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迭部县护林刹风奏强音扎西今年八月,我到迭部县采访时,这里已是桃花盛开、满山泛绿。在感受迭部美景之余,我已感受到人们保护森林这一绿色宝库的强烈愿望。从县委、县政府领导同志到普通百姓,谈论最多的还是如何巩固护林刹风成果,有效地保护好森林资源,为子孙后代造...  相似文献   

2.
2006年12月20日中午l时许,迭部县森林公安局一行4人组成的防火、法制宣传工作组,正在旺藏乡曲子步卡村召开法制宣传大会,突然闻讯该乡高日卡村发现火情,带队领导立即组织当地村民火速前往火灾现场进行救火,并及时向乡政府汇报求援。当日下午2时许,迭部县森林公安局领导也接到火警命令,组织单位民警17人,火速赶到火灾现场参加火灾扑救工作。全体参战森林公安民警发扬人民警察的优良传统,奋不顾身投入到解救群众和抢救人民财产的战斗之中。灾情发生后,迭部县森林公安局还给受灾比较严重的灾民黑九家及时送去了价值500元的生活必须品,后又召开爱心捐助动员大会,局领导和全体党员带头捐款、捐物,全体民警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当把所捐的款物送到灾民手中时,激动的受灾户热泪盈眶,翘起大拇指连说“啥达”、“啥达”(藏语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3.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森林资源保护机制杨加措迭部林区是甘肃省最大的林区之一,也是全省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更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和风景林区。保护好这块森林,对迭部县乃至全省的生态环境,保障林区、林缘地区各族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促进区内国民...  相似文献   

4.
在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与成都盆地的过渡地带,有一片幅员5108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就是被当地人称为红色腊子口,绿色香巴拉的甘肃省迭部县。说迭  相似文献   

5.
1月8日上午,甘肃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揭牌仪式在热烈的掌声和震天的礼炮齐鸣声中举行,标志着阿夏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步人了一个新的阶段。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境内,成立于2004年12月9日,是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迭部林业局安子沟林场苗圃始建于1969年,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境内、两郎公路149公里处,这里平均海拔2230米,年平均温度6.9℃,年平均降雨量750毫米,无霜期148天,生长期150天.  相似文献   

7.
保护母亲河行动是一项由共青团中央、全国绿委、全国人大环资委、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单位实施的,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宗旨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今年3月9日是全国第一个“保护母亲河日”。这一天,全国近百座城市的上百万青少年宣誓:从我做起,保护生态环境。与此同时,他们通过天天环保活动、绿色承诺,参加母亲河监护队,监测母亲河水质状况,捐植纪念树等形式广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为3月的大地增添了浓浓的春意,也为正在召开的“两会”献上了一份绿色贺礼。今年“保护母亲河日”的主题是“天天环保”。在四川都江堰…  相似文献   

8.
如今,当你走进迭部林区,这里春季山花烂漫,鸟语花香;夏季青山绿水,风光旖旎;秋季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清幽宜人;冬季雪山静立,冰川如玉。这正是迭部林业局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下称"天保工程")12年后的真实写照。迭部林业局始建于1969年,隶属甘肃省白龙江林管局,地处甘肃南部、岷山北麓的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境内,下辖电尕、旺藏、安子沟、达拉、阿夏、水泊沟、洛大、腊子口林场等20多个科场级单位。全局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在紫纹兜兰种源培育上取得重大突破。紫纹兜兰已经具备回归自然需要的一切条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启动兰科植物资源专项补充调查。这是7月14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单位在深圳举办的紫纹兜兰回归自然启动仪式暨兰科植物保育研讨活动上了解到的。紫纹兜兰回归自然标志着我国野生兰科植物保护工作已经发展到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以重引入促进野外种群壮大的新阶段。有关兰科保护与利用的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互联网企业和兰科保育  相似文献   

10.
迭部古白杨     
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境内的白龙江干流及部分支流边 (还包括现在四川省若尔盖县白龙江干流边 ) ,有许多虬枝盘旋 ,苍老遒劲的古白杨树。它们或三五成林 ,或独自屹立于江边、村边、峡口。由于没有历史资料 ,这些白杨树是自然形成的 ,还是人工栽种的无法知道。林业高级工程师迭部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承稚说 ,从一些树木的间距上看 ,像是由人工栽种的。甘肃省树木专家对它们的树龄进行了测定 ,认为最古老的大约已有 60 0多年的历史了。这些古白杨是小叶白杨 ,它与当地土生土长的白杨不一样。因此可以断定 ,这些古白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外地引…  相似文献   

