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大理市的城镇化加速和乡村旅游发展,洱海湖滨传统村落正在经历巨大变迁。采用空间句法,对大理市国家级传统村落龙下登村由“农业村”向“旅游村”转型过程中的空间形态演变进行了量化运算解析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村落集成度提升显著,村落封闭性被打破,集聚能力增强;乡村旅游发展和洱海生态廊道的修建提高了村落整体的空间可选择性;村落空间发展趋向单核心,空间整体性增强;村落内部空间可理解度较低,游客很难对村落整体空间结构做出认知。依据研究结果,提出转型期洱海湖滨村落景观空间管理应严格控制村落空间规模和建筑高度,进行局部空间文化营造,增设路标和绿植以增强人们对村落的空间感知,保护好传统民居建筑与村落景观标志物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自党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农村发展重要战略之一,栾卸村的乡村旅游业获得较大发展空间。该文介绍了栾卸村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产品、建设乡村旅游产业链、完善栾卸乡村旅游管理体系等发展措施,为栾卸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乡村振兴发展,依托疍家村落的文化旅游实践活动形成了新的旅游空间生产结构,表征为“文化空间”的生产实践。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以村落文化空间生产所包含的文化逻辑、资本逻辑、主体逻辑和秩序逻辑构成了疍家村文化动力型生产模型。文化是空间生产的前提和动力,空间资本增殖和疍民主体认同互作推动文化空间的开发和营造,当地政府与基层组织的秩序构建实现空间生产的落实和有序发展。疍家村落文化空间生产模型为疍家文化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利于推动疍家村落文化旅游融合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传统村落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新型业态,其适当的开展对解决欠发达地区乡村经济的发展创新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以莱芜市卧云铺村为例,从传统村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卧云铺村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发展旅游对传统村落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传统村落旅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最后从乡土文化、基础设施、行业管理、特色品牌和传统工艺几个方面总结出提升传统村落旅游竞争力的路径,以期对传统村落旅游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落建设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热点。以山西泽州县石淙头村为例,从村落形态格局、传统建筑特色、历史文化环境等方面分析石淙头村保护与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在"乡村旅游+"的发展理念下,从文化传承、环境宜居、功能更新3个方面促进石淙头村文化、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历史文化名村的振兴。  相似文献   

6.
2017年6月浙江省启动"万村景区化"建设,A级景区村庄(以下简称A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和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加速发展的"融合体"。A村的创建,为旅游业的纵深发展创造了条件。基于村庄旅游发展的角度,以金华市首批3A级景区村庄为例,为A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模式,以期促进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同心镇那柯里村以茶马古道文化、马帮文化、民族风情文化为特色,通过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大力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业,着力打造"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旅游品牌。目前,那柯里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被评选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之一,特色乡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日韩两国分别在"造村运动"和"新村运动"的基础上发展乡村旅游业的一些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中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相应措施: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完善政策法规,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加大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鼓励农户参与投资。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扶贫重在以旅游解决乡村之困,以旅游再造乡村之美、以旅游促进乡风文明。依托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扶贫已经成为吉林省最有效的脱贫方式之一。旅游业产业链长,关联度广,因此,乡村旅游扶贫效率的测度也应从单一的经济效益转向涵盖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元化的综合效益体系,如何更为精准地提高吉林省乡村旅游扶贫效率已成为吉林省精准扶贫面临的关键问题。运用三阶段DEA模型,以吉林省9个市(州)为研究对象,对吉林省2014—2018年近5年乡村旅游扶贫效率进行测度,并探讨其变化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剔除环境影响变量后,吉林省乡村旅游扶贫综合效率上升,纯技术效率变化不大,规模效率下降,从空间分布上看,吉林省乡村旅游扶贫空间分布不均匀,中部地区明显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最后,针对不同的旅游扶贫效率形态划分,提出符合吉林省精准乡村旅游扶贫的路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刘杨  马远军  张敏  郑世铭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3):139-140,143
乡村旅游的发展问题实质上是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建设和优化问题.该文对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内涵和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产业链的演化遵循"孤环—网状"的演化路径;并以金华市管头村为案例进行了实地研究,从产业链提升和优化视角提出管头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以期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梁焱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7):102-104+114
