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中, 土地荒漠化已成为最为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 自1997年联合国沙漠化会议以来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热点。荒漠化监测与评估是荒漠化研究与治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其指标体系的建立既是荒漠化评价与分类的基础, 也是荒漠化监测与评估的理论依据。文中介绍了荒漠化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历程, 并就其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评述, 以期为完善荒漠化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以及为荒漠化监测与评估和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文章简要介绍了荒漠化的基本概念、产生原因、造成的危害,以及开展荒漠化监测的必要性;提出了采用抽样调查进行荒漠化监测的具体办法和技术要求;对山西省荒漠化监测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荒漠化的基本概念、产生原因、造成的危害 ,指出了开展荒漠化监测的必要性 ,提出了采用抽样调查进行荒漠化监测的具体方法和技术要求。对指导山西省荒漠化监测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将GIS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用于沙化和荒漠化监测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作进度,提高成果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实现数据的共享,提高沙化和荒漠化监测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本文介绍了河南省沙化、荒漠化监测工作概况和GIS技术工作流程,提出了GIS技术的应用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荒漠化监测与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荒漠化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进行荒漠化动态监测与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合阐述了国内外荒漠化动态监测、评价及其评价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荒漠化监测与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荒漠化监测技术综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国在荒漠化相关领域所进行的资源调查和理论研究,这些工作是现在开展荒漠化监测的基础;介绍了以抽样和“3S”为基础的荒漠化宏观监测主要技术方法;阐述了荒漠化监测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卫星遥感TM成像技术近几年在资源监测、灾害预报、城市规划等多方面多领域得到了全面的普及和利用。为了全面掌握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为国家制定防治荒漠化和沙化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国家林业局组织全国各省区完成了三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监测工作。监测中广泛运用‘3S’技术,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地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8.
荒漠化监测中的TM图象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在荒漠化监测中,怎样应用几何校正,波段组合,信息增强,信息特征提取等技术处理TM图象,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并在宁夏荒漠化监测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荒漠化监测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全国荒漠化监测主要技术规定”,就甘肃省荒漠化监测体系总体框架的建立进行了探讨;阐述了以抽样和“3S”技术为基础的荒漠化宏观监测重点监测实施方法;介绍了监测分类系统、监测成果要求和实现的目标;指出了监测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自治区的荒漠化土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规定,依据《全国荒漠化监测主要技术规定》,区划界定了内蒙古荒漠化潜在发生的范围,并对内蒙古的土地荒漠化状况进行了宏观监测。监测工作中充分利用了"3S"技术,现地调查与遥感解译相结合获取地面信息,利用数理统计的原理计算各类荒漠化土地面积并进行了程度分级。同时在弄清《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限定范围的土地退化的基础上,调查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范围外的土地退化情况。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荒漠化面积为74.39×104km2(约合11.16亿亩),占自治区总面积118.3×104km2的62.88%,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荒漠化监测中县级植被监测和评价信息系统的框架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级荒漠化监测是中国荒漠化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变化监测是荒漠化监测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以县为单元,研究建立荒漠化植被监测的框架和信息处理和评价方法很有必要。文章给出了多时相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一体化的县级植被监测和评价信息系统(Vegetation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Information System,VMEIS)的结构框架、功能模块组成和相应的组织机构要求。以期为今后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沙化土地面积54.96万hm2,潜在沙化土地面积60.66万hm2。大部分的沙化土地分布在辽西北地区,辽西北是我国北方土地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来监测数据表明,辽宁省土地沙化有恶化的趋势,而且这种沙漠化正逐年向辽宁省的腹地扩展。根据辽宁省的沙化特点以及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初步探讨了其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荒漠化监测评价的标准与指标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标准和指标是监测评价国家或区域荒漠化状况及其影响力的一种有效工具,它提供了描述、监测和评价荒漠化问题的基本框架和途径.文中回顾了荒漠化评价标准与指标的制定背景及其国际进程,对相关的概念、定义和制定原则予以引介和评价,并初步提出了标准和指标的体系框架构想,以资为我国的防治荒漠化事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沙质荒漠化土地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85,自引:4,他引:85  
中国是受荒漠化影响较重的国家,保护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及时掌握荒漠化时空变化信息,有效的实施宏观管理,是荒漠化治理的主要内容,为此,依据地表形态和生态状况的变化确定植被盖度,裸沙地占百分比和土壤质地3项评价指标,从不同侧面指示特定土地的生产力,并将各指标因子量化,给出沙质荒漠化(风蚀荒漠化,沙化)现状综合评价模型。根据国情和沙质荒漠化遥感监测需要,这次提出的沙质荒漠化现状评价指标比较直观,便捷,实  相似文献   

15.
青海湖及其周围地区沙化土地变化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生态变化都有指示意义,为了定期掌握本省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的现状及动态变化信息,为国家和本省制定防沙治沙与防治荒漠化的政策和长远发展规划,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采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判读与地面调查相结合,在现状调查统计的基础上,统计各类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的监测方法。与1994年、1999年、2004年、2009年连续四次沙化土地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青海湖及其周围地区从最近20年5次沙化土地监测结果看,在1999年之前的5年沙化土地是发展的,年均速率达到了2.7%,是有监测数据以来沙化土地发展速度最快的。在其之后的15年保持持续逆转的态势,逆转速率在0.25%~2.3%之间,逆转速度逐步减缓,小有起伏。同时尽管沙化土地总体在逆转,但局部地段仍在扩大,而且沙化土地面积占到区域陆地面积21.4%,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42.6%,而露沙地和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较大,比例较高,沙化土地的逆转具有很大的脆弱性,可逆性高。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自治区的沙漠及沙漠化土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叙述了采取系统抽样的方法,通过现地调查和遥感解译相结合,获取样地信息,利用数理统计的原理计算出各类沙漠化土地面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确定内蒙古沙漠和沙漠化土地的分布。监测表明,截至1999年内蒙古沙漠和沙漠化土地面积为42.08×104km2,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118.3×104km2的35.6%。与1994年全国沙漠化土地监测结果对比,5a来全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了15629km2,年均增加3126km2。内蒙古沙漠和沙漠化土地面积居全国第二位,而沙漠化土地扩展速度和可治理沙漠化土地面积居全国第一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岩溶地区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系统性地对岩溶土地、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土地从空间布局、岩溶地貌、流域、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及石漠化程度等进行了详尽介绍,全面展现了第三次石漠化监测成果数据,为监测成果数据共享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