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白腐菌F-9过氧化物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白腐菌F-9产过氧化物酶条件及酶学性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温度、pH值和无机离子对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和锰依赖过氧化物酶(MnP)的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最适作用温度LiP为45 ℃、MnP为40 ℃;LiP和MnP均在45 ℃以下稳定性较好;LiP的最适pH值为3.0,稳定pH值2.6~5.0;MnP最适作用pH值4.6,稳定pH值3.8~5.8.Fe3+对LiP和MnP都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Fe2+、Ca2+则对LiP和MnP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选育锰过氧化物酶(MnP)活力高的诱变菌株,研究其在秸秆木质素降解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合适的紫外诱变剂量处理哈茨木霉WRF-2的孢子悬液,通过初筛和复筛,选出1株产锰过氧化物酶能力强的突变菌株,并对突变菌株产生的MnP酶学性质及突变菌株粗酶液对玉米秸秆中木质素的降解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将哈茨木霉WRF-2孢子悬液在紫外光照射90s后稀释10-4倍,经初筛和复筛获得了1株遗传性状稳定的正突变菌株0202。与出发菌株WRF-2相比,0202菌株的MnP活力提高了169.59%,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活力提高了17.98%。酶学性质测定结果表明,0202菌株的MnP底物作用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3.0,在pH2.5~3.5以及温度50℃以下MnP活力稳定。Cu2+、Mn2+、Mg2+、Ca2+对0202菌株的MnP活力有促进作用,Fe2+、Zn2+则对其有抑制作用。用0202发酵后粗酶液处理玉米秸秆48h后,木质素降解率达到了23.64%。【结论】获得了MnP活力高的突变菌株0202,其木质素降解酶系为LiP-MnP型,其对玉米秸秆中木质素的降解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于存  徐红云  池玉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4,(6):1784-1787,1882
[目的]明确白灵菇(Pleurotus ferulae)分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锰过氧化物酶(MnP)和漆酶(Laccase)的规律,以及白灵菇染料脱色的能力。[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4种培养方式下白灵菇木质素降解酶活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白灵菇对5种染料的脱色研究。[结果]4种培养方式下,可以检测到MnP和Laccase的活性,但并未检测到LiP。添加Mn2+和2,6-二甲氧基苯酚(2,6-DMP)对MnP和Laccase的产生有抑制作用,而添加青杨木屑可以将MnP的活性提高1.28倍,将Laccase的活性提高3.75倍;白灵菇对中性红和活性黑2种染料的最大脱色率分别为87.12%和86.13%,对活性红和刚果红的最大脱色率分别为45.91%和32.28%,而对结晶紫几乎无脱色能力。[结论]白灵菇产Laccace活性要高于MnP;与脱色活性红、刚果红、结晶紫相比,白灵菇对中性红和活性黑2种染料的脱色更为彻底。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嗜碱菌AL-103果胶酶酶学性质。经硫酸铵盐析和缓冲液透析,获得粗酶,该酶最适反应温度60℃,最适作用pH6,40℃保温10min酶活基本不损失,在pH7.0~10.5范围内酶蛋白稳定:Li^+、Ca^2+和Mg^2+对酶有激活作用,AL^3+有抑制作用,Co^2+、Pb^2+、Fe^3+、Mn^2+和Hg^2+有强烈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深海底泥中提取出一株生长盐度在15%的降解PCBs的嗜盐菌,并将其命名为B2.6。此菌株能以PCBs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生长.72h的降解率可达90%以上。对其进行了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及各项生理生化指标鉴定,并和Biolog细菌鉴定系统鉴定的结果进行了比对。研究结果表明,菌株B2.6合成PCBs降解酶的模式为延续合成型;主族的一价离子Na^+.K^+能够提高PCBs降解酶的酶活,过渡金属离子Co^2+, Mn^2+, Cu^2+, Fe^2+和Fe^3+酶活则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此酶的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25~35℃和pH6-8。  相似文献   

