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检测不同耐药水平大肠杆菌AcrA表达水平,探讨耐药水平与AcrA蛋白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对acrA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制备抗AcrA抗体,Western blot方法比较同耐药水平大肠杆菌Acr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多重耐药株SEMR的AcrA表达明显高于单药耐药株SEICI和SEICH以及质控株ATCC25922。因此SEMR多重耐药性的产生与AcrA的高效表达直接有关。  相似文献   

2.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临床分离的10株鹿源大肠杆菌耐药株的blaAmpC基因进行了mRNA水平的定量测定,分析其mRNA转录水平与耐药强度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水平高的菌株,其mRNA的表达水平亦高,表明大肠杆菌耐药株blaAmpC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与其耐药性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氮磷营养盐对环境大肠杆菌(E.coli)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本试验通过建立模型生态系统研究氮磷营养盐引发大肠杆菌对氯霉素(CHL)产生耐药表型的影响,并对分离到的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进行cat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添加不同剂量氮磷营养盐可引发大肠杆菌对氯霉素产生耐药性,46株耐氯霉素大肠杆菌cat基因的阳性率为89.13%;16株对氯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未检出cat基因.结果表明,模拟生态系统中加入氮磷营养盐可引发大肠杆菌对氯霉素产生耐药;氮磷营养盐引发大肠杆菌对氯霉素耐药与cat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4.
2017年1月,新疆博乐某牛场犊牛群出现腹泻疫情,本试验旨在调查病因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采集6头腹泻犊牛的肛拭子和新鲜粪便样本,先用Speed V-Diar4TM试纸进行轮状病毒、冠状病毒、隐孢子虫和大肠杆菌F5(K99)的检测,再对样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分子分群,最后对分离菌进行致病力及耐药性的检测。结果显示,所有粪便样本的试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从6份样品中共得到6株大肠杆菌和1株爱德华氏菌,分子分群PCR检测结果显示6株大肠杆菌中A群占83.3%(5/6),F群占16.7%(1/6)。半数致死量结果显示,只有1株大肠杆菌(菌株XJ-B1)具有致病性,可致小白鼠腹泻和死亡。药敏试验结果显示,7株分离菌对这18种抗生素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XJ-B1耐药程度最严重,对β-内酰胺类、磺胺类和多肽类抗生素耐药,为多重耐药菌。由此可见,这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可能是引起本次犊牛腹泻的病因之一,也是本试验首次分离到牛源的F群大肠杆菌,该菌的多重耐药性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而本试验结果为该牛场治疗此次犊牛腹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180株鸡源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了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监测,大多数分离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表现出高耐药率(52.9%~93.30%)并呈多重耐药性。提取各菌株染色体DNA,对gyrA基因QRDR进行PCR扩增并测序。氨基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68株耐药菌株的第83位的氨基酸均发生了变异,由丝氨酸(S)变为亮氨酸(L);对4种以上氟喹诺酮类药物有耐药性的107株分离株除第83位氨基酸发变异外,第87位氨基酸也发生了变异,88株由天冬氨酸(D)变为天冬酰氨(N),13株为酪氨酸(Y),5株变为甘氨酸(G),1株变为丙氨酸(A),由此表明鸡源大肠杆菌对氟喹诺类药物的耐药程度与gyrA基因QRDR的变异密切相关,第83位氨基酸变异是大肠杆菌现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鸡源大肠杆菌的耐药特性,对昆明地区3家养鸡场送检的疑似大肠杆菌病的200只鸡进行了剖检,从病鸡肝脏分离出77株病原菌,经常规生化特性鉴定和PCR分子鉴定,确定77株分离株均为大肠杆菌,利用PCR方法对分离株的耐药基因和耐药性进行了研究,同时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在22种耐药基因中,除β-内酰胺类的OXA、SHV基因未检出外,有14种耐药基因的检出率为100%,其他耐药基因检出率在82.1%以上;在药敏试验中,分离株除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较低外(48.1%),对试验所用其他药物均具有很强的耐药性(96.1%以上)。说明分离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更加严重了。  相似文献   

7.
