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AM(anificial microorganisms)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其在各个领域的规范化有效应用的集合,可以统称为AM技术,它是中国农业大学专家在日本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技术基础上创新的一项技术,更适合我国目前的农业环境。AM和EM都是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含有10个属近百种有  相似文献   

2.
EM微生物制剂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菜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EM微生物制剂对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EM微生物制剂稀释倍数分别为200、400、600、800,以清水作为对照。结果表明,EM微生物制剂能够增加油菜产量,提高叶绿素、维生素C、氨基酸以及速效磷的含量,并且能够降低有机酸和硝态氮含量,其中以稀释400倍的EM微生物制剂最有利于油菜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且EM微生物制剂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3.
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制剂能促进糙皮侧耳菌丝生长,降低污染率,改善子实体品质,显著提高生物学效率。生料栽培中,添加1.0%复合微生物制剂可使污染率下降31.7%,生物学效率提高79.6%。发酵料栽培中,添加0.5%复合微生物制剂可使污染率下降12.5%,生物学效率提高42.4%。  相似文献   

4.
AM(artificialmicroorganisms)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其在各个领域的规范化有效应用的集合,可以统称为AM技术,它是中国农业大学专家在日本EM(effectivemicroorganisms)技术基础上创新的一项技术,更适合我国目前的农业环境。AM和EM都是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含有10个属近百种有益微生物,可广泛应用于种植、养殖、植保、环境保护及治理、人体保健等领域。AM中含有乳酸菌、酵母菌、光合菌、放线菌、醋酸杆菌、解磷解钾菌等多种有益菌群,是特殊条件下人工诱导发酵而成的复合菌剂。1AM技术的基本作用1)丰富土壤有益菌群并产生良性循环,既可固氮、…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制剂对设施黄瓜连作障碍的修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用3种微生物制剂,以常规施肥作为对照,对于连续种植5茬的黄瓜生长和产量、发病情况、土壤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制剂后,黄瓜的各项生长指标和产量均优于对照;枯萎病发病率显著下降;土壤EC值下降;有机质含量增加。因此认为,3种微生物制剂对于设施黄瓜连作障碍具有修复效果,尤其以创博土壤修复剂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6.
以设施番茄土壤为试材,研究了一种新型微生物制剂对设施番茄土壤的细菌、真菌、放线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制剂处理的真菌数量下降最快,真菌数量也较低,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均比对照处理的数量高;而对照处理的真菌数量最高,但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最低;上年用微生物制剂处理的真菌数量也低于对照处理,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则高于对照处理。施用新型微生物制剂可以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密度,抑制病原菌的活动减轻病害的发生,对克服连作障碍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施用微生物制剂,在多种微生物协同作用下,快速分解土壤中秸秆等固形有机物,活化土壤、增加肥力,调节土壤pH值,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有利于植物根系发育,促进对氮、磷、钾、锌、铁等元素的吸收,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加产量。我区于2013年引进微生物制剂在大樱桃上进行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容棚文 《花卉》2014,(10):1-1
在花木生产上应用农药预防病害较为普遍,但其污染残留则难以言状。而微生物制剂则有其独特功效,在花木生产应用中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9.
《蔬菜》2017,(12):42-42
<正>"农用微生物制剂与酶产品创制"项目推进会2017年10月在青岛成功举行,科技部农村中心有关负责人以及部分主题专家组专家参加会议,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了点评和推进指导。与会专家肯定了项目实施以来各课题取得的成绩。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强调各个课题要更加注重标志性成果的凝练,合理、合法、合规地使用经费,同时加大对研发技术和产品的集成和推广应用。项目主要针对微生物肥料、生物饲料添加剂、种植和养殖环境综  相似文献   

