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武威市草原虫害逐年加重,年危害面积约为8.13万hm2,严重制约着生态环境建设和畜牧业发展。为科学有效防治草原虫害给草原生态系统及畜牧业发展带来的危害,这几年,武威市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强化力量做好草原保护工作,年防治面积为4万多hm2以上,有效预防了虫害蔓延,切实维护了草原生态安全和畜牧业发展。本文通过对武威市草原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情况分析,提出了草原虫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2013年,全围草原鼠害面积5.5亿亩,虫害面积2.3亿亩。草原鼠害面积较上年基本持平,呈现出发生期推迟,鼠兔危害加重,鼢鼠、沙鼠略有减轻,次要鼠种危害平稳的特点。草原虫害面积较上年减少0.3亿亩,呈现出发生时期推后、草原蝗虫危害减轻、草原毛虫危害持平、次要害虫整体减轻局部加重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2002年草原鼠虫害偏重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业科学》2002,19(4):77-77
由于残存基数高、暖冬和春夏高温少雨等因素的影响 ,今年全国各地草原鼠虫害发生规模较大。草原蝗虫、草地螟、草原毛虫、草原鼢鼠、长爪沙鼠、布氏田鼠等都较往年偏重发生 ,部分地区已成灾害。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省 (自治区 )党政部门高度重视 ,草原鼠虫害的防治已全面展开。据各地有关单位报告 ,今年我国草原鼠、虫害发生偏重于往年 ,特别是草原虫害 ,发生早、数量大、区域广、为害重。1 草原虫害1 .1 草原蝗虫 目前 ,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黑龙江、吉林、河北等地均已大面积暴发。全国累计发生面积 172 4 .73万km2 ,其中严重危…  相似文献   

4.
目前,全国草原虫害面积约2.67亿亩,严重危害面积约1.26亿亩。主要危害种类为草原蝗虫、草原毛虫、叶甲类和夜蛾类等害虫,危害区域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新疆等13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国草原虫害面积约2.67亿亩,严重危害面积约1.26亿亩。主要危害种类为草原蝗虫、草原毛虫、叶甲类和夜蛾类等害虫,危害区域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新疆等13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级农牧部门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狠抓落实,将草原虫害防治工作作为实施草原生  相似文献   

6.
《中国畜牧杂志》2006,42(17):16-16
2006年内蒙古草原虫害仍属偏重发生年份。全区草原虫害危害面积为10219.7万亩,严重危害面积达4224.4万亩,给全区畜牧业经济和草原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国家和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各地积极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采用飞机作业与地面机械作业、人工作业相结合,化学、生物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技术人员坚持深入草原虫害防治工作第一线,进行技术指导,确保了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使虫害重灾区得到了有效控制,减轻了虫害对草原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张礼生 《草业科学》2003,20(5):39-39
20 0 2年是我国建国以来草原鼠虫害大发生年份之一 ,内蒙古、新疆等 1 4个省 (区、兵团 )草原鼠虫害累计发生 1 0 35 6 1万hm2 ,其中严重危害 3365 0 6万hm2 。尽管采取了多种必要的预防与紧急防治措施 ,但估算全国仍损失鲜草 1 5 1 4 2 8万t,折合经济损失 30 2 9亿元。根据近年来持续暖冬、过高的害虫残存基数、草原生态环境与自然天敌的衰减等现象 ,结合草原鼠虫害形成、发生的规律以及灾区生态演变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预测 ,2 0 0 3年全国草原鼠虫害仍呈大发生势态 ,形势依然严峻。预测 2 0 0 3年全国草原害虫依然为草原蝗虫、草地螟、草…  相似文献   

8.
草原鼠虫等生物灾害与旱灾、雪灾并称为草原三大自然灾害。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草原退化、天敌减少和防治面积有限等因素影响,草原鼠虫害危害面积呈加重趋势,鼠虫灾害频繁发生,导致草原生态恶化和畜牧业生产损失严重,影响了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草原鼠虫害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草原保护建设工作,政策法规相继出台,  相似文献   

9.
【目的】草原毛虫是青藏高原主要害虫之一,受到气候变化的强烈影响。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影响下的草原毛虫虫害发生情况,有利于制定合理的草原管理政策。【方法】基于从公开文献获取的 24 个草原毛虫虫害发生位点 ,利用 MaxEnt 模型和 GIS 软件模拟了两种社会共享经济路径(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s,SSPs)下当前(2021-2040 年)和未来(2081-2100 年)草原毛虫虫害的潜在发生区。【结果】1)在两种 SSPs 下主导当前和未来草原毛虫虫害发生的环境因子均为年降水量和坡度;2)在两种 SSPs 下,未来草原毛虫虫害发生的最适宜年降水量较当前有所升高,最适宜坡度较当前降低;3)在两种 SSPs 下,未来草原毛虫虫害发生中高风险区面积较当前有所降低;4)未来草原毛虫虫害发生中高风险区海拔范围在 SSP126 下下移,其海拔分布上限和下限在 SSP585 下分别下移和上移。 【结论】气候变化将不利于草原毛虫虫害的发生。未来制约草原毛虫虫害发生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年降水量。现有的基于野外控制试验的草原毛虫研究不足以模拟气候变化情境下的情况,未来草原毛虫相关研究需着重关注降水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落实全国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提高草原鼠虫害监测技术水平,建立健全基层测报体系,安排部署今年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全国畜牧总站于5月5~8日在北京举办全国草原鼠虫害监测技术培训班.农业部畜牧业司草原处调研员罗健、全国畜牧总站草原处处长负旭疆、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施大钊、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罗礼智,以及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区草原(饲草饲料)站(总站、中心、治蝗办)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草原管理站的代表参加了此次培训班.  相似文献   

