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水蜈蚣总多酚提取工艺及其提取物的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贤景春  傅彩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63-18764,18767
[目的]研究水蜈蚣总多酚提取工艺及其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料液比对水蜈蚣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法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水蜈蚣总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0%,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1.5 h,料液比1∶20。[结论]采用最佳提取工艺提取的水蜈蚣总多酚含量达5.09 mg/g,水蜈蚣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玉米须总黄酮提取工艺及降血糖作用。[方法]以玉米须为材料,通过正交设计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玉米须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以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为动物模型,研究玉米须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结果]玉米须总黄酮提取最佳条件为16倍70%乙醇,回流2次,每次浸提2 h。动物试验表明,玉米须提取物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模型血糖的持续升高(P0.05)。[结论]玉米须提取物具有辅助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深入研究大叶紫薇总黄酮的生理功能,对其最佳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多因子正交试验对大叶紫薇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初步研究,并比较不同季节对大叶紫薇叶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提取工艺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夜比1∶40、乙醇浓度为60%、浸提温度70℃、浸提0.5 h。正交试验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50%乙醇、料液比1∶40、60℃浸提1.5 h、此条件下提取率为6.71%;3~11月黄酮的含量分别为51.2、49.3、50.4、54.0、65.8、66.1、68.9、70.7和77.0 mg/g,其中11月的总黄酮含量最高。[结论]该研究得出最佳提取条件为50%乙醇、料液比1∶40、60℃下浸提1.5 h;11月黄酮的含量最高,为77.0 mg/g。  相似文献   

4.
一点红不同溶剂浸提物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一点红不同溶剂浸提物的抑菌性。[方法]采用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及乙醚5种溶剂提取一点红,并且采用用滤纸片扩散法研究一点红不同溶剂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提取效率顺序为甲醇>乙醇>丙酮>乙醚>乙酸乙酯,而一点红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强弱顺序为乙醚>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结论]乙醇浸提一点红的效率较高,抑菌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5.
岳贤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826-14827
[目的]为桔子皮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将桔子皮干燥粉碎,以乙醇为溶剂加热超声辅助提取其中的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提取液中多糖的含量,并分析不同提取条件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多糖提取率最高的条件分别为:加热浸提时间4h,浸提温度80℃,料液比1∶50,微波辐射功率500W,辐射时间5min,浸提次数6次,乙醇浓度100%。最佳提取条件为:加热浸提时间4h,浸提温度80℃,料液比1∶50,浸提次数4次,乙醇浓度80%,微波辐射功率500W,辐射时间5min。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达15.23%。[结论]该研究确定了桔子皮中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柞树叶中总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同时考察柞树叶总黄酮提取物对几种常见食源性细菌的抑菌作用。[方法]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通过正交试验来探讨料液比、提取温度、浸提时间和乙醇浓度对柞树叶中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采用抑菌圈法对痢疾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肠道沙门氏菌4种常见食源性细菌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定。[结果]柞树叶中总黄酮乙醇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g∶mL),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温度60℃,提取剂为50%的乙醇溶液,在该条件下,提取液中的总黄酮含量达5.06%。提取物在体外对4种食源性细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抑菌活性随着样品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对4种供试菌的体外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痢疾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肠道沙门氏菌。[结论]柞树叶总黄酮乙醇提取工艺简单、可行,其提取物可用于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测定菜芙蓉(Abelmoschus manihot(L.)Medic)醇提物金丝桃苷含量的方法以及研究菜芙蓉醇提物对Hela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效果。[方法]采用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提取总黄酮,HPLC法测定菜芙蓉不同植株部位中金丝桃苷含量。色谱柱为伊利特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溶液(V/V,60∶40),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360 nm和进样量为10μl。另外,MTT法测定菜芙蓉提取物体外抗Hela肿瘤细胞活性。[结果]金丝桃苷在0.040.4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8。菜芙蓉不同部位金丝桃苷含量分布为:花〉叶〉茎〉根〉籽,花中平均含量最高达4.002%。平均回收率和RSD值分别为99.23%和1.08%(n=6)。菜芙蓉黄酮提取物能够有效地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IC50约为228μg/ml。[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作为菜芙蓉金丝桃苷定量分析方法;菜芙蓉总黄酮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小红  邓开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452-12452,12454
[目的]对番荔枝果皮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番荔枝果皮为原料,以乙醇为溶剂,经浸提得到提取物,并对其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番荔枝果皮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与质量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最高清除率分别达94.48%和43.62%。[结论]番荔枝果皮的乙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均能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  相似文献   

9.