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业与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中的一个新的产业形态,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更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陕西作为西北部拥有较多体育旅游资源的大省,可以通过重视旅游人才培养,吸引高质量复合型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到基层就业;发挥政府在体育旅游产业中的宏观管理职能;注重环境保护与发展体育旅游相结合,搭建乡村体育旅游数字平台;加强体育旅游安全意识,建立完善的安全预警法律法规等方面实现乡村体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传统村落旅游产业的规划引导,不仅符合国民旅游需求向大众化、经常性的休闲度假游的转变趋势,且与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相互呼应,伴随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以桂北传统村落莫家村为例,对其风水格局、人口资源和建筑形态进行景观要素解构,综合资源特点提出以自然生境、景观风水、建筑空间三方面为重点的地区依托型传统村落旅游重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推进乡村旅游业建设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点一环。经过多年的发展,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最具发展潜力和附加价值的品类之一。随着山区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当地的旅游资源不断被挖掘。旅游不仅成为山区村落的主要功能之一,也成为旅游发展的新方向。武夷山地理位置独特,特定的山地地貌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村落环境。它为山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但是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本文以武夷山下梅村为例,阐述了梅村基本概况及梅村旅游发展现状,探讨了下梅村在旅游业开发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最后提出了下梅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农村现代化发展迅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受到人们的重视与青睐,作为城市空间中的一个重要斑块,对其保护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很多特色资源突出的边境村落在保护与更新中面临着破旧和废弃空间无人问津,景观面貌和生态资源遭到破坏,景观特色缺失,地域文化淹没等现象。村落如何保护与开发,公共空间如何激活,村落风貌该去该留,乡村资源如何充分利用等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农旅融合的视角对边境村落老房子村的活化利用策略进行分析,将农业和旅游业与老房子村景观相融合,以期对其他同类村落具有借鉴作用,能够充分发挥特色村落自身优势,并结合当下的时代发展需求,从而达到通过合理的保护与更新实现村落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15.
选取重庆市5个国土整治整村推进示范村项目为案例,研究了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的利用特征和相关复垦 技术,结果发现:案例村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水平表现相对集约,格局上,从丘陵到山地由小聚居向大分散过渡, 并随海拔上升呈现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趋势.通过土地复垦技术、地力提升技术、基础设施配套技术、乡村景观建 设技术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技术的集成,整村推进优化了案例村农村居民点景观系统,并在村域农业产业培育中, 推动了丘陵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加快了山区土地利用转型和生态恢复.研究认为,丘陵山区以整村推进为平台开展 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尊重地块空间异质性,发展农业生物多样化,优化村域土地利用,改造了自然村落的弊端,实 现了乡村景观重塑,给当地创造了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农村生计策略转型对农村养老秩序的影响,以陕南H村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为例,分析H村由传统农业生产为主向旅游经营为主的社区生计策略转型,对于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积极作用.分析认为H村生计策略转型从三个方面促进了农村养老秩序韧性化:老年人的劳动机会增加,收入来源拓宽,社会交往空间扩大,提升老年生活质量;旅游业发展吸引大...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弥渡县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实施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乡村休闲旅游。文盛街、雾本村、东山、五台山等一批特色乡村景点迅速兴起。"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使美丽乡村从"一处美"向"一片美""全域美"转变。坐落在山坳之中的雾本村位于弥渡县苴力镇的西北部,有常住人口33户,90多人。该村依托优美的山水生态环境和如画的田园风光,投入600多万  相似文献   

18.
<正>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宁波市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强劲动力。宁波市对乡村旅游规模化发展高度重视,积极鼓励农户采取多种方式将自家多余田地流转给旅游开发公司,形成一种规模效应。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为宁波市发展乡村旅游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象山县Y村是宁波市土地流转的典型代表。其"以农业带动生产、以农家风情拉动旅游"的模式诠释了成功的土地流转可以让农民不出村门半步,也可腰缠万贯。本次调研以Y村的土地流转为主要对象,其原因在于:其一,宁波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规模化发展;其二,宁波市土地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传统村落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和村落保护日益受到关注。浙江省传统村落旅游发展面临着风貌亟待改善、经济发展不成熟、旅游产品单一等现实困境,要通过挖掘与重构民俗文化、融合与创新乡村产业、引导村民深入参与与监督、着力改善与美化村域环境等措施,促进传统村落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解决乡村旅游产品与互联网融合率低、平台少规模小、活跃度低、信息反馈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促进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方法】结合大数据技术,依托人的移动场景旅行服务MTS商业模式,融合线上线下广西乡村旅游资源,设计广西乡村旅游MTS模型,构建平台移动端APP功能框架。【结果】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广西乡村旅游电商MTS平台和设计出基于广西乡村旅游MTS模型的面向游客和企业,覆盖游客出游前、中、后各类旅行场景的广西乡村旅游电商MTS平台移动端电商APP。【建议】促进大数据技术在乡村旅游中的应用研究,推动广西乡村旅游行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