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数据的波动具有较明显的集聚特性,波动集聚现象在收益率的分布上往往呈现出“尖峰厚尾”的特征。价格指数的误差存在自相关性和条件异方差问题,还具有杠杆效应。运用GARCH族模型对深证成分指数的价格指数及收益率进行研究,并对各种模型的拟合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深证成分指数的收益率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尖峰后尾现象,股票价格指数存在非对称效应,EARCH模型较好地拟合了股票价格指数的非对称效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考虑了港股对A股的均值溢出效应后,对A股市场杠杆效应进行研究。方法利用EGARCH模型对以沪深300指数为代表的A股市场杠杆效应进行研究。结果一是A股市场波动存在明显的异方差性和信息冲击的非对称性;二是将均值溢出效应纳入分析框架建立的EGARCH模型在各项指标上的表现均普遍优于不考虑均值溢出效应而建立的EGARCH模型。结论就A股市场而言,负项干扰引起条件方差的变化比正项干扰大,即利空信息对波动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互谱分析实证研究了中国权证市场具有代表性的权证与其标的证券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权证收益率波动与标的证券收益率波动之间的相干性较低,波动溢出效应不明显,但是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领先——滞后关系,在权证最后交易日存在从权证收益率波动到标的证券收益率波动的领先关系。  相似文献   

4.
秦开大  曾能民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9):200-204,208
成交价格、供货量、交易量和流拍率是我国鲜活农产品拍卖的4个重要指标并呈现波动聚集性.运用条件异方差模型分析了相应的收益率、供货量变动率、交易量变动率与流拍变动率的波动特征.实证结果表明,这4个序列均存在很强的波动聚集性:分别用t-ARCH(1)模型、正态-EGARCH(1,1)模型、GED-EGARCH(1,1)模型、t-EGARCH(1,1)模型拟合收益率序列、供货量变动率序列、交易量变动率序列、流拍变动率序列,具有较好的效果.此外,还进一步分析了相应的预测性能和杠杆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构建公众禽流感关注度指数作为禽流感疫情变动的代理变量,选取2013年1月—2017年3月畜禽产品周度价格数据,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实证分析了禽流感疫情变动对畜禽产品价格波动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禽流感疫情的变化会造成畜禽产品价格波动,其中,对鸡肉价格影响最大,其次为猪肉价格,牛羊肉价格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禽流感疫情的变动对鸡肉和牛羊肉价格以负向影响为主,而对猪肉价格的影响存在反转效应,即短期存在负向影响,中长期存在正向影响;不同时期、不同时点上禽流感疫情的变动对畜禽产品价格造成的影响不同,且具有明显的时变性。  相似文献   

6.
公司披露的文本类创新信息和数字类创新信息有什么联系,是否会在股市有不同表现。结合A股3 043个公司近5年的样本,研究公司两类技术创新信息在各自股市的反应。实证研究发现:文本类创新信息能够反映近三期的数字类创新信息,具有一定前瞻性。文本类创新和专利可以各自显著影响股市换手率、交易量和收益率。与已有研究不同,文本创新信息更多的是影响股市成交量和换手率;数字类创新信息对收益率影响显著;文本创新信息质量越高,对股市影响越大。文本型和数字型创新两类信息的交互作用反而减低了股市表现,人才质量、企业资金对于创新信息的交互影响也同样不显著。研究表明两类创新信息被关注程度不同,存在不同步问题,建议企业未来信息披露多注重文本和数字类创新信息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从上海期货交易所获取数据,使用向量自回归检验了两种类型投资者的行为和价格波动性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不同期货品种市场上的投机行为都会加剧价格波动性,而不同价格波动率度量方法下,套期保值行为对价格波动所产生的Granger显著影响只出现在某些期货品种市场上;(2)市场价格波动对套期保值行为没有显著的影响,而市场价格波动对投机者行为的影响则随着波动率的度量方法不同而不同。研究结论对于指导我国期货市场改善投资者结构、促进期货市场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棉花价格波动的特征及其主要作用因素,分析棉花市场价格波动的机理和规律,为科学测度棉花市场风险,完善棉花价格形成机制及棉花市场风险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我国2000年1月~2017年11月集贸市场棉花(籽棉)月度价格,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棉花市场价格的时序变动特征;运用EGARCH-X-M模型系统,分析棉花价格波动的风险特征及其作用因素。【结果】均值方程中的条件方差项的系数估计值ρ为0.185>0,条件方差方程中,条件方差对数项的系数估计值β为0.860,接近但小于1,杠杆效应项的系数估计值γ为-0.608<0,表明棉价波动存在显著的阶段性结构变化特征及集簇性、不对称性和负杠杆效应,棉花市场的波动性与价格之间及价格收益率与波动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预期价格越高,波动风险越大,波动风险越大,价格收益的预期补偿越高。【结论】我国棉花价格政策系列改革及市场环境变化,是造成棉花市场价格波动阶段性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当棉花价格形成由市场机制主导时,价格风险管理措施配套完善对于稳定棉花市场价格波动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深沪A股2000-2015年安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得到288个平衡面板数据。分别以托宾Q值和资产收益率ROA为企业价值的衡量指标,以迪博内控指数(ICI)对数为内控质量的替代指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得到内控质量与托宾Q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资产收益率显著正相关;内控质量与安徽上市公司资产收益率(ROA)之间存在高度协同性。最后建立以产权属性为虚拟变量,形成内控质量与产权属性、资产收益率与产权属性为交叉变量的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国有产权减弱了内控质量对安徽上市公司价值的促进作用;国有产权增强了安徽上市公司资产收益率对内控质量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唐海燕 《农业展望》2012,8(3):52-54,59
首先根据中国食用植物油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汇率和贸易权重分别测算了中国食用植物油进出口的实际有效汇率。在此基础上,通过汇率标准差的移动平均值度量了进出口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性,并就实际有效汇率水平及其波动对中国食用植物油进出口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论表明:实际有效汇率水平及其波动均未对中国食用植物油进口产生显著影响;实际有效汇率水平的变动对出口有负面影响,但其波动对出口存在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1980~2018年江西省水稻生产数据,采用H-P滤波模型以及改进的拉氏因素分解(RLI)模型,对江西省水稻生产波动与内部结构贡献因素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1980~2018年,江西省水稻生产具有较为明显的年季波动特征,呈现波动增长态势,且波幅属于弱幅型。从内部结构贡献因素分解角度,生产力效应是周期内江西省水稻增减变动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播种面积效应、种植结构效应;细分到早、中、晚稻,从生产力效应来看,晚稻单产变化是影响水稻增产变动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早稻、中稻;从种植结构效应来看,早、晚稻种植比例缩减变化具有明显的减产效果,而中稻种植比例增长起到了较为有利的支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早、晚稻种植比例缩减所带来的减产,但也表明江西省存在显著的"双改单"现象。  相似文献   

