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新业  朱晓莉  周宏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4):5124-5219
 【目的】从投入产出角度分析超级稻种植过程中各生产环节的技术推广到位效率。【方法】通过对超级稻种植环节的分解,确立农业技术推广到位效率的关键指标,借助于超效率DEA方法对获取的第一手田间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超级稻示范户水稻生产效率都有效,非示范户的生产效率平均仅有80%;3个时间偏差指标对产量的总影响占15%;通过松弛变量分析,对于非有效指标的离差程度进行了分析和定量说明。【结论】超级稻推广环节的到位情况对超级稻的产量和效率有重要影响,研究充分说明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在种植管理中不仅影响到产量,也影响到种植成本。  相似文献   

2.
如今,农业发展日趋迅猛,栽培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其中集成技术在超级稻的栽培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技术使超级稻的产量大大提高,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桂林市是广西主要的粮食产地,以此地的超级稻栽培情况为例,介绍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以期为广西超级稻的栽培提供参考,促进超级稻高产栽培集成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超级稻是指我国高产型水稻育种技术,这一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大大提升了我国水稻产量。超级稻除了在产量方面的优势之外,还具有抗病的优点,这对减少农业管理成本支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主要研究超级稻抗病性的特点,通过室内接菌的方式,对38份不同的超级稻品种进行稻瘟病、白叶枯病鉴定,筛选出具有抗病性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国内关于水稻和超级稻高产栽培的基本生物学规律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的经验,提出了定目标产量、定群体指标、定技术规范的超级稻“三定”栽培法,并论述和讨论了“三定”栽培法的概念及其理论依据。指出超级稻品种有其适宜的种植区域,在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超级稻产量表现不同。生产上应按照超级稻的种植区域,以确定适合的栽培目标产量,采用与目标产量相一致的定量化栽培技术和群体发育调控技术,实现高产稳产高效的超级稻生产。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农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农作物栽培技术持续革新,给超级稻高产栽培提出新的要求。而在超级稻栽培中,集成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能大大提升超级稻产量,还能推动国内农业经济发展。文章在全面阐述广西贺州八步区超级稻发展及示范推广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超级稻高产栽培中集成技术的应用,以此为相关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超级稻种质创新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合作,从浙江地方大粒品种"宝大粒"中成功分离并克隆了一个能够显著提高超级稻产量的重要基因GS2。据悉,水稻种子作为同化产物的储存器官,其收获量是农业生产的直接考核指标。在生产上,水稻产量主要由有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2~2013年韶关、柳州两个区域分期播种田间试验数据,分析了华南地区超级稻全生育期、抽穗-成熟期及灌浆成熟期等关键生育期温光因子对超级稻产量产生的影响,建立积温、日照与产量、结实率、千粒重之间的模拟模型,结果表明:产量、结实率、千粒重与积温及日照时数均为一元二次函数关系,温光因子的组合关系模型均较单要素模型效果显著。积温与各产量要素关系优于日照时数,温度要素是影响超级稻产量的主要因子,日照对产量有补偿作用,充足的温光条件有利于超级稻形成理想的千粒重和结实率。研究结果可为华南地区超级稻的大面积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Ⅱ优航1号是福建省农科院利用航空航天育种技术育成的超级稻新品种,2004年3月通过省级品种审定,由于米质优(达部级优质米二级),产量高,深受农民欢迎。为加快高新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加快超级稻的推广,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超级稻推广的主要制约因素和对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漳浦县2005年被确定为农业部首批全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水稻)示范县,开始超级稻品种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在此基础上,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承担农业部重点科研计划项目“水稻区域目标产量技术规范与万亩超级稻高产示范”研究任务。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总结超级稻推广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探索制约超级稻推广的主要因素,研究进一步加快推广应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无公害超级稻栽培施肥技术,对超级稻产量、叶面积指数和稻米品质都有重要影响。通过本试验得出结论: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比为5:5,前后期施肥量配比为6:4,这是最佳施肥配比,对提高超级稻产量和稻米品质都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梅州市是广东的"农业大市",人多地少,粮食生产只能保证基本自供自足,随着耕地资源紧缺、气候因素不稳定性、自然灾害发生严重等影响,粮食生产压力不断增大.梅州市各级农业部门通过依靠科技创新,发展超级稻生产,示范推广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提高单位面积水稻产量,增加粮食总产,不断提升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  相似文献   

