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赭曲霉毒素A(OTA)是一种对人和动物具有广泛毒性的霉菌毒素,为建立OTA在食品和饲料中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活性酯法(NHS)将OT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鸡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分别制备了免疫原OTA-BSA和包被原OTA-OVA。紫外扫描和SDS-PAGE鉴定表明,OTA与BSA和OTA与OVA偶联成功,偶联物OTA-BSA和OTA-OVA的偶联比分别为7∶1和4.5∶1。用免疫原OTABSA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用OTA-OVA包被ELISA板进行检测,小鼠血清中抗OTA的抗体效价最高可达1∶51 200。表明制备的免疫原OTA-BSA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OT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黄曲霉毒素是天然产生的真菌毒素,是饲料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本文对黄曲霉毒素M1快速检测试纸条检测性能指标充分评估,确认其是否符合欧盟CRL Guidelines 2010和519/2014/EC标准。基于欧盟参考实验室方案CRL Guidelines 2010对检测试纸条的精密度、特异性、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重复性、稳定性、样本差异影响、批间差异及试剂盒稳定性分别检测,并通过胶体金读数仪对检测数据分析。结果发现:该黄曲霉毒素M1检测试纸条可在10 min中检测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M1,肉眼判读定性检测灵敏度为50 ng/L;试纸条特异性良好,除黄曲霉毒素M2(交叉反应为0.86%)外,与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B1等交叉反应均小于0.5%,其余无交叉反应。用胶体金读数仪分析时,试纸条检测灵敏度为21.58 ng/L,定量限为58.11 ng/L;检测60个添加浓度为50 ng/L的牛奶样本时平均值为49.07 ng/L,标准差为6.45 ng/L。因此,该试纸条可作为定性筛选方法检测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M1污染,检测能力满足欧盟MRL(50 ng/L)要求。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4,(12):15-18
用酸酐法将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AMP)偶联于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匙孔血蓝蛋白(Keyhole Limpet Hemocyanin,KLH),合成了免疫抗原AMP-KLH和检测抗原AMP-BSA,并进行了鉴定;用免疫抗原AMP-KLH免疫BALB/c小鼠,应用杂交瘤技术筛选出了3株分泌抗AMP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特性分析显示,单克隆抗体2C3、4E5和4C7的腹水效价分别为1∶1.02×106、1∶5.12×105和1∶5.12×105,其中2C3的AMP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9.3 ng/m L,与青霉素类抗生素有明显交叉反应,其他类别抗生素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01%。  相似文献   

4.
为制备一种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单克隆抗体(McAb),对DON进行改造,合成了半抗原,然后与载体蛋白BSA、OVA分别偶联合成偶联抗原DON-BSA、DON-OVA,并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紫外分析法对合成的偶联抗原进行鉴定。然后用DON-BSA作为免疫抗原,DON-OVA作为检测抗原免疫小鼠制备抗DON的单克隆抗体。结果所得单克隆抗体为IgG1亚型,分子质量为158ku,抗体标准曲线IC50值为1.7μg/L,与T2毒素、黄曲霉毒素B1几乎没有交叉反应,筛选到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研制DON酶联免疫检测产品。  相似文献   

5.
通过玉米赤霉烯酮与对苯二胺反应,制备出玉米赤霉烯酮免疫磁珠分离富集试剂盒,试剂盒对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捕获量为50ng/ml,与玉米赤霉烯酮结构或者功能相似的竞争药物: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T-2毒素、赭曲霉毒素A、展青霉素等5种药物进行特异性反应时,均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6.
