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的高频率体细胞胚胎发生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比较了龙眼不同类型胚性愈合伤组织,品种,蔗糖质量浓度,有机附加物,生长调节剂,光照度等因素对龙眼胚性愈组织体胚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经的体胚发生条件下,选择适宜的胚性愈伤组织类型,可获得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的高频率体细胞胚胎发生,在低质量浓度蔗糖(≤30g.L^-1)和黑暗条件下,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体胚分化频率为100%,并且发生数量可达每克1万个左右。  相似文献   

2.
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及主要物质生化代谢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组织培养和生理生化分析技术对陆地棉体细胞胚胎发生及主要生化代谢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对干鲜重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胚性愈伤组织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则减少;氨基酸含量胚性愈伤组织普遍高于非胚性愈伤组织,个别氨基酸含量则明显增加或降低。胚性愈伤组织干物质累积较非胚性愈伤组织显著。  相似文献   

3.
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及主要物质生化代谢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组织培养和生理生化分析技术对陆地棉体细胞胚胎发生及主要生化代谢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对于鲜重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胚性愈伤组织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则减少;氨基酸含量胚性愈伤组织普遍高于非胚性愈伤组织,个别氨基酸含量则明显增加或降低。胚性愈伤组织干物质累积较非胚性愈伤组织显著。  相似文献   

4.
从败育种子诱导柑桔的胚性愈伤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4个柑桔品种成熟果实中的败育种子为试材,培养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品种的胚性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的发生频率明显不同。麦芽提取物,谷氨酰胺和GA明显影响柑桔胚性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荔枝、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的细胞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石蜡切片观察荔枝、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的结构和胚性细胞分裂生长的方式 .结果表明 :荔枝胚性愈伤组织中具有旺盛分裂能力和再生能力的胚性细胞主要分布在外缘 ,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生长为单细胞外起源 ;而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的胚性细胞大多处于内部 ,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生长为内起源 .还对荔枝、龙眼胚性愈伤组织应用于遗传转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常规离体培养中,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周期短,需每隔20d继代一次。这样短的周期对离体种质保存来说过于频繁,为避免增加愈伤组织被污染的机会及快速生长分裂带来的高变异率,本研究试图通过对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生长规律和继代过程中生理活性变化的研究,找出能够延缓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生长并且能够延长继代周期,保持愈伤组织遗传稳定性的方法,以达到能够长期保存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以长期继代培养的楸树愈伤组织和新诱导的楸树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利用石蜡切片比较分析它们的组织形态特征,并测定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淀粉酶的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与可溶性糖的含量,以探究楸树愈伤组织长期继代培养后分化再生困难的形成原因。组织形态学观察分析发现,继代培养7 a的白色颗粒状愈伤组织细胞中淀粉粒含量丰富,分布均匀,仍为胚性愈伤组织;新诱导的浅绿色愈伤组织存在明显的细胞分化中心,有均匀分布的淀粉粒,为早期胚性愈伤组织;新诱导的黄白色致密愈伤组织为非胚性向胚性转化的愈伤组织,新诱导黄白色疏松愈伤组织为非胚性愈伤组织。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分析发现,继代培养7 a的楸树胚性愈伤组织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新诱导出的3种愈伤组织,但其同工酶活性却较低,表明在长期继代培养的过程中,楸树愈伤组织的生理生化代谢活性降低。由此推测生理生化代谢活性的下降可能是造成楸树胚性愈伤组织长期继代培养后分化再生困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木奈)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以油(木奈)幼胚为材料,研究外植体大小、低温处理、基本培养基类型、碳源、培养基中的2,4-D浓度、AgNO3的添加与否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长轴为5—7.9mm低温处理18h的幼胚,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效果最好;使用山梨醇(浓度为3%)为碳源、含氮量低的WPM培养基,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优于蔗糖为碳源、含氮量高的MS培养基;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2,4-D浓度为2.0mg/L,培养基中附加5.0mg/LAgNO3有助于提高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  相似文献   

9.
栓皮栎胚性和非胚性愈伤组织抗氧化物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诱导产生的栓皮栎不同基因型的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对其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同工酶谱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胚性愈伤组织中抗氧化物酶活性均明显高于非胚性愈伤组织。不同基因型的胚性愈伤组织或非胚性愈伤组织的抗氧化物酶活性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同一基因型的胚性和非胚性愈伤组织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抗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具有特异性,且显示与酶活性一致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硝酸银对冰糖橙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诱导冰糖橙的愈伤组织和建立胚性细胞系,以冰糖橙成熟果实中未发育胚珠为外植体,将乙烯合成抑制剂AgNO3应用于冰糖橙胚性细胞系的建立,AgNO3设有5,10,12mg/L等3个处理,以未加AgNO3的MT培养基为对照。结果表明,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AgNO3不能促进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反而抑制了胚状体的发生。然而在继代培养基中添加5mg/L的AgNO3有利于小而弱的胚状体基部形成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率达28%。经过5次继代处理建立了冰糖橙的胚性细胞系。  相似文献   

