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田信息采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农田种植区域广、数据采集量大、信息实时传输难的特点,设计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田信息采集系统,构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农田信息无线传感网络系统,解决了节点定位、路由协议应用等问题.该系统能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减少人力操作和人工测量的误差,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并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农田信息自动精确的实时采集、汇聚和传输,农...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农机作业补贴的客观性和监管效率,开发了一种基于Android手机的农机作业信息采集系统。采用摄像头Intent、Service组件和Alarm Manager服务设计图像采集模块,基于Android平台的GPS技术设计作业量统计模块,采用Http通信协议设计数据传输模块,并集成为信息采集APP。应用试验表明,输入农机编号、拍照间隔、定位间隔和农机宽度参数,即可自动、实时地获取作业时间、地理位置、田间图像和作业亩数等信息,并通过无线传输或人工读取SD卡2种方式将作业信息移交到相关管理部门。该系统操作简便,信息准确,实时性强,为政府部门进行农机作业补贴提供了便捷、可靠的核算和监管依据。  相似文献   

3.
智能传感器的突出特点是高精度的信息采集,成本低,能够实现多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将其应用于温室环境监测,能够完成温度、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的自动采集和综合测量,提高了信息采集的精度、可靠性,对作物的光合作用条件进行优化处理,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了高效实时地采集农田信息,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细管理,设计出一种基于GPS、EDGE和LabVIEW技术的农田信息远程采集与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自行设计的基于单片机、GPS和传感器技术的多参数农田信息采集仪,实现对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电导率、环境温湿度等农田信息的快速定位测量。通过EDGE模块,利用移动EGPRS技术覆盖面广、传输速度快、资费低等特点,将测量所得数据快速实时传送至上位机。该系统的上位机系统把EDGE模块接收的数据存入数据库,并对其进行分析。该系统通过应用多功能信息采集设备和高速网络传输技术,实现对农田信息的实时、高效、精确和低成本采集,对精细农业作业决策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满足土壤环境信息的自动监测,适时了解土壤环境情况,及时分析土壤温湿度、光照等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实现土壤环境信息的快速检测,设计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土壤环境信息传感器。【方法】以STM8L051F3P6单片机为控制芯片,利用平行板电容探针、温度传感器、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光敏电阻作为主要检测部件设计检测电路,分别检测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土壤周围的空气温湿度和光照强度,采用单节锂离子电池作为供电电源,同时将单片机与蓝牙通讯技术相结合,实现对被测区域土壤环境信息的实时监测。根据农业标准土壤水分测定法,配备不同土壤湿度样品,标定土壤湿度。【结果】完成土壤环境信息传感器的软硬件整体设计与土壤湿度标定试验:(1)信息采集,即土壤环境信息传感器通过各个模块的硬件检测电路实现土壤环境信息包括土壤温湿度、土壤周围空气温湿度、光照情况的实时采集;(2)数据处理,即该传感器将采集的原始信息数据经过单片机处理后实现土壤环境信息检测;(3)数据发送,即通过蓝牙技术将检测结果发送至用户端显示;(4)土壤含水率的标定,即采用设计的土壤环境信息传感器进行了土壤湿度标定试验,在土壤湿度0%~25%内建立输出...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便携式多通道畜禽舍数据采集装置,该装置具有温、湿度数据自动采集、存储、处理,实时显示,定时打印,串行通讯,报警和掉电保护等功能。介绍了该装置的总体设计思路及温、湿度传感器变送电路等。  相似文献   