磺胺甲噁唑抗原合成及其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重氮化法将磺胺甲噁唑(SMZ)与人血清白蛋白偶联形成免疫原,免疫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紫外扫描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偶联物,免疫抗原的偶联率为19∶1,改良辛酸-饱和硫酸铵纯化抗体,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105,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建立的SMZ检测的线性范围在0.1ng/mL~10μg/mL之间,50%抑制率检测限为22.53ng/mL,抗体与磺胺甲噁唑交叉反应率为100%,与其他7种磺胺药交叉反应率很低。表明制备的磺胺甲噁唑多克隆抗体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可用于SMZ在动物性产品中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为了制备伏马毒素B_1(FB_1)单克隆抗体,建立针对FB_1快速、简便、灵敏的检测方法,试验用戊二醛一步法分别偶联FB_1与BSA和OVA作为免疫原和检测原,5次免疫后取脾细胞与SP2/0融合。结果表明:共筛选出2株能稳定分泌抗FB_1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选取其中1株5F5杂交瘤细胞制备小鼠腹水,所制腹水效价达到1∶256 000,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6.1 ng/m L,检测下限(LOD)低于0.05 ng/m L。回收率在84.20%~102.60%之间,变异系数为2.48%~8.79%。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对FB_1抑制率为100%,与呕吐毒素(DON)、玉米赤霉烯酮(ZEN)、黄曲霉毒素B_1(AFB_1)、α-玉米赤霉烯醇(α-ZOL)等基本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8.
霉菌毒素对家禽免疫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黄曲霉毒素B1(AfB1)是研究得最多的霉菌毒素。它对各种动物的免疫应答反应均产生抑制作用,作用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但大量实验表明:AfB1可通过减少胸腺的重量和外周T细胞的数量抑制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此外,已证明当日粮中黄曲霉毒素的浓度达到0.5 mg/kg时,禽类体内补体的活性减弱,但抗体反应并不改变。高浓度的黄曲霉毒素能通过降低抗体的效价以干扰免疫接种。2 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已经证明赭曲霉毒素A对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普遍认为赭曲霉毒素A对某些特定的免疫细胞(特别是对淋巴细胞)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合成并鉴定了黄曲霉毒素M1人工抗原,通过动物免疫制备出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鼠源黄曲霉毒素M1多克隆抗血清。采用琥珀酸酐改造黄曲霉毒素M1,并将其改造物按两种方法(DCC和EDC)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白蛋白(OVA)进行偶联,合成免疫抗原AFM1-BSA和检测抗原AFM1-OVA,经过薄层色谱、紫外扫描和凝胶电泳鉴定后,免疫BALB/c小鼠,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3周,最后1次免疫10d后,断尾采血,制备多抗血清。经过测定,免疫的3只小鼠效价均达到了1:104以上,2号小鼠多抗血清的敏感性最好,半数抑制浓度IC50(50%inhibitive concentration,IC50)为37.61ng/m L,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本研究成功合成了黄曲霉毒素M1人工抗原和多克隆抗体血清,为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合成并鉴定了黄曲霉毒素M1人工抗原,通过动物免疫制备出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鼠源黄曲霉毒素M1多克隆抗血清。采用琥珀酸酐改造黄曲霉毒素M1,并将其改造物按两种方法(DCC和EDC)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白蛋白(OVA)进行偶联,合成免疫抗原AFM1-BSA和检测抗原AFM1-OVA,经过薄层色谱、紫外扫描和凝胶电泳鉴定后,免疫BALB/c小鼠,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3周,最后1次免疫10d后,断尾采血,制备多抗血清。经过测定,免疫的3只小鼠效价均达到了1:104以上,2号小鼠多抗血清的敏感性最好,半数抑制浓度IC50(50%inhibitive concentration,IC50)为37.61ng/m L,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本研究成功合成了黄曲霉毒素M1人工抗原和多克隆抗体血清,为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采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性脂(NHS)法将罗丹明B(Rhodamine B,R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分别偶联形成免疫原和检测原,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鉴定初步判断偶联成功。以人工合成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获得了3株稳定分泌针对RB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2D1、4C3和7F11,将7F11注入BALB/c小鼠腹腔产生腹水,用所得到的腹水建立了间接竞争ELISA(ic ELISA)标准曲线。对ic ELISA的工作条件进行了优化,方阵试验确定了包被抗原的工作浓度为1∶2 000,腹水抗体的工作浓度为1∶64 000。利用RB作药物抑制标准曲线,其线性方程为y=0.2848x-0.2847(R2=0.9924),线性范围为1~1 000 ng/m L,最低检测浓度为1 ng/m L。交叉试验表明,该单抗与RB的抑制率为100%,与罗丹明6G、罗丹明123、苯酚红、副品红、中性红、曙红Y、橙黄Ⅱ、甲基橙、结晶紫均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2.
