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瀛 《辽宁林业科技》2020,(4):59-60,63
应用遥感影像区划与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卧龙湖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获取湿地类型、湿地动植物分布情况等信息,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保护对策,以期为更好地保护湿地生态功能,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提供基础,为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卧龙湖是辽宁省最大的内陆湿地,根据卧龙湖湖泊湿地现状,分析湿地干涸的原因,提出了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卧龙湖湿地的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状况等进行介绍,并对卧龙湖湿地的生态功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卧龙湖湿地的开发潜力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充分了解卧龙湖地理位置、风俗民情、古迹访踪、历史渊源、人文景观、行政区划、自然保护概况等基础上,确定设计目标和设计理念,对卧龙湖生态绿化景观设计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6月9日,自治区林业厅批准宁夏泾源卧龙湖湿地公园为自治区级湿地公园。该公园位于泾源县城东郊,由湿地保育区、湿地恢复区、湿地宣教展示区、湿地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五大功能分区组成。规划区总面积502.5亩。卧龙湖自治区级湿地公园的申报成功,为下一步争取泾河湿地、颉河湿地、雪山水湖湿地项目申报创造了有利条件。卧龙湖湿地公园建设遵循"生态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  相似文献   

6.
浅议卧龙湖湿地恢复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卧龙湖湖泊湿地现状,深入分析研究湿地干枯原因,提出该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为保护野生动植物、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我国管理自然保护区最重要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但该条例制定于1994年,已明显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无法为自然保护区提供充分的法律保障。加强我国自然保护区立法,构筑科学、完善的自然保护区法律体系是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当务之急。文章从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不足出发,提出了若干制定我国自然保护区法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类型是以保护对象来划分的,随着湿地和山地等自然保护区的出现,诸如跨林业部门和农业(渔业)部门主管的自然保护区会越来越多。本文试图设计跨部门管理的自然保护区建立和变更的法律规则,并以湖南岳阳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来探讨跨部门管理的自然保护区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议在《自然保护区法》制定中考虑跨部门管理的自然保护区问题,自然保护区合作管理机构应整合其多个管理部门的权力,对自然保护区进行一体化管理或生态系统管理。  相似文献   

9.
谭成 《绿色科技》2020,(6):68-70
指出了自然保护区是特殊的生态系统,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土壤特性研究和保护,对提高土壤生产力,促进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岭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云岭自然保护区内的土壤分布,并提出了有效保护措施,以期为促进该地生态系统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普遍开展的社区共管活动和自然保护区多种经营活动 ,剖析了保护区管理部门在两种管理手段或技术相互割裂的现象。作者以南滚河自然保护区为例 ,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在实施社区扶持和自然保护区多种经营中 ,将二者有机结合 ,做到周边社区与自然保护区共同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