点.结果表明:在供试土壤条件下,施肥可明显提高向日葵干物质累积量、体内氮、磷、钾含量及其累积量.不论施肥与否,食用葵和油用葵干物质累积量随生育期均呈"S型"曲线增长,其干物质累积高峰期均在现蕾期至开花期.植株体内氮、磷、钾含量在不同生育期变化较大,但总体趋势是生育前期高于后期,随生育期延长其含量呈下降趋势.食用葵和油用葵各器官吸收氮、磷、钾的量有一定差别,食用葵整个生育期各器官中总吸氮量依次为:叶>茎>籽>盘;磷为:籽>叶>茎>盘;钾为:茎>叶>盘>籽;油用葵各器官中总吸氮量依次为:叶>籽>茎>盘;各器官中总吸磷、钾量的大小与食用葵一致.食用葵吸氮高峰期为现蕾期至开花期,吸磷、钾的高峰期在开花期;油用葵吸氮、钾高峰期在现蕾期、吸磷高峰期在开花至成熟期.在供试条件下,食用葵每形成100 kg籽粒约需吸收氮(N)3.8~4.9 kg,磷(P2O5)1.5~2.1 kg,钾(K2O)8.9~10.3 kg;油用葵约需吸收氮(N)3.5~4.6 kg,磷(P2O5)1.6~2.1 kg,钾(K2O)6.9~9.2 kg.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日光温室冬春、秋冬2个栽培茬口不同温光环境下,番茄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及其在各器官中的分配。结果表明,2个栽培茬口的干物质及全N、P2O5、K2O的总体分配趋势一致,均表现为果实膨大期前,以向茎叶分配为主,进入果实膨大期之后以向果实中分配为主。但温光环境影响了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累积量及其在番茄各器官的分配比例。秋冬茬番茄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累积吸收量分别为冬春茬番茄的84%、78%、65%和78%。秋冬茬番茄干物质及全N、K2O 、P2O5在采收初期和采收中期向果实中分配的比例高于冬春茬,而向茎叶中的分配比例降低。  相似文献   

10.
密植枣园土壤养分消长特性对枣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密植红枣园各个生育期土壤中氮、磷、钾的消长特性,探究不同生育期红枣需肥规律.[方法]测试土壤养分,果实品质及产量,探究出枣园养分的消长特性及与枣果品质、产量的关系.[结果]红枣生育期对氮肥的消耗主要集中在开花期和脆熟期最高;对磷肥的消耗主要在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增施一定量的氮、磷肥不仅可以促进树体开花及后期的坐果率,对提高果实品质有显著的作用.而钾肥的消耗在开花后主要影响到果实品质的形成.[结论]掌握红枣生育期中土壤养分的变化动态,结合红枣的需肥规律和生长发育状况进行科学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11.
以甜瓜西州密25号为试验材料,分别于不同生育期测定甜瓜的根、茎、叶、果等器官的氮、磷、钾含量,研究甜瓜主要矿质营养的吸收规律。结果表明,单株甜瓜全生育期吸收的养分以钾素为最多,达7.34 g;氮素次之,为2.31 g;磷素最少,仅0.90 g。每生产1 000 kg甜瓜需吸收N 1.36 kg、P 0.53 kg、K 4.32 kg,且N∶P∶K=1.00∶0.39∶3.17。不同生育期甜瓜吸收的氮、磷、钾以苗期最少,膨果期最大,而氮、磷、钾分配比例均以果实最高。坐果前氮、磷、钾养分主要集中在叶片,坐果后至成熟期养分迅速往果实中转移。  相似文献   

12.
一忌单一施用大量氮肥西瓜施肥最讲究氮、磷、钾配合,如果单一施用大量氮肥,植株极易徒长,不利于开花坐瓜及果实发育。根据研究,西瓜坐瓜前以氮素营养为主,坐瓜后对钾的吸收量剧增;瓜的退毛阶段,氮、钾量基本相等,瓜的膨大阶段吸收量达到高峰,瓜的成熟阶段氮、钾吸收量明显减少,磷的吸收量相  相似文献   