琥珀酸酐法将雌二醇(E2)衍生化,再用碳二亚胺法(EDC)将半抗原与BSA和OVA偶联,制备免疫原和检测抗原,紫外扫描和红外光谱鉴定表明人工抗原合成成功,E2与BSA偶联比为12.3∶1。将E2-BSA免疫BALB/c小鼠,细胞融合技术筛选抗E2杂交瘤细胞株,制备单克隆抗体。结果表明,筛选的3株杂交瘤细胞E2D5、E3F7和E4A6抗体效价均在8×104以上。以E3F7细胞株建立间接竞争ELISA(icELISA)标准曲线,其线性范围为0.0666.2μg/L,检测限和IC50值分别为0.03和0.76μg/L,除与去氢甲睾酮22.9%的交叉反应率外,与其他化合物无交叉反应。本研究为开发ELISA试剂盒,检测食源性动物产品中E2残留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对醛基苯甲酸(CPA)与呋喃它酮代谢物(AMOZ)进行衍生化,得到衍生物CPAMOZ,并通过质谱法对其结构进行确证。然后采用混合酸酐法将CPAMOZ与载体蛋白偶联,采用紫外扫描(UV)法对偶联物进行验证。用偶联成功的人工全抗原(CPAMOZ-BSA)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测定小鼠血清抗体效价为1∶8×104,对NPAMOZ的半数抑制量为26.55μg/L,间接竞争ELISA鉴定小鼠血清多克隆抗体,与NPAMOZ、CPAMOZ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00%、44.8%,与AMOZ、对醛基苯甲酸、对硝基苯甲醛以及同类其他三种药物呋喃妥因、呋喃西林、呋喃唑酮等原药及其代谢物以及代谢物衍生物的交叉反应均小于0.01%。结果表明,制备的AMOZ多克隆抗体效价高、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为进一步制备AMOZ单克隆抗体和研制快速筛选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采用混合酸酐法将短裸甲藻毒素(brevetoxins,BTX)分别与卵清蛋白(OVA)和牛血清蛋白(BSA)偶联制备人工抗原。以BTX-BSA作为免疫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ELISA筛选抗短裸甲藻毒素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特异性和灵敏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获得了1株可分泌短裸甲藻毒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3B4,该株杂交瘤细胞腹水抗体效价达10-5,与其他类似物没有交叉反应。该抗体为建立短裸甲藻毒素免疫学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不同水平赭曲霉毒素A对小鼠肾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同时观察维生素E对赭曲霉毒素A(OTA)引起小鼠肾毒性作用的影响.将体质量为22~25 g健康的108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12只鼠,经灌胃给药.在第7天试验结束后采集小鼠血清和肾组织,测定血清和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酶活力单位.试验结果表明,CTA可引起小鼠肾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加剧,降低组织和血清中GSH-Px活性,而添加维生素E可有效缓解小鼠肾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的程度,显著提高肾组织和血清中GSH-Px活性,同时使SOD活性呈升高趋势,最终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朱孟丽 《中国饲料》2005,(20):25-26
本实验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赭曲霉毒素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水(84∶16,V∶V)提取,提取液通过Mycosep229柱净化、浓缩,C18色谱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对添加2个浓度赭曲霉毒素的玉米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平均回收率为99.12%和103.09%,变异系数分别为0.281%、1.214%,最低检测限为0.20ng/kg,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精密度高。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4,(10):96-99
