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在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粪肠球菌对鲫鱼生长发育、免疫机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将900尾鲫鱼分为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饲料(S1)、添加枯草芽孢杆菌与粪肠球菌混合饲料(S2)和添加枯草芽孢杆菌饲料(S3),在饲喂47 d后检测3组鲫鱼的生长性能、免疫指标和肠道菌群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粪肠球菌混合饲料组鲫鱼的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该组鲫鱼血清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且低于其他2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较其他2组显著升高(P<0.05);3组鲫鱼肠道菌群中多为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共有优势菌属均为梭菌属,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和粪肠球菌混合饲料饲养组(S2组)鲫鱼的肠道菌群更具多样性。由此可见,枯草芽孢杆菌和粪肠球菌可有效促进鲫鱼生长,改善鲫鱼肠道菌群结构,增强其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解淀粉芽孢杆菌对黑鲷幼鱼的生长、消化酶活性、血清蛋白水平以及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在水温(28±1)℃下,将体质量7 g的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幼鱼室内微流水小型水泥网箱池中,分别投喂添加了0、0.025%、0.05%和0.1%解淀粉芽孢杆菌的饲料。56 d的饲养结果表明:0.05%解淀粉芽孢杆菌组黑鲷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摄食含解淀粉芽孢杆菌饲料的黑鲷幼鱼肠道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0.025%解淀粉芽孢杆菌组幼鱼血清总蛋白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球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极显著升高;0.1%解淀粉芽孢杆菌组黑鲷幼鱼肠道中淀粉酶、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黑鲷幼鱼肠道消化酶活性,提高抗氧化能力,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微生态制剂对斑点叉尾鮰血液学指标及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方法]挑选健康斑点叉尾鮰,分为5组,Ⅰ组为对照,其余为试验组。试验组(Ⅱ~Ⅴ组)的日粮中分别添加100、300、500、700 mg微生态制剂(枯草芽孢杆菌)/kg饲料,饲喂60 d。对比各组斑点叉尾鮰血液学指标及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结果]试验组血液中血糖、白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Ⅳ组血糖、血红蛋白含量最高;随着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的增加,斑点叉尾鮰尿素氮呈显著降低趋势;试验组对饲料中粗蛋白、粗脂肪、钙、总磷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Ⅳ组的消化率最高。[结论]枯草芽孢杆菌能提高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提高血液运输氧的能力和免疫抗病能力,促进新陈代谢,且添加量为500 mg/kg饲料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采用室内流水养殖,以未添加枯草芽孢杆菌饲料和分别添加1、2、4、8、16g·kg-1枯草芽孢杆菌(粉剂有效活菌数1.0×108 cfu·g-1)饲料饲喂黑鲷幼鱼,探讨其对黑鲷幼鱼生长、消化酶活性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以及最适添加量。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可提高黑鲷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当添加量达2g·kg-1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P0.05),而后下降。存活率、肝体指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组黑鲷幼鱼血清总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添加量为2g·kg-1时达最大值;各组间葡萄糖、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差异;血清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肝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也显著提高;胃、前肠和肝脏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淀粉酶和脂肪酶差异不显著,仅中肠脂肪酶活性略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在黑鲷幼鱼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提高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功能,最适添加量为2g·kg-1。  相似文献   

5.
苏云金芽孢杆菌对黄河鲤白细胞吞噬和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对黄河鲤白细胞吞噬和溶菌酶活性的影响,将苏云金芽孢杆菌按1.0×1011、3.0×1011、5.0×1011cfu/kg 3个浓度添加在鱼用全价颗粒饲料中,投喂经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疫苗免疫的A1、A2、A3组和未免疫的B1、B2、B3组黄河鲤鱼,分别于试验的第1、15、30、40天时检测各组鲤鱼白细胞吞噬活性和血清溶菌酶活性。结果表明,添加苏云金芽孢杆菌可显著提高黄河鲤血液中白细胞吞噬活性和血清溶菌酶活性(P<0.05),且添加浓度越高,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和溶菌酶活性越强。免疫组与未免疫组白细胞吞噬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溶菌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在停止投喂后10d,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逐渐下降,但与停止投喂Bt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地衣芽孢杆菌对异育银鲫消化机能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将375尾异育银鲫随机分成5组,1组为对照组,投喂基础日粮,另外4组为试验组,在投喂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0、200、300和400 mg.kg-1的地衣芽孢杆菌,连续投喂92 d,测定了鱼的体重及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00和300 mg.kg-1地衣芽孢杆菌均显著提高了鱼体增重率和干物质、粗蛋白及磷表观消化率(P<0.05),并降低了饵料系数,还显著提高了食糜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及肠道组织蛋白酶活性(P<0.05);添加400 mg.kg-1地衣芽孢杆菌也显著提高了食糜淀粉酶和肠道组织蛋白酶活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对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但是显著降低了肝胰脏淀粉酶活性(P<0.05)。因此,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增加了肠道消化酶活性,促进了鱼体生长,对异育银鲫的最适添加量为200~300 mg.kg-1。  相似文献   

7.
