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更好地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苍南县重要农作物种质资源,2017年8月—2018年12月对浙江省苍南县7个镇17个行政村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及利用情况进行系统调查,对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并对收集到的资源的种类、分布情况、植物学分类和部分特色资源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苍南县共收集到85份农作物种质资源,包括粮食作物41份、蔬菜26份、经济作物7份、果树11份,隶属于21科36属39种;按种质类型包括地方品种资源76份、野生资源9份。根据苍南县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对苍南县地方品种和野生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讨论,建议通过建立资源圃和本地商业化开发利用等方式对地方品种进行原地保存,对部分地方品种或野生资源在资源采集地或原生境进行原位保护鉴定,确保本地优良种质资源的安全保存,实现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结果可为苍南县农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种质创新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的南部,地跨北热带、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又处于东部湿润地区向西部半湿润地区过渡的位置上,自然条件优越且特殊,稻种资源十分丰富,目前有2万份稻种资源保存于广西农业科学院低温干燥种质库内。众所周知,低温种质库是保存植物种质资源的最适途径,但在贮藏过程中物种或品种间的种子生命力下降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低温库贮藏种子的生活力监测研究已成为种质安全保存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中国紫菜薹地方品种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国特产紫菜薹的分布、主要农艺性状分类和代表性品种,将紫菜薹种质资源分为湖南品种群、四川品种群和湖北品种群,认为紫菜薹种质资源有长沙、武汉、成都三个原产中心  相似文献   

4.
对抗白叶枯病水稻种质资源进行总结,发现我国抗白叶枯病种质资源丰富多样,抗源来源主要有5个途径:栽培品种、地方品种、国外品种、野生稻种资源、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得的新种质。最后探讨水稻抗白叶枯病种质发掘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新安县作为项目县之一,全面普查了辖区内 10 个乡镇,200 余个村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同时查阅统计了新安县 1956 年、1981 年、2014 年 3 个时间节点的农作物种植种类、面积等并进行分析,发现新安县自然资源丰富,当地地方品种种植面积呈减少趋势,市场培育品种种植面积则逐年增加。本次共普查收集当地农作物种质资源 30 份,针对新安县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提出了加大收集力度、加强保护意识、挖掘地方品种等保护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依据成县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行动结果,比对1956年、1981年、2014年3个年度时间节点全县土地资源、气候环境和各类农作物品种资源消减变化情况,分析了当地农家作物品种资源加速消失的原因,提出了当前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的建议,以期对成县今后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作物品种资源工作的发展趋势(一)作物品种资源的概念作物品种资源,是我们的习惯叫法。在国外又叫种质资源或遗传资源。它包括古老的地方品种,新培育的推广品种,以及各种作物的突变种、稀有种和近缘野生种等种质。所谓种质,系指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这些具有不同种质(或  相似文献   

8.
在三峡库区的云阳、涪陵等10县市作物种质资源考察中,收集到29份瓠瓜种质资源,后在成都进行了田间种植鉴定。三峡库区瓠瓜种质资源类型齐全,品种较为丰富。介绍了可供其他地区利用的3个瓠瓜品种  相似文献   

9.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国内数量丰富的种质资源相结合,将是我国打赢种业翻身仗的有效举措。种质资源是什么?种质资源与种子、种业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表里山河孕育了丰富的种质资源种质资源,又叫品种资源或遗传资源,是植物中最原始的东西,是育种的资源和材料。它们当中有古老的地方品种,也有新培育的推广品种,都承载着能够将自身性状遗传给子代的珍贵信息。它们有的丰产,有的抗旱,有的抗虫抗病,而这些基因最终决定了品种的特性。山西省有名的玉米金皇后、谷子沁州黄、食用豆大白芸豆等地方品种,晋谷21号、荞麦黑丰一号等育成品种,以及野生大豆等,都属于种质资源范畴。  相似文献   