用豆腐渣、酱渣、米酒糟、橙皮、茶叶渣等非常规饲料配制奶牛全混合日粮(TMR),藉UHPLC/UHPLC-MS/MS法检测其中的38种霉菌毒素。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G2(28.66±8.87)μg/kg,呕吐毒素(264.68±128.82)μg/kg,HT-2(37.80±21.15)μg/kg,伏马菌素B2(16.71±5.14)μg/kg,神经毒素C(0.47±0.13)μg/kg,青霉酸(56.80±5.20)μg/kg;麦角新素(麦角酯醇)2.57±0.84μg/kg,均未超出国家饲料卫生标准;其他31种霉菌毒素未检出,它们分别是:黄曲霉毒素类的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赭曲霉毒素类的赭曲霉毒素A、赭曲霉毒素B;单端孢霉烯毒素B类的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去氧瓜萎镰菌醇-3-葡萄糖苷、雪腐镰刀菌烯醇、镰刀菌烯酮-X;单端孢霉烯毒素A类的T-2毒素、二醋酸麃草镰刀菌烯醇(蛇形菌素)、Diacetoxyscirpenol、新茄病镰刀菌烯醇;伏马菌素类(烟曲霉毒素)的伏马菌素B1、伏马菌素B3;玉米赤霉烯酮类的玉米赤霉烯酮、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烯醇;青贮(青霉菌属)毒素类的展青霉毒素、霉酚酸、杂色曲霉毒素、胶粘毒素、渥曼青霉素、交链孢霉酚、疣孢漆斑菌;麦角碱毒素类的2-溴基-a-麦角新碱、麦角胺、麦角醇、甲基麦角新碱。用本日粮饲喂泌乳牛,在上海及江苏境内17个牧场采集牛奶样品109件,检测其中残留的黄曲霉毒素M1(AFM1)含量,结果显示,其平均值为(81.75±87.28)ng/kg,变动范围为0367.27 ng/kg,都低于国家标准500 ng/kg的上限,说明本试验配制的TMR所生产的牛奶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测定植物炭黑(百草霜)的微晶结构及其对霉菌毒素的体外吸附效果。按文中试验方法,测定植物炭黑(百草霜)的微晶结构及其在p H 6.0磷酸盐缓冲液(PBS)下对呕吐毒素(DON)、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和赭曲霉毒素(OTA)的吸附率及吸附量。结果表明:(1)植物炭黑(百草霜)的比表面积为1 440.09 m2/g、孔体积为1.28 cm3/g、孔径为3.56 nm,其微晶结构(比表面)明显优于蒙脱石。(2)在pH 6.0磷酸盐缓冲液(PBS)中,对不同浓度霉菌毒素均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对呕吐毒素(DON)的吸附率在91%以上,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及赭曲霉毒素(OTA)的吸附率均在99%以上,且不受以上3种霉菌毒素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合成、鉴定了马波沙星(MBF)人工抗原,为马波沙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以牛血清白蛋白(BSA)、鸡卵清蛋白(OVA)为载体蛋白,采用碳二亚胺法分别合成马波沙星免疫抗原(MBF-BSA)和包被抗原(MBF-OVA),并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SDS-PAGE、ELISA方法鉴定人工抗原合成效果。初步鉴定结果显示,MBF-BSA与MBF-OVA均偶联成功;用免疫抗原MBF-BSA免疫小鼠,经ELISA方法检测,五免后血清中抗体效价可达1∶5.12×105,半数抑制率为90.20 ng/m L。研究表明,马波沙星人工抗原合成成功,其免疫抗原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免疫小鼠可获得高效价、高特异性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6,(3):123-126
为建立检测西马特罗(CIM)的免疫学方法,本试验采用重氮化法成功合成了人工免疫抗原CIM-BSA,并用人工合成的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抗CIM的单克隆抗体(CIM m Ab),并对其效价、敏感性、特异性和亲和性等免疫学特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免疫的5只小鼠血清效价均达到1∶1×105,IC50均在10ng/m L以下,其中4号、5号小鼠的效价达2×105,IC50小于1ng/m L。融合后筛选出1C8、2G11、2D4共3株分泌抗CIM小分子的高特异、高灵敏的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细胞培养上清ELISA效价分别为1∶1.28×104、1∶6.4×103、1∶3.2×103,腹水效价分别为1∶4.1×105、1∶2.0×105、1∶2.0×105,3株细胞株分泌的抗CIM的单克隆抗体经亚型试剂盒测定均为Ig G1/λ链,亲和常数(Ka)经测定分别为5.5×108、2.4×108、1.0×108(L/mol),其中亲和力最高的细胞株1C8对CIM的IC50为0.288 ng/m L,与CL小分子的CR%为0.576%,与其他类似物的CR%均小于0.02%。本试验获得了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CIM m Ab,为CIM残留检测的免疫学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