13.
<正>一忌单—施用大量氮肥西瓜施肥最讲究氮、磷、钾配合,如果单一施用大量氮肥,植株极易徒长,不利于开花坐瓜及果实发育。根据研究,西瓜坐瓜前以氮素营养为主,坐瓜后对钾的吸收量剧增;瓜的退毛阶段,氮、钾量基本相等,瓜的膨大阶段吸收量达到高峰,瓜的成熟阶段氮、钾吸收量明显减少,磷的吸收量相对增加;氮、磷、钾三要素的比例,幼苗期应为3.8:1:2.8,伸蔓期为3.6:1:1.7,瓜生长盛期为3.5:1:4.6。  相似文献   

14.
甜荞干物质积累及其与氮、磷、钾吸收分配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荞品种"丰甜1号"为试验材料,对其整个生育期各器官中的干物质量和氮磷钾积累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丰甜1号"各器官中的干物质量与氮磷钾积累量均在灌浆期达最大,花和种子的干物质量占总干物质量的54.46%。全株的氮、磷和钾含量均在灌浆期达最高。各器官的干物质量与氮磷钾积累量间均有显著的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茎干重与根中氮积累量和茎中磷积累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为1.000(P0.01);花、种子干重与根中磷积累量,花、种子种磷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为1.000(P0.01)。  相似文献   

15.
杂交油菜宁杂1号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吸收规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双低杂交油菜宁杂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干物质积累和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结果表明,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除角果始终表现为增加外,其他器官均表现为先增后降,干物质积累强度各器官表现不一致,茎秆在蕾薹期达高峰,角果在结角期达高峰,其他器官积累强度变化相对较小,宁杂1号对氮吸收高峰在花期,并主要积累于叶片;对磷的吸收高峰出现在花期,结角期,并主要积累于茎秆中;对钾的吸收前期较少,开花后迅速增加,并持续到角果发育期。  相似文献   

16.
李玉 《农家致富》2013,(10):33-33
-忌单-施用大量氮肥 西瓜施肥最讲究氮、磷、钾配合,如果单一施用大量氮肥.植株极易徒长.不利于开花坐瓜及果实发育。根据研究.西瓜坐瓜前以氮素营养为主.坐瓜后对钾的吸收量剧增:瓜的退毛阶段,氮、钾量基本相等,瓜的膨大阶段吸收量达到高峰.瓜的成熟阶段氮、钾吸收量明显减少,磷的吸收量相对增加:氮、磷、钾三要素的比例.幼苗期应为3.8:1:2.8.伸蔓期为3.6:1:1.7.瓜生长盛期为3.5:1:4.6。  相似文献   

17.
<正> 一、西瓜的需肥规律 西瓜生长季短,枝蔓繁茂,果实大,生长迅速,因此,需肥量也较大。根据一般的概念,西瓜已成喜钾作物的代表。将西瓜的各组成部分分析后,可看出西瓜果皮中钾的含量最多,氮和磷则以种子中为多,在整个果实中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西瓜的不同生育期对氮、磷、钾三要素的要求也是不相同的。按每株每日吸收的三要素的量计算。发芽期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6.7:1:2.7,苗期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水分处理对成龄枣树各生育期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耗水量及作物系数的影响,为滴灌枣树灌溉制度和灌溉预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水量平衡法和彭曼-蒙特斯公式计算枣树各生育期耗水量和参考作物蒸腾量,探明滴灌成龄枣树的耗水规律及确定作物系数.[结果]参考作物ET0呈两头低中间高的抛物线趋势;灌水定额105 m3/hm2处理的灌水量相对较小或者灌水周期过长,入渗深度达到50 cm,枣树的耗水量大于灌水量;灌水定额165 m3/hm2处理水量和灌水周期相对合理,入渗深度达到70 cm;灌水定额225m3/hm2处理的灌水量相对较大或者周期过短,入渗深度达到80 cm.枣树全生育期耗水量在5 796~6 682m3/hm2,各生育期耗水量对比: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萌芽展叶期.开花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耗水模数在71; ~77;;萌芽展叶期作物系数0.74~0.86;开花坐果期作物系数1.24~1.36;果实膨大期作物系数1.22~ 1.45;果实成熟期作物系数0.63~0.92.[结论]参考作物ET0呈两头低中间高的抛物线趋势;灌水定额165 m3/hm2处理灌水量和灌水周期相对合理;开花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耗水模数在71;~77;,属于需水关键期.作物系数是个范围值,萌芽展叶期作物系数0.86;开花坐果期作物系数1.36;果实膨大期作物系数1.22;果实成熟期作物系数0.83.  相似文献   