10.
继2016年11月21日公布首批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37处后,2020年10月1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第二批33个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名单.这标志着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评定工作开展以来,我国花卉种质的收集、保存和利用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花卉种质资源是花卉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加强花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合理利用,为花卉品种创新储备丰富的育种材料,实现主要花卉品种国产化,对满足我国现代花卉产业发展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美国早熟特甜多抗西瓜资源品种。有2个品种可作为父母本选配新组合。选育杂交种。当前有蚌埠市和霍邱县正在进行这方面工作。这2个品种,1993年在夏播(较难成功的季节)种植,超群早熟、多抗和持甜。黑皮、园形、单瓜重中等,皮薄、肉细、瓤色鲜红。经种质资源所和西安市的专家初步鉴定,属于不可多得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2.
《种子》2021,(7)
以引种保存的27个玫瑰品种为实验材料,结合玫瑰特性及实际生产,对其主要品种特性进行样本分析,通过咨询专家对玫瑰的观赏性、适应性及抗性、经济性状等3个方面15个指标进行调查,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其性状赋权,对27个玫瑰品种进行分析筛选,建立起玫瑰种质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并筛选出适宜推广的玫瑰栽培品种。结果表明,引种的27个玫瑰品种中大部分可适应贵州栽培,丰花玫瑰各方面性状表现优秀,苦水、亮叶、紫枝等11个品种表现优良,建立起的玫瑰评价体系能较全面地评价引种的玫瑰种质,因此玫瑰种质资源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玫瑰种质资源收集、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推广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已收集到的小麦优异种质资源更好地为育种工作服务,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麦类室自1982年起建立小麦优异种质圃。今年共种冬麦品种(系)299个,春麦148个;包括一些新育成的材料和由国外新引进的品种。根据育种要求,按抗病、抗逆、矮秆、早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自育品种(系)与新疆主要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应用TP-M13-SSR技术对24份种质资源进行分析。16对SSR标记引物共扩增出82条基因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81条,平均为5.06条/对。扩增出132个位点基因型,其中杂合型100个,纯合型32个。24份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度在0.53~0.93,相似度最远的品种为‘巨峰’,最近的品种为‘火州黑玉’与SP275。研究表明,24份品种资源之间存在多样的亲缘关系;F1代品种(系)与亲本品种(系)之间存在母系遗传特点,遗传来源一致的品种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本研究鉴定了24份自育或当地主要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为这些品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2020-2021年通过开展洛阳市第三次全国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行动,全面普查了洛阳市所辖吉利区、孟津区、新安县、栾川县、嵩县、汝阳县、宜阳县、洛宁县、伊川县、偃师市10个县(市、区)的作物种质资源。共普查到果树资源145种,其中地方品种105种,野生资源36种,选育品种4种,在上述10个县(市、区)都有分布。本调查与研究为洛阳市果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广东桑树种质资源的搜集、评价与创新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桑树种质资源圃搜集保存了9个桑种的种质资源813份,评价出果用资源105份、大叶片资源73份、厚叶肉资源37份、高产桑叶资源56份、叶质优资源46份、抗青枯病资源113份.通过人工创制四倍体、卫星搭栽桑树种子和组配杂交组合创制新资源.利用保存的种质资源育成了二倍体杂交品种塘10×伦109、多倍体杂交品种粤桑2号、果叶两用品种大10等.  相似文献   

17.
正2020年7月初,新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启动,2020年将对全区87个农业县(市、区)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全面普查与收集。此次行动的目的是查清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发掘优异资源和基因资源,加大珍稀、濒危、特有资源和特色地方品种收集与保护,确保资源不丧失,促进种质资源交流与共享。新疆农作物种质资源丰富,曾于1956—1957年、1979—1983年两次参加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  相似文献   

18.
《种子》2020,(5)
我国苜蓿种质资源丰富,已收集保存苜蓿种质资源28种3 979份,审定登记苜蓿6种104个品种。加强苜蓿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强化鉴定评价,加大创新利用力度。  相似文献   

19.
广西农业科学院于2015-2019年对广西西北部百色和河池2个市、19个县(市、区)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和收集,共收集广西西北部地区优异、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788份,包括粮食作物403份、蔬菜207份、经济作物152份、果树26份,隶属24科47属62种,其中地方品种644份、野生资源140份,引进其他地区品种4份。同时,通过对所收集资源的综合分析,对部分优异资源进行鉴定,明确了广西西北部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其特点,提出了结合自然保护区和优势特色种植区,将异位保存与原生境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优异种质资源圃,加大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力度。根据风俗、民俗和区域特点,加大对广西西北部地区特异种质资源的深度发掘、创新利用和保护性开发。  相似文献   

20.
苦荞种质资源生物学性状的多元统计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了解苦荞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和发掘苦荞种质资源中的有益基因,本研究对100份苦荞种质资源的9个主要生物学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并以前6个主成分和遗传相似系数为基础,进行了二维排序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0份苦荞种质资源前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8.76%,并依据品种性状主成分综合得分值,评选出性状优良的10份苦荞种质资源;在聚类图中,全部种质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分布在0.03~22.63之间,在5.32的遗传相似性水平上将100份供试种质资源聚成3大类,第Ⅰ类包含37份材料,第Ⅱ类包含24份材料,第Ⅲ类包含39份材料。其中,第Ⅱ类的苦荞种质资源株高相对较高,籽粒质量重,丰产性好。将主成分分析、二维散点图和聚类分析结合起来发现,ZNQ098、ZNQ086、ZNQ048、ZNQ093、ZNQ082这5个品种的性状表现最好,可作为较为理想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