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杂交种沈玉31号选育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晶  杜贤章 《杂粮作物》2010,30(5):324-325
沈玉31号是沈阳市农业科学院于2003年以沈3336为母本,以沈3115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2007-2008年参加辽宁省玉米晚熟组区域试验,15点次增产,0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产量10 267.5 kg/hm^2,比对照丹玉39增产12.5%;2008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970 kg/hm^2,比对照丹玉39增产7.2%。具有抗病性强、高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好、活秆成熟等特点。2008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丹玉98号(丹687)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于2001年冬在海南岛以丹962为母本,DH34为父本组配的晚熟玉米单交种。丹玉98号2005~2006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574.5 kg/hm2,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9.2%;2006年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9 247.5 kg/hm2,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5.0%,具有抗病性强、稳产、适应性强、品质好等特点。2006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辽审玉[2006]290号。  相似文献   

3.
丹玉67号(丹657)是丹东农业科学院2001年以自选系丹1079-2为母本,D34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中熟玉米单交种。2003—2004年参加辽宁省玉米中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10 332 kg/hm2,比对照种增产10.7%,2005年参加辽宁省玉米中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480kg/hm2,比对照种辽单565增产5.1%。抗玉米大、小斑病,灰斑病,丝黑穗病,抗倒性强,耐旱,活秆成熟,具有适应性强稳产性、丰产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丹玉89号(丹689)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于2001年冬在海南岛以自选系丹663为母本,自选系DH34为父本组配的晚熟玉米单交种。丹玉89号2005至200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83.9 kg/667 m2,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14.0%,居参试组合第2位;2006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56.96/667 m2,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7.5%,居全部参试组合第9位。具有抗病性强、高产、适应性强、活秆成熟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铁明366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2010年以铁T0278为母本,铁T0759为父本组配成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晚熟玉米杂交种。2012年参加辽宁省晚熟预备试验,平均产量13 833 kg/hm2,比对照沈玉21增产20.92%,2013年和2014年参加辽宁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1 224.5 kg/hm2,比对照增产10.7%,2014年参加辽宁省晚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2 603 kg/hm2,比对照增产13.3%。  相似文献   

6.
丹玉89号(丹689)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于2001年冬在海南岛以自选系丹663为母本,自选系DH34为父本组配的晚熟玉米单交种。丹玉89号2005~200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0258.5kg/hm^2,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14.0%,居参试组合第2位;2006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9849kg/hm^2,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7.5%,居全部参试组合第9位。具有抗病性强、高产、适应性强、活秆成熟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丹玉79号是丹东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丹988-65为母本, 丹5034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03年辽宁省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表明:丹玉79号产量为12 402 kg/hm2,在参试18个组合中居第1位,比CK1(沈单16)增产7.9%,比CK2(农大108)增产8.7%.2003年抗病接种鉴定表明该品种抗玉米大斑病、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高抗玉米丝黑穗病、纹枯病.  相似文献   

8.
丹玉102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丹C180为母本,自选系丹340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晚熟玉米杂交种,通过辽宁省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种丹玉39增产5.3%,具有抗多种玉米病害,抗倒伏,高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丹玉 2 3号 (原代号丹 70 3)系丹东农业科学院于 1 990年冬在海南育种基地以自选自交系丹90 4 6为母本 ,自交系丹 340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晚熟大穗型玉米单交种。丰产性能好 ,抗叶斑病、活秆成熟。 1 997年 1 0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推广及辽宁省科委科技成果鉴定。1 产量表现1 991年在丹东农业科学院试验 (密度 4.5万株 /hm2 ) ,平均产量 1 0 60 9.5kg/hm2 ,比对照种沈单 7号增产 2 0 .5 %。1 992年参加辽宁省区试预备试验 (密度 4.5万株 /hm2 ) ,平均产量 95 95 .5kg/hm2 ,比对照种沈单 7号增产 1 1 .1 %。1 993…  相似文献   

10.
毕元洪  马玉亭  毕洪波 《玉米科学》2007,15(Z1):129-130
丹玉39(原代号丹科2109/富友1号)是丹东农科院以外引系C8605-2为母本,自育系丹598为父本组配的玉米单交种。1995~1996年进行院内比较试验;1996~1999年在辽宁省和吉林省进行多点鉴定试验;1999~2000年进行辽宁省预备试验;2000~2001年进行辽宁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1年同时进行了全国玉米区试预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杂交种增产潜力大,比掖单13增产5%以上。多抗,保绿性好,适应性强。200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于当年取代沈单16成为辽宁省玉米区域试验晚熟组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