12.
水稻光能辐射利用率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级杂交稻、普通杂交稻、常规稻各2个品种(组合)分2个播期进行试验,探讨水稻群体光能辐射利用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同一播期,超级稻产量最高;5月22日播种的超级稻产量与普通杂交稻和常规稻差异显著,且产量都高于6月17日的,超级稻产量最高的原因是有较高的颖花量.6月17日播种的水稻群体光能辐射利用率比5月22日的高...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月6日召开的湖南省农业科教工作会议传来消息,我省农业科教工作呈现良好发展局面:①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超级稻品种通过农业部审定9个,超级稻第3期攻关每667平方米产量926.6公斤,全省推广超级稻近87万公顷,创建科教兴村示范村15个。②农业教育与农民培训取得显著成效。全面完成了农业部、省政府下达的20万人的为民办实事阳光工程培训任务,对3491名基层农技人员进行了知识更新培训。③科技监管与执法得到明显加强。查处了农业知识产权侵权案件20余件、侵权和假冒伪劣种子案件149起,销毁了10余吨侵权及假冒伪劣种子。  相似文献   

14.
生产     
超级稻每667m^2产量突破1000kg;河南省2005年秋推广配方施肥67.67万hm^2;我国成为世界最大花卉生产基地;超级稻“国稻1号”大面积试种成功;牡丹江市大灾之年夺得农业特大丰收;宁夏国家级水产良繁场投产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品种在10.5~11.25 t.hm-2的目标产量下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在四川应用较多的超级稻品种和非超级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类型品种连续3年高产栽培条件下的产量表现,进而分析其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表明:超级稻的产量与穗数、千粒重关系密切,同时,与穗粒数成显著负相关,与结实率成负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非超级稻品种的产量与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呈负相关,且与穗粒数、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明确不同类型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可以制订合理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充分发挥超级稻的产量潜力,实现水稻大面积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粮食的质量和食用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粮食产品质量不仅直接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影响到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保证粮食质量,可以引进超级稻的品种,并且对其进行大力培养。本文针对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为超级稻的产量与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7.
超级稻免耕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明免耕超级稻的应用效益、生长发育规律及配套技术,2006—2008年在广西永福县、田东县、玉州区等13个县(市、区)开展了超级稻免耕对比试验、免耕条件下超级稻与普通稻对比试验、免耕条件下超级稻不同栽培密度和不同施氮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免耕超级稻植株高大、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总颖花量大、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产量高,比常耕栽培产量提高7.2%-10.8%;免耕超级稻的最高产量可达12361.5kg/hm^2;6个免耕超级稻百亩示范片平均产量达10746.0kg/hm^2;小区对比试验超级稻比普通稻增产1500kg/hm^2上,增幅达20%以上;超级稻早稻密度为27.0万~30.0万蔸/hm^2,晚稻密度为33.0万蔸/hm^2时,产量达到最大值;超级稻施氮量为纯氮180—210kg/hm^2时,节本增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技推广》2005,(10):24-25
第一条为明确超级稻品种的概念和指标,规范超级稻品种的确定程序和方法,促进超级稻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应用,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超级稻品种(含组合,下同)是指采用理想株型塑造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等有效途径育成的产量潜力大。配套超高产栽培技术后比现有水稻品种在产量上有大幅度提高。并兼顾品质与抗性的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1超级稻概念 超级稻包括超级常规稻和超级杂交稻。从广义上说,所谓超级稻应是在各个主要性状方面如产量、米质、抗性等均显著超过现有的品种(组合)水平;从狭义上说,是指在抗性和米质与对照品种(组合)相仿的基础上,产量有大幅度提高的新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20.
"种三产四"水稻丰产工程,就是通过种植新技术的集中应用,使3亩地的超级稻能产出4亩地的产量,从而大幅增加粮食产量,这是袁隆平院士提出的农业增产的创新思路。2008年,蕉城区农技站在洋中镇建立中稻超级稻中心示范片300亩,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