圆菇子实体粗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圆菇子实体粗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圆菇子实体为材料,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L9(34)研究浸提时间、料水比、浸提温度及乙醇浓度对粗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料水比为1∶25时,粗多糖得率最大;浸提温度为70、90℃时粗多糖得率较高,分别为7.8%、8.5%;浸提时间为1.5 h时,粗多糖得率最高(8.1%);乙醇浓度为95%时,粗多糖得率最高。正交试验表明,各因素对粗多糖得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料水比>浸提时间。当料水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乙醇浓度分别为1∶20、90℃、2 h、95%时,粗多糖得率最高,为8.76%。[结论]圆菇子实体粗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为:A1B3C3D3,即料水比1∶20、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2 h、乙醇浓度95%。  相似文献   

10.
尹艳丽  王金荣  胡元森  刘娜  王付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521-9522,9530
[目的]为更好地利用香菇、灵芝菌丝体多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液体深层发酵获得香菇、灵芝菌丝体,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香菇、灵芝菌丝体多糖最佳提取条件,并研究2种多糖复合后抗氧化活性。[结果]香菇菌丝体胞内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0,浸提时间4.0 h,浸提温度90℃,该条件下所提取多糖含量最高为10.3%;灵芝菌丝体胞内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浸提时间3.5 h,浸提温度90℃,该条件下所提取多糖含量最高为17.2%。香菇菌丝体多糖∶灵芝菌丝体多糖为1∶1的复合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最好,最高可达62.89%,比单味多糖提高50%以上。[结论]香菇、灵芝菌丝体多糖经过合适的配伍可显著提高自由基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11.
荞麦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荞麦不同部位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差异,更好地开发荞麦的保健功能。[方法]分别考察荞麦皮、荞麦粉和荞麦粒乙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其黄酮类化合物的得率。[结果]三者乙醇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得率最高的为荞麦皮,最小的为荞麦粉,荞麦粒介于两者之间;三者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均具有很好的清除效果,且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达50%的样品浓度比较,荞麦皮浓度最低,荞麦粉最高,荞麦粒浓度介于两者之间。[结论]荞麦中黄酮类化合物是荞麦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活性作用的重要成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开发新型天然抗氧化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用水和50%乙醇提取红茶、绿茶、乌龙茶中的抗氧化性物质,并研究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在相同提取条件下,绿茶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的茶多酚含量均最高,其次为乌龙茶,红茶的茶多酚含量最低。绿茶提取物的还原能力最强,其次为乌龙茶提取物,红茶提取物的还原能力最差。50%乙醇提取物清除.OH的能力依次为:绿茶〉乌龙茶〉红茶,其脂质体氧化抑制率依次为:红茶〉绿茶〉乌龙茶。不同种类茶叶的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和抑制脂质体氧化及清除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的作用。[结论]茶叶提取物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消除剂,不同品种茶叶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不同。  相似文献   

13.
白明  李连珍  王亚宁  王宪龄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761-7762,7767
[目的]优化闪式提取器提取罗布麻叶中总黄酮成分的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罗布麻叶总黄酮的闪式提取工艺。[结果]闪式提取法提取罗布麻叶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55%,料液比1∶50(W/V,g/ml,下同),提取时间50 s,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最高提取率为4.24%。验证性试验用最佳工艺条件提取5次,RSD为1.07%。[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闪式提取高效、快速,不破坏成分,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罗望子壳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并研究其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活性,为罗望子的药用开发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罗望子壳为材料、乙醇为提取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g∶mL)、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罗望子壳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以优化罗望子壳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并以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为对照,初步探究罗望子壳总黄酮提取液对·OH的清除活性.[结果]影响罗望子壳总黄酮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浸提温度,其次是料液比和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时间对罗望子壳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相对较小;罗望子壳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料液比1∶40,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2.0h,在此条件下罗望子壳总黄酮提取率为2.700%.罗望子壳总黄酮提取液对·OH清除活性高于相同质量浓度的BHT.[结论]乙醇浸提法是提取罗望子壳总黄酮的有效办法,且提取获得的总黄酮对·OH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5.