6.
于德涵  黎莉 《湖北农业科学》2016,(17):4510-4513
筛选野生黑木耳废渣中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菌株,对存在的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活力进行测定,并对3种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 H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33株野生黑木耳菌株中,得到2株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菌株,废渣中3种酶的平均酶活力分别为54.3、37 200、6.7 U/L;3种酶的最适温度为28~32℃,最适p H为6.2~7.0。废渣中3种酶活力差别较大,锰过氧化物酶活力最强,在降解木质素上起主要作用,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力最小,作用差。  相似文献   

7.
秸秆降解菌株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优良秸秆降解菌株,解析不同菌株降解秸秆的生物学过程。本研究利用以秸秆为唯一碳源的筛选方法从土壤中获得3株具有秸秆降解能力的菌株yj1、yj2和yj3。根据8d的秸秆降解率确定菌株降解秸秆的最优温度和pH,并测定和比较参与秸秆降解的内切葡聚糖酶(EG)、β-葡萄糖苷酶(BG)、木聚糖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锰过氧化物酶(MnP)和漆酶(Lac)的活性。结果表明:1)筛选得到的yj1、yj2和yj3菌株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和短杆菌属。2)3种菌株分别在最适温度37、30和37℃以及最适pH 8、8和7时培养8d后,秸秆降解率达到峰值,在偏碱性条件下菌株yj2的秸秆降解率为26.61%。3)菌株yj1和yj3无木聚糖酶的活性,但LiP、MnP和Lac酶活性较高。菌株yj2的6种酶均具有较高的活性,协同完成秸秆降解。因此,菌株yj2可以作为碱性土壤条件下秸秆降解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木质素降解酶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裂褐菌为材料,接种于固体PDA培养基和液体(天然与人工)培养基中,培养后测定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的直径,液体培养基中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和锰过氧化物酶(Mnp)的活性。[结果]裂褐菌接种到PDA培养基后,菌落在24 h内形成,在144 h内扩展到整个平板。30℃时生长较慢,菌落的扩展速度为0.296 1 mm/h,37℃条件下菌种萌发较早,菌落的扩展速度为0.443 3 mm/h。液体天然与人工培养基的Lip酶活在第8和10天达到最大,分别为373.09和278.75U/L;MnP酶活在第11和10天达到最大,分别为396和295.36 U/L。整个培养周期内,天然培养基的LiP和MP的产量均高于人工培养基。[结论]使用天然材料培养裂褐菌的效果优于人工材料。  相似文献   

9.
拈抗链霉菌(Steptomyces spp.)R15菌株是从大白菜植株根际土壤分离得到的,其代谢产生的抗菌物质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采用ABP选择性培养基诱导培养法,获得4株(R8,R15,R31和AS)产β-1,3-葡聚糖酶菌株。其中链霉菌R15菌株在ABP平板上培养7d后,透明圈最大(〉12mm),澄清度最高。从R15菌株提取酶液,经10%~75%的硫酸铵沉淀盐析、羟基磷灰石柱层析及DEAE-52柱层析得到纯化,纯化倍数为13.98,回收率达4.031%。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该酶的分子量为41.3kDa。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为5.0,低于55℃、pH7.5以下酶较稳定。Fe^3+、K^+、Cu^2+、Hg^2+对酶有抑制作用,而Ca^2+、Fe^2+、Ba^2+、Mn^2+、Al^3+及Zn^2+对酶有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甘蔗苗过氧化物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新鲜甘蔗苗分离和纯化了过氧化物酶(POD),纯化过程包括匀浆、硫酸铵分级沉淀、丙酮分级分离和Sephadex G-100柱层析。过氧化物酶最适pH值是4.4;Km值为0.038mol/L;过氧化物酶在4-55℃下水浴20min,酶的失活率较小,在55℃以上时,酶的失活率越来越大;该酶在4℃下耐藏性较好;受半脱氨酸和抗坏血酸等抗氧化剂的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