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根据中国林业信息网提供的2001-2017年西南地区森林火灾数据,计算森林火灾发生次数、火灾面积、受害森林面积、人员伤亡和火源类型等森林火灾指标的年际和空间变化,得到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西南5省市森林火灾特点和规律,并根据火源引起森林火灾次数和方差分析,确定西南地区主要火源和不同省市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2001-2017年,西南地区年均森林火灾次数1 977次,年均过火面积2.43万hm2,年均过火森林面积0.50万hm2,年均成林蓄积损失15.68万m3,年均人员伤亡29人,年均投入扑火车辆2.24万辆,均呈逐年下降趋势;2)火灾次数、火灾面积和受害森林面积等在不同省市和空间差异显著,火灾面积对伤亡人数、扑火经费、出动车辆和飞机数量等都有显著影响;3)人为火源占已查明火源的96%以上,其中烧荒烧炭(38.98%)和上坟烧纸(15.39%)分别是最主要的生产性火源和非生产性火源;4)近几年,烧荒烧炭、炼山造林、上坟烧纸、野外吸烟和电线引火是西南地区主要火源,不同省市间人为火起因差异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地区森林火灾绝大多数都是人为,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建议在掌握研究区各省市森林火灾时空分布和火源特征基础上,加强基层防火宣传与教育,加大烧荒烧炭及上坟烧纸等火源的管控力度,是减少该地区森林火灾的重要措施。研究能够为西南地区各省市林火预测和林火管理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黑龙江省呼玛县1992—2011年的森林火灾统计数据,利用ArcGIS10.2等工具,对呼玛县森林火灾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以及火源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时间分布上,该地区森林火灾发生分为1992—1999年、2000—2005年、2006—2011年3个阶段,2002—2005年为火灾高发期,过火面积达303992 hm2,占总过火面积的97.6%,主要是由于烧防火线引起的;1 a内火灾集中发生在3—6月份和8—10月份,分别占全年火灾发生的67%和33%,以3月份和10月份最为严重;空间分布上,火灾多集中在北疆乡和三卡乡,共发生火灾29起,占总火灾次数的60.42%;在火源方面,67%的火灾是由人为所引起的,通对公路缓冲区分析,发现有39.58%的火灾发生在公路两侧2000 m的范围内,说明林火的分布与公路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主要森林火灾火源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省1969—2017年森林火灾数据为基础,利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用Arcmap进行绘图,对吉林省森林火灾6种主要火源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1969—2017年间,农事用火和野外吸烟在整个中东部地区发生森林火灾次数最多,其中延边地区共发生1 452次,共造成受害森林面积25 364.64 hm~2;祭祀用火引起的森林火灾共发生531次,主要集中发生在中部地区,其中辽源地区祭祀用火共发生78次;纵火引起的森林火灾共发生150次,主要集中发生在东部延边、白山和吉林3个地区的交汇处;野外生活用火引起的森林火灾共发生274次,主要发生在吉林地区和延边地区;境外烧入引起的森林火灾共发生26次,主要发生在延边地区。  相似文献   

4.
森林火灾人为火源因素影响程度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森林火灾火源管理难度大,效率不高等问题,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以广东省森林火灾人为火源因素为例,建立各火源因素对火灾发生的影响程度评价函数,利用该函数计算各火源因素影响程度得分并进行排序。结果表明,非生产性火源因素影响程度排在前3位的是野外吸烟、痴呆弄火、上坟烧纸,而生产性火源因素影响程度排在前3位的是烧荒烧灰、炼山造林、机车喷火。决策者在辖区内既可以重点关注对火灾有重要影响的火源因素的管理,又可以兼顾其他火源因素的管理,有效提高火源管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对吉林省1969—2013年间发生的森林火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受森林防火条例有效实施的影响,1984年后林火发生次数显著降低并趋于稳定;春、秋两季为林火高发季节,且在进行森林防火资源的调配过程中,火灾次数较多的4月和5月应以控制火源为主要目的,受害森林面积较大的9月应以强化扑火能力为工作重点;此外,月初林火发生概率相对较高,应针对该时间段提高防火警惕;林火的发生主要集中在8:00—16:00,需重点部署防火工作,而且2:00左右受害森林面积相对较大,火灾扑救能力应需加强。  相似文献   

