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甜菊(Stevia rebaudiana)品种在碱胁迫下耐碱的生理机理。[方法]采用基质培养方法,研究了Na2CO3对不同耐碱性甜菊品种守田2号(相对耐碱型)和中山4号(碱敏感型)叶片叶绿素、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酶和脯氨酸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1.2g/L Na2CO3碱胁迫均使守田2号和中山4号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不同程度降低,且中山4号在整个胁迫期内MDA含量均高于对照,增幅最大为43.2%,守田2号MDA含量在胁迫初、末期低于对照,在碱胁迫14d时MDA含量最高,比对照增加24.4%。守田2号和中山4号碱胁迫期间SOD活性均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但相对耐碱的守田2号叶片SOD活性增幅高于碱敏感型甜菊中山4号,胁迫后期守田2号SOD活性降低,但POD活性高于中山4号,说明此时POD具有较强的活性氧清除能力。耐碱甜菊守田2号和相对碱敏感甜菊中山4号在胁迫期内叶片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表明脯氨酸的渗透调节可能不是2种甜菊耐碱能力差异的关键调节因子。[结论]不仅为进一步选育甜菊耐盐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提高我国盐碱地利用率、改善滩涂立地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Na2CO3胁迫对甜菊不同碱耐性品种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绳仁立  原海燕  黄苏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306-20309
[目的]探讨不同甜菊品种在碱胁迫下耐碱的生理机理。[方法]采用基质培养方法,研究了Na2CO3对不同耐碱性甜菊品种守田2号(相对耐碱型)和中山4号(碱敏感型)叶片叶绿素、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脯氨酸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1.2 g/L Na2CO3碱胁迫均使守田2号和中山4号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不同程度降低,且中山4号在整个胁迫期内MDA含量均高于对照,增幅最大为43.2%,守田2号MDA含量在胁迫初期和末期低于对照,在碱胁迫14 d时MDA含量最高,比对照增加24.4%。守田2号和中山4号碱胁迫期间SOD活性均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但相对耐碱的守田2号叶片SOD活性增幅高于碱敏感型甜菊中山4号,胁迫后期守田2号SOD活性降低,但POD活性高于中山4号,说明此时POD具有较强的活性氧清除能力。耐碱甜菊守田2号和相对碱敏感甜菊中山4号在胁迫期内叶片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表明脯氨酸的渗透调节可能不是2种甜菊耐碱能力差异的关键调节因子。[结论]不仅为进一步选育甜菊耐碱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提高我国盐碱地利用率、改善滩涂立地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淹水处理解除后平邑甜茶生理指标恢复特性。[方法]以当年生盆栽平邑甜茶为试材,设对照(CK)、淹水1d(W1)、淹水2 d(W2)、淹水3 d(W3)4个处理,淹水处理后连续6 d采样测定各项生理指标。[结果]随着淹水天数的增加,不同处理植株根系活力、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不断降低;根系保护酶活性(SOD、POD)不断升高;根系脯氨酸含量不断积累。淹水胁迫解除后,植株根系活力、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逐渐升高恢复至正常水平;根系脯氨酸含量不断降低至对照水平;根系保护酶活性在淹水解除初期保持较高活性,随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W1处理各项生理指标在第2天恢复至正常水平,W2和W3处理在胁迫解除后第4天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淹水不利于植物生长,植株生理指标的恢复速度与淹水时长呈反比。  相似文献   

4.
基于课题组构建的野大豆碱胁迫基因转录谱和调控网络,筛选出两个碱胁迫应答关键基因:丝苏氨酸磷酸激酶(GsPPCK1和GsPPCK3)。本研究构建了以35S为启动子,bar基因为筛选标记基因的植物超表达载体,以紫花苜蓿龙牧806子叶节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进行了GsPPCK1和GsPPCK3的苜蓿遗传转化;通过固沙草筛选GsPPCK1获得抗性植株45株,GsPPCK3获得53株;对抗性植株进行PCR和Real-time PCR检测,最终确定基因超量表达各2个株系。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耐碱性,用NaHCO3分别为0 mmol/L、100 mmol/L、200 mmol/L、250 mmol/L的4个浓度处理转基因苜蓿,9 d后不同NaHCO3胁迫下对转基因株系进行耐碱性相关的生理指标分析,包括质膜透性、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柠檬酸含量、SOD活性及PEPC活性,结果表明:GsPPCK1和GsPPCK3在苜蓿中的超量表达显著提高了苜蓿的耐碱性。  相似文献   

5.
