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辣椒种子的质量好坏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生产环境、加工环境、贮藏环境、运输环境等.受这些环境的影响每粒种子的质量都不相同.如何保证种子的质量,对种子生产企业、种子加工企业、种子营销企业和种子使用者都非常重要.保证种子质量的方法之一就是从收获的种子或陈种子中把不同质量的种子分捡出来.  相似文献   

2.
为弄清辣椒种子颜色与质量的关系,试验采用L*a*b颜色系统,使用数码相机取色,对腾飞、民权、苏椒三品种种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彩度与发芽率、发芽势、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关系为双曲线;心理明度L*与种子质量相关可信度比a*彩度稍低,相关关系为对数关系;bm彩度与种子质量的相关可信度最差,b*彩度与发芽率、发芽势之间均不相关;种子颜色与黑色的色差△E,和种子质量相关,相关关系为对数关系,但相关可信度不是最高。由于色差是指两种颜色的距离,所以在研究种子颜色与种子质量的关系时,研究种子颜色与任何颜色的色差都没有意义。辣椒品种间种子的颜色差异明显,不同品种种子颜色都集中于自己的空间,但颜色在品种间存在重叠区域。使用种子的颜色分捡种子时,可使用实验得到的L*a*b的先验极值作为阂值,以保证种子的纯度。由于种子颜色和种子质量呈极显著相关,因此可使用颜色对种子质量进行快速评价,评价公式为:种子质量=∑(y*f)/n。  相似文献   

3.
种子的年龄是影响种子特性和种子生活力的主要因素。不同年龄的种子,其播种质量和生理特性随之改变。过去对蔬菜作物种子的某些酶活性及其他生理特性的调查,对种子变老过程的研究都相当有限,对辣椒种子质量有关的生理和酶活性的研究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我国辣椒种业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我国从事辣椒科研、生产和开发经营的单位及个人越来越多,辣椒种子产业发展迅速,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规范化的管理,辣椒种业及市场存在一些问题。作者提出的对策是:(1)加强贯彻执行《种子法》;(2)增加科研投入,重视资源、育种战略和育种目标的创新,以及产品多样化等;(3)加强种子质量管理,等等。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药材质量管理规范》(GAP)的指导原则,对药用植物广豆根种子生产的环境条件、种植方法、田间管理、采收加工、贮藏、包装及运输进行了研究和规定,制定了药用植物广豆根种子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这对于保证药用植物广豆根优良品种的纯度和优良种性,提供足够人工栽培种源,促进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预浸处理对辣椒种子生活力与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贮藏辣椒种子质量的好坏与种子含水量有直接的关系。预浸处理,尤其是3%KNO3渗控处理对提高辣椒种子、特别是低生活力或低活力种子的生活力与活力有明显作用。评价辣椒种子活力以发芽速率T50、正常苗率、田间出苗率、幼苗干重等生理指标为宜。辣椒种子脱氢酶活性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种子生活力与活力水平;种子浸出液电导值可说明种子生活力高低,而与种子活力水平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冬季辣椒人工去雄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辣椒(Capsicum annuum L.)为茄科辣椒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按植株形态和市场,一般分为甜椒(无辣味的辣椒)和辣椒(有辣味的辣椒)两大类型。辣椒属常异花授粉作物,通过利用两个纯合的品种或品系通过杂交产生的杂种一代在熟性、丰产性、抗病和抗逆性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杂种优势,表现为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等。辣椒杂交制种保证亲本种子质量是关键。由于海南岛北部冬季授粉季节气温较低,不利于辣椒种子生产,在海南制种一般  相似文献   