19.
西瓜钾素吸收特征及钾肥施用优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钾肥管理是西瓜生产的关键因素,对提高经济效益和维持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研究西瓜的钾素吸收特征及钾肥优化施用的机制。[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钾肥不同施用水平下西瓜各生育期的干物质量、钾素吸收量、钾素吸收速率以及西瓜的产量与品质。[结果]西瓜对钾素的吸收量与西瓜干物质量、产量和品质存在正相关关系。西瓜在不同生育期对钾肥水平的反应不同,幼苗期对钾肥最敏感,基肥施用量为90 kg·hm~(-2)K_2O时,西瓜根、茎、叶中的钾含量最高,施用量高于180 kg·hm~(-2)K_2O时,西瓜叶中的钾含量低于对照;在膨果期,钾肥追肥量为180 kg·hm~(-2)时西瓜钾素吸收速率最大,该时期的钾素吸收量占全生育期吸收量的67.9%;在成熟期,450 kg·hm~(-2)K_2O水平下西瓜叶片中钾含量最高,600 kg·hm~(-2)K_2O水平下果实皮和瓤中的钾含量最高。钾肥施用量为300 kg·hm~(-2)时,西瓜干物质积累量最大,钾素总吸收量最高,此时西瓜产量最高,且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结论]西瓜钾肥施用的最佳方案为基肥施用90 kg·hm~(-2),坐果期追肥180 kg·hm~(-2),基肥和追肥的比例为1∶2。  相似文献   

20.
直播冬油菜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目的】了解高产直播冬油菜的养分吸收和利用规律。【方法】高产栽培条件下,在冬油菜整个生育期内定期取样,测定油菜各部位干物质量和养分含量,计算各生育时期氮、磷、钾养分积累量,明确甘蓝型冬油菜在4 500 kg•hm-2产量条件下的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规律。【结果】直播冬油菜总干物质积累呈“S”形曲线,表现为薹花期>苗期>角果成熟期。根、茎、绿叶、落叶的干物质量分别在播种后185、200、130、230 d达最大值,干物质量分别为2 286、5 450、2 306、2 162 kg•hm-2。各器官氮含量(籽粒除外)随生育时期的推进逐渐降低,苗期变化平缓,蕾薹期后降幅较大。茎、绿叶中磷含量苗期略有上升,蕾薹期后迅速降低。根、落叶、角壳中磷含量则持续下降。根、茎中钾含量在苗期波动较大,蕾薹期后迅速降低。叶片中钾含量在苗期略有降低,其后一直稳定。落叶中钾含量一直波动变化,无明显规律。氮、钾的积累规律相似,出苗后持续增加,花期达最大值,而后略有下降,两者积累量均表现为苗期>蕾薹期>花期。整个生育期磷积累量持续上升,表现为角果期>苗期>薹花期。高产栽培条件下直播油菜N、P、K最大养分需求量分别为217.6、39.9、219.8 kg•hm-2,需求比例为1.00﹕0.18﹕1.01。【结论】除落叶和生殖器官外,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养分含量、养分积累量均呈现苗期升高花期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根、茎、叶中的部分养分在花期后会转移到籽粒中,保证直播冬油菜花期前充足的养分供给是高产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