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咪鲜胺和恶霉灵对水稻立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采用生长速率法用咪鲜胺及恶霉灵原药对水稻立枯病的优势菌尖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进行了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的各个处理对水稻立枯病的优势菌菌丝的生长速率具有极强的毒力,其中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速率的抑制效果最明显,EC50为0.64μg/mL,对立枯丝核菌丝生长量的抑制作用最强。而恶霉灵各个处理对优势菌的产孢具有抑制作用,对尖孢镰刀菌产孢量抑制效果最明显,对串珠镰刀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抑制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刺五加苗木立枯病菌的毒力,筛选出有效控制刺五加苗木立枯病的高效杀菌剂.结果表明:抑制菌丝生长试验,32.5%苯甲+醚菌酯的EC50用药量最小,其对立枯丝核菌和腐皮镰刀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EC50值分别为0.016 5和0.024 7 mg·L-1,10%苯醚甲环唑次之;在抑制孢子萌发方面,32.5%苯甲+醚菌酯效果最好,对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的EC50值为0.048 1 mg·L-1,25%醚菌酯次之,与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结果一致.综合分析,32.5%苯甲+醚菌酯和10%苯醚甲环唑不但可以抑制菌丝生长,还可以有效抑制孢子萌发,同传统杀菌剂多菌灵、代森锰锌比较,苯醚甲环唑和醚菌酯等新型杀菌剂更具优势,可以作为防治刺五加立枯病的备选药剂.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葱粗提取液对甘蓝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的抑制效果,本试验设置不同浓度葱粗提取液,研究其对尖孢镰刀菌生长速率、孢子产量、孢子萌发率、菌丝结构的影响,并进行甘蓝枯萎病盆栽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葱粗提取液对尖孢镰刀菌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当PDA培养基中葱粗提取液浓度为0. 6 g/m L时,抑菌率可达56. 3%;培养基中葱提取液浓度为0. 4 g/m L时,尖孢镰刀菌孢子产量抑制率和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达到97. 7%、92. 1%;显微镜观察显示,葱粗提取液浓度越大,对尖孢镰刀菌菌丝形态结构影响越大。盆栽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当土壤中葱粗提取液浓度为0. 043 g/g土时,接种7 d后的防治效果可达到65. 9%。  相似文献   

4.
香荚兰尖孢镰刀菌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尖孢镰刀菌[Fusarium azysporum Schlf.sp.vanillae Grdon]是香荚兰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本实验从温度、pH值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找出孢子致死温度,及光照对菌落生长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在5~37℃间均能生长,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8℃;孢子萌发温度范围5~36℃,最适温度为27℃;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8℃(10min),菌丝生长最适pH为6.5,孢子萌发最适pH为4;该实验还表明全光照对菌丝生长有抑制的作用,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5.
以仁果丛梗孢、串珠镰刀菌、瓜果腐霉、禾谷镰刀菌、致病疫霉、尖孢镰刀菌6种菌为供试菌种,用生长速率法对6种药用植物提取物的离体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生药质量浓度为0.1g/mL时,丹参对6种供试菌种菌落生长和菌丝生长量的抑制率比较明显,对仁果丛梗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菌落的生长抑制率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可达87.1%和100%。对致病疫霉的菌落生长和菌丝抑制率分别为74.3%、84.7%。其余5种药用植物提取液对6种供试菌种的菌落生长和菌丝生长量的抑制相对不太明显。因此,以丹参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出防治芝麻枯萎病的有效化学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芝麻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8种杀菌剂在试验浓度下对芝麻尖孢镰刀菌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氟硅唑对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仅为0.232 mg/L;其次是吡唑醚菌酯,EC50为0.759 mg/L,此外多菌灵和苯醚甲环唑对芝麻尖孢镰刀菌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结论]为药剂混配和防治芝麻枯萎病提供药剂筛选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杂交竹枯萎病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慧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483-5483,5561
分离纯化了广西杂交竹枯萎病原镰刀属尖孢镰刀菌,并研究了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该尖孢镰刀菌对杂交竹有很强的致病力,在5~35℃、pH值2.5~10.0均能够生长。在20~27℃有利于分生孢子的萌发,其致死温度为50℃。分生孢子在pH值2.5~11.0、湿度90%~100%和水滴中均能萌发。菌丝生长及产孢的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的生长。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防治杂交竹枯萎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引起臭椿苗期病害的4种致病菌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iani)、木贼镰刀菌(F.equiseti)、棒状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psis clavispora)和极细链格孢菌(Alernaria tenuissima)为靶标,以康宁霉素水溶剂为研究对象,以苯醚甲环唑、多菌灵、苦参碱和霜霉立克为阳性对照,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研究康宁霉素对致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康宁霉素对4种致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抑制作用,药剂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且对致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优于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其中康宁霉素对棒状拟盘多毛孢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EC50最小,分别为32.97mg/L和47.99mg/L;虽然TKS的抑菌效果低于化学药剂多菌灵和生物制剂苦参碱,但优于霜霉立克,说明康宁霉素可用于防治由此4种病原菌引起的臭椿苗期病害。该研究为扩大康宁霉素的应用范围和臭椿苗期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9种杀菌剂对樟子松枯梢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修春 《吉林农业》2012,(12):38-39
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抑制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松球壳孢菌的毒力,筛选出有效控制松枯梢病的高效杀菌剂。主要结果:抑制菌丝生长试验,25%苯醚甲环唑效果最好,对病原菌抑制的EC50值为0.0797mg L-1,32.5%苯甲+醚菌酯次之;在抑制孢子萌发方面,32.5%苯甲+醚菌酯效果最好,对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的EC50值为0.0481mg L-1,25%苯醚甲环唑次之。综合分析,32.5%苯甲+醚菌酯和25%苯醚甲环唑不但可以抑菌菌丝生长,还可以有效抑制孢子萌发,同传统杀菌剂多菌灵、代森锰锌比较,苯醚甲环唑和醚菌酯等新型杀菌剂更具优势,可以作为防治樟子松枯稍病的备选药剂。  相似文献   

