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基于相关文集、游记、方志等文献资料,对明清时期徽州文人士大夫旅游活动的类型和行为特征进行研究。结论显示,明清时期的徽州地区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发生的重大变化,是旅游风气逐渐盛行的时代背景。文人士大夫是徽州旅游者群体的重要组成。文人士大夫的出游目的各异,主要有官宦宦游、文人漫游、探亲扫墓、礼圣朝山等类型。交游逸乐、逃离官场、探险涉幽、亲近故园等旅游心理,造就文人士大夫群体较为复杂的旅游心态和行为特征。文人士大夫的旅游活动对当地社会文化也影响广泛,这些旅游行为体现了与徽州社会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的旅游业虽远不及现代旅游这样普及与发达,但亦有许多可资借鉴的地方,其中,宋代江南地区的旅游业就相当发达,形式亦丰富多彩。宋代江南地区的旅游活动,主要有:官员宦游、士人书院游、僧道人士的云游、普通老百姓的节庆游和女性的出游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的旅游业虽远不及现代旅游这样普及与发达,但亦有许多可资借鉴的地方,其中,宋代江南地区的旅游业就相当发达,形式亦丰富多彩。宋代江南地区的旅游活动,主要有:官员宦游、士人书院游、僧道人士的云游、普通老百姓的节庆游和女性的出游等。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我国商品经济呈现繁荣局面,士大夫群体也不断扩大,全国的道路交通体系亦日渐完善,这使旅游活动进入到一个活跃时期。人们外出旅游通常喜好探寻名山胜水,庐山便是当时人们频繁到访的一座旅游名山。庐山地处长江南岸,东南滨临鄱阳湖,明清时期分属江西九江府德化县和南康府星子县管辖,是我国最为著名的文化名山之一。明清时期,频繁的旅游活动对庐山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文拟就此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5.
环青海湖旅游资源开发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青海湖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环境条件使该地区成为青海省最重要的旅游热点,对青海湖的旅游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成为青海旅游业发展的“焦点”,在新的形势下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和生态保护工作存在机遇,又面临挑战,大量游客的涌入,落后的管理现状,不适应的政策,体制和较低的国民素质等,再加上目前环湖地区进行的旅游开发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常常是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做的是一般意义上的旅游,旅游资源开发起点低,品位低,开展旅游活动对保护区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危机,本文就环湖开展旅游活动对保护区野生动物,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和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北京农业》2014,(1):4-7
幸福农家,幸福就要量身订制,订制专属的乡村旅游,让家家户户在新的一年更加幸福。乡村旅游是依托乡村农业元素开展的旅游活动,是旅游活动在乡村聚落空间中演化出的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有机融合的新型旅游业态,即在乡村空间内进行的各类农事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7.
浅谈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探究生态旅游概念的内涵出发,分析我国旅游行业中生态旅游活动的发展现状。列举200l到2005年期间部分省市旅游活动区域内出现的生态景观破坏、旅游资源损耗及环境效益降低的事实,分析说明了现今这一行业面临的众多问题。并从管理、开发与保护多个角度探讨可行性的对策与方案。  相似文献   

8.
杨强 《北京农业》2013,(35):14-19
农业旅游是旅游活动与农业发展相结合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在农业产业影响下的旅游活动。农业旅游是从农业生产、生活和资源特色出发,满足旅游者观赏乡村景观,体验乡村生活的旅游需求而形成的互动并紧密相关的旅游活动。农业旅游产业存在着"产业聚集"和"产业联系"的特性,并在其农业旅游景点之间存在着专业化分工以及产业链的关联,具备形成旅游产业集群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正对于雷公山保护区而言,现阶段的生态旅游开发尚且处于起步阶段,应做好景区开发管理、旅游线路及活动规划等方面的工作。以旅游活动规划为例,对于生态旅游活动而言,应保证活动内容及类型的多样化,可将旅游活动划分为单项专业性旅游及综合性旅游,具体设置科教旅游、历史文化及自然风光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等多种旅游类型。1.雷公山保护区生物多样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的矛盾关于雷公山保护区生物多样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的矛  相似文献   

10.
生态旅游概念内涵辨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态旅游的概念应当限定为生态旅游活动,其内涵应从旅游地、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3个方面来加以考察,只有在相对自然的生态系统地域开展的、以主动的生态体验作为旅游动机并且旅游行为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的旅游活动才可称之为生态旅游。这种界定既可避免生态旅游内涵的缩小,也可避免其内涵不适当扩大带来的概念上的泛化。  相似文献   

11.
旅游景区是构成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景区开发的成败往往影响到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好坏,尤其在区域旅游客源市场的拓展过程中,依托旅游景区不断推出新旅游产品,往往会成为提高旅游产品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关键因素。一、旅游景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相似文献   

12.
晖儿 《北京农业》2006,(2):41-41
生态农业旅游能将观光、度假、娱乐等旅游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旅游产品开发形式趋向丰富与新颖,而且通过旅游开发为农业进一步开拓了发展空间。给农业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机会,促进了郊区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一是尽量穿浅色服装,旅游时应穿白色、浅色或素色衣服:二是应戴隔热帽,草帽对阳光有折射作用:三是出发时应提早,中午需休息,尽量避开最热的时间出行,最好在下午三四点钟以后再进行旅游活动:四是多喝水,特别是盐开水,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仁丹、清凉油、万金油、风油精、十滴水、薄荷锭等:五是一旦发生中暑,应将病人拾到阴凉通风处躺下休息,给病人解开衣扣,用冷毛巾敷在病人的头部和颈部,让病人服些仁丹或十滴水,如病人昏倒,可用手指掐压病人的人中穴或针刺双手十指指尖的十萱穴位,然后送往附近的医院治疗。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以来,城郊乡村旅游活动已经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重要旅游活动方式。济南市城郊乡村旅游即在此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针对济南市城郊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提出具体的产品开发策略,以期对济南市城郊乡村旅游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随着森林旅游的发展,森林公园游客及旅游设施大量增加,旅游活动对森林公园植物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很多森林公园都面临不同程度的植物破坏情况。虽然国内外学者关于旅游对植物影响的研究很多,但是进行系统总结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旅游活动对植被的主要影响形式、旅游活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效应以及旅游活动对植物群落种类及多样性影响3个方面总结了旅游活动对植物影响的研究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植物保护对策,旨在为森林公园植被保护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陕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消费方式,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近年来,陕西依托其独特的责源和优势,乡村旅游获得了很大发展。但是,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分析了陕西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擂出陕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缺乏科学总体规划、产品开发屡次低、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落后、乡村旅游人才匮乏等同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陕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北京农业》2014,(4):18-21
“慢生活”并不是简单的“减法”,而是一种超然、洒脱的人生态度。慢一点,就会让生活平静很多。当慢生活的理念体现在旅游活动中。就催生了与急行军式团队旅游有着明显区别的慢旅游。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作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重要旅游活动.受到人们的日益重视.而影响乡村旅游的关键因素是它的区位.本文就乡村旅游区位选择的标准,影响因素,机制问题作出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消费方式,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阐述我国乡村旅游的形式与特点,指出发展乡村旅游能促进农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并提出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20.
张文莲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4):161-162
随着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农业资源在休闲旅游中极具应用潜力.阐述了农业资源在休闲旅游活动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农业资源在未来休闲旅游活动中的应用潜力,指出了农业资源应用于休闲旅游活动的现存困难,提出了适合农业资源应用于休闲旅游的发展方向和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