苹果试管苗对盐碱胁迫的生理响应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富2号和嘎啦试管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液体培养法,将NaCl和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设置4个盐碱浓度(0、50、100、200 mmol/L)进行胁迫处理,测定其生长量、膜透性、抗氧化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与未胁迫处理相比,盐碱胁迫下2个品种试管苗叶片中的脯氨酸、Na+大量积累;生长量受到抑制,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下降;膜透性显著升高。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大,2个品种试管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50 mmol/L为峰值;嘎啦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先上升后下降,而长富2号呈相反趋势,且盐浓度为200 mmol/L时,2个品种试管苗均死亡。长富2号的生长量、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嘎啦,嘎啦的APX含量显著高于长富2号。表明嘎啦主要通过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而增加植株的抗逆性,从而更好地适应盐碱胁迫。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重金属污染植物的生态防御提供参考。[方法]用不同浓度CdCl2(0、1×10^-4、5×10^-4、1×10^-3、5×10^-3mol/L)处理萝卜幼苗,各处理整株喷洒等量工丑(N0,),溶液(以喷洒等量蒸馏水为对照),研究镧对铬胁迫下萝卜幼苗的防护效应。[结果]镉胁迫下,萝卜幼苗的株高、主根长、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有所下降,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升高;喷洒一定剂量(15mg/L)La(NO3),后,萝卜幼苗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均有所升高,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均有所降低。[结论]适当剂量的稀土元素镧可减轻重金属元素铬对萝卜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7.
盐生植物灰绿藜对NaCl和NaHCO3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对日益严重的土壤盐渍化问题,开发新的具有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的盐生植物.[方法]以具经济价值的新疆盐生植物灰绿藜为材料,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浓度NaCl和NaHCO3胁迫后植株的日相对生长率(RGR)、丙二醛(MDA)、多种渗调质、抗氧化剂含量变化及几种重要的抗氧化酶活力变化,探讨了其对盐碱胁迫生理响应机制的差异性.[结果](1)在0~300 mmol/L,NaCl对植株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小,300 mmol/L NaHCO3对植株生长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抑制;(2)150和300 mmol/L NaCl和NaHCO3处理后植株叶片丙二醛含量均显著增加;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均无显著变化;抗氧化剂ASA显著升高.(3)随盐碱处理浓度增加,叶片脯氨酸(Pro)、甜菜碱(BADH)、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其中脯氨酸在较高浓度NaCl处理下升高幅度显著高于相同浓度的NaHCO3.[结论]植株体内抗氧化剂和渗调质ASA和脯氨酸Pro积累的差异可能是造成灰绿藜对高浓度盐碱胁迫耐受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盐胁迫对不同亚麻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忠民  沙伟  师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667-8668
[目的]筛选抗盐能力强的亚麻品种。[方法]用不同浓度盐溶液及清水浸泡亚麻品种双亚6号、Tifka和Argos的种子,恒温培养7 d后测定亚麻幼苗的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随着盐浓度的增加,3种亚麻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活性升高。当盐浓度为0.75%时,3种亚麻幼苗的叶绿素含量最高。不同盐胁迫水平引起不同品种的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不同;Argos的叶绿素含量高于双亚6号和Tifka。不同盐浓度胁迫下3种亚麻幼苗的脯氨酸含量均增加;Argos的脯氨酸含量高于双亚6号和Tifka。Argos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双亚6号和Tifka。[结论]Argos的抗盐性高于双亚6号和Tifka。  相似文献   

9.