7.
针对烟草种植中小苗膜下移栽的打塘开穴需求,研制了双行打塘机械及配套的自动计数装置,该双行打塘机械由拖拉机悬挂牵引作业时,由地轮驱动作业铁铲交替上下周期运动进行双行打塘作业,以单片机为核心的自动计数装置可以实现打塘开穴作业数目的自动计数。田间试验表明,双行打塘机械可达到烟苗移栽所需的开穴作业要求,自动计数装置可精确自动计数打塘开穴数目。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的灌溉方法浪费水资源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农田灌溉节水系统设计。该系统从节水角度出发,对传感器和主电路进行了设计,主要采集灌溉地的湿度与温度数据,根据测量土壤中的温度与湿度作为主要参数,对农田灌溉节水系统进行实时控制,保持匀速工作状态,以实现智能农田灌溉节水。通过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根据土壤的温度与湿度的详细数据自动调节喷灌功能,达到节水灌溉目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农田环境的应用需求,为快速、准确地获取农田中土壤体积含水率和水分变化信息,研究一种基于STC90C51单片机的土壤水分检测系统的硬件结构及功能设计。该系统采用基于FDR(Frequency Domain Reflectometry)的传感器作为土壤温湿度的采集端,可实现对土壤水分含量的自动采集、显示、存储和监测。对于土壤水分的监测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工作可靠,为农田监测、节水灌溉等提供了有效、可靠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0.
温室土壤湿度信息的自动采集与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的水分状况直接影响着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选用了比较先进的ThetaProbe土 壤湿度传感器采集温室环境的湿度信息,并根据湿度信息控制温室土壤湿度。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利用水资源,满足农田灌溉之需,要求旱区农业从粗放的灌溉模式向集约型精量灌溉转变。作物需水状况的准确监测是实现精量灌溉和智能化农业用水管理的前提。基于GSM的土壤湿度监测系统由土壤湿度检测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块、GSM无线传输模块3部分组成。该系统采用土壤湿度传感器检测农田中的土壤湿度,单片机通过AD采集湿度信息并与设定值相比较,若湿度低于设定值,则通过GSM模块将信息发至农户,提醒用户开始灌溉。试验表明,该系统能有效监测土壤中湿度,为农户灌溉提供决策依据,实现农作物精量灌溉的远程监测。  相似文献   

12.
实时监测在智慧农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快速、高效的数据采集是农业智能化发展的核心挑战。本研究致力于开发一种基于LabVIEW的智能农业温湿度数据采集与处理装置,以解决这一问题。采用AM2302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并设计了相应的通讯协议,使LabVIEW能够成功地采集和处理传感器数据。该系统实现了准确的温湿度信息采集、高效的数据传输、实时的信息显示和可靠的数据记录。实验证明,该系统稳定可靠,能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连续采集和处理温湿度数据。结果表明,该系统为农业智能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有望在实时监测和管理农作物生长环境中发挥关键作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田间作物表型检测平台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高灵活度、稳定有效地获取田间作物表型信息,设计了一种四轮独立驱动、独立转向的田间作物表型检测平台,该平台主要包括行走系统、控制系统和表型信息采集系统,采用Creo软件对平台进行结构设计并对主体框架不同工况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以西门子1200系列PLC为主控制器开发了一套控制系统,实现平台的原地转向、横向移动和阿克曼转向模式控制,采用基于模糊PID的四轮协同控制方法实现了四轮同步运动。设计的检测平台可根据检测需求挂载RGB相机、热红外相机、高光谱相机等不同传感器进行表型信息采集,并在采集过程中形成移动暗室,有效降低外界环境对表型信息采集效果的影响。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设计的检测平台在满电量状况下单次不间断作业可达6 h;四轮协同运动试验结果显示,车轮转速最大偏差率为1%,在水泥地面和田间直线行驶时平均偏移率分别为2.14%和2.57%,具有良好的移动稳定性;挂载RGB和热红外相机进行作物表型信息获取时,每小时可检测120个田间育种小区;在不同时间段,分别采集非暗室环境与暗室环境下棉花RGB图像并提取叶面积,结果表明平台所采集RGB图像更加稳定可靠;对暗室环境下RGB图像、热红外和高光谱图像进行采集分析,结果表明该平台所采集图像均质量良好且可获得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水稻种植环境的自动监测,给水稻种植和管理带来便利,设计了一种基于Arduino和LabVIEW的水稻种植环境参数的监测系统。首先介绍了监测系统的功能和结构框图,随后阐述了其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与实现。由传感器前端触杆与大气和土壤接触,采集大气的温湿度、土壤的温湿度和pH,数据采集模块将获得的信号通过串口上传至上位机。上位机LabVIEW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图形实时显示及处理、分析,实现实时、便捷地检测水稻环境的温度、湿度、pH变化情况。实践表明,该设计能够经济、高效地实现数据采集,可用于实时环境状况的快速监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计算机测控技术及传感器技术的温室大棚测控系统,该系统可完成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土壤含水率、光照及CO2等参量的采集,并可根据上述参数实现温度调节、光度调节、节水灌溉及二氧化碳等参数的自动调节,实现了温室大棚自动控制功能,为温室大棚的工厂化育秧、工厂化种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日光温室黄瓜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无线传感器采集温室内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CO2浓度、光照强度等信息,利用无线传输协议实现数据的自动获取、传输及控制。当土壤水分传感器监测到土壤含水量低于设定阈值时,系统自动启动电磁阀,进行滴灌作业,可实现黄瓜幼苗期、结果初期、结果盛期、结果后期智能灌溉控制,较常规滴灌作业节水15%~20%。  相似文献   