10.
尖孢镰刀菌是水稻立枯病病原菌之一。利用尖孢镰刀菌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根系胁迫处理,研究表明:毒素对水稻种子萌发和胚根、胚芽的生长起着抑制作用。胚芽对毒素较为敏感,其次为种子萌发率,而胚根对毒素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强。毒素对水稻根系的毒害作用明显,毒素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水稻根系相对电导率越高;但毒素浓度高于50%,48 h处理后相对电导率不再变化。  相似文献   

11.
百合鳞茎腐烂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确定北京市昌平区百合鳞茎腐烂病的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利用菌落生长法和血球计数板孢子计量法研究了主要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引起当地百合鳞茎腐烂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尖孢镰刀菌在分离数量上占优势,腐皮镰刀菌的致病性较强。尖孢镰刀菌的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5℃,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5,产孢的最适pH值为7。12∶12光暗交替条件下菌丝生长最快,产孢量最高。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乳糖和硝酸钠,产孢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甘氨酸。  相似文献   

12.
采用乙醇提取法对菱角壳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以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作为指标,经正交实验获得菱角壳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65%,液料比1:2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85min时,提取率为3.78%.抑菌试验发现菱角壳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物对尖孢镰刀菌、禾谷镰孢菌、灰葡萄孢菌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均有抑制效果,对灰葡萄孢菌、尖孢镰刀菌、禾谷镰孢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达到29.41%、23.52%、29.41%.  相似文献   

13.
在改良的理查德培养基中 ,通过对引起枯萎病的五种不同专化型的尖孢镰刀菌镰刀菌酸的产生数量与菌丝生长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专化型的枯萎病菌镰刀菌酸产生的早晚及产生数量明显不同 ,而且其菌丝生长情况也各异。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和翠菊专化型的镰刀菌酸的产生数量与菌丝生长的相互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4.
32种植物提取物对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菲  蔡小宁  杨平  马军  贲爱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555-5558
[目的]筛选时植物病原物具有抑制作用的植物资源,寻找新型的植物源杀菌剂。[方法]以32种植物的丙酮和乙醇提取物为材料,以香石竹尖孢镰刀菌、棉花枯萎病菌、交链孢、链格孢和多隔镰刀菌5种植物病原菌为供试菌种,测定了植物提取物对5种病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035g/ml时,广玉兰、小叶黄杨、侧柏、火炬松、黄连木提取物对所有供试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在50%以上,其中火炬松提取物抑菌活性最好,对至少4种供试菌的抑制率均为60%,对其中2种供试菌的抑菌活性均大于70%,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1g/ml时,广玉兰、小叶黄杨、火炬松提取物抑制孢子萌发显著,抑制率均在80%以上。[结论]火炬松、广玉兰、小叶黄杨植物提取物对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是蝴蝶兰叶基腐病的主要病原菌,对尖孢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6℃,产生分生孢子的温度是20、22℃;最适菌丝生长的pH值为6~7;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需要高湿度环境条件,在饱和湿度和水滴中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光暗交替有利于...  相似文献   

