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亚麻植株生长动态黑“S”型曲线,而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动态呈二次抛物线型。亚麻株高生长速度最大值在出苗后的33—36天,平均每昼夜增长3.0厘米;干物质积累最大速度在出苗后的43—46天,平均每昼夜积累0.013克。  相似文献   

2.
纤维用亚麻生育期长短主要取决于出苗-开花的日数。株高和单株干物重的生长动态呈“S”形曲线,单株功能叶片数呈“抛物线”形曲线。较早熟组出苗后25-40天增长最快,较晚熟组出苗后25-45天增长最快,较早熟组在出苗后的前30天生长比较晚熟组快,30天后较晚熟组生长更快,出苗后40天前后各熟期组株高基本一致,以后较晚熟组愈来愈超出。生育期愈长株高,原茎产量和纤维产量有愈高的趋势,但纤维产量的最大值出现在  相似文献   

3.
纤维用亚麻生育期长短主要取决于出苗--开花的日数。株高和单株干物重的生长动态呈“S”形曲线,单株功能叶片数呈“抛物线”形曲线。较早熟组出苗后25-40天增长最快,较晚熟组出苗后25-45天增长最快,较早熟组在出苗后的前30天生长比较晚熟组快,30天后较晚熟组生长更快,出苗后40天前后各熟期组株高基本一致,以后较晚熟组愈来愈超出。生育期意长株高、原茎产量和纤维产量有愈高的趋势,但纤维产量的最大值出现在中晚熟组,种子产量有相反的趋势。长麻率以中间组最高,早熟组较低,晚熟组最低。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免耕对亚麻干物质形成的影响,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调查了免耕和翻耕条件下亚麻株高、茎粗、单茎重的增长规律,对亚麻原茎产量、种子产量、收获密度、生育期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在该免耕栽培模式下,亚麻株高、茎粗、单茎重的增长曲线与对照基本一致,亚麻原茎产量增长1.5%,种子产量增长2.69%,密度降低3.98%;亚麻生育期推迟3 d左右,而土壤水分含量一直高于对照。总体来说,免耕条件下亚麻单株株高、茎粗、单株干重均与对照具有相似的累积规律,原茎及种子产量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5.
密度对高蛋白大豆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黄淮海地区高蛋白大豆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以冀豆21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16.5万、19.5万、22.5万、25.5万株·hm~(-2))下,高蛋白大豆不同生育期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分配等指标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生育期延长和密度水平增大,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均在鼓粒期达到最大;单株及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均随密度增加而减小;群体及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鼓粒期达到峰值,鼓粒期以后开始下降,以密度22.5万株·hm~(-2)处理最大;单株及群体积累的干物质前期主要用于营养器官生长,后期主要分配给生殖器官;群体植株产量随密度水平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当密度为22.5万株·hm~(-2)时,群体产量最高,为3 726.67 kg·hm~(-2)。  相似文献   

6.
试验对华亚2号、华亚3号、华亚4号、华亚5号、Amine(荷兰)和Vesta(荷兰)6个亚麻品种在2018—2021年内5个关键农艺性状和4个产量性状的变化趋势以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亚麻品种蒴果数和种子产量的变异系数较大,稳定性相对较弱,其余农艺性状均表现出较好的变异性。其中华亚2号、华亚5号、Amine和Vesta干茎制成率的变异系数均小于3%,变异幅度小,稳定性较强。6个亚麻品种的种子产量、纤维产量、原茎产量和全麻率的变化趋势不同:华亚2号、Amine和Vesta亚麻品种种子产量均呈上升趋势;华亚2号、华亚4号、华亚5号和Amine的原茎产量呈上升趋势,其余两种呈略下降趋势;华亚3号纤维产量略下降,其余品种整体呈上升趋势;6个亚麻品种的全麻率变化趋势稳定。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株高、工艺长是影响亚麻原茎产量和纤维产量的最主要因素,与原茎产量和纤维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株高和工艺长是影响亚麻产量的重要性状,提高亚麻品种的株高和工艺长是提高纤维产量和原茎产量的有效途径。上述研究为亚麻育种规划、开发高产改良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作者于1984—1986年进行了万亩亚麻高产开发研究,总结提出了亩产原茎275公斤产量构成因素为:平方米实收株数1300株,单株干重0.4—0.54克,株高80—90厘米;与其产量相关性为株高>单株重>茎粗>有效株数。并提出株高生长的最大速度在出苗后的33—36天,干重积累的最大速度在出苗后的43—46天,每增加1公斤干物质时,不同产量水平条件下,分别增加原茎0.48、0.37和0.11公斤。还阐述了有关的一些生理生志指标及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8.
亚麻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是呈抛物线型,峰值在开花期,茎干物质随生育期进展逐渐增多,而根、叶的干物质逐渐减少。氮磷钾的积累量随着干物质增多而增加,峰值在快速生长期和开花期。植株各器官氮磷钾的含量,果>叶>根>茎,亚麻茎的木质部,钾的含量占全株的70%,而纤维只占30%。  相似文献   