凝结芽孢杆菌JSSW-07对异育银鲫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凝结芽孢杆菌对异育银鲫幼鱼生长、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平均体质量为(17.70±0.07)g的健康异育银鲫幼鱼随机分为4组,3组试验组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1%、0.3%、0.5%的凝结芽孢杆菌菌粉(含菌量为5.0×108CFU/g),对照组饲料中不添加凝结芽孢杆菌。试验结果表明:(1)在饲料中添加0.3%、0.5%凝结芽孢杆菌能够显著提高鱼体的增质量率(WGR)、特定增长率(SGR)(P0.05),并能够显著降低饵料系数(FCR)(P0.05)。(2)各试验组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数量和血红蛋白(HGB)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3)添加0.5%凝结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碱性磷酸酶(ALP)、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总蛋白质(TP)含量(P0.05);添加0.3%凝结芽孢杆菌能显著降低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活性(P0.05);添加0.1%凝结芽孢杆菌能显著降低碱性磷酸酶(ALP)活性(P0.05);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对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无显著影响。(4)添加0.3%、0.5%凝结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肝脏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有效抑制丙二醛(MDA)的生成;添加0.1%凝结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肝脏的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对肝脏的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不能抑制丙二醛的生成。可见,饲料中添加0.3%凝结芽孢杆菌可较好地促进异育银鲫幼鱼的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8.
将375尾异育银鲫随机分成5组,1组为对照组,投喂基础日粮,另外4组为试验组,在投喂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0、200、300和400 mg&#183;kg-1的地衣芽孢杆菌,连续投喂92 d,测定了鱼的体重及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00和300 mg&#183;kg-1地衣芽孢杆菌均显著提高了鱼体增重率和干物质、粗蛋白及磷表观消化率(P<0.05),并降低了饵料系数,还显著提高了食糜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及肠道组织蛋白酶活性(P<0.05);添加400 mg&#183;kg-1地衣芽孢杆菌也显著提高了食糜淀粉酶和肠道组织蛋白酶活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对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但是显著降低了肝胰脏淀粉酶活性(P<0.05).因此,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增加了肠道消化酶活性,促进了鱼体生长,对异育银鲫的最适添加量为200~300 mg&#183;kg-1.  相似文献   

9.
选取120尾初始体重为(30±0.52)g/尾的健康团头鲂1龄鱼种,随机分成4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余组为试验组,投喂的饲料是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1%低聚木糖、0.01%枯草芽孢杆菌、0.01%低聚木糖+0.01%枯草芽孢杆菌,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饲养60d,研究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与枯草芽孢杆菌对团头鲂生长、消化、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团头鲂的增重率比对照组均有提高,其中以复配组(添加0.01%低聚木糖+0.01%枯草芽孢杆菌)增重率最高,比对照组提高了24.38百分点(P<0.05);试验组鱼肠道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复配组最高;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鱼血清溶菌酶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血清替代补体、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丙二醛含量则有所降低.说明在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与枯草芽孢杆菌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团头鲂的生长性能,提高肠道消化酶的活性,促进其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同时还可以提高团头鲂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棉粕水平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生长、体色、肉色、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挑选750尾初始体质量为(49.95±0.05)g的斑点叉尾鮰,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网箱,每个网箱50尾鱼。以无棉粕替代的基础饲料为对照组,以7%(M1组)和14%(M2组)棉粕分别替代基础饲料中25.8%和51.7%的豆粕,配制3种等氮等脂试验饲料,养殖周期为60天。实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棉粕替代豆粕对斑点叉尾鮰的增重率、饵料系数和形体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2)棉粕替代豆粕对血清中补体3、补体4、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棉粕替代豆粕对斑点叉尾鮰侧面皮肤的亮度、红度、黄度值以及腹部皮肤红度、黄度值均无显著影响(P>0.05), 但高棉粕组(M2)使其腹部皮肤亮度值显著升高(P<0.05);棉粕饲料能够显著提高斑点叉尾鮰背部肌肉的红度值(P<0.05),但各处理组间亮度与黄度值无显著变化(P>0.05)。4)与对照组相比,低棉粕饲料(M1)显著降低肠道梭杆菌门相对丰度(P<0.05),显著提高厚壁菌门相对丰度(P<0.05)。综上,当饲料中的棉粕替代低于51.7%豆粕时,不影响斑点叉尾鮰的生长性能,但会影响鱼体体色和肌肉颜色。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枯草芽孢杆菌替代抗菌素应用于鲤幼鱼饲料的可行性,在对照组(G0)基础上分别添加黄霉素4 mg/kg(G1)、喹烯酮125 mg/kg(G2)和枯草芽孢杆菌300 mg/kg(G3),饲喂平均体质量为24.39 g的鲤幼鱼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枯草芽孢杆菌对鲤幼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提高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并可显著提高血清中溶菌酶(LSZ)以及降低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P0.05),而两种抗菌素的促生长效果不显著(P0.05),但黄霉素可显著提高后肠蛋白酶、脂肪酶以及肝胰脏淀粉酶的活性(P0.05),而喹烯酮的促消化作用不显著(P0.05),两种抗菌素均可显著提高LSZ的活性(P0.05),黄霉素还可显著降低GOT和GPT的活性(P0.05),喹烯酮可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P0.05)。与抗菌素组相比,枯草芽孢杆菌在提高后肠淀粉酶和脂肪酶以及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方面显著高于黄霉素(P0.05),其整体促进消化酶活性作用优于喹烯酮。此外,其碱性磷酸酶(AKP)及SOD活性显著高于黄霉素组(P0.05),GOT和GPT活性显著低于喹烯酮组(P0.05),得出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显著提高鲤幼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并可显著影响其免疫相关酶的活性,可以替代这两种抗菌素应用于鲤配合饲料中。  相似文献   

12.
