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以土壤盐渍化为代表的非生物胁迫已成为小麦稳产高产的重要限制因素,进一步提高盐渍化土壤小麦产量,对提高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借鉴以前小麦抗盐性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通过盐胁迫下的小麦发芽率和苗期植株变化来确定耐盐能力的简化耐盐性鉴定技术.[方法]依据300 mM盐浓度下的发芽率;和水培苗期,在200和400 mM 2个盐浓度梯度水平下的株高、根长、根数变化评价小麦品种的耐盐能力.[结果]通过该方法从21个冬小麦品种中筛选出了1级耐盐品种3个;2级耐盐品种3个;3级耐盐品种5个.[结论]减少了小麦耐盐种质田间盐池鉴定的工作量,丰富了小麦耐盐种质资源,为小麦耐盐育种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目的]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以土壤盐渍化为代表的非生物胁迫已成为小麦稳产高产的重要限制因素,进一步提高盐渍化土壤小麦产量,对提高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借鉴以前小麦抗盐性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通过盐胁迫下的小麦发芽率和苗期植株变化来确定耐盐能力的简化耐盐性鉴定技术。[方法]依据300 m M盐浓度下的发芽率;和水培苗期,在200和400 m M 2个盐浓度梯度水平下的株高、根长、根数变化评价小麦品种的耐盐能力。[结果]通过该方法从21个冬小麦品种中筛选出了1级耐盐品种3个;2级耐盐品种3个;3级耐盐品种5个。[结论]减少了小麦耐盐种质田间盐池鉴定的工作量,丰富了小麦耐盐种质资源,为小麦耐盐育种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土壤次生盐渍化是引起作物减产的重要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因此,建立耐盐高效评价和筛选技术体系对耐盐番茄砧木选育和栽培技术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青恋1号’番茄为供试接穗品种,自嫁接(G0)或嫁接在25个番茄砧木(G1~G25)品种上。在对照和盐胁迫条件下,测定砧木品种在发芽期、幼苗期和大田生长期时的主要农艺性状并利用数学模型进行多重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盐胁迫下嫁接番茄产量与发芽期和幼苗期相关指标呈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可将砧木划分为耐盐性极强、较强、良好、中等和较差五个等级,并得出综合排名。通过回归分析,获得耐盐性综合评价指标和产量相关的回归方程。综上,本研究筛选出‘青抗1号’‘韩国砧木1号’和‘金棚砧木一号’为三个耐盐品种,并在此基础上,对砧木耐盐性进行了分级,确定了苗期核心耐盐指标,建立了嫁接番茄的耐盐性筛选及综合评价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
沿海滩涂绿化树种选择和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择适宜在江苏省沿海滩涂地区种植的绿化树种,在江苏省如东县东凌垦区沿海滩涂引进种植12个绿化树种,将盐害程度定性分成3个等级,并对不同盐害程度下的土壤含盐量进行分析,对各树种进行耐盐性评价。结果表明,弗吉尼亚栎耐盐能力最强,可以在含盐量1.07%以下的土壤种植;石榴、海桐、海滨木槿次之,可在含盐量0.57%以下的土壤种植;白榆、木槿、小叶女贞可以在含盐量0.49%以下的土壤种植;朴树、雪柳、紫荆、银杏、蜀桧耐盐能力最弱,仅适合在含盐量0.33%以下的土壤种植。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适合在盐渍化土壤上种植的优质,高产,耐盐油菜品种(系).[方法]2013-2014年在江苏沿海滩涂上进行油菜品种比较试验,研究了6个油菜品种(系)在中度盐渍化土壤环境下的越冬性状、生物学形状与离子含量等.[结果]苏新油系列品种(系)在盐渍化土壤上长势强,分枝多,产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参试品种:苏新油141和苏新油703根、茎和叶中K+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试验品种,苏新油141根、茎和叶中的Na+和Cl-含量均高于其他试验品种(系).[结论]苏新油系列品种(系)耐盐性强,适合在盐渍化土壤上生长,尤其是苏新油141.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适合在盐渍化土壤上种植的优质,高产,耐盐油菜品种(系)。[方法]2013-2014年在江苏沿海滩涂上进行油菜品种比较试验,研究了6个油菜品种(系)在中度盐渍化土壤环境下的越冬性状、生物学形状与离子含量等。[结果]苏新油系列品种(系)在盐渍化土壤上长势强,分枝多,产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参试品种;苏新油141和苏新油703根、茎和叶中K~+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试验品种,苏新油141根、茎和叶中的Na~+和Cl~-含量均高于其他试验品种(系)。[结论]苏新油系列品种(系)耐盐性强,适合在盐渍化土壤上生长,尤其是苏新油141。  相似文献   