水稻苗期对不同pH值下NaCl和NaHCO3胁迫响应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3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在萌发期和幼苗期进行不同pH下NaHCO3与NaCl胁迫处理,测定了水稻幼苗鲜重、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及根系活力变化。结果表明,发芽期胁迫3d后,NaHCO3处理开始抑制根系生长,NaCl处理到第6天才抑制幼苗地上部生长。幼苗期胁迫处理时,鲜重减少,根系活力显著降低,MDA累积,脯氨酸大量积累。这些变化与胁迫时的pH明显相关。在相同胁迫处理下,品种213较其它2个品种耐逆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现有的品种唐粉108、唐红109、东农728、粉冠1号、中杂9号5个番茄品种为试材,研究其耐低温胁迫性,为番茄冬季栽培生产和耐寒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试验以25℃/15℃为对照,在15℃/5℃和20℃/10℃低温条件下处理,光照强度均为4 000lx,处理时间为15d,测定番茄幼苗生长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SOD活性、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变化。[结果]低温胁迫下,各番茄品种的生长指标及干物质均有所下降,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则不同,其中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呈下降趋势,而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是随着温度的降低反而提高。[结论]低温胁迫促进了MDA、脯氨酸含量增加和POD活性,其变化与番茄不同品种抗寒性密切相关。5个番茄品种抗寒性大小顺序为:唐粉108、东农728、唐红109、中杂9号、粉冠1号。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NaCl和NaHCO3胁迫对2个基因型玉米(Zea mays L.)幼苗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探讨不同耐性玉米品种对不同盐碱胁迫时间下的耐性机制。[方法]以耐盐碱程度不同的2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设置5个浓度梯度(0、25、50、75、100 mmol/L)的NaCl和NaHCO3盐溶液进行胁迫处理,分别于胁迫12、24、36、48 h后采样,测定玉米幼苗期不同胁迫时间下部分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2个玉米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但是根系的变化幅度普遍高于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在36 h盐胁迫下达到最大值;玉米幼苗和根系中脯氨酸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在胁迫48 h后达到最大值。[结论]该研究可为作物耐盐碱的生理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钠盐浸种对NaCl胁迫下萝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农作物的耐盐育种和栽培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通过不同钠盐浸种和NaCl溶液胁迫萌发试验,找出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种子抗盐的有效方法和耐盐程度。分别用浓度为200mmol/L的NaCl、NaHCO3、混合盐(NaHCO3,NaCl)3种溶液浸种,然后配置4种浓度的NaCl胁迫溶液:40、80、120、160mmol/L,分别对萝卜种子的萌发进行盐胁迫。[结果]混合盐浸种明显提高萝卜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促进幼苗生长。NaHCO3浸种明显抑制种子萌发,但明显促进侧根数目增多并提高了叶绿素的含量。促进种子萌发的影响因子顺序是:混合盐浸种>NaCl浸种>对照组>NaHCO3浸种。不同浸种方法处理,均表现出随NaCl胁迫溶液浓度升高,抑制种子萌发,而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在NaCl胁迫溶液浓度较低时,随NaCl胁迫溶液浓度升高促进幼苗生长。相反,在NaCl胁迫溶液浓度较高时,随NaCl胁迫溶液浓度升高,抑制幼苗生长。[结论]混合盐浸种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解不同钠盐胁迫对观赏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选用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为研究对象,采用三因素(氯化钠、硫酸钠、碳酸氢钠)盆栽正交试验,通过对狼尾草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态学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比较不同钠盐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随着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浓度的增加,发芽率相关指标均呈显著下降,其中碳酸氢钠的影响最大。而幼苗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受氯化钠的影响最大,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升高,幼苗生长受到显著抑制。[结论]氯化钠对狼尾草种子萌发后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萌发的抑制作用,而碳酸氢钠则主要抑制种子的萌发能力。该研究可为盐碱地区观赏草的引种驯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将NaCl和NaHCO3按同比例混合,模拟4种不同浓度,研究盐碱混合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及主要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和NaHCO3混合胁迫抑制了黄瓜幼苗的生长,降低了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的含量,提高了抗氧化酶SOD、POD的活性,增加了MDA和可溶性糖的含量。30mmol/L NaCl+30mmol/L NaHCO3浓度的盐碱混合胁迫处理,黄瓜植株生长和生理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明显,当处理浓度大于60mmol/L NaCl+60mmol/L NaHCO3时,黄瓜植株生长和生理指标与对照差异显著,处理浓度升高至90mmol/L NaCl+90mmol/L NaHCO3后,黄瓜植株膜系统已受到破坏,对植株造成了不可逆损伤,且随浓度的升高,黄瓜植株受伤害越严重。可以得出,60mmol/L Nacl+60mmol/L NaHCO3是黄瓜在盐碱混合胁迫下生长的临界浓度。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处理对苜蓿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初步探讨壳聚糖处理对干旱胁迫下苜蓿幼苗抗旱性的影响。[方法]选取饱满度一致的紫花苜蓿种子,置于培养箱(25℃)中培养,待长出3~4片真叶后分装于培养皿,分别用0.1%、0.3%、0.5%、0.7%的壳聚糖喷涂处理,以喷蒸馏水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处理对苜蓿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下,壳聚糖处理后苜蓿幼苗的脯氨酸含量上升幅度比对照组的缓慢,其中以0.5%处理上升幅度最慢;各处理组苜蓿幼苗POD活性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其上升幅度依次为0.5%>0.7%>0.3%>0.1%,并在断水后第9天时达到最高值后缓慢下降。[结论]壳聚糖处理苜蓿幼苗能调节干旱胁迫下其脯氨酸积累速率,提高和维持其POD活性,从而增强其抗旱性。壳聚糖处理的适宜浓度为0.5%。  相似文献   

16.