10.
在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进行调查了解的基础上,阐述了科技兴农护航农业食品安全的必要性、重大意义,同时提出在新的历史使命下,科研人员应如何扛起护航食品安全的大旗,并提出可行性措施和一些建设性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果菜》2011,(12):17-18
“3.15”消费者权益日前夕,中国农大“985工程”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创新平台举行食品安全论坛,汇聚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等机构专家,研讨中国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2.
以设施栽培茄子为试材,在连作茄子10年以上的连栋塑料温室内,采用人工浇灌方法,研究了使用4种常用微生物菌剂处理对黄萎病高发区设施连作茄子产量、品质、黄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以期为设施连作茄子黄萎病使用生物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种微生物制剂均能显著提高茄子产量、品质、根际土壤酶活性,改善根际微生物区系,降低黄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使用EM菌剂效果最好,其次是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丛枝菌根真菌。研究表明,在设施连作茄子黄萎病高发地区,可使用有效微生物制剂处理育苗基质和田间土壤,能显著降低茄子黄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提高茄子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EM是日本著名微生物专家北嘉昭夫研制成功的一种高效微生物制剂,由细菌、放线菌、乳酸菌等10个属80多种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具有组成复杂、结构稳定、功能多样的特点。EM可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的微生态结构,能减少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我镇1999年开始在榨菜上进行小面积试验,获得12.1%的增产效果,2000年进行大区试验示范,取得增产10.8%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以及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各地都在致力于微生物制剂的研究和推广,旨在维护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杀虫剂是果树害虫防治的主要手段,积极引进微生物制剂能够起到很好地防虫效果,带来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此基础上,文章围绕微生物制剂在果树害虫防治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黄瓜防病促长型微生物制剂的筛选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品种津研4 号为试材,采用基质栽培,研究了7 种微生物制剂对黄瓜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筛选出具有明显促长效果的生物制剂,并测试了其对黄瓜枯萎病的防病效果。研究表明,每4 L 基质中添加创博微生物菌剂10 mL(稀释600 倍液)或“爸爱我”(Bio)生物有机肥30 g 对黄瓜促长防病效果较好,定植后植株的抗病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相对防效分别为14.5% 和27.4%。为促进有机基质栽培黄瓜植株生长、防止枯萎病的发生,可在4 L 有机育苗基质中添加30 g“ 爸爱我”(Bio)生物有机肥。  相似文献   

16.
《蔬菜》1997,(1)
草莓高产必用“通微一号”根治大白菜软腐病还是“丰灵”绿色食品的良友,产品丰收致富的保证,请用我厂生物制剂产品。通微一号是一种新型的细胞分裂素、抗生素。它施用于草莓,有奇特的神效,不但能增加收益35%以上,而且采摘早、果实大而红,提高含糖量1.2~2度...  相似文献   

17.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业及农产品的出口 将首先受到冲击。目前,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最大的阻力是食品安全问题。农药残留、黄菌霉素超标、产地不明等因素是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遭受退货和索赔的主要原因。据此,有专家提出发展绿色食品(国际上大都称为有机食品,下同)是我国人世后最好的应对措施,它对于增加我国的食品出口,增强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 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已具有了一定规模,为迎接人世挑战,需要国家尽早出台一个与国际接轨的法规与标准,使企业有章可循,使我国的绿色食品更多地抢滩国际市场。 21世纪在保护农业…  相似文献   

18.
张严凡 《花卉》2019,(18):271-272
绿色蔬菜取代传统蔬菜,成为主要食品产品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需要。本文提出了以农业环境调控为基础,综合利用物理防治、生物制剂防治及科学的化学防治等系列技术方案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食品安全信息实现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构建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的资源共享,全面、科学地反映我国食品安全现状,进一步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公安部,农业都、商务部、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海关总署等8部局联合制定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发布暂行管理办法》,目前正式对外公布。  相似文献   

20.
法苑聚焦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国际食品安全研讨会日前在上海举行,中外专家围绕“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食品安全与国际贸易”的中心议题进行了研讨。专家提示,食品安全对国际贸易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中外专家就国际食品安全战略与进展情况进行了交流。 据介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研究制定食品安全计划,努力消除经济和政治危机诱发因素,促进经贸和社会的稳步发展。 近年来,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颁布多项食品安全计划、法规,涉及食品安全的新规定不断增加,以全面强化食品安全控制;中国政府也从立法、行政、技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