12.
利用门限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人民币有效汇率的价格传递效应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的通货膨胀环境对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的影响.以通货膨胀率作为门限值变量,并以0.001 175和0.006 118为门限值进行实证分析.得到汇率传递效应在不同的通货膨胀环境下显著性存在差异,在高通货膨胀下汇率对国内价格的传递效应是显著的,然而在低通货膨胀下是不显著的.考虑了汇率传递对国内价格的非线性性,进而更加准确的验证了通货膨胀与汇率传递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30只已进入转股期的可转换债券为样本研究,发现约58.5%的自愿转股行为违背了理性原则。用非参数回归分析法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市场流动性并不是影响非理性转股的因素,而隔夜风险、转股损失则是导致非理性转股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对非理性转股具有非线性影响:历史收益率对投资者的影响取决于趋势信念和参考点两个因素。此外,非理性转股还受到框定依赖的影响,即当历史收益为正时,高的收益波动会增加非理性转股;而当历史收益为负时,高的收益波动会减少非理性转股。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动态影响,基于1999年1月-2017年2月的相关数据,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农产品进口价格、生产价格和消费价格的动态传递效应。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人民币汇率对农产品进口价格、农产品生产价格和农产品消费价格传递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对农产品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最大,其次是对农产品生产价格的传递效应,对农产品消费价格的传递效应最小;从长期来看,1999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对农产品进口价格和农产品生产价格的传递效应总体呈波动增加态势,而对农产品消费价格的传递效应呈先增后降的态势;不同汇率制度改革时期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新疆植棉规模变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6,(12):1877-1881
2000年以来,新疆棉花生产规模进入波动期,特别是实施目标价格改革以来,新疆棉花生产规模波动受到多方关注。综合政策、效益、技术、种植习惯等多种影响因素,对新疆棉花生产规模变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粮食生产效益对新疆植棉规模变动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上期种植规模和单产水平,而收购价格和棉花生产效益对植棉规模变动影响较小。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俊红  张百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230-3231
运用技术经济学的方法,选用内部收益率作为分析指标,对影响成型燃料项目经济效果的不确定性因素:生产成本、产品价格和投资因素进行分析,确定敏感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敏感因素对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产品价格和生产成本是影响经济效果的敏感因素,产品的价格因素变动±1%,内部收益率波动+1.11%~-1.25%;成本因素变动±1%,内部收益率波动+0.79%~-0.89%。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减少风险,达到最优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7.
使用PCD模型,通过引入买卖价差、交易量、交易规模、委托指令流等交易信息变量探讨交易信息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买卖价差与期望交易持续期显著正相关,不支持Easley和O’Hara(1992)的观点。同时大规模的交易能够显著地延长交易持续期,而中等规模的交易能够减小交易持续期,证实了知情交易者的隐藏交易假说。指令流信息中的买卖申报数量也对交易持续期有显著的影响,上期买卖申报数量与本期交易持续期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以30家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代表农业上市公司的业绩,运用横截面回归分析的方法对股票价格和农业上市公司业绩两者之间的变动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每股收益与股票价格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净资产收益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和解释能力不显著,说明农业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变动与农业上市公司业绩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期货市场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动力系统,通过对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的铜、铝期货合约进行非线性波动特征检验,采用基于GED(广义误差分布)的GARCH族模型考察期货收益率的ARCH效应、杠杆效应,并用R/S分析法检验期货收益率和波动率的长期记忆性,得到的实证结果表明:铜、铝期货价格波动有明显的集丛性,铜期货收益率波动没有"杠杆效应",而对铝期货来说,"利好"对条件方差的冲击大于"利空"的冲击.R/S分析结果显示:铜、铝期货收益率均呈现长期记忆性,铜期货有一个约43个日历月的非周期循环,而铝期货并没有明显的非周期循环.更重要的是,实证结果表明期货收益波动率有明显的长期记忆性,因此,在对期货市场波动率建模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何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956-18958
以贵州省的粮食价格为例,通过构建GARCH模型,测算粮食价格指数对数收益率的VAR,以对农产品的价格变动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粮食的VAR具有波动性,进入2010年之后VAR正在逐步增大,粮食市场的价格波动风险呈递增趋势。针对粮食价格变动特征,提出了稳定粮食价格的建议: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对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市场监督,维持市场秩序;健全农产品调控体系,平抑农产品价格;加强流动性调控,防范热钱炒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