9.
亚麻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吸收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亚麻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是呈抛物线型,峰值在开花期,茎干物质随生育期进展逐渐增多,而根、叶的干物质逐渐减少。氮磷钾的积累量随着干物质增多而增加,峰值在快速生长期和开花期。植株各器官氮磷钾的含量,果〉叶〉根〉茎,亚麻茎的木质部,钾的含量占全株的70%,而纤维只占30%。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播种期对南方春季亚麻生长发育、经济性状和原茎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随播期推迟,亚麻自出苗至工艺成熟整个生育期相应缩短,主要是枞形期日数减少;迟播的亚麻,快速生长期(以下称速长期)日平均生长速度减慢,株高、茎粗、密度和原茎产量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1.
播种期地南方春季亚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播种期的对南方春季亚麻生长发育、经济性状和原茎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随播期推迟,亚麻自出苗至成熟整个生育期相应缩短,主要是枞形日数减少;迟播的亚麻,快速生长期日平均生长速度减慢、株高、茎粗、密度和原茎产量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氮肥水平对亚麻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氮肥的施用量与株高、工艺长度、茎粗和单株茎重呈显著正相关,增施氮肥可以有效促进亚麻株高、工艺长度、茎粗和单株茎重的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亚麻原茎产量。在新疆亚麻主产区每666.7 m2施用N 3 kg可以保证较高的原茎产量和最高的纤维含量。  相似文献   

13.
玉米籽粒产量是籽粒发育期所积累的籽粒干物重总和。这种籽粒干物质的积累(籽粒灌浆)出现在植株生长周期的生殖生长期(开花至生理成熟)中,并且经一短暂停滞期后,至籽粒达最大干重前干物质积累随时间呈直线增加(Johnson等,1972)。Drynard等(1971)提出,经遗传方法延长有效灌浆期对于提高籽粒产量存在巨大潜力,这种效益在长生长季条件下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对台湾加工型花生新品种"台南13"叶面积及干物质积累过程的研究表明,处理A2在整个生育进程的叶面积系数、地上部干物重、地下部干物重和植株干重均大于处理A1和A3,差异达显著水平.叶面积系数、地上部干物重、地下部干物重和植株干重均随着花生的生长而增加.花生叶面积系数和植株干重均与产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58和r=0.877).  相似文献   

15.
亚麻花后大量积累干物质,除了分配给花序外,光合产物积累于茎中。茎中不同茎段的干物重均有增加,同时纤维重也相应增加。随高度上移光合产物向纤维中分配的比例增加。高出麻率的品种其光合产物向纤维分配的比例大。  相似文献   

16.
从欧洲和东北、西北、华北、西南、华东等生态类型地区引种的26个品种和南京本地品种进行比较,分析了其在南京种植后生育期、经济性状、形态特征等方面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27个大麻品种的干茎和纤维产量与生育期长短、株高、茎粗、平均节间长度呈极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北方和欧洲品种引种南京后,生育期缩短,植株生殖生长早,株高、茎基粗、总叶片数等大大减少,节间短,叶片小,干物质积累量小,茎杆产量和纤维产量都很低;南方品种表现相反,生育期延长,植株营养生长茂盛,下部分枝少,节间长度增加,快速增长时期的出叶速度和干物质积累速度显著大于北方和欧洲品种。欧洲、东北和西北的品种雄株生长过小,无纤维利用价值;南方及江苏、山东、河南的品种,雄株生长速度快于雌株,纤维利用价值高于雌株。  相似文献   

17.
李明 《中国麻作》1999,21(4):14-15,19
亚麻花后大量积累干物质,除了分配给花序外,光合产物积累于茎中。茎中不同茎段的干物重均有增加,同时纤维重也相应增加。随高度上移光合产物向纤维中分配的比例增加。高出麻率的品种种其光合产物向纤维分配的比例大。  相似文献   

18.
高产夏直播花生干物质积累动态与产量形成规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系统研究了麦收后夏直播地膜覆盖花生在30万株/hm2密度下6000kg/hm2产量水平的植株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规律。植株干物重和荚果干重动态可拟合成Logistic方程。植株干物重最快增长期为出苗后43~51d,最大生长速率0.768g/(株·d),最终生物量40.86g/株。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结荚期占64.6%,饱果成熟期占12%。荚果干重最快增长期是出苗后72~81d,幼果形成后36~45d,最大增长速率0.867g/(株·d)。荚果干重增长量,结荚期占66.4%,饱果成熟期占33.4%。经济系数0.6。分配系数结荚期0.625,饱果成熟期1.707,产量形成期平均0.795。与春花生相比,生育前期叶面积发展快,干物质积累速度高。生育后期分配系数显著高于春花生。干物质和荚果产量主要在结荚期形成。  相似文献   

19.
陇东塬区玉米不同发育期生长量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陇东塬区玉米单株生长量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在7叶以前单株干物重和单株叶面积与营养器官的生长主要呈正相关,与产量构成因素以负相关为主;7叶以后不同器官的干物重对产量构成因素的贡献不同,叶、叶鞘、茎营养器官的干物质积累表现为慢-快-慢,对产量构成因素的贡献表现为高-低-高。穗的干物重和单株叶面积对产量构成因素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20.
亚麻纤维产量是由茎粗、工艺长度、株重、植株木质部重与韧皮重比值(以下简称植株比值)等因素构成。统计分析表明,各因素对纤维产量的贡献大小为亚麻植株比值>茎粗>株重>工艺长度。选用高麻率品种,采用有效的栽培措施,在单位面积内使亚麻个体与群体均衡发展,防止倒伏,控制茎粗,降低植株比值,是提高亚麻纤维产量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