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通过对玉米新品种主要生育期、抗逆性、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等的鉴定,筛选出适合道真县的种植玉米新品种,为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及全县大面积推广提供选种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烤烟新品种,以满足卷烟工业需求.[方法]以主栽品种K326为对照,选用5个烤烟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参试烤烟新品种的主要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抗逆性、主要经济性状和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结果]在5个烤烟新品种中,NCyatas-1的综合性状最优,且优于对照K326,主要表现在产量、产值和化学成分协调等方面.[结论]NCyatas-1的综合性状最优,可进一步示范性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满足粮农对高产、优质、广适和多抗玉米新品种的需求,使粮食持续增产.[方法]2015年通过不同海拔地区玉米新品种田间对比试验,对玉米产量、主要经济性状、主要农艺性状、生育期和抗逆性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芮单26和永瑞16可以在海拔2200m以下地区推广种植;华兴单88可以在海拔1 750m以下地区推广种植,其它品种需进一步试验.[结论]该研究结果在该地区和其他类似地区推广应用,将有效促进玉米品种更新换代,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4.
以登峰168、中麦895、中麦175、九麦2号、西农509等5个小麦新品种与大荔县常规品种小偃22作对照,在大荔县高产创建示范田进行试验示范,筛选出综合农艺性状好,适合大荔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品种中麦895,以及可作为大荔县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种植的产量高、抗逆性好的小麦新品种中麦175。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甘肃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培育兰天品种(系)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初步筛选适合我县种植的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强小麦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兰天091、兰天092、兰天093和兰天094在综合农艺性状和产量上表现良好,适合在我县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合东台市种植的小麦新品种,以镇麦12、明麦133、农麦88、盐麦1号、扬辐麦13、扬麦23、扬麦25、扬麦28、扬麦33、扬麦34等10个小麦新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2021-2022年度新品种比较试验,鉴定这些品种在当地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为这些品种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镇麦12、扬麦33、明麦133、扬麦25、盐麦1号较当地大面积种植的扬麦23产量增加明显,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可进一步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7.
练进 《农业科技通讯》2022,(7):96-99+160
为筛选出适合本地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水稻品种,为今后推广种植提供科学数据,以12个水稻新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筛选试验,对参试品种生育期及主要经济性状、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及抗性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广香优816、六香优215、六香优217、粳香优9号、四香优1号5个水稻新品种综合表现很好,适宜在本地进行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快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在盐都区的推广应用、保障夏粮生产安全,通过该试验进一步考查展示品种的农艺性状及其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为筛选适宜本区小麦生产应用的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盐麦1号、扬麦29、扬麦25在产量、熟期、抗性、适应性等方面均表现出较强优势,可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在高密度下通过对玉米新品种主要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抗性等的鉴定,筛选出适合豫南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玉米新品种,为豫南地区玉米生产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选择适合漯河地区推广种植的小麦品种(系),连续3年在漯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对30个小麦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综合分析田间表现、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得出,漯麦116、漯麦26、漯麦906、杂交小麦、华科016的丰产稳产性和抗性表现突出,适合漯河地区及周边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适宜渭北旱塬种植的小麦新品种。[方法]对参加国家黄淮旱地区试的13个小麦品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等进行比较。[结果]冀麦485和轮选199田间表现良好,抗病性较好,产量较高。冀麦485、轮选199分别比对照品种洛旱7号增产34.04%、28.7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结论]冀麦485和轮选199适宜在陕西省长武县等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2.