8.
辣椒胞质雄性不育三系配套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杂种优势非常明显,一代杂种已大规模应用于生产,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辣椒杂交种的生产主要靠人工去雄、授粉,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种子纯度难以保证。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辣椒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的繁育技术及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杂交制种技术的研究,在苗床土壤消毒、种子处理、田间管理及杂交授粉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与改进,保证了种子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辣椒一代杂种种子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国外种子采后加工工艺及质量检验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黄如葵 《中国蔬菜》2006,1(8):33-36
国外种子采后加工处理工艺包括种子加工及种子处理两部分。种子加工主要是清理、精选和分级;种子处理是在种子加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种子质量和价值的手段,主要包括引发、造粒丸化、薄膜包衣及种子消毒处理。在种子采后加工和处理的各个阶段都要进行质量检验。检验的项目主要是种子生活力、品种纯度、净度、种子活力及种子健康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湘研辣椒为试验材料.采用室温贮藏、低温贮藏和室温干燥贮藏方法贮藏辣椒种子.分别在不同的贮藏年度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出苗率和出苗指数,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贮藏效果与成本。结果表明:室温干燥贮藏能安全、低成本贮藏辣椒种子4年,是南方高温、潮湿环境条件下有效的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11.
1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667 m^2制50-70 kg杂交辣椒种子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肥料、农药使用,生产管理等的系列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不同采收期及后熟处理对辣椒种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春燕 《长江蔬菜》2011,(24):18-20
为明确辣椒种果的适宜采收期和后熟时间,提高种子质量,研究了辣椒花后40 d、50 d和60d 3个采收期及不同后熟时间处理对辣椒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期及后熟会影响辣椒种子质量,花后50 d和60 d采收的辣椒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及千粒质量明显提高,其中花后50 d采收,并后熟15d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辣椒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晓云 《辣椒杂志》2005,3(1):40-41
辣椒营养丰富,口感好,增强食欲,一直是倍受人们青睐的蔬菜种类,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辣椒既适合露地栽培,也是保护地蔬菜生产的主要产品,因此用种量逐年上升。但由于种种原因,辣椒的生产用种常常会出现发芽率不高的现象,而影响产量和质量。因此,保证辣椒种子有较高的发芽率,则是制种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对辣椒发芽率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提高辣椒发芽率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辣椒杂志》2008,(3):F0004-F0004
新疆隆平高科红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是由“隆平高科”投资控股,是一家以制干辣椒种子良种繁育、生产、销售为主,集干辣椒收购、加工、贸易于一体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注册资金8000万元。公司于2005年成立以来,依托新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温光资源,专注于新疆辣椒产业的发展,先后在南北疆6个县市,11个团场,建立了20多万亩的辣椒生产基地,1000余亩良种繁育基地,具备常年收购、加工各种辣椒制品2万多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辣椒种子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子活力是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从辣椒植株早衰、种子后熟和晾晒不当三个方面分析了辣椒种子活力低的原因,并从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等种子处理方法上综述了提高辣椒种子活力的技术,这些处理技术对辣椒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产量和品质可产生有利的影响。并对今后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盐胁迫对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外源Mn^2+对盐胁迫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盐胁迫对辣椒种子婚萌发具有抑制作用,随着盐浓度的增大,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下降;在盐胁迫下,一定浓度的外源Mn^2+对盐胁迫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增强辣椒种子对盐胁迫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RAPD技术快速鉴定番茄种子纯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种子质量是影响农作物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因素,虽然我国已加入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但由于种子检测设备、技术相对落后,至今仍未有通过ISTA认证的种子检测机构,使我国种子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为了防止假冒伪劣种子给农业生产造成危害,实现种子的产业化,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必须进一步完善种子质量尤其是种子纯度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8.
杂交种子生产是杂交辣椒育种中最耗费劳动的工作部分。利用雄性不育系,虽可取消去雄,可以减少很多工作量,但其授粉过程仍必不可少。Messhram和Mukewar(1985)以及Gill(1995)试验表明,利用昆虫授粉效果不佳,而人工授粉效果很好。利用可育系生产杂交种子,很多因素,如去雄和授粉方法、植株生长状况及材料的生理和遗传特征等都决定F1代种子生产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回顾了中国辣椒杂交种子的生产历史.介绍了辣椒杂交种子的周年均衡生产情况和规模生产技术方面的各种创新。由于这些技术的突破,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辣椒杂交种子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20.
以簇生椒、甜色素椒、羊角椒3种类型干制辣椒为试材,研究了种子特性及种子萌发对温度响应的差异性,并通过相关分析,评价不同类型干制辣椒组合。结果表明:3种类型辣椒种子千粒质量大小顺序为甜色素椒羊角椒簇生椒;干椒种子粒直径与高温(33℃)下种子发芽势呈显著正相关(r=0.81~*),种子千粒质量与种子发芽势明显相关,其中与适温(25℃)发芽势、高温(33℃)发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90~(**)、0.87~(**));不同类型对温度响应不同,羊角椒耐高温性较好,簇生椒耐低温性较好;同一类型不同杂交组合间对温度的响应也存在差异;羊角椒类型组合6的F1代种子发芽温度适应范围广,低温和高温环境下种子萌发率均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