芽孢杆菌对草鱼消化酶活性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质量为30.68(±2.34)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肠道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添加0、0.5、1.0、2.0、4.0 g/kg益生菌(109CFU/g)的饲料养殖4周,在14 d和28 d时取样。结果显示,试验组草鱼肠道蛋白酶活性显著大于对照组,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而对淀粉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影响不大。试验组草鱼血清酚氧化酶(PO)、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大于对照组;溶菌(UL)活力在14 d时提高不显著,在28 d时活力显著提高;试验组草鱼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物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氧化指标显著大于对照组,除个别组外,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芽孢杆菌可以提高草鱼机体消化酶活性、改善理化指标和提高抗氧化能力,增强机体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13.
巨大芽孢杆菌对杂交鲟消化酶活性和肠道形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探讨植物蛋白源饲粮基础上添加巨大芽孢杆菌对杂交鲟(Acipenser schrenckii♀×Acipenser baeri♂)幼鱼消化酶活性和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以鱼粉(FM)组和植物蛋白源(PM)组为对照,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PM组基础上添加10~5、10~6和10~7cfu·g~(-1)巨大芽孢杆菌。选用初始平均体重为(12.87±0.65)g杂交鲟625尾,随机分成5组,每组设置5个平行。结果表明,试验Ⅰ组肠道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PM组(P0.05),与FM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Ⅰ、Ⅱ、Ⅲ组幽门盲囊和瓣肠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PM组(P0.05),与FM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Ⅰ组胃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和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Ⅰ组瓣肠绒毛高度和褶皱深度显著高于PM组(P0.05),与FM组无显著差异(P0.05),其肌层厚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综上,植物蛋白源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巨大芽孢杆菌可增强杂交鲟幼鱼机体消化酶活性并改善肠道形态,巨大芽孢杆菌适宜添加水平为105cfu·g-1。  相似文献   

14.
选取576只1日龄AA肉仔公鸡,随机分为12组,每组6个重复。以玉米—豆粕型日粮为基础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大豆寡糖(0,0.1%和0.3%)和纳豆芽孢杆菌(0,0.1%,0.3%和0.5%),研究大豆寡糖和纳豆芽孢杆菌组合对肉仔公鸡生产性能和十二指肠消化酶的影响,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大豆寡糖能提高AA肉仔公鸡日增重(P>0.05),极显著降低料肉比(P<0.01),提高十二指肠淀粉酶活性(P<0.05),胰蛋白酶活性(P>0.05);纳豆芽孢杆菌能极显著提高AA肉仔公鸡日增重(P<0.01),降低料肉比(P<0.01),极显著提高十二指肠淀粉酶、胰蛋白酶活性(P<0.01);大豆寡糖与纳豆芽孢杆菌组合在生产性能和十二指肠淀粉酶、胰蛋白酶活性上表现出互作效应,0.1%大豆寡糖、0.3%纳豆芽孢杆菌组合提高日增重,降低料肉比效率最好0.3%大豆寡糖、0.5%纳豆芽孢杆菌组合提高肉仔公鸡十二指肠淀粉酶、胰蛋白酶活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研究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对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生长、消化酶及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把初始菌浓度为10×109cfu/g的凝结芽孢杆菌的粉末制剂分别以0、0.1%、0.5%和1.0%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投喂初始体重为(18.95±0.27)g的尖吻鲈,尖吻鲈养于0.5m3的玻璃纤维桶中,每桶20尾,每组饲料3个平行,养殖时间50d。尖吻鲈的生长在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在0.5%组最大,分别比对照组增加9.54%和4.01%。凝结芽孢杆菌对尖吻鲈的肠和幽门垂消化酶活性没有显著性影响,但胃淀粉酶在1.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肝蛋白酶在0.5%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在组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凝结芽孢杆菌对尖吻鲈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可以影响其肝蛋白酶和胃淀粉酶的活性,而对其血清免疫酶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6.