四川地区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四川地区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本试验对2015~2017年四川地区40个猪场的125个病猪样本进行了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耐药性检测。结果共分离到37株致病性大肠杆菌,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发现37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对恩诺沙星、四环素、阿莫西林、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强力霉素的耐药性强,耐药率高于80%,对四环素的耐药率甚至达到了100%;对阿米卡星有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为13.5%;所有菌株的多重耐药率高达100%,表明四川地区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强、耐药谱广。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加减三黄汤对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检测了外输泵acrA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将100只昆明系小鼠分为阳性组(感染耐药性大肠杆菌2 751株和2 952株),阴性组,攻毒治疗组(2 751株+加减三黄汤,2 952株+加减三黄汤),8d后将鼠随机剖杀,取肝组织抹片培养大肠杆菌,做药敏试验,同时提取质粒,检测大肠杆菌外输泵基因acrA的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经加减三黄汤在体治疗后的大肠杆菌耐药性下降了,每μL中mRNA拷贝数为2 751株最高达1016,2 952株1015;用药后各菌株均有下降;相差极显著(P≤0.01),耐药性越大的拷贝数越多。表明加减三黄汤对耐药大肠杆菌外输泵基因acrA的mRNA表达水平影响与耐药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旨在比较断奶前后仔猪和母猪大肠杆菌耐药性和铜抗性的变化,并分析其可能原因,为寻求控制大肠杆菌耐药性形成与传播的营养措施提供依据。试验中,采用CLSI推荐的琼脂稀释法,对分离自仔猪及其哺乳母猪的224株大肠杆菌的7种抗生素耐药性及铜抗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224株大肠杆菌对7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范围28.13%~93.30%),70.09%的菌株表现出多重耐药性(MDR)。分离自母猪与哺乳仔猪的大肠杆菌抗生素耐药率相似度较高,仅有对氨苄西林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差异显著。而断奶后仔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率相对于母猪和哺乳仔猪变化明显,耐受头孢噻呋、氟苯尼考和氯霉素的菌株都极显著增加(P0.01),耐受氨苄西林的菌株则显著增加(P0.05)。相对于母猪和哺乳仔猪,分离自断奶后仔猪的大肠杆菌对铜的抗性程度明显增加(P0.01)。大肠杆菌对铜抗性增加时,对抗生素耐药性也有所变化,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母猪肠道内的耐药菌及饲料中的抗生素添加剂对仔猪大肠杆菌耐药性产生、维持与加剧发挥了重要作用,仔猪饲料中添加的高水平铜与大肠杆菌耐药水平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2017年1月,新疆博乐某牛场犊牛群出现腹泻疫情,本试验旨在调查病因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采集6头腹泻犊牛的肛拭子和新鲜粪便样本,先用Speed V-Diar4~(TM)试纸进行轮状病毒、冠状病毒、隐孢子虫和大肠杆菌F5(K99)的检测,再对样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分子分群,最后对分离菌进行致病力及耐药性的检测。结果显示,所有粪便样本的试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从6份样品中共得到6株大肠杆菌和1株爱德华氏菌,分子分群PCR检测结果显示6株大肠杆菌中A群占83.3%(5/6),F群占16.7%(1/6)。半数致死量结果显示,只有1株大肠杆菌(菌株XJ-B1)具有致病性,可致小白鼠腹泻和死亡。药敏试验结果显示,7株分离菌对这18种抗生素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XJ-B1耐药程度最严重,对β-内酰胺类、磺胺类和多肽类抗生素耐药,为多重耐药菌。由此可见,这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可能是引起本次犊牛腹泻的病因之一,也是本试验首次分离到牛源的F群大肠杆菌,该菌的多重耐药性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而本试验结果为该牛场治疗此次犊牛腹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掌握重庆地区养鸡场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的耐药情况,试验选取10种抗生素对分离到的110株大肠杆菌、14种抗生素对分离到的8株沙门氏杆菌进行药敏试验,测定大肠杆菌的耐药基因,比较分析大肠杆菌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关系。