低温胁迫对青稞幼苗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段瑞君  任有成  熊辉岩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796-16797
[目的]研究低温胁迫下不同青稞品种幼苗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了解其抗寒机理。[方法]以青稞昆仑12号和肚里黄2个栽培品种为材料,测定了低温处理前、后和低温处理后恢复2d3个阶段的青稞幼苗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保护酶系活性的变化及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2种青稞中的SOD、POD活性在低温处理后下降,恢复2d后上升,达到显著水平(P〈0.05);CAT活性因品种不同而表现各异,肚里黄低温处理后活性下降,恢复后上升,昆仑12号低温处理后先升高恢复后再上升。2种青稞叶片中的Pro、MDA含量在低温处理后都增加,恢复2d后有所下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昆仑12号耐低温胁迫的能力较强,肚里黄较弱。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盐胁迫下外源甜菜碱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方法]以番茄中杂101号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5.0、10.0、20.0、50.0mmol/L)甜菜碱处理番茄幼苗,以营养液为对照,测定番茄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参数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外源甜菜碱能使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Fv/Fo、Fv/Fm增高,从而减轻盐胁迫对幼苗的抑制作用,并且甜菜碱浓度以5.0 mmol/L效果更好。[结论]根施外源甜菜碱具有增强番茄幼苗抗盐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盐胁迫对小麦幼苗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盐胁迫对小麦幼苗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方法,以扬麦158为材料,喷施不同浓度的NaCl、Na2SO4,研究其对小麦幼苗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对小麦幼苗形态和生理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0.1%Na2SO4对小麦幼苗叶片和根系有促进作用,高浓度NaCl和Na2SO4对小麦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盐胁迫导致小麦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结论]低浓度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的生长影响不显著或促进生长,高浓度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的生长会产生抑制作用,相同浓度的NaCl和Na2SO4,NaCl处理对小麦幼苗影响高于Na2SO4。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VB1对甲基紫精(MV)介导的油菜幼苗氧化胁迫伤害的影响。[方法]以油菜种子为试验材料,用4种不同浓度的MS、MV、VB1及MV+VB1培养液处理油菜种子,通过测定不同处理下的油菜幼苗鲜重和植物体内SOD、CAT和APX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的含量,研究VB1对缓解油菜幼苗氧化胁迫作用的影响。[结果]MV可抑制油菜植株的生长,诱导植株体内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的增高以及CAT、SOD和APX酶活性的增加;VB1在一定程度上缓解MV介导的油菜幼苗氧化胁迫的伤害,其缓解程度大小与VB1的浓度有关,当VB1的浓度为2.0 mmol/L时,缓解作用最大。[结论]VB1对MV引起的油菜幼苗氧化胁迫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作用大小与MV和VB1的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不同浓度的混合盐胁迫对枸杞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混合盐碱胁迫条件对枸杞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用12.5~100.0 mmol/L含有不同比例的NaCl、Na2SO4、NaHCO3和Na2CO34种盐成分的30种混合盐对枸杞种子进行盐碱混合胁迫处理,测定枸杞种子对盐碱胁迫的反应情况。[结果]枸杞种子相对萌发率、幼苗的干重与鲜重及根长与芽长随盐浓度增大以及碱性盐比例增高而下降。碱性盐所造成的高pH值所致的的胁变效应与盐浓度关系极大,浓度低时pH作用较小,随浓度增大pH作用加剧。用混合盐处理过的枸杞种子,解除胁迫后可以明显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增加幼苗的干重与鲜重及根与芽的长度。[结论]生产栽培实践中用低浓度盐或低碱性溶液预先浸种,完全有可能提高枸杞种子的萌发率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