秦丹  付迎康  杜志雯 《安徽农业科学》2014,(6):1697-1698,1775
[目的]寻找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植物源杀线剂。[方法]以甲醇、乙醇、丙酮和蒸馏水4种溶剂对银杏外种皮进行粗提,以甲醇、乙醇、乙醚和石油醚4种分析纯有机溶剂对银杏鲜叶进行粗提,都以蒸馏水作为对照,采用浓度稀释法测定不同溶剂提取物在24、48和72 h对松材线虫的抑制作用。[结果]银杏外种皮和银杏叶不同溶剂提取液对松材线虫都有抑制作用,外种皮提取液在200 mg/ml时,蒸馏水在第2天死亡率达到100%,丙酮提取液中的线虫死亡率也达到100%;外种皮提取液在20 mg/ml时,蒸馏水和乙醇提取液的死亡率达到84.9%。[结论]银杏外种皮提取液对松材线虫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芦荟中蒽醌类化合物的2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最佳提取工艺和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微波提取与常规的有机溶剂提取2种方法对芦荟进行有效成分提取,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微波提取的最佳条件,探讨芦荟的微波提取物与葡萄糖,NaCl混合的协同抑菌作用。[结果]在萃取剂为乙醇-水体系,乙醇体积分数为90%,萃取时间为8 min及微波功率为600 W的条件下,萃取效果最佳;芦荟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结论]微波提取法具有提取速度快、提取物成分破坏少、提取率高及溶剂用量少等特点。芦荟提取物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生长,与糖、盐协同作用时,抑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范淑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007-5008
[目的]考察不同消毒方式对华中枸骨组织培养的影响.[方法]以华中枸骨的带芽新梢茎段为外植体,分顶芽和侧芽,研究乙醇、升汞的作用时间以及吐温的用量对外植体消毒的影响.[结果]华中枸骨新梢顶芽的最佳消毒方式为:浓度75%乙醇作用50 s,浓度0.1%升汞作用6 min,Tween-801滴;侧芽的最佳消毒方式为:浓度75%乙醇作用50 s,浓度0.1%升汞作用7min.[结论]该方法优化了华中枸骨组织培养的消毒方法,为华中枸骨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向日葵盘中果胶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酸提取、乙醇沉淀的方法对影响向日葵盘中果胶提取率的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试验表明,向日葵盘中果胶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为85℃、浓缩温度为70℃、提取液pH为1.5、乙醇用量为65ml时提取率最高,在此条件下果胶的提取率可达16%.[结论]试验确定的果胶提取工艺条件是可行的,果胶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9.
椰衣提取物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椰衣不同提取物的总酚含量,考察椰衣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不同极性的溶剂对椰衣粉的60%乙醇提物进行萃取,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等4个提取物,以清除l,l-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能力评价椰衣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提取物中总酚含量。[结果]椰衣各提取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能力,顺序为正丁醇提取物乙酸乙脂提取物水提物石油醚提取物。[结论]椰衣不同提取物均具有抗氧化能力,其与酚类物质含量基本呈正相关,其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无花果叶和博落回叶几种不同有机溶剂提取液对松材线虫的杀虫活性。[方法]采用浸渍生测法研究了无花果叶和博落回叶甲醇、乙醇、乙醚、丙酮4种分析纯有机溶剂提取液对松材线虫的抑制作用。[结果]无花果叶和博落回叶的不同溶剂提取液均对松材线虫有抑制作用,其中无花果叶提取液浓度在200 mg/ml时,甲醇提取液的松材线虫死亡率(54.5%)最高;博落回叶提取液浓度在200 mg/ml时,蒸馏水对照组和甲醇提取液在72 h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4.4%和88.9%,在20 mg/ml时2种溶剂提取液校正死亡率也分别达到73.3%和67.6%。[结论]为新型杀松材线虫药剂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