结果表明:多黏菌素对所有大肠杆菌均敏感,4株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噻肟耐药,20株大肠杆菌对恩诺沙星耐药,24株大肠杆菌对卡那霉素耐药,28株大肠杆菌对链霉素耐药,40株大肠杆菌对阿莫西林、氟苯尼考耐药,72株大肠杆菌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在110株大肠杆菌中80. 00%为多重耐药株,其中对2种抗菌药物耐药占32. 73%,对7种药物耐药占7. 27%,多重耐药性主要集中在二到四重,占63. 64%。沙门氏杆菌对环丙沙星、氨曲南、头孢噻肟敏感;而对氯霉素、磺胺异口恶唑、氨苄西林、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头孢唑啉、多西环素均耐药; 8株沙门氏杆菌中100%为多重耐药株,其中对2种抗菌药物耐药占12. 50%,对8种药物耐药占12. 50%,多重耐药性主要集中在四到八重,占87. 50%。大肠杆菌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磺胺类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符合率较高,为75. 00%(72/96)。β-内酰胺类中头孢噻肟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符合率较低,为6. 78%(4/59);阿莫西林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符合率为67. 80%(40/59)。大部分检测的基因在受试菌株中具有较高的流行性,表明这些基因在编码受试菌株耐药性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说明分离的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耐药性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通过CLSI推荐的K-B药敏纸片法,对胶东地区分离的肉鸡大肠杆菌进行耐药性研究。结果显示:169株肉鸡大肠杆菌分离株对17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四环素、多西环素、阿莫西林耐药的菌株数量较多,耐药率分别为94.08%、94.08%、92.90%;对多黏菌素B耐药菌株数量最少,耐药率仅为0.59%;耐药率低于30%的有4种,依次为磷霉素、大观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多黏菌素B;其余10种药物耐药率在36.09%~79.89%。169株大肠杆菌中仅有一株大肠杆菌表现单一耐药性,其余168株分离菌均对抗菌药物表现出多重耐药,耐药范围在3~15种,其中对9~13种抗菌药物具有多重耐药性的分离菌共106株,占全部分离菌的62.72%。  相似文献   

13.
对本地临床分离的20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耐药性检测和质粒检测。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受检20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5种抗菌药物均表现为耐药,大肠杆菌耐药程度及多重耐药现象较为严重。质粒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肠杆菌耐药性菌株中,尤其是耐药程度较高且呈多重耐药的菌株中,耐药质粒的检出率较高。实验结果提示: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与其耐药质粒存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浙江省德清县驯养朱鹮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耐药基因与分子特征,为治疗朱鹮大肠杆菌感染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集该地驯养朱鹮新鲜粪便样本,采用分离培养、形态观察、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大肠杆菌;进而采用肉汤稀释法检测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丁胺卡那等7种抗菌药对源自不同朱鹮的大肠杆菌分离株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选择代表性菌株,通过PCR和测序鉴定其携带qnrS1、gyrA、gyrB等9种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情况,并分析其蛋白关键氨基酸位点突变与耐药性的关系,采用接合转移分析耐药质粒水平转移情况及其与耐药性的关系,应用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和费歇尔精确检验(Fisher exact test)分析分离株耐药表型与朱鹮年龄、耐药基因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采集了98只朱鹮的粪便,经分离鉴定均获得了大肠杆菌;源自不同朱鹮的98株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呈现高度耐药(耐药率为65.3%,64/98),对其余6种药物高度敏感(敏感率均>90%),朱鹮年龄与环丙沙星耐药性极显著...  相似文献   

15.