以基础饲料为对照,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绿康源(试验Ⅰ组)、1%绿康源+0.1%合生素(试验Ⅱ组)、0.1%合生素(试验Ⅲ组)、2%小肽(试验Ⅳ组),连续投喂300尾初始体重31 g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gibelio)60 d后,测定试验鱼生长,肠消化酶活性及血清、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1)试验Ⅲ、Ⅳ组增重率(WG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F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Ⅱ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Ⅲ、Ⅳ组的肠蛋白酶、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脂肪酶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Ⅱ组中仅后者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除试验Ⅱ组血清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不同添加剂对血清SOD、CAT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Ⅰ、Ⅱ、Ⅲ组肝胰脏SOD、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Ⅳ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说明,试验Ⅲ组显示明显的促生长和抗氧化效果,试验Ⅰ、Ⅱ组对提高试验鱼的抗氧化作用明显,试验Ⅳ组则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定淇河鲫饲料中黄霉素的适宜添加量,以不添加黄霉素为对照,研究了饲料中添加2,4,6和8mg/kg黄霉素对淇河鲫生长性能、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黄霉素组淇河鲫的生物学综合评价高于对照组;添加4和6 mg/kg黄霉素处理组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全鱼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在各处理组和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组血清中葡萄糖和甘油三酯含量高于对照组;4,6和8 mg/kg黄霉素添加组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 mg/kg黄霉素添加组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8 mg/kg黄霉素添加组(P<0.05),4和6 mg/kg黄霉素添加组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4和6 mg/kg黄霉素添加组胰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 mg/kg黄霉素添加组肠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黄霉素添加组胰脂肪酶和肠脂肪酶酶活性高于对照组,其中6 mg/kg添加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饲料中添加适量黄霉素能促进淇河鲫生长,提高淇河鲫消化酶活性,但不影响鱼体营养成分,其中以添加4 mg/kg黄霉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饲料中分别添加0(Ⅰ组)、1×108(Ⅱ组)、3×108(Ⅲ组)、5×108cfu/g(Ⅳ组)芽孢杆菌(Bacillus spp.)持续投喂草鱼,收集粪便测定草鱼对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和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投喂30d后,Ⅱ、Ⅲ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和Ⅳ组粗蛋白、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Ⅰ组(对照组),其中Ⅱ组的表观消化率最高,且芽孢杆菌添加量与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最符合一元二次曲线方程。Ⅱ组中肠和Ⅱ、Ⅲ组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均显著提高;Ⅱ组的前肠和后肠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Ⅱ、Ⅲ组后肠脂肪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投喂60d后,消化酶活性也有相似的结果。双因子方差分析表明:芽孢杆菌的添加量对中肠、后肠和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前肠、中肠和后肠淀粉酶活性,中肠和后肠脂肪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投喂时间对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活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分别以蚕豆(Vicia faba Linn.)和配合饲料饲喂平均体质量为250g的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100d,考察蚕豆对斑点叉尾鮰生长和肌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蚕豆组和配合饲料组增重率分别为104.85%和276.97%,饵料系数分别为4.32和2.11,蛋白质效率分别为80.52%和145.16%,肥满度分别为14.72和23.83;在肌肉成分方面,二者除粗灰分无显著差异(P>0.1)外,蚕豆组斑点叉尾鮰肌肉粗蛋白、粗脂肪和总糖含量较配合饲料组极显著降低(P<0.01),水分含量明显提高(P<0.01),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低于配合饲料组;在肌肉质构特性方面,新鲜和蒸煮的蚕豆组斑点叉尾鮰肌肉的硬度和咀嚼性均比配合饲料组有极显著提高(P<0.01),饲喂蚕豆可改善斑点叉尾鮰肌肉的质构特性,但其生长性能和营养价值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0.
酪酸菌对肉鸡生产性能和死淘率及小肠形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24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Ⅰ组、Ⅱ组、Ⅲ组的饲料分别添加0.3%、0.6%、0.9%的酪酸芽孢杆菌。结果表明,添加0.9%酪酸芽孢杆菌组能显著提高肉鸡平均日增重(P<0.05),各处理组之间饲料转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组的发病率和死淘率均比对照组低;添加0.6%、0.9%酪酸芽孢杆菌组显著提高了肠道绒毛长度(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