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物杂志》1985,1(2):1
中国农业科学院名誉院长金善宝教授是我国现代卓越的农业教育家和科学家,是本世纪研究中国小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是我国农业科教战线的老前辈,今年已经90高龄。我们衷心祝愿金老健康长寿!他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整整65个春秋了,他亲切地教诲,忘我地工作,培养了不少农业院校的知名教授和卓越  相似文献   

2.
刘霞 《种子科技》2023,(1):127-129
现阶段,我国人口众多,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而且我国人民群众更倾向于食用小麦,因此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必须运用先进的农业栽培技术,提升小麦的品质,满足我国人民群众的粮食需求。但是传统的农业栽培技术在运用过程中必然会影响小麦的品质,因此需要科学合理地运用相关农业栽培技术。基于此,文章分析运用农业栽培技术后对小麦品质产生的影响,同时结合实际给出应用小麦相关农业栽培技术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知本提纲》是清代农学家杨■(1699—1794)编撰的一部农书。杨(?)字双山陕西兴平县人。杨氏一生未走进仕途,在家乡一面从事生产劳动,一面开馆讲学。他继承了我国古代重农思想,认为“耕桑者衣食之源”,鼓励人们为农桑尽力,教育后代热爱农业。他于乾隆十二年(1747)完成的《知本  相似文献   

4.
我国地膜小麦栽培的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建设 《耕作与栽培》1998,(6):39-43,48
地膜小麦栽培是将我国小麦生产引入保护地栽培领域的重大突破。本文对我国地膜小麦栽培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性论述,并阐述在适宜地区发展地膜小麦种植面积,对提高我国小麦生产水平,发展旱作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琴 《种子世界》2021,(12):0132-0134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在农业发展中占据较大比重。为了提高小麦的种植质量,保证粮食的安全性,应合理分析小麦的需肥特性,以此为依据使用合理的施肥技术。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小麦种植期间需肥情况,指出了施肥技术的具体使用方法,以为此后小麦种植工作提供更多的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进程中,冬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分布在我国的各个区域中,主要集中于华北地区。作为农业种植业中的主要品种,在进行小麦种植的过程中,产业化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点。所以,为了实现小麦产业化发展和机械化耕作,就需要科学而有序地实施小麦优良培育技术,解决以往传统小麦种植过程中存在的小麦品种单一、种植技术落后、种植区域散乱、机械化程度低等诸多问题,通过科学措施,提出应对方案,从而推动小麦种植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丁颖教授的学术观点和在水稻研究上的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学报》1964,3(4):349-356
<正> 我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丁颖教授不幸于1964年10月14日逝世,我们深感哀悼。丁颖教授毕生从事教学和水稻研究工作,对我国农业教育和农业科学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逝世,是我国科学界和农业科学界的巨大损失。丁颖教授是一位又红又专的科学家。他热爱祖国,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忠心耿耿。他在研究工作中坚决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8.
马慧英 《种子世界》2021,(10):0006-0008
农业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而小麦种植属于我国农业经济中重要部分,小麦属于我国第三大类的粮食作物,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小麦种植产量与质量的需求逐步提高,因此,突出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应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本文主要分析小麦种植过程中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我国对于农业经济的关注程度也进一步提高。山东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小麦是主要农作物之一,因此如何运用优质高产小麦栽培技术已成为学界热点话题。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小麦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运用方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相关部门在积极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时,传统小麦种植技术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粮食生产的要求。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但有效提升了小麦种植质量和产量,满足了人们对小麦提出的多样化需求,还确保了我国小麦种植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与探讨了小麦绿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博士、理定大学教授约翰·潘悉维尔(John percival)搜集了世界40多个国家约1700多份小麦品种材料,其中包括小麦属的一些种和变种,以西班牙、美国、苏联、澳大利亚的材料居多,我国的也有一些。为了便于查找,他将各个品种按“种”和变种编排成号码和索引,于1930年引入我国原中央农业实验所(江苏省农科院  相似文献   

12.
协调小麦高产与优质的农艺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量和品质是小麦品种的两大基本属性,实现高产与优质是小麦生产的重要目标.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农业生产长期低不稳,粮食供需矛盾突出.为解决居民温饱问题,80年代之前,人们关注较多的是如何提高小麦产量,而对品质改良重视不够.近年来,随着农业连年丰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小麦品质的要求愈来愈高,但由于我国现有小麦品种绝大多数品质较差,不能满足居民消费和企业加工对小麦品质需要,我国每年不得不从国外进口价值约26亿美元的优质专用小麦,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小麦品质,生产出既高产又优质的小麦已成为农业科技急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小麦栽培以及种植技术已经取得了飞跃式的进步,对此展开研究,结合实际情况思考小麦在种植以及培育过程中存在的病虫害问题,并对其防治技术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以求能够提高小麦作物的种植成活率以及生产效益,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推动我国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改善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和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解决小麦作物种植过程中一些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4.
张建勇 《种子世界》2021,(8):0048-0050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物,其种植面积非常广泛。加强小麦的种植技术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可以帮助农业从业人员提高小麦的产量,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满足人民对小麦的大量需求,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但实际上小麦的种植技术还未全面地进行推广,小麦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也不够全面,直接影响到小麦的生长发育。因此,提高小麦的种植技术,加强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小麦的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15.
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推动农业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小麦属于禾本科植物,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部分农村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当前,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带动了农业经济不断提升。为了推动农业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在小麦种植过程中采用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能够解决传统小麦栽培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小麦产量和质量,降低病虫害对小麦影响,避免化学药物对种植区域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黄顾林 《种子科技》2023,(7):118-120
随着农业的发展以及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耕地制度也在发生变化,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保证了农作物品质。小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麦种植不仅受当地气候条件和种植技术等因素影响,而且受土壤养分和施肥管理等因素影响。文章主要论述了小麦土壤管理技术以及小麦肥料管理技术,以期为提升小麦田间管理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海 《种子科技》2022,(8):18-20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当前小麦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都得到了极大提升。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和维系社会稳定方面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进一步加强对小麦产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成为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分析了小麦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控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小麦的优质、高产,应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引导农民科学地种植小麦。山东省一些示范区围绕农民增收的目标,不断促进小麦产业的发展,优化小麦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分析了小麦种植技术的优化和管理,并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管理及应用进行了探索,为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小麦产量在我国的粮食作物中排第3位,其在我国的粮食作物中有着极为稳固的地位。近年来,产业结构的调整降低了小麦的种植面积。在此情况下,通过提高小麦种植效益才能更好地保障小麦种植的粮食供应量,也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分析了影响小麦种植效益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改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我国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之一,农业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经济的比例结构中占有很大比重。小麦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在保障粮食安全、社会发展中占比很重。为确保小麦收成,需要在种植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就小麦施肥技术展开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旨在提高小麦产量与质量,增加种植户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