16.
利用尖孢镰刀菌选择性培养基从西瓜枯萎病发病部位分离出病原菌,通过Booth's镰刀菌分类鉴定标准和专化型试验,确定该菌株为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以该菌株为材料,研究水稻根系分泌物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水稻品种ELIO和4007的根系分泌物均能显著抑制其孢子萌发和孢子产生。当根系分泌物的加入量为1.5mL时,ELIO和4007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37.8%和41.0%;当加入20mL水稻根系分泌物时,ELIO和4007对孢子产生的抑制率达到96.3%和76.4%。水稻根系分泌物对西瓜尖孢镰刀菌孢子产生过程的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孢子萌发阶段和孢子在尖孢镰刀菌瓶状小梗上的生成阶段,而对菌丝营养生长没有影响。西瓜与旱作水稻间作的盆栽试验表明,间作系统中西瓜苗的鲜重和株高分别提高了186.0%和80.5%。单作西瓜枯萎病发病率为66.7%,死亡率为44.4%,而间作处理中西瓜均生长正常。间作条件下,西瓜根际土壤中的尖孢镰刀菌数量显著降低,与单作根际土壤相比减少了91%。表明:水稻根系分泌物能显著抑制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生长,采用旱作水稻与西瓜间作能有效缓解西瓜枯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天竺葵提取物对黄瓜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云  刘元军  赵燕  谢静静  王巨媛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228-2229,2262
采用天竺葵(Pelargonium hortorum)叶片提取物对黄瓜的镰刀菌(Fusarium oxyporum)、链格孢菌(Alternaria cucumerina)、蔓枯病菌(Ascochyta citrullina)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天竺葵提取物对3种黄瓜病菌的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与提取物浓度呈正相关,提取物对蔓枯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对镰刀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次之,对链格孢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弱.  相似文献   

18.
从江苏省南京地区草莓病株上分离的2株炭疽病致病菌,经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为胶孢炭疽复合种中的暹罗炭疽菌和果生刺盘孢。为筛选有效防治草莓炭疽病药剂,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这2个菌株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杀菌剂对2种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不同,各杀菌剂在试验浓度下对2种菌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均有不同程度地抑制作用,相对抑制率与药剂浓度呈正相关。根据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抑制效果的综合表现,75%肟菌·戊唑醇和10%苯醚甲环唑的EC50值在供试药剂中是相对较小的,在推荐使用浓度下对2种病菌相对抑制率均可达80%以上,可作为南京地区草莓炭疽病防治候选药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碳酸氢铵在土壤中对尖孢镰刀菌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通过比较碳酸氢铵、亚硝酸钠和硝酸钠的抑菌作用,以期探明碳酸氢铵抑制尖孢镰刀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土壤培养和平板培养相结合的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含量碳酸氢铵、亚硝酸钠和硝酸钠对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西瓜专化型以及甜瓜专化型生长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硝化抑制剂双氰胺对碳酸氢铵杀菌作用的影响,最后采用平板培养法分析了培养基pH值的变化对碳酸氢铵抑菌作用的影响。[结果]碳酸氢铵和亚硝酸钠均可以有效抑制3种专化型尖孢镰刀菌在平板上的生长和土壤中的数量,且抑制作用随其含量的增加显著增加,但硝酸钠则无影响;培养基pH值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不会对尖孢镰刀菌生长产生显著影响,碳酸氢铵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与pH值有关,但不完全取决于pH值;硝化抑制剂对尖孢镰刀菌生长没有影响,但能够抑制碳酸氢铵对尖孢镰刀菌的杀菌作用。[结论]碳酸氢铵中的氨可以杀灭尖孢镰刀菌,并且其转化产物亚硝酸根离子在土壤中也能起到一定抑制尖孢镰刀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细辛精油对7种玉米病害的离体抑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细辛精油对引起玉米病害的7种病原菌(小斑病菌、弯孢霉叶斑病菌、链格孢叶斑病病菌、圆斑病菌、顶腐病菌、青枯病菌和瘤黑粉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瘤黑粉病菌、顶腐病菌、青枯病菌和弯孢霉叶斑病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效果均较好,EC90均低于700mg.L-1;对小斑病菌和链格孢叶斑病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效果较好,而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差;对圆斑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均较差,EC90均高于900mg.L-1。对于同一种病原菌来说,细辛精油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好于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