6.
据吉林省1969~1996年3000多林火个例,就生产性火源和非生产性火源以及非生产性火源中的吸烟火源作了统计分析,结果是:①各种火源的日变为“单波型”;年变为“双波型”.②延边州和白城地区的非生产性火源所占比例最大,吸烟火源则以延边州和长春四平辽源地区的比例最大.③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混交林发生各种火源的频率最小;柞树林的生产性火源频率最大;阔叶林的非生产性火源最集中;吸烟火源集中于柞树林和落叶松林,其比例分布与各地的柞树林和落叶松林的分布比例成正比关系.④林分的疏密度在0.5以下,各种火源的出现频率较大;0.5以上随疏密度的增大而频率减少.⑤林龄与各种火源发生频率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雷蕾  虞耀  陈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539-2541,2590
在对2009~2011年全国31个省(区、市)森林火灾发生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的基础上,分析连续3年中森林火灾空间特征。结果显示:森林火灾主要集中发生在西南和东南林区,是由于这些地区森林资源分布集中。利用层次聚类法对各省(区、市)2009~2011年的森林火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根据森林火灾发生情况可将全国31个省(区、市)分为3类,每一类别内部的火灾特性较为接近,不同类别间差异较大。此外,评估了各省(区、市)的扑火能力,除黑龙江、山西、内蒙古3省(区)外,其他省(区、市)的扑火能力均较为理想。最后,利用描述统计的方法,对森林火灾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生产性火源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对森林火灾的火源类型、森林火灾预防监测技术和扑救措施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以为更好地控制森林火灾,积极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延平区2006-2016年间森林火灾发生的月份、时间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延平区森林火灾发生的特点:不同年份之间火灾变化大,每年1-3月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且主要集中在12:00~15:00时间段,气候条件和人为因素是火灾主因,受害林分主要是人工针叶林。据此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以期降低甚至消除该区域的森林火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森林火灾成因分析及其预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省2004-2008年森林火灾的火源、受害林分面积、月份、日时段、肇事者年龄以及持续时间等6个门类数据作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用火引发的森林火灾占44.15%,非生产性用火引发的森林火灾占44.53%;松林和杉木纯林占火灾受害林分前2位,分别为69.02%和15.75%;每年2-4月为森林火灾最易发生月份,占总火灾数的79.16%,每天的12:00-16:00时段最易引发森林火灾;51~60岁年龄段为森林火灾的最主要肇事者;浙江省森林火灾持续时间以12 h以内为最多,占87.21%。在以上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为各级管理部门决策部署森林防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进行森林火灾时空特征分析,有利于为预防森林火灾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根据林业年鉴数据,对中国华北地区2003-2016年森林火灾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在分析中着重考虑群死群伤火灾(HCF)。结果表明:1)我国华北地区森林火灾主要集中于内蒙古自治区与河北省,HCF起数多集中于内蒙古自治区与山西省;2)时空特征方面,火灾起数最高的是内蒙古自治区,其次是河北省和山西省;2003-2011虽年均火灾次数和火场面积较高,但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011年后下降趋势更为明显;3)进行聚类分析,按照严重程度由高到低分为3类,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火灾对环境的影响最为明显,一般火灾以及HCF起数较多。华北地区森林火灾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应加强火源管理及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12.
王琳  王丽  黄甫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083-2084,2092
以云南省1969~2009年的森林火灾资料为数据基础,选择体现火灾特性的火灾次数、森林受害面积为指标,采用投影寻踪评价模型对云南省森林火灾进行了综合评估和分级。结果表明:1969~2009年期间特大火灾发生次数为11次,且主要集中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大火灾发生次数为9次,较大火灾发生次数为11次,一般火灾发生次数为10次;近40年来云南省森林火灾投影寻踪综合指数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谷春艳  林琳  胡飞  张勇  高同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43-10445
[目的]探讨营养成分对辣椒炭疽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对从辣椒炭疽病发病病株上获得的2种炭疽病菌株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并采用十字交叉法和血球计数板法研究了营养成分(碳源、氮源)对辣椒炭疽菌生物学特性(菌丝生长、产孢量及菌丝干重)的影响。[结果]黑点炭疽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碳源分别为麦芽糖和淀粉;红色炭疽菌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果糖和葡萄糖,产孢的最适碳源为山梨糖。2种辣椒炭疽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氮源为牛肉膏和蛋白胨,产孢的最适氮源为酵母。[结论]为有效防治辣椒炭疽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强度林火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依据地表可燃物损耗量来判断林火强度,在大兴安岭松岭林区落叶松林混交林火烧迹地选择低强度林火迹地为样地,对低强度林火迹地与对照样地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3 a连续测定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低强度林火主要影响森林土壤A层容重,没有对土壤B层产生显著影响;低强度林火燃烧后土壤A层持水量和贮水能力减小,火烧虽然没有改变土壤B层的有机质,但孔隙度相差明显;低强度林火提高了A层土壤pH,随时间的推移土壤pH从6.4恢复到5.4,说明低强度林火对土壤pH影响有限;低强度林火对土壤有机质再分配是有影响的,不单纯地表现为减少趋势,可能更多的是分解;土壤营养元素中以N素最易挥发,火烧后迹地土壤A层全N量下降;低强度林火对速效K含量增加只限于一个生长季.火后Ca,Mg和P的含量的变化结果与K近似.[结论]有计划地实施低强度林火对森林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森林地下火是一种缓慢、无焰、持续时间长的阴燃,对森林危害极大.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森林地下火频发区域,研究不同加热时间和腐殖质粒径对地下火垂直燃烧的影响,旨在为该地区森林地下火的预防、监测、扑救提供参考.[方法]以大兴安岭地区典型林型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根据室内控制模拟点烧实验数据,使用SPSS进行双因素方差...  相似文献   

16.
根据研究区内及附近气象站每日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和降水数据计算1991-2006年浙江省每日加拿大森林火险天气指数(FWI)系统各组分值;并利用Spline空间插值方法获得1991-2006年所有森林火灾发生日的FWI系统各组分值.浙江省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松林、针阔混交林和杉木林.11月至翌年4月森林火灾发生日的FWI、细小可燃物湿度码(FFMC)和腐殖质湿度码(DMC)平均值较高.根据1991-2006年FWI各组分指数的分布和火灾发生情况,对FWI按低、中、高、很高和极高进行分级,其FWI指数取值范围分别为0-0.6、0.7-4.4、4.5-8.6、8.7-15.2、≥15.3.表明FWI指数对浙江省森林火险有显著的指示意义,FFMC和DMC对预测火灾的发生和蔓延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昆明市安宁县和玉溪市易门县为研究区,选用MODIS数据作为数据源,ARCGIS和ENVI软件作为数据处理平台,采用绝对亮温、相对亮温和植被指数3个因子作为林火判断条件,提高林火判别的精度,为森林火灾的早期探测与发现、火灾扑救和损失评估业务在云南省的运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