林靖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288-9290,9293
[目的]为筛选抗性强、耐瘠、优质、高产、稳产和适宜云南省不同地区种植的玉米(Zea maysL.)新品种.[方法]引进12个2013年云南省普通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设海禾2号为对照(CK)进行对比试验,对各品种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性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参试的12个品种中,QA19和QA20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并且该品种株型半紧凑,成株整齐,丰产性好,综合农艺性状表现好,中晚熟品种,建议进一步参加试验.QA21、QA22和QA23较对照海采2号均减产,但幅度较小,综合性状良好,建议选一步参加试验.QA16较海禾2号减产24.9%,QA15减产15.2%,穗腐病感染严重,抗倒伏性能差,没有推广价值,但在试验的中后期严重干旱,对产量影响很大,建议进一步试验种植.[结论]该研究可为加快良种的更新步伐和不断增加玉米单产,并为品种的审定、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甘肃省中部地区冬小麦品种(系)的适应性和丰产性,为筛选适宜该地区种植的冬小麦种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观察、物候期记载、农艺性状调查和产量统计分析,筛选适宜该地区种植的冬小麦品种(系)。[结果]200707-3、静冬0318生育期适中,籽粒饱满,产量较高,分别较对照陇中1号高32.98%和30.18%,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结论]200707-3、静冬0318综合性状表现好,适宜在甘肃省中部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高产是玉米育种的一个重要目标,开展品种试验以筛选出适宜天津地区推广种植的高产鲜食糯玉米新品种。[方法]通过对15个鲜食糯玉米新组合的田间农艺性状、抗性进行调查,分析其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以及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比较各组合之间的产量,从而选出产量较高、综合农艺性状好的组合。[结果]糯15病害严重,应该被淘汰;糯3和糯11的产量不稳定,不建议进行下一步的区试试验;糯7的产量稳定,且抗性好,是优良的组合,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区试试验。[结论]保持优良抗倒伏性的情况下,选育果穗长、行数多的组合有助于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适宜在甘肃中部旱地种植的春小麦品种。[方法]选用9个春小麦品种,以西旱2号为对照,分析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结果]甘春25号综合农艺性状表现好,抗旱性强,籽粒饱满,籽粒大,千粒重高,在田间自然条件下表现对条锈病免疫,产量较高,产量较对照西旱2号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陇春27号、甘春27号产量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抗逆性强,丰产性好;定西42号、13JDJ103产量较对照增产,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根据品种特性,甘春25号、陇春27号、甘春27号、定西42号和13JDJ103可在甘肃中部会宁适宜区域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6.
新疆春小麦品种(系)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新疆春小麦品种(系)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以30个新疆自育的春小麦品种(系)为参试品种(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分析各品种(系)的农艺性状。[结果]生育期、最高总茎数、收获穗数和成穗率4个农艺性状是影响新疆春小麦产量的主要因子;在遗传距离8.37水平上将30份品种(系)分为4类。[结论]当春小麦品种(系)生育期较短,最高总茎数适中,收获穗数和成穗率较高时,较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7.
倪薇  占爱瑶  罗培高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513-16514,16529
[目的]为选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品种绵阳11(MY11)和川农18(CN18)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对F2代群体及2个亲本的株高、穗数、小穗数、单株粒数、穗长、单株重和千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考察和遗传力分析。[结果]F2代群体各农艺性状广义遗传力大小为单株重〉小穗数〉单株粒数〉千粒重〉穗数〉穗长〉株高。正反交后代农艺性状的表现型差别不大,遗传力差别较大,正交后代株高和小穗数的遗传力低于反交后代,单株粒数、穗长、单粒重和千粒重的遗传力高于反交后代,细胞质对相同性状的遗传力有很大影响。[结论]杂交后代选择中,对单株重、小穗数和单株粒数进行早代选择有利于培育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18.
邗江区小麦品种适应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水平。[方法]对邗江区2015年引进10个优质小麦品种进行示范种植,对10个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扬麦20、扬辐麦4号综合性状较好,产量较高。[结论]下一步将加大扬麦20、扬辐麦4号的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19.
徐祥根  朱正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3,(12):5255-5256,5282
[目的]筛选适宜苏州地区种植的晚粳型水稻(Oryza sativa L.)新品种。[方法]对5个常规粳稻和2个杂交粳稻新品种进行随机区组试验,综合鉴定各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米质等。[结果]参加试验的品种中,苏10-100的生育期较迟,达到172 d,不适合当地种植。嘉47尽管产量水平较高,但条纹叶枯病较重,推广种植风险较大。通粳981植株偏高,且产量水平较低。常粳11-5与常优09-3产量中等,外观米质一般,可继续鉴定比较一年。E282和武运粳29号的综合性状较优,生育期适宜,产量分列第1和3位,增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E282株高适中,茎秆粗壮,抗倒性强,抗病性较强,穗型大,外观米质较优;武运粳29号种植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氮肥施用,增施磷钾肥,减小倒伏风险。[结论]武运粳29号和E282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性好,适应性强,较适合在苏州地区进行更大面积推广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出适合安徽省种植的杂交中籼新品种。[方法]通过对12个杂交中籼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调查各品种的生育性状、抗性及产量等指标。[结果]从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筛选出综合表现好的品种有两优502、丰两优688、两优392;综合表现较好的品种有Y两优5836、荃优金1号;两优8号、两优3451这2个品种的综合表现较差。[结论]降低株高可以提高品种的抗倒能力,但产量并不低;增加穗粒数、提高结实率,可以有效提高水稻品种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