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文彬 《中国蜂业》2006,57(3):17-17
蜜蜂孢子虫病又叫蜜蜂微粒子病,是由蜜蜂微孢子虫引起的成年蜂的一种常见传染病。早春是发病高峰期,患病蜜蜂寿命缩短,采集力和泌蜡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
<正>蜜蜂孢子虫病,又称微粒子病,是由蜜蜂微孢子虫引起的一种成年蜂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微孢子虫是一类专营细胞内寄生的原始的真核寄生虫,分布广泛,不同种寄生不同动物,对昆虫、鱼类、人类等几乎所有动物都有影响。微孢子虫的感染对蜜蜂、家蚕等经济昆虫构成了严重威胁,是蚕种检疫的主要内容之一。蜜蜂微孢子虫在蜜蜂中肠上皮细胞内生长、繁殖、破坏肠道正常功能,发病轻微时症状不明显,加上蜂场不具备确  相似文献   

3.
蜜蜂孢子虫病又叫蜜蜂微粒子病,是一种寄生于成年蜂中肠上皮细胞里的微孢子虫,即蜂微粒子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工蜂、蜂王和雄蜂均可感染,但卵、幼虫、蛹是不会感染的。由于孢子虫寄生在蜜蜂体内以其体液为营养,进行发育繁殖而破坏其正常生理机能,导致蜂体衰弱,工蜂患病后寿命缩短1/3左右,染病的蜂王寿命只能维持2~4个月。患病蜂群的群势下降,对生产影响较大。该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尤以春季和  相似文献   

4.
本文调查了广西蚕种生产母蛾微粒子病检疫中异型微孢子虫发生情况,研究异型微孢子虫主要种类、形态以及调查一些异型微孢子虫对家蚕的食下传染力和胚种传染力等,探讨异型微孢子虫对广西家蚕微粒子病检疫和病害管理工作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5.
蜜蜂微孢子虫病(microsporidian disease)病原为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p.),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成年蜂病,为重要的检疫性病害。对感染蜜蜂微孢子虫病的越冬蜂进行研究发现,蜜蜂微孢子虫感染率与蜜蜂越冬安全关系密切,各组合实验蜂群蜜蜂越冬死亡率均为差异极显著(U检验,P0.01),即感染蜜蜂微孢子虫的蜂群,蜜蜂死亡率和饲料消耗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同程度发生下痢症状。为蜜蜂微孢子虫的侵染机制研究提供理论数据,为进一步筛选功能基因奠定基础,从而推动我国特色蜜蜂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微粒子病治疗药物效果的评价是以活的寄主体内病原发育阶段的活力为基础的。多数药物治疗的研究是以防治微粒子病(如蜜蜂微粒子病)或是消除昆虫实验室克隆的微孢子虫为目标的。烟曲霉素B(FumidiL B)是烟曲霉酸(C_(26)H_(34)O_7)二环乙基胺盐的商业制品,这种药物已被推广  相似文献   

7.
龙眼裳卷蛾微孢子虫对家蚕致病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概述微粒子病,是广泛地寄生在昆虫体内的一种原生动物病,已知昆虫纲的十二个目中都有此病发生。在微粒子属(Nosema)中发现:家蚕、柞蚕、蓖麻蚕、蜜蜂等经济昆虫中都有微孢子虫。特别是家蚕微粒子病与野外昆虫的关系以往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据资料,桑园害虫中的野蚕、桑螟、桑青尺蠖、桑蓑蛾、桑毛虫等都可直接传染给家蚕,同时,它们的微孢子虫还能互相传染。另外,还有二化螟、灯蛾、芜青夜蛾、夜盗虫等害虫的微孢子虫也能传染给家蚕。据报道,玉米螟、甘蓝菜粉蝶、苹果蛾、棉钤虫、小蛱蝶、褐尾毒蛾、舞毒蛾、  相似文献   

8.
通过野外昆虫微孢子虫的发生率调查、疫区桑叶浸渍消毒对比试验和微孢子虫的形态观察等试验研究表明,湖南省蚕种生产中发生的家蚕微粒子病与野外昆虫的微孢子虫交叉感染密切相关,野外昆虫微孢子虫已成为湖南省蚕种生产中微粒子病的最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正>蜜蜂微孢子虫病的病原为蜜蜂微孢子虫,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成年蜂病,为重要的检疫性病害。蜜蜂微孢子虫病对蜜蜂越冬及春繁效率影响较大~([1]),在繁殖季节,孢子虫可导致"爬蜂"等症状~([2])。据调查,吉林省各地区饲养的蜜蜂均被微孢子虫不同程度地感染~([3])。微孢子虫寄生在蜜蜂中肠上皮细胞内,以蜜蜂体液作为营养发  相似文献   