7.
【目的】土壤盐碱化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重要限制因素,培育耐盐品种是保障盐碱地小麦生产的有效途径之一,创制、评价和筛选耐盐种质是培育耐盐小麦品种的重要保障。【方法】沧麦6005是现代育成品种,具有优异的农艺和产量性状,同时耐盐碱性突出。利用化学诱变剂叠氮化钠对沧麦6005进行诱变并获得了72个稳定的诱变家系,对该诱变系利用人工海水盐胁迫在芽期、苗期分别进行了耐盐性鉴定。【结果】芽期的芽长、根长、芽鲜重、根鲜重和根冠比受盐胁迫抑制作用较大;苗期的株高、根长、地上和地下部干重均受盐胁迫显著影响。品系间芽期与苗期的耐盐性表现不同,但呈极显著相关关系。筛选出41份芽期耐盐等级为1级和2级的材料,鉴出苗期耐盐等级为1级和2级的材料5份,其中,诱变家系SAM23和SAM71芽期和苗期的耐盐性均优于野生型沧麦6005。【结论】利用叠氮化钠诱变方法或许可以作为创造小麦耐盐新种质、选育小麦新品种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了鉴定、筛选适合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种植的水稻品种,以东营地区收集的11个粳稻品种为材料,进行了不同盐(NaCl)浓度(0、5、10、12、15 g/L)胁迫种子发芽期的耐盐性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种子发芽,并且随着盐浓度的提高抑制作用越显著;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根长、芽长均受到盐胁迫抑制,尤其是当盐浓度超过15 g/L时,抑制作用极显著。以相对盐害率作为耐盐评价指标,筛选出发芽期耐盐性较强的水稻品种3个:临稻19、盐丰47和盐粳456(3级),耐盐性中等的两个:津稻263和淮稻5号(5级)。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适合在盐渍化土壤上种植的优质、高产、耐盐油菜品种(系)。[方法]2013~2014年在江苏沿海滩涂上进行油菜品种比较试验,研究了6个油菜品种(系)在中度盐渍化土壤环境下的越冬性状、生物学性状、产量构成与离子含量等。[结果]苏新油系列品种(系)在盐渍化土壤上长势强、分枝多,产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供试品种;苏新油141和苏新油703根、茎和叶中K~+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供试品种(系),苏新油141根、茎和叶中的Na~+和C~l-含量均高于其他供试品种(系)。[结论]苏新油系列品种(系)耐盐性强,适合在盐渍化土壤上生长,尤其是苏新油141。  相似文献   

10.
甘蓝型油菜品种滩涂实地耐盐性鉴定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世友 《农学学报》2015,5(4):27-30
筛选耐盐油菜品种,开发利用沿海滩涂发展油菜生产,在人多地少的江苏省具有摘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利用低盐(EC1:51.08±0.09ms/cm)和中盐(EC1:52.21±0.50ms/cm)滩涂进行了8个油菜品种/系的产量和耐盐性鉴定,初步结果表明沣油737、华油杂95、耐盐1号、盐油杂3号等4个品种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在EC1:51ms/cm的滩涂上可获得150kg/亩的产量,而在EC1:52ms/cm的滩涂上则几乎失收。而来自于滩涂野生的芥菜材料则表现出极强的耐盐性,在EC1:52.36ms/cm的滩涂也可正常生长,可用于甘蓝型油菜的耐盐性改良。  相似文献   