17.
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庄行综合试验站为研究区域,基于Android智能移动终端,开发了农业物联网信息采集和发布系统,实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气象及土壤数据的自动采集、管理和发布。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主要功能与操作流程,并围绕信息采集、数据共享服务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为实现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实时获取和发布环境监测数据提供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优化桂林毛尖茶园的耕作农艺配套技术,通过对试验地的相关改造,以不中耕为对照,研究不同中耕方式的效果、效率、成本的差异及其对茶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中耕、手扶微耕机中耕、履带拖拉机中耕均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具体表现在耕作后土壤相对含水量均较对照略低但保水效果较好,土壤容重、硬度值均显著低于对照,土壤孔隙度均显著高于对照,但随着耕作后时间的推移,耕作后土壤容重、硬度值会不同程度地逐渐上升,土壤孔隙度则会不同程度地逐渐下降;而不同耕作方式的效果、效率、成本之间有较大的区别,其中履带拖拉机耕作效果最好且最稳定,同时作业效率是人工耕作的10倍而成本只是人工耕作的0.39倍。表明采用手扶微耕机或履带式拖拉机对桂林毛尖茶园进行机械耕作作业均是可行的,同时为机械耕作在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上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有利于桂林毛尖茶园机械耕作的普及和茶园机械化进程的加快。对于拟开展机械化耕作的茶园,除了机械及技术人员配置到位外,茶园的立地条件、种植方式、机械道的预留等方面要相应做好规划,建议选择平地或缓坡进行开垦,优先选择无性系茶树优良品种,采用180 cm以上大行距种植,同时主干道建设为3.0 m以上,支道2.0 m以上且茶园与四周山林、农田应设置隔离沟及排水沟为宜。  相似文献   

19.
运用移栽技术的花卉生产方式已经成为现代温室花卉生产中的主要种植模式,针对目前盆栽花卉移栽人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等现状,对国内外盆栽花卉自动移栽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总结了中国盆栽花卉自动移栽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旨在为实现我国盆栽花卉的现代农业工厂化种植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西瓜基质栽培智能灌溉系统。该系统由环境信息采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和灌溉执行结构3部分组成。环境信息采集装置主要采集影响西瓜水分需求的基质相对湿度和空气相对湿度;信息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判断是否驱动灌溉执行机构对西瓜进行灌溉。综合考虑西瓜在不同生长阶段基质相对湿度、空气相对湿度对西瓜需水量的影响,建立了模糊控制规则库,利用MATLAB进行仿真,证明灌溉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智能灌溉系统能根据智能灌溉策略适时、适量地进行灌溉,控制基质相对湿度与西瓜生长阶段相适应,伸蔓期将基质相对湿度控制在62.82%~67.25%,开花坐果期将基质相对湿度控制在68.05%~72.18%,膨瓜期将基质相对湿度控制在72.23%~77.15%,成熟期将基质相对湿度控制在58.36%~62.13%,所测得的基质相对湿度与最佳基质相对湿度之间的误差在2%左右,满足西瓜基质栽培的灌溉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