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压机是人造板工业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多层压机的出现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多层热压机中,活动横梁是压机主要运动部件,它由肋板和压板焊接而成,并与油缸活塞杆联接传递压力,目前在人造板生产中,要保证压力场的均匀,人造板面的平整,要求活动横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通常压机设计时,对活动横梁往往采取类比的方法,使得活动横梁结构尺寸增大,造成了材料的浪费。为此,本文详细分析了热压机活动横梁肋板的合理排列,尺寸的选择与刚度的关系,其结果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柱式热压机是人造板生产中的主要设备之一,立柱则是压机的重要支承件和受力件,同时又是下顶板的导轨。因此,立柱应具有足够的强库和刚度。 柱式热压机立柱的强度设计计算,已往一直是采用静应力方法。本文就PH—P4000T热压机立柱的完全破断的实事,应用传统力学和断裂力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断裂分析,  相似文献   

3.
影响刨花板热压传热过程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刨花板热压时的传热过程对产品的质量以及热压机的生产周期都起决定性作用.该文研究了刨花板的目标密度、厚度、热压温度、热压前板坯含水率、汽击法喷水量及其添加剂的浓度等因素对热压传热的影响,从而提出了强化热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将面压5.5MPa、热压板1150×2250×50、湿法生产纤维板的热压机改造成面压3.5MPa、热压板1400×2650×90、生产中密度纤维板的热压机的设计计算问题.计算结果表明,原液压系统可满足要求;框架的上、下梁要更换加长,侧支柱仍旧利用,经验算,改造后框架的强度和刚度符合要求.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在改造后的热压机上新增了一套同时闭合机构.  相似文献   

5.
以PVAc改性酚醛树脂作为胶粘剂热压制备铝箔贴面人造板,采用正交试验研究热压温度、热压时间、热压压力和施胶量对板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温度对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影响最显著,其次为热压时间;最佳热压工艺条件为:热压温度140℃,热压时间9min,热压压力0.6MPa,施胶量200g·m-2。  相似文献   

6.
高功 《农家致富》2015,(7):46-47
一、秸秆人造板材生产技术1.技术内涵与技术内容秸秆人造板材生产技术是秸秆经处理后,在热压条件下形成密实而有一定刚度的板芯,进而在板芯的两面覆以涂有树脂胶的特殊强韧纸板,再经热压而成的轻质板材。秸秆人造板材的生产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工段:原料处理工段、成型工段和后处理工段。原料处理工段有输送机、开捆机、步进机等设备,主要是把农作物打松散,同时除去石子、泥沙及谷粒等杂质,使其成为干净合格的原料。成型工段有立  相似文献   

7.
以杨木刨花作为基材,对在杨木刨花表面金属化处理以后进行化学镀铜,研究了施胶量、热压温度和密度对镀铜刨花人造板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胶量为12%、热压温度为80℃、板材密度为1.0 g/cm3的工艺条件下生产的人造板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此时板材的弹性模量为2992MPa,静曲强度为43MPa,24h吸水厚度膨胀率为4.9%.  相似文献   

8.
利用人造板有机挥发气体采样装置、手持式TVOC气体检测仪、甲醛检测仪,对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的各刨花板释放的有机挥发物质量浓度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影响刨花板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TVOC)和甲醛释放量的因素,即材料制作的热压工艺(热压压力和热压时间)及环境参数(温度和相对湿度).结果表明:热压工艺和环境参数对板材TVOC和甲...  相似文献   

9.
系统地介绍了应用压阻效应和热敏效应原理设计一套精度高、体积小、功能强的复合多功能传感器,它能集温度和压力与一体,使一个传感器能同时测量几个参数的智能型传感器。并通过数字信号处理、传感器封装等技术,制作了满足人造板热压机生产过程中在线实时测控系统的复合多功能温度/压力传感器。  相似文献   

10.
在人造板尤其是胶合板加工制造领域,旋切机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地位。旋切机是成型胶合板的主要设备之一。本文从旋切机的类型、工作原理、发展脉络、设备专利技术申请等角度出发,论述了在胶合板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旋切机设备的专利申请情况以及木材旋切加工技术对胶合板行业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热压温度、板坯含水率、板坯密度对周期式压机的闭合压力及板坯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板坯密度对快速闭合的周期式热压机的闭合压力有显著影响,而其他两因素影响较小.对板坯1/4厚度层温度达到100℃所需时间的最大影响因素是密度,其次是温度和含水率;而对1/2厚度层温度达到100℃所需时间的最大影响因素是热压温度,其次是含水率和密度.  相似文献   