11.
他已年过五旬,在30年的农业科技服务工作中,他走遍了全县11个乡镇243个村民小组。10多年来,他在迭山深处行走在农户家中、田间地头,为群众科学务农服务,任劳任怨。由最初推广中药材到目前推广全嗔移渤玉米种值、黑木耳、高产马铃薯、高产油料等等,凡是适应本土生产,能使农牧民增收的产业,他都积极试验探索推广。他就是甘肃省迭部县中药材产业办公室农业科技推广技术员杨彪。  相似文献   

12.
在"十二五"开局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又作出了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的重大决定,这对于实施天保工程的所有干部职工及天保工程区的所有林农来说都是一个福音。云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继续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意见》,标志着天保二期工程在云南省全面启动实施。巍山县积极响应,迅速展开相关工作,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3.
林海 《林业与生态》2013,(10):23-25
在长沙,周灿英有“侠女”之称。这不仅是说她的性格,更体现在她选择的人生职业价值上。周灿英肤色稍黑,个头娇小,五宫精致,却有着男儿股的性情和心灵,豪爽赢率,办事利落,敢说敢为。作为长沙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的她。是“中国斯巴鲁生态保护奖”长沙唯一获得者。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给人类文明史留下了许多值得大书特书的往事,也留下了许多让人类在下个世纪警策的教训。保护好人类创造的文化遗产,保护好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在这个世纪才开始重视并希求能解决好的课题。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了第17届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同时成立世界遗产组织。这是一次全球性的文化启蒙。我国在1978年即加入了世界遗产组织,是为保护自然遗产生态最早行动起来的一批国家之一。我在上世纪末出版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龙族》中…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林业跨越式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充分突出了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保护资源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这一关键环节。林业是生态产业,也是生产产业,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所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是先进生产力发展对林业的基本要求。国家林业局实施“分类经营、分区突破”,提出举全局之力抓好六大重点工程,这些都是围绕如何提高林业生产力这一目标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一,林业跨越式发展所进行的宏观布局,提出不同区域的主攻方向,既是对以…  相似文献   

16.
6月5日,“全球生态保护论坛”在北京召开。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总干事杰姆士·利浦在开幕式上向中国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颁发了“自然保护杰出领导奖”。这是世界自然基金会颁发的首个“自然保护杰出领导奖”。杰姆士·利浦说,向贾治邦颁发“自然保护杰出领导奖”,是为了表彰国家林业局为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付出的卓越努力和贡献,表彰国家林业局在中国的森林和湿地可持续管理和建立保护区网络上所作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实施“天保”工程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是我国为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这一年多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本对“天保”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有利于今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进一步实施。  相似文献   

18.
5月31日,在秦岭深处的陕西省宁陕县城关镇寨沟村,灵山秀水间,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放飞了第一只朱鹮……这是动人的时刻,朱鹮拍打翅膀的声音让人振奋!这是我国进行世界首次朱鹮异地野化放归仪式的一个镜头,这一天,是"东方宝石"朱鹮保护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我国人工繁育朱首次野化放归,标志着朱鹮保护由单纯的人工抢救开始转向回归自然的新阶段,朱鹮抢救保护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根据国家林业局的介绍,全国4处朱鹮繁育基地共繁育朱鹮512只,野生种群数量迅速增长到500多只,朱鹮总数已达到1000多只,已基本摆脱了物种灭绝的危险。  相似文献   

19.
各地动态     
罗笑虎强调:禁毒工作要建立长效机制2009年6月25日下午,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党组书记、厅长罗笑虎在甘南州人大常委会主任楚才元,州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钟建龙,州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勤的陪同下,在迭部县公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2月26日,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授予广西桂林灌阳县"中国南方红豆杉之乡"称号,这也是我国第24个野生植物之乡。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秘书长臧春林介绍,红豆杉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近年来,红豆杉医药、用材、经济效益凸显,更引起各方关注。灌阳县南方红豆杉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尤其是红豆杉古树数量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