11.
高粱耐盐种质筛选及耐盐种质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103份高粱材料的芽期和苗期耐盐性进行鉴定筛选,筛选出芽期耐盐材料22份、苗期耐盐材料7份,芽期和苗期均达2级以上的耐盐材料仅有1份。结果表明,高粱芽期比苗期表现出更好的耐盐性;58对SSR引物进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共产生200个等位位点,平均每个位点3.448个;多态性信息含量(PIC)的变化范围为0.337~0.816,平均为0.629。聚类分析表明,28份高粱耐盐性品种的遗传距离为0.060~0.505,平均为0.378,遗传距离较小,亲缘关系较近。认为耐盐鉴定一是要扩大材料筛选范围,筛选不同遗传基础的耐盐材料;二是用芽期、苗期同时进行盐胁迫或芽期、苗期不间断进行盐胁迫处理的鉴定方法,全面地反映高粱品种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盐胁迫对黑小麦萌发特性的影响,并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为黑小麦萌发期耐盐指标筛选和耐盐品种的评价提供参考。【方法】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下,测定7份黑小麦的发芽势、发芽率、主胚根长、芽长、根干重、芽干重、根冠比和贮藏物质转运率8个萌发性状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并通过聚类分析对黑小麦品种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盐胁迫后,黑小麦发芽势、发芽率、芽长和贮藏物质转运率呈下降规律;主胚根长、根干重和芽干重呈下降趋势;根冠比变化趋势因品种而异。发芽势、发芽率、主胚根长、芽长和根干重在萌发期耐盐性评价指标中占有较大权重,可将此5指标作为黑小麦萌发期耐盐性筛选的有效指标。7份黑小麦品种的耐盐性分为高耐盐型、中等耐盐型和弱耐盐型3类。【结论】筛选出黑小麦萌发期耐盐性评价指标为发芽势、发芽率、主胚根长、芽长和根干重。7份黑小麦品种中,杨紫1号属高耐盐型,珍选1号、秦紫1号、珍选2号、西黑88和黑优1号属中等耐盐型,秦紫2号属弱耐盐型。  相似文献   

13.
苏北沿海滩涂盐碱地上不同类型甘薯品种耐盐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9个不同类型甘薯品种在盐碱地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及Na~+和K~+含量的分配差异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筛选出适宜在苏北沿海滩涂盐碱地栽植的耐盐甘薯品种。研究结果表明,甘薯不同品种间的耐盐性存在差异,主要产量性状如鲜薯产量、薯块干率、薯干产量等在不同甘薯品种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鲜薯和薯干产量可作为综合评价甘薯品种耐盐性的理想指标,并以此筛选出较为耐盐品种如NZ-1、NJ-72、W50-20、XS-33等。耐盐甘薯叶片与根系中的K~+比值较高,根部积累Na~+较多,叶片部Na~+较少。因此Na+与K+离子在体内的吸收与分布差异可能是导致甘薯耐盐性相对强弱的重要原因。同时,对甘薯种植前后土壤的主要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薯种植后试验区内土壤表层的含盐量显著降低,而土壤养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明甘薯是一种耐盐性较强的作物,盐碱地种植能起到降低土壤盐分、改良土壤的作用,是提高苏北滩涂盐碱地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选育适合江苏沿海滩涂种植的耐盐性强、米质优、高产稳产的水稻新品种,研发集成耐盐水稻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规程,扩大耐盐水稻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的示范推广,是提升江苏省沿海滩涂水稻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开发利用江苏沿海滩涂的有效途径之一。2010年以来,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等单位连续2  相似文献   