12.
以聚合物发泡技术与人造板工艺技术相结合制备沙柳纤维/聚丙烯(PP)发泡复合材料,主要研究热压工艺对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发泡剂,可明显降低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经方差极差分析得知:(1)热压工艺因子对沙柳纤维/聚丙烯发泡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均非常显著;(2)影响大小顺序:复合时间,发泡剂间比例,复合...  相似文献   

13.
世界人造板工业之所以得到飞速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木材资源由利用天然林资源为主向利用人工林为主转变,另一方面得益于人造板工艺技术的长足进展,新技术的普遍采用和主机设备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4.
无胶稻草碎料板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提高农业剩余物利用率和降低人造板生产成本为目的,以热压温度、热压时间、稻草碎料含水率及稻草比例等工艺参数为因子,用正交试验法对无胶稻草碎料板的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无胶稻草碎料板物理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是热压温度,稻草比例、稻草碎料的含水率为次要因素,热压时间对其性能无显著影响;得到较优的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为150℃;稻草比例为80%;稻草碎料含水率为18%;热压时间为6 min。  相似文献   

15.
生物质压缩成型技术的发展与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论述了生物质热压成型工艺的发展,对各种成型设备的技术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对制约其利用的技术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初步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方案和见解。  相似文献   

16.
热压工艺参数对刨花板VOCs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该文以室内装修常用的落叶松刨花板为研究对象,采用人造板有机挥发气体采样装置、手持式VOCs气体检测仪、气相色谱-质谱仪,对不同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工艺条件下的刨花板释放的有机挥发物含量和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对刨花板有机挥发物的释放量和释放速率影响显著。热压温度升高、热压时间延长都会使刨花板有机挥发物的释放量增加,初始释放浓度上升,释放速率增大;有机挥发物中芳香族化合物种类增多,萜烯类相对含量下降,酯类化合物种类和相对含量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尿素—双醛淀粉树脂用于胶合板制备的施胶、热压等工艺因素及其影响,扩展淀粉基胶粘剂在人造板工业的应用,促进无醛环保型室内用胶合板的研究与发展,对尿素—双醛淀粉树脂胶合机理与热压工艺进行试验研究,试验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胶合板热压工艺予以优化,选取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和施胶量3个因素进行Box-Behnken设计,利用Design-Expert 软件对胶合强度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压温度对尿素—双醛淀粉胶合板胶合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当选用热压温度136℃、热压时间1.99 min·mm-1、施胶量416 g·m-2时,尿素—双醛淀粉胶粘剂胶合板的胶合性能最优,且最优胶合强度预测值为2.12 MPa,与理论预测值误差小,试验所得出的拟合方程与稳定性试验匹配较好。  相似文献   

18.
对现有的单源热压机载热体输送装置进行改进,设计了一种以导热油为主加热源,以蒸汽为辅助热源,以水、冷导热油为冷却剂的人造板热压快速恒温控制装置;确定了温度串级-流量分程-时间程序混合控制系统及程序流程.该控制装置及系统可使不同冷、热载热体同时或分时进入热压板的相应孔道,实现双源同时快速加热、冷却,保温保压阶段快速达到恒温.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造板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工业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木工机械及人造板机械技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了新的发展态势。本文主要讨论了我国木工机械及人造板机械技术的发展方向,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HCl、NaOH、热水、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及果胶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并通过热压法制备轻质玉米秸秆人造板,研究单一预处理和复合预处理对玉米秸秆表面润湿性、表面微观形貌、热稳定性以及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单一预处理条件均能降低玉米秸秆纤维与水的接触角,预处理后玉米秸秆束外皮表层形貌由平滑变为粗糙,表层破裂脱落,表面硅元素质量分数明显下降,NaOH处理对玉米秸秆表面润湿性改善最佳。热稳定性分析表明:在热压温度150 ℃下,预处理玉米秸秆纤维结构稳定,无明显热分解趋势。各个预处理条件均能改善玉米秸秆人造板的力学强度,复合预处理条件不能在单一预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板材的力学性能。HCl、NaOH及水热预处理会减弱玉米秸秆纤维结构强度,使得秸秆纤维结构强度对人造板力学性能的影响大于界面胶合强度。水热处理后秸秆人造板力学性能改善最明显,IB值提高了700.0%,MOR值提高了112.5%,MOE值提高了8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