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南省优质稻生产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省优质稻研究起步早,进展快,居全国领先水平。自1984年以来,湖南省共开展了5次优质稻(米)的评选活动,共评选出优质稻新品种100多个。其中湘晚籼5号、湘晚籼9号、新香优80、湘晚籼10号、湘晚籼11号、湘晚籼12号、湘晚籼13号、培两优210、湘早籼31号、香两优68、金优207、中香1号、培两优288等曾经或正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高档优质稻湘晚籼13号主要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晚籼13号是湖南省水稻所研究育成的晚籼品种,该品种秧龄弹性大,抗寒耐寒能力强,耐肥抗倒,米质优良、稳产高产,深受农民和稻米加工企业的普遍欢迎,目前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种植10万hm2以上,已成为湖南省主栽高档优质稻品种.根据湘晚籼13号生育期偏长的特性,采取相应的规避调优措施,可以获得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3.
《北京农业》2009,(11):46-47
<正>近日,记者从湖南农丰种业高档优质稻新品种现场观摩会上获悉,近年来湖南省高档优质稻育种取得重大突破,自去年"湘晚籼17号"通过审定成为湖南省首个米质达国标一等的优质稻品种后,今年又有"玉针香"品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优质稻品种大多易感稻瘟病问题,本研究利用携带广谱抗性Pi25基因的谷梅2号作供体,优质晚籼稻但易感稻瘟病品种湘晚籼13号作受体和轮回亲本,通过杂交、回交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湘晚籼13号的稻瘟病抗性。结果显示通过大田抗性鉴定,湘C72、湘C76和湘C77对稻瘟病明显增强了抗性,达到谷梅2号的抗性水平;除垩白及蒸煮相关性状外,湘C72、湘C76和湘C77的主要农艺性状与米质性状已经恢复到湘晚籼13号水平,表明其基因组大多数位点与湘晚籼13号一致。本研究获得了3个改良新株系湘C72、湘C76和湘C77,为培育优质、高产抗稻瘟病品种提供中间材料。  相似文献   

5.
正水稻是汨罗市主要农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90万亩以上,在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近年来优质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湘晚籼13号又是汨罗市晚稻优质稻主导品种,占优质稻面积的1/4。因此,搞好湘晚籼13号的栽培,对做强、做好"湘米工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品种特性湘晚籼13号是湖南省水稻所选育的优质香型迟熟晚籼新品种,1999年湖南省第4次优质稻品种评选中被评为二等优质稻品种。作双季稻栽培全生育期124天左右;繁茂性好,株型紧凑,叶片较长宽,茎秆  相似文献   

6.
一、品种选择 1.水稻品种早稻选择湘早籼31号,一季晚稻选择两优培九,双季晚稻选择湘晚籼9号、湘晚籼11号或其它中高档优质晚稻品种.  相似文献   

7.
优质香稻玉针香的选育及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标一等香型优质稻新品种"玉针香"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以"农香99"为母本,江西的优质恢复系"R4015"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熟晚籼品种,2009年初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玉针香"主要特征特性表现为高产、广适、优质,适合大面积推广种植.介绍了"玉针香"的选育经过及其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优质晚籼新品种湘晚籼16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湘晚籼16号系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与湖南金健米业股份公司合作选育的优质晚稻新品种,亲本来源为优质晚籼优丰179与自育优质早稻中间材料97早品120,经8 a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米质优,生育期适宜,产量较高,稳产性好,可作湘晚籼11号的替代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近年选育了一大批优质常规籼稻品种,为了更好地扩大这些品种的示范与推广区域,特征集了湘晚籼10号、湘晚籼17号、玉针香、创香5号等共计15个品种(系),以湘晚籼13号为对照,在海南省三亚市作晚造种植,进行优质籼稻品种在三亚市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试验表明:创香5号、农香18、天龙香103、黄华占等品种表现突出,可在试验地区域进行试种与小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
优质高产特色水稻品种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国内外引进的 70余份名特优新稻种在咸宁进行品比试验、生产示范、米质分析、抗性鉴定。适合当前本市 (省 )应用的优质高产组合为中稻两优培九、晚稻岳优 6 3,优质常规稻为早稻湘早籼 31号与丹优 96 3、中稻珍优 3号、晚稻丰澳粘 ,饲料稻为早稻浙早 15和中稻华粳籼 74,特色稻为早稻黑宝、中稻紫宝香和红宝 3号等品种 (组合 )。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利用"巴西IAPAR-9"与"明恢63/湘晚籼13号"杂交,成功育成了抗逆型高档优质香稻品种创香5号。创香5号,在湖南省第7次优质稻评选中评选为二等优质稻品种,大米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味,食味柔软,口感好。该品种突出的特点是抗逆性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倒置低山区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及推广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助推重庆市倒置低山区优质稻米产业的发展,特选择"渝香203"、"川优8377"、"宜香优2115"和"内5优39"等国颁二级米质以上的优质水稻新品种作为该地区适栽品种,总结了适期播种、培育壮秧、嫩秧早栽、合理密植、平衡施肥、前氮后移、湿润管理、保根养叶、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优质稻保优丰产栽培技术,提出了重庆倒置低山区优质稻生产的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优质杂交稻“中浙优1号”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促进优质单季晚籼杂交稻品种"中浙优1号"的推广种植,介绍了该品种的特性特征和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即将加入WTO所面临的新形势,我国水稻生产在提高品质上显得极为重要。就襄樊市而言,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力争把水稻品质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1 选用优质品种 目前,适应我市大面积生产的优质品种(组合)有:两系优质杂交稻“两优培九”,三系优质杂交稻“优38”、“金优725”和常规优质稻“湘晚籼9号”、“湘晚籼3  相似文献   

15.
农香1 8系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以优质香稻“湘晚籼10号”中的优良株系作母本,以广东省水稻研究所培育的优质稻“三合占”作父本杂交,经6a系统选育而成的国标一等优质稻品种,其产量与对照威优46相当,米质特优,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6.
农香1 8系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以优质香稻“湘晚籼10号”中的优良株系作母本,以广东省水稻研究所培育的优质稻“三合占”作父本杂交,经6a系统选育而成的国标一等优质稻品种,其产量与对照威优46相当,米质特优,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7.
优质水稻新品种(组合)展示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引进20个优质稻新品种在湖南省浏阳市进行展示,通过对其产量比较和性状分析,探索优质稻新品种在浏阳市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结果表明,综合表现较优的早稻主要有99—12、早优143:一季晚稻主要有川香优2号和三香优416;优质杂交稻主要有金优117和T优207,优质常规晚稻主要有01晚HK9、衡晚香3号和农香103等品种(组合)。根据品种展示的产量、抗性、熟期等主要农艺性状特点,提出配套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部颁2等优质香稻新品种"雨母香"是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湘晚籼17号为母本,以广东的优质常规稻玉香油占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迟熟晚籼品种。雨母香主要特征特性表现为优质、高产、广适,适合大面积种植推广。文章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及其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优质香稻莲香早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莲香早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晚籼优质稻923辐射后产生的早熟株与早籼优质稻中鉴98-19杂交经系谱多代选育成的一个籼型优质香稻品种,在赣中南可以作早稻和晚稻种植,在赣北可以作晚稻种植。在多点试验示范中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稳定性,并且适应性广。由于该品种米质优,有香味,口感可与923相媲美,表现出很好的市场前景。2009年3月通过了江西省品种审定。介绍了莲香早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湘晚籼11号保优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简述了湘晚籼11号的特征特性及其保优高产栽培技术,着得讨论了该品种的浸种催芽、施肥、管水等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