10.
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危害性很强的蚕病。根据家蚕微粒子病具有胚种传染和食下传染两种传染方式特点,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检验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研究,探索广西家蚕微粒子病发生原因和流行规律。结果显示,通过严格执行现行检疫技术标准,在蚕种生产中基本能控制家蚕微粒子病胚种传染危害。调查发现养蚕环境中微孢子虫污染严重,对应蚕生产蚕种的母蛾微粒子病发生率高,两者存在显著相关性,由此证明养蚕环境中微孢子虫污染严重造成的家蚕食下传染是家蚕微粒子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在蚕种生产中,气象因素对家蚕微粒子病发生也有影响。气温影响最为重要,降雨、日照起到辅助效果;建立两种基于蚕种微粒子病发生与环境微孢子虫分布关系以及与气象因子关系的数学模型,对家蚕微粒子病发生进行预测预报,为蚕种生产防控家蚕微粒子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孢子虫病是西方蜜蜂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病原包括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apis)和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本文主要介绍蜜蜂孢子虫病的检测和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蜜蜂孢子虫病又称蜜蜂微粒子病,是危害养蜂生产的重要成年蜂传染性病害之一。该病在世界许多国家普遍发生,在我国一些省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近年来,在我国局部地区的中蜂,也发现有孢子虫病。  相似文献   

13.
《蚕学通讯》2011,(3):10-10
随着生物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微孢子虫及微孢子虫病已经成为广大学者研究和探讨的热点。为了加强国内外微孢子虫和微孢子虫病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推动我国微粒子病的研究进程,2011年6月23~24日,由西南大学主办,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承办的"2011微孢子虫与微孢子虫病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北碚海宇酒店成功召开。  相似文献   

14.
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蚕种生产的蚕病,被列为蚕桑生产唯一的检疫对象.分子伴侣协助底物蛋白折叠、装配和转运,但目前对家蚕微孢子虫分子伴侣CCT(chaperonin containing tailless complex polypeptide)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克隆了家蚕微孢子虫NbCCTθ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NbCCTθ表达重组蛋白,纯化后制备多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分析结果显示,NbCCTθ在家蚕微孢子虫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均表达,但在不同发育阶段分布不同;在成熟孢子中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和质膜上,在裂殖增殖期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孢子形成期后期定位在细胞核中.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NbCCTθ的具体功能奠定了基础,对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中国主要养蜂地区蜜蜂微孢子虫的种类及分布,采用多重PCR的方法对采自中国部分主要养蜂地区的68份蜜蜂样品中含有的微孢子虫进行种类鉴定。结果发现所有样本中仅采自山东寿光的样品中检测出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apis),其他所有样品均只检测出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的存在。初步推断在中国主要养蜂地区寄生危害西方蜜蜂的微孢子虫种类主要是东方蜜蜂微孢子虫,该结果为微孢子虫病在中国的流行规律及防治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蜜蜂微孢子虫可感染蜜蜂,引起蜜蜂孢子虫病,严重影响蜜蜂的生长繁殖,对养蜂业造成巨大损失,是感染蜜蜂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之一。结合实验室经验,主要从感染前预防和感染后治疗两方面出发,介绍了蜜蜂孢子虫病的防治方法,为防治蜜蜂孢子虫病提供一个系统而全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鲁兴萌  周华初 《蚕业科学》2007,33(2):325-328
综述了应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对家蚕微孢子虫系统发育的研究进展,以及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真菌剂对微孢子虫和真菌的抑制作用,认为研究家蚕微孢子虫和真菌的进化关系对家蚕微粒子病的控制技术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叙述了国内外学者研究蜜蜂微孢子虫病的成果,包括: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apis)的生物学,发育周期,孢子虫病的流行规律及影响发病的因素,患病蜜的病理及孢子虫病的诊断防治。  相似文献   

19.
<正>蜜蜂孢子虫病是由蜜蜂孢子虫寄生在蜜蜂中肠上皮细胞所引起的蜜蜂成虫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在世界各养蜂发达国家都有发生,患孢子虫病的蜜蜂寿命缩短,产蜜、产浆能力明显下降。一、病原蜜蜂孢子虫病仅危害蜜蜂成蜂,对幼虫和蛹不致病。患病蜜蜂是此病传播的根源。病蜂体内孢子虫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巢脾、蜂蜜、蜂箱,蜂具和场地、水池等。蜜蜂孢子虫病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早春最为  相似文献   

20.
<正> 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家蚕微孢子虫通过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引起的。对蚕业生产影响很大,甚至带来毁灭性破坏。所以1986年国家农牧渔业部动物植物检疫所把家蚕微粒子病列入《动物检疫》目录。为防治该病。人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迅猛发展,家蚕微孢子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综述了近些年关于微孢子虫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