15.
筛选耐盐油菜品种,开发利用沿海滩涂发展油菜生产,在人多地少的江苏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低盐[EC1:5(1.08±0.09)m S/cm]和中盐[EC1:5(2.21±0.50)m S/cm]滩涂进行了8个油菜品种(系)的产量和耐盐性鉴定。初步结果表明,‘沣油737’、‘华油杂95’、‘耐盐1号’、‘盐油杂3号’4个品种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在EC1:51 m S/cm的滩涂上可获得2250 kg/hm2的产量,而在EC1:52 m S/cm的滩涂上则几乎失收。而来自于滩涂野生的芥菜材料则表现出极强的耐盐性,在EC1:52.36 m S/cm的滩涂也可正常生长,可用于甘蓝型油菜的耐盐性改良。  相似文献   

16.
植物耐盐性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严重的工业污染以及不良的农业生产活动方式使得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土壤盐渍化以及盐碱地资源如何利用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我国拥有大面积无法正常利用的沿海滩涂盐碱地。研究植物耐盐机制对提高植物耐盐性和作物产量,培育耐盐新品种以及对盐碱地的充分利用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综述盐胁迫对植物的危害、植物耐盐生理及分子机制、提高植物耐盐性的主要方法。同时笔者还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今后植物耐盐性方面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50个小麦品种的苗期耐盐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50个具有不同耐盐性的小麦品种种子作为试验材料,用水培法在1.3%Na Cl胁迫处理下进行芽期和苗期耐盐性检测,于8天时测量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株高以及根长,并以此评价这50个小麦品种的苗期耐盐性差异。结果从中筛选出1级耐盐性小麦品种5个,分别为烟农5158、鲁麦21、烟农19、烟农0428和山农紫麦1号;2级耐盐性小麦品种14个;盐敏感型小麦品种4个,分别为石H68-366、滕麦3号、碧蚂4号和泰农18。通过对50个供试材料的耐盐隶属函数综合值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其分为五类。本研究可为小麦耐盐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山东大豆种质资源耐盐性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86~1989年鉴定了山东省760个大豆品种的耐盐性。从中筛选出芽期耐盐品种141份,苗期耐盐品种90份,并筛选出25个芽期和苗期均耐盐的大豆品种。不同大豆品种及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期耐盐性不同,芽期与苗期耐盐性无明显关系;大多数耐盐品种来源于盐碱地和干旱少雨地区;耐盐品种一般植株较高,分枝较多,成熟偏晚,亚有限或无限结荚习性,籽粒较小,籽形椭圆或长(扁)椭圆形。  相似文献   

19.
中科盐4号是由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耐盐粳稻新品种,通过2年耐盐性鉴定发现:2017年,中科盐4号芽期至苗期耐盐级别3级,分蘖期至成熟期耐盐级别2级,均高于徐稻3号(CON),与盐稻12号(CK)相当,综合评价其耐盐性3级,耐盐性较强;2018年,中科盐4号发芽期至苗期和分蘖期至成熟期耐盐级别均2级,高于2个对照品种,综合评价其耐盐级别2级,耐盐性强。中科盐4号2017—2018年参加国家耐盐(碱)联合体-黄淮粳稻组区域试验,产量均居首位,分别比盐稻12号(CK)增产13.9%和8.7%。2018年同步参加国家耐盐(碱)联合体-黄淮粳稻组生产试验,中科盐4号平均产量499.9 kg/667 m2,比盐稻12号(CK)增产9.4%。中科盐4号2年米质分别达到国标优质3级、1级,米质优;2年稻瘟病抗性均为5级。中科盐4号于2021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210450),适宜在江苏省、山东沿黄稻瘟病轻发的麦茬地区和沿海地区土壤含盐量0.5%以下的盐碱地淡水灌溉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不同甜高粱品种(系)萌发期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4份甜高粱种质资源在发芽期进行耐盐性鉴定。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发芽率呈现出下降趋势。不同品种(系)间的耐盐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按盐害百分率分级,1级品种(相对盐害率〈20%)5份,3级品种(相对盐害率20%-40%)17份,5级品种(相对盐害率40%-60%)36份,7级品种(相对盐害率60%~80%)15份,9级品种(相对盐害率≥80%)21份。其中芽期耐盐性强(耐盐级别3级以上)的高粱品种22份,占供试材料的23.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