11.
由于鄂尔多斯草原脆弱的自然地理因素和长期以来人为因素的破坏,为草原害虫提供适生环境,鄂尔多斯草原成为虫害的常发区和重发区。从1974年开始鄂尔多斯市进行大面积草原虫害防治,到“十五”期间,鄂尔多斯市草原虫害防治步人“灭效与环保并重”的综合防治轨道,“十一五”期间这一防治理念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推广应用。进入“十二五”,虫害灭治更加突出“绿色植保”理念,强化监测预警能力,重点加大生物防治比重。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介绍了喀什地区草原虫害发生现状以及虫害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喀什地区草原虫害的几项防治措施。新疆是我国著名牧区之一,天然草地面积5725.88万公顷,可利用面积4800.68万公顷,居全国第三位。据统计,2009年全疆草原虫害发生241.73万公顷,严重危害101.07万公顷,近年来由于草原虫害的频发,进一步加剧了草原的退化,不仅严重制约着草原畜牧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和农牧民的增收,而且前几年国家投入大额资金实施的草原生态建设的效益也将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若不有效地控制草原虫害的蔓延趋势,势必会使这一宝贵的绿色生态屏障难以保持。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做好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7月8~9日,农业部在新疆组织召开了全国草原鼠虫害生物防治现场观摩会。农业部  相似文献   

14.
杨玲 《草业科学》2006,23(6):72-72
今年以来,内蒙古阿拉善盟发生大面积草原鼠虫害,草原鼠虫害发生面积预计为466.67万hm^2,目前,阿拉善盟各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防治。由于受持续干旱少雨和草原生态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阿拉善盟草原鼠虫害发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大沙鼠、白刺虫害等严重发生,危害加剧,许多草场逐渐沙化。目前草原鼠害发生面积预计为200万hm^2,严重发生面积近86.67万hm^2。主要发生在阿拉善盟白刺草场、天然梭梭林、湖盆腹地。由于分布广、越冬基数高,预计2006年草原虫害发生面积近266万hm^2,严重发生面积近200万hm^2。主要是白刺僧叶蛾、白刺叶甲、蝗虫、柽柳条叶甲、沙蒿金叶甲等。  相似文献   

15.
草原鼠虫等生物灾害与旱灾、雪灾并称为草原三大自然灾害。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草原退化、天敌减少和防治面积有限等因素影响,草原鼠虫害危害面积呈加重趋势,鼠虫灾害频繁发生,导致草原生态恶化和畜牧业生产损失严重,影响了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12年,全国共防治草原虫害7620万亩,草原鼠害应急防治和持续控制面积1.08亿亩,超额完成2012年年初既定任务,为保护草原资源、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统筹做好"三牧"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草原虫害防治是农业部较早大规模组织开展的防灾减灾工作之一。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草原虫害防治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逐步建立了“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技术路线。2002年起,全国畜牧总站在全国牧区组织开展了《草原虫害生物防控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全国的草原害虫防治,为草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以该项目的进展为基础,简要总结介绍了草原害虫防治的实施背景、开展情况及建设成果,包括以生态系统平衡原理为指导,对虫害监测预警、生物防控和施药技术等进行集成创新与组装配套,使草原害虫密度长期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实现草原生态系统平衡等。  相似文献   

18.
《吉林畜牧兽医》2011,(12):51-51
2011年,中央财政拨付草原虫害防治补助经费1.05亿元。各地相应加大草原虫害防治资金投入,全国8000多万亩草原虫害及时得到了有效防治。2011年,全国草原虫害面积约2.67亿亩,其中严重危害面积约1.26亿亩。危害区域主要集中在内蒙古、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甘肃省将草原虫害的发生和防治视为草原植保工作的重中之重。自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来,为了实现对草原虫害由应急防治到有效管控的过渡,在全国畜牧总站的带领和指导下,甘肃省开展了一系列有关草原虫害生物防控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并积极将研究成果推广到生产实际当中,2011~2016年累计实施生物防治91.27万hm2,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下一步将从长效机制的研究、实际效果的宣传以及相应设备的配备入手,形成完备的生物防治技术体系,确保草原保护工作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0.
《草业科学》2008,25(11)
2008年,受持续干旱少雨和草原生态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宁夏草原虫害发生呈危害趋势。据宁夏草原虫害预测预报站点的监测显示,2008年全区草原虫害发生面积达70.7万hm2,严重发生面积近27.26万hm2,其中:草原蝗虫危害面积31.1万hm2,沙蒿金叶甲危害面积17.41万hm2,巨膜长蝽危害面积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