11.
不同棉花愈伤组织状态与胚胎发生及其植株再生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结果表明,能够分化出体细胞胚胎并再生成植株的4种愈伤组织状态为:直接产生胚性愈伤组织或体细胞胚胎簇状胚状体、淡黄色且疏松结构胚性愈伤组织、颗粒状疏松结构愈伤组织及褐化、生长缓慢的愈伤组织;难以分化出体细胞胚胎的4种愈伤组织状态为:易发生体细胞胚再愈伤化的愈伤组织、翠绿色表面有硬块状的愈伤组织、易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但不分化成苗的胚性愈伤组织、疯长型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2.
以籼稻品种秋桂矮11发芽种子的功芽基部为外植体,以N6培养基附加2,4-D2mg/L和脯氨酸0-40mmol/L诱导愈伤组织,对愈伤组织进行了立体解剖,扫描电镜观察和GMA塑料薄切片观察。结果表明,愈伤组织可分为胚性、中间型和非胚性3大类,胚性愈伤组织与非胚性愈伤组织在外观特征和内部结构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前者明显分化成6类细胞,其中包括传递细胞;后者分化程度低,且没有观察到传递细胞,中间型愈伤组  相似文献   

13.
棉花胚性愈伤组织长期保持的研究(简报)张宝红,李秀兰,李付广,王武,李凤莲(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112)在继代培养过程中,因部分胚性细胞转化为非胚性细胞,丧失了胚胳发生能力。棉花胚性愈伤组织长期保持的最适宜继代周期为20~30天。...  相似文献   

14.
胚性愈伤组给与非胚性愈伤组织核酸与蛋白质代谢表现很不一样,胚性愈伤组织代谢话跃,而非胚性愈伤组织代谢缓慢。与其相适应的形态解剖学差异表现在细胞大小、染色深浅、胚性细胞团多少、细胞质浓厚稀薄、细胞核明显或不明显等方面。外部形态最终反映在愈伤组织质地、颜色、表面等特征上,胚性愈性组织质地坚实但易碎、表面光滑、粒状、淡黄色。而非胚性愈伤组织质地松散有水渍状、表面粗糙、多呈白色。这一结果表明可从外部形态、组织学和生化指标等加以判别,并通过改变内部与外部条件,控制胚性与非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提高陆地棉胚状体和再生植株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5个陆地棉品种组织培养结果表明,品种间出愈难易程度差异很大。出愈率高未必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率就高。只有灰白、半透明和褐色愈伤组织才能发生胚性愈伤组织。KT和2.4D配合使用能提高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率;IAA和KT配合使用有利于胚状体的萌发和植株再生  相似文献   

16.
快速建立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培养程序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缩短建立胚性细胞悬浮系的进程,快速获得松脆胚性愈伤组织,以普通小麦,大麦和多花黑麦草为材料,采用能促进植株再生的高浓度铜离子作为毒害筛选因子,以MSD培养基为基本配方,2.5mg/L的2,4-D浓度,不同梯度浓度的铜离子处理愈伤组织。结果表明,0.1mmol/L的Cu^2 对愈伤组织具有较好的筛选作用,能使松脆胚性愈伤组织保存下来,而其它类型愈伤组织褐化死亡,产生的松脆性愈伤组织能很快适应悬浮培养,从而使快速建立胚性细胞悬浮系。用密实细胞体积及其斜面高度评价细胞悬浮系的特点,发现悬浮细胞不仅具有很强的生长势,提高了愈伤对营养缺乏的忍受度,而且保持了高分化潜能的胚性。  相似文献   

17.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进一步揭示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潜在能力,以栓皮栎未成熟合子胚诱导产生的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通过对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总酚含量和蛋白酶活性的测定,研究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2种愈伤组织生化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胚性愈伤组织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及脯氨酸含量分别为97.6、25.3、28.3 mg·g-1和202.8 mg·g-1,均高于非胚性愈伤组织;两者的蛋白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但非胚性愈伤组织中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显著高于胚性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8.
冰糖橙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冰糖橙成熟果实中的未发育胚珠为外植体,培养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并进行植株再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培养基和不同的培养条件下胚性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的发生频率不同;麦芽提取物和GA3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暗培养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在MKBN(MT KT0.5mg/L BA0.5mg/L NAA0.1mg/L)培养养基上,胚状体的再生率达88.24%,以酸橙作砧木进行试管嫁接,嫁接成活率达88.89%。  相似文献   

19.
棉花组织培养植株再生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陆地棉珂字2013日龄无菌苗的下胚轴为外植株,建立了棉花体细胞胚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培养程序。大多数激素或其组织均能诱导获得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其中TDZ的诱导效果较好,正确选择胚性愈伤组织进行继代培养,有利于提高胚的获得率和缩短培养周期;液体悬浮培养是获得大量发育同步胚的关键技术。胚的萌发有3种类型,且受激素的调控,其中0.1mg/LNAA最有利于体细胞胚萌发成苗。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体胚发生过程中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中内源多胺含量比非胚性愈伤组织高;体胚发生过程中内源多胺含量变化趋势大致呈“M”状,在胚性愈伤组织Ⅱ和球形胚阶段转折;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先于形态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