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优42湖北大学和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品种。2007年通过湖北省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湖北省稻瘟病无病区或轻病区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2.
孝早糯08是孝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武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嘉早303×早糯198)F2作母本和华早糯1003作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中熟早糯稻新品种。2008~2009年参加湖北省早稻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单产7.68 t/hm2,比对照两优287增产2.68%。全生育期114.8 d,比对照两优287长2.6 d。抗病性鉴定为中感白叶枯病、高感穗颈稻瘟病、抗性与对照相当。该品种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优质糯稻质量标准,适于湖北省稻瘟病无病区或轻病区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洪涝灾害趋重趋频 ,导致湖北省早稻受灾加重。通过 2年来对引进的 16个早稻品种 (系 )的比较试验 ,筛选出“815 - 8”等产量高、生育期短、适宜湖北省易洪易涝早稻产区推广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嘉育21(原名G99-21)由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以“G96-29/YD951”杂交育成的优质、高产、中熟早籼稻品种。1999年定型,2000年参加嘉兴市早稻品种区试;2001年参加湖北省和嘉兴、宁波市早稻品种区试,并在秀洲区组织多点示范;2002年参加浙江省“9410”联品试验和湖北省早稻品种区试续试;2003~2004年参加浙江省早稻品种区试。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5年3月8日在武汉召开了第四届第三次常委会议,审定通过了19个水稻新品种。现将其特征特性简介如下,供各地因地制宜组织示范推广。1两优287籼型两系杂交早稻品种,湖北大学选育,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5001。2003~2004年参加湖北省早稻品种区域  相似文献   

6.
《农家顾问》2011,(4):37-38
广两优476 201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湖北省鄂西南以外的稻瘟病无病区或轻病区作中稻种植。该品种属迟熟籼型两系杂交中稻。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早稻秋种产量形成特性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早稻适合湖北省秋种(翻秋)的品种特性,选择12个早稻品种,并以2个晚稻品种作为对照,考察早稻秋种齐穗期、产量构成及其与早稻自身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7月8日以前播种应选用两优287和金优402;7月8~18日播种应选用金早47或两优287;7月23日及以后不宜再进行早稻翻秋种植.荣优9号、湘早籼24以及晚稻五丰优T025在预设的播期产量均较低,不宜作为湖北省抗灾补救品种.早稻正常生育期与秋种产量呈负相关.播期越早应选择穗粒数较多、分蘖能力较强的品种,反之选择穗粒数较少的品种.早稻秋种应优先选择生育期较短的品种,同时还应采取适当的栽培措施促进水稻后期灌浆.  相似文献   

8.
信息     
三系杂交早稻新品种荆楚优42品种来源: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不育系荆楚15A与恢复系R42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早稻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6001。  相似文献   

9.
品种来源: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W9834S作母本,鄂早18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品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8001。  相似文献   

10.
鄂早18是湖北省黄冈市农科院选育的优质、高产、抗病的早稻新品种,通过湖北省和国家审定。该品种属迟熟早稻类型,南方稻区平均生育期113天。株高87厘米,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成熟时叶青子黄,转色好。湖北省区试病害抗性鉴定为中感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轻。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明确早稻适合湖北省秋种(翻秋)的品种特性,选择12个早稻品种,并以2个晚稻品种作为对照,考察早稻秋种齐穗期、产量构成及其与早稻自身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7月8日以前播种应选用两优287和金优402;7月8~18日播种应选用金早47或两优287;7月23日及以后不宜再进行早稻翻秋种植。荣优9号、湘早籼24以及晚稻五丰优T025在预设的播期  相似文献   

12.
2 鄂早18(20257) 迟熟籼型早稻品种,黄冈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选育,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002-2003。2001-2002年参加湖北省早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6 884.1kg,比对照嘉育948增产9.47%,两年均增产极显著。出糙率78.4%,整精米率54.9%,长宽比3.3,垩白粒率23%,垩白度2.9%,直链淀粉含量17.1%,胶稠度82mm,主要理化  相似文献   

13.
《湖北农业科学》2012,(14):2942
品种来源:中国水稻研究所、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用中选181作母本,嘉育253作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择育成的常规早稻品种。201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1年3月在武汉召开了第三届第六次常委会议,审(认)定通过了3个早稻品种,6个中稻品种.现简介如下,供各地因地制宜推广应用.   1鄂早13   1)品种来源:湖北大学生命科学院用“常菲22B/鄂早6号“的F1代作母本,“湖大242“作父本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择育成的早稻品种.原代号:5213.200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登记号ES001-2001.   ……  相似文献   

15.
早熟优质高产杂交早稻两优287等品种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湖北省选育的两优287、两优25、两优3419等20个杂交早稻品种进行了多年多点的区域试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两优287等品种具有早熟、优质、高产等优点,在湖北省具有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湖北省水稻稻瘟病抗性研究与利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水稻品种抗瘟性研究与利用工作规范的建议,以达到提高抗病育种水平、完善品种合理布局、保护病区水稻生产安全、促进非病区优质品种推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湖北农业科学》2011,(13):2705
品种来源: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用"HD9802S"作母本,"R302"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品种。201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1001。  相似文献   

18.
《湖北农业科学》2007,46(4):494-494
品种来源: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不育系荆楚15A与恢复系R42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早稻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6001。  相似文献   

19.
水稻品种(11个) 金优402:适宜在湖南、湖北及江西中北部、广西中北部作早稻种植。金优207:适宜在广西中北部、湖南、江西白叶枯病轻发区和湖北稻瘟病无病区或轻病区作晚稻种植,以及在贵州海拔 700米-1200米区域作一季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20.
1 鄂早17(5216) 中熟偏迟籼型早稻品种,湖北大学选育,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001-2003。2000-2001年参加湖北省早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6 233.3kg,比对照鄂早11减产3.61%。出糙率78.8%,整精米率53.8%,长宽比3.4,垩白率 11%,垩白度1.1%,直链淀粉含量13.5%,胶稠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