采用K-B法,对实验室分离、保存的37株不同年代、不同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用14种药物进行了体外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20世纪80年代分离株耐药性较低,耐药谱从1重耐药到6重耐药,未见5重耐药和超级耐药株,其中,3重耐药株数最多,占总分离株比例的16.2%;多数分离株对呋喃唑酮、头孢氨苄、新霉素、壮观霉素、洛美沙星和诺氟沙星等6种药物具有高度敏感性.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分离株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耐药谱从8重耐药到11重耐药,其中8重耐药菌株数最少,占总株数比例的2.7%,11重耐药最高,占总株数比例的18.9%;1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也出现新高,其中链霉素耐药率达到了94.4%.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肠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应加强重视和研究,严格控制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广泛传播以及由此带来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了解规模化养禽场的大肠杆菌耐药情况,为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对山东、河北等地2013~2014年送检病禽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对获得的大肠杆菌用17种药物进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分离鉴定的28株大肠杆菌中,有27株对17种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氨苄西林、氯霉素高度耐药,分别为96.43%和89.29%;对阿米卡星、多粘菌素和加替沙星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2.14%、35.71%和42.86%,对舒巴坦钠与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噻肟的组合物耐药率最低,为7.14%。研究发现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较为严重,应高度重视对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跟踪监测并根据药敏结果筛选合适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西昌地区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本试验对2016~2018年西昌地区21个猪场的106个病猪样本进行了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耐药性检测。通过培养特性、染色特点和形态观察以及PCR鉴定、致病性试验,共分离到28株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强力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严重,耐药率高于85%,对阿米卡星和头孢喹肟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分别为14.3%和10.7%。28株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率高达100%,表明西昌地区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强、耐药谱广。  相似文献   

18.
获得高纯度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布鲁菌Omp10、Omp25融合蛋白,并进行抗原性的分析。将用PCR扩增出的布鲁菌Omp10、Omp25基因片段分别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α中,构建pET-32α-Omp10/Omp25原核表达质粒。将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用IPTG诱导表达,经HisTrap HP亲和层析柱分离纯化,分别用Western-blot和间接ELISA检测产物的抗原性。基因测序及酶切鉴定证明pET-32α-Omp10/Omp25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SDS-PAGE表明,Omp10、Omp25融合蛋白均以包涵体的形式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经过包涵体的变性、复性及亲和层析纯化,成功获得了大小分别为34 000和44 000的融合蛋白,与预测的相对蛋白分子质量一致。Western和间接ELISA试验证明纯化的Omp10、Omp25融合蛋白能被免疫的牛布鲁菌阳性血清所识别。结果表明,成功获得了布鲁菌Omp10、Omp25融合蛋白,且均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通过血清学反应证实,Omp10、Omp25蛋白为布鲁菌病临床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大肠杆菌多重耐药调控基因rob与不同动物源性及多重耐药水平之间的关系,选取临床分离的不同动物源性大肠杆菌5株及大肠杆菌药敏质控株ATCC25922,在对其进行主要治疗药物耐药性检测的基础上,分别以其染色体DNA为模板,通过PCR反应扩增出大肠杆菌多重耐药调控基因rob,将该基因分别与克隆载体pMD18-T连接,连接产物转化至大肠杆菌JM109感受态细胞中,对经酶切与PCR反应鉴定为阳性的克隆质粒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测定。测序结果表明:不同动物源性大肠杆菌的rob基因与Gen-Bank中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较高。不同源性大肠杆菌的ro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其动物源性有关,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个别突变位点可能影响AcrAB外输泵的表达水平,进而影响其多重耐药水平。  相似文献   

20.
大肠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致病菌,预防困难。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肠杆菌的耐药株不断增多,特别是多重耐药株的大量出现,使兽医临床大肠杆菌病的治疗变得十分困难。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问题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对国内外大肠杆菌耐药现状以及产生耐药性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