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护性耕作是针对旱区缺雨少水、土地贫瘠、产量低而不稳、水土流失严重、蒸发严重、难以持续发展的局面而提出的一种保水保土、增产增收的新型耕作技术。本篇文章主要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耕作是指包括免耕、少耕等符合保护土地资源的耕作方法。在土壤冲刷严重,不甚适宜机耕的山地农业,比较适宜此种耕作法。传统的保护性耕作是在种植作物之后,施用化学除草剂以消灭禾本科杂草,一年生的豆科植物草皮,或采用前茬作物的残存物来覆盖土壤。  相似文献   

3.
随着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的严重,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新型耕作技术越来越受关注。北方气候特点决定了其干燥大风的农业作业环境,频繁的耕作使土壤沙土化严重,这也影响了农业生产质量和产量。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有助于农业生产作物产量的提高,本文主要探讨北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用与推广手段,以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有效使用。  相似文献   

4.
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意义及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受大气候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持续干旱、土壤沙化、退化严重,造成粮食严重减产,现已经成为限制我国粮食和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保护性耕作的发展,是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力保证,该文对我国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意义进行了探讨,阐述了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的作用,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由于采用传统的草原改耕地、过度放牧等耕作方式,致使黑龙江省西部农牧交错区的土壤大面积退化、水土流失严重,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实施保护性耕作是改变这种现状的有效手段。通过对传统耕作模式和保护性耕作模式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农牧交互区中农业区和草原区适合采用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为未来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模式发展方向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朝阳县属严重干旱区,水资源匮乏。全县有130多万亩耕地,其中80%为旱地,以播种玉米为主。尽量减少耕作,保证播种质量是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核心与关键,是保持  相似文献   

7.
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严重发生,阐述了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及意义,分析了实施保护性耕作对该区的重要性,提出了在黄土高原区实施保护性耕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各个领域都得到高速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近些年我国耕地现状不容乐观,耕地破坏、污染越发严重,我国耕地正在以每年十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流失,耕地质量正在逐年下降,土地肥力严重下降,可见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实践证明,机械保护性耕作对我国耕地保护起着积极作用,耕地保护至关重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新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广保护性耕作意义重大。本文将对农业机械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展开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
2006年辽西地区伏旱严重,为二十年来旱情最为严重的一年,大面积粮食作物枯萎绝收。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保护性耕作显示出抗旱增产的良好效果。采用传统耕作方式的地块,玉米最高产量只有3000千克/公顷,部分地块绝收,而保护性耕作地块玉米产量达7500千克,公顷以上,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的认证和农民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
正0引言近年来,保护性耕作被日趋重视。在黑龙江省一些部分地区已逐步实施,尤其是在黑龙江省西北半干旱区得到了广泛应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免耕技术是保护性耕作的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技术措施。研究保护性耕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西北半干旱区干旱十分严重,有"十年九旱"之说,虽然当地喷灌全覆盖,但土壤耕层逐渐变浅,保护性耕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保护性耕作的水土保持机理及其在东北黑土区的推广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黑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质肥沃,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然而近些年来,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活动,使黑土结构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保护黑土资源,减少黑土流失,不仅关系到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在对保护性耕作特点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在保护性耕作与水土流失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明确保护性耕作减少水土流失的机理效应。同时对研究中有关保护性耕作增加水土流失的负面成因进行分析,明确保护性耕作长时间研究的重要性。最后对实施保护性耕作的难点进行分析,明确保护性耕作在东北地区所需解决的问题,以此为保护性耕作的推广提供基本数据支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邵平  项洪强 《农家参谋》2022,(11):63-65
近年来,不科学的耕作种植模式以及环境污染恶化严重,导致现存的耕地出现一部分土壤肥力落后,沙化土质严重等问题,以至于人均可耕地面积的减少.在面对此种耕地情况的变化,农业部门经过相关的研究,提出了有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本文通过讲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与推广,实现提升农业种植效率,减轻种植户的种植压力,提升可耕作面积,促...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及沙尘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随着全球变暖现象日益严重,保护性耕作技 术因其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而在黄土高原地区得到大力推广与普及。保护性耕作技术始于20 世纪90 年代初,经过近 半个世纪的发展,黄土高原地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已转变为特色鲜明、因地制宜的一种系统科学的特定性保护性耕作 技术体系。在新时代背景下,黄土高原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减少温室气体在农田阶段的排放及吸收方面的作用逐渐 凸显,有效地防止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保护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及水分,保护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经济效益的科 学化发展。本文立足于生态保护的背景下,探讨保护性耕作在黄土高原地区存在主要问题,并指出如何在黄土高原地 区推广及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指出黄土高原地区未来农业发展的思路,为黄土高原的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系统 性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常常由于缺水而出苗不齐、后期减产。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蓄水保墒土壤耕作技术。 1.“保二水”耕作技术由于近些年常常出现的季节性干旱,特别是春旱,给玉米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克服春旱带来的困难;采用“保二水”的土壤耕作技术是抗御旱灾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保护性耕作以少耕、免耕、残茬覆盖为主要方式。探讨了保护性耕作的定义及其相对于传统耕作技术的主要优势;总结了保护性耕作在花生生产中的进展情况;提出了花生保护性耕作中出现的病虫草害发生严重、机具配套不完善、田间低温和出苗不齐等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对保护性耕作在花生生产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内蒙古旱作农田水蚀风蚀严重的问题,研究燕麦大田种植下,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留高茬覆盖以及留高茬处理的土壤酶活性要明显高于常规耕作,留低茬覆盖的土壤酶活性也高于常规耕作,其原因是连续的保护性耕作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留低茬与常规耕作酶活性的差异不很显著;土壤酶活性与产量之间存在极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正>免耕是指作物播前不用犁,不清理作物残茬,直接在原茬地上播种,作物生育期间不使用农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技术,是一种先进适用的耕作技术。1朝阳县自然状况朝阳县位于辽宁西部丘陵山区,水资源匮乏,属于严重干旱区。全县有130多万亩耕地,其中80%为旱地,传统耕作方法有很多弊病,对土壤多次耕、翻、耙、耱造成一个疏松的耕层,使土壤得不到保护,造成水土流失和严重的风蚀。肥力下降,这是一直困扰当  相似文献   

18.
彭阳县是典型的旱作区,近几年来干旱现象尤为严重,冬春严重缺少雨雪的干旱,不仅危胁小麦正常生产,还成为大风肆虐起尘扬沙的尘源。推行保护性耕作方式,可蓄集7、8、9月份的大量降水,减少径流,保证冬小麦苗期需水。综述了适于宁夏彭阳县的旱作农区冬小麦种植保护性耕作农艺要求及配套机械化技术。  相似文献   

19.
《新农业》2021,(14)
正1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情况介绍多年的传统耕作,使我国东北黑土地退化严重,有机质含量显著下降。自2007年起,中国科学院在吉林省梨树县开始保护性耕作的研究、示范及推广工作,经过十几年的研发,形成了成熟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梨树模式)、完善的农机配套体系及创新的推广示范网络,  相似文献   

20.
旱地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相对传统耕作制度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也是农业部在全国北方省区大力推广的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主要是针对我省一些地方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土壤沙化、盐碱化严重,造成环